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2020-2021學年八年級下冊第二章 2.1-2.2模型與符號的建立-物質的微觀粒子模型 一、考點分析 考點一、模型與符號 知識點1:模型 1.模型的概念 模型是所研究的系統(tǒng)、過程、事物或概念的一種表達形式。一個模型可以是___________,也可以是一個復雜的對象或過程的示意。 2.模型方法 在自然科學研究中,人們通過一定的科學方法,建立一個適當?shù)哪P蛠矸从澈痛婵陀^對象,并通過研究這個模型來揭示客觀對象的形態(tài)、特征和本質,這樣的方法就叫模型方法。 3.模型的分類 (1)物理模型:_________。 (2)抽象模型:能描述事物活動規(guī)律的數(shù)學方程式或描述性文字。 4.模型的作用 它能使人們所研究的客觀對象變得直觀、生動,幫助人們認識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觀察到的或復雜的事物。 5.水的狀態(tài)模型 (1)水在狀態(tài)變化中沒有變成其他物質,構成水這種物質的______沒有變成其他分子。 (2)在液態(tài)水變成氣態(tài)水的過程中,構成水的分子之間________發(fā)生了變化。一般情況下,固態(tài)分子間距離 < 液態(tài)分子間距離 < 氣態(tài)分子間距離。上述模型直觀地表示了水的物態(tài)變化中的一些特征,揭示了水在物態(tài)變化中發(fā)生變化的因素和沒有發(fā)生變化的因素,直觀地揭示了水的物態(tài)變化實質上是一種物理變化。 知識點2 符號 1.符號的概念 符號是指有一定意義的_____________等。符號來源于規(guī)定或者約定俗成,其形式簡單,種類繁多,用途廣泛,具有很強的藝術魅力。 2.常見的符號 (1)已學過的單位符號,如Kg(千克)、m(米)、N(牛頓)、Pa(帕斯卡)、A(安培)等。 (2)已學過的科學符號,如v(速度)、ρ(密度)、F(力)以及(風向)等。 (3)儀器符號,如電流表、電壓表的符號等。 (4)交通符號,如限重符號、轉向符號等。 3.符號的作用 (1)能簡單明了地表示事物。 (2)可避免由于事物外形不同而引起的混亂。 (3)可避免由于表達的文字語言不同而引起的混亂。 考點二、微觀粒子模型 知識點1 構成物質的粒子模型 1.分子的構成 (1)水的電解模型如圖所示。 (1)水電解的實質是水分子分解成__________和________,氫原子和氧原子重新組合成______和_____。 (2)分子的定義:____________________。 (3)原子的定義: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子與原子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 分子 原子 本質區(qū)別 相同點 聯(lián)系 2. 不同的分子 (1)不同種類、不同數(shù)目的原子能構成不同的分子。構成分子的原子可以是同種原子,也可以是不同種原子。如1個氧分子由2個氧原子構成,1個臭氧分子由3個氧原子構成,1個水分子由2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構成。 (2)不同的分子能構成不同的物質。如水由水分子構成,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構成,氫氣由氫分子構成。 (3)同種原子在直接構成物質時,如果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所形成的物質結構就不同。如金剛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原子直接構成的,但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所以金剛石和石墨的結構也就不同。 知識點2 粒子的大小與質量 1.分子和原子的大小 (1)原子的半徑:一般在10-10m數(shù)量級。 (2)直觀感受分子、原子的大小: ①1mL水約有20滴水,一滴水約含有1021個水分子。 ②如果把水分子放大到乒乓球那么大,乒乓球就要放大到地球那么大。 ③鉛筆留下的黑色筆跡是碳原子的堆積,一個句號竟有1018個碳原子。 結論:原子很小,分子也很小。單個的分子和原子無法用肉眼看到,也無法用放大鏡和光學顯微鏡看到,只有用現(xiàn)代最先進的掃描隧道顯微鏡才能看到一些較大的分子。 2.分子和原子的質量 (1)1個氫原子的質量:1.674×10-27kg;1個氧原子的質量:2.657×10-26kg;1個碳原子的質量:1.993×10-26kg。 (2)1個氫分子的質量:3.348×10-27kg;1個二氧化碳分子的質量:7.307×10-26kg。 結論:分子和原子的質量都很小。 【說明】不同種類的分子和原子質量不同,體積也不同。分子與構成該分子的原子相比,分子的質量(體積)比原子大。但不是所有分子的質量(體積)都比原子大。 二、熱點題型詳解 題型一、模型與符號 下列關于模型的說法正確的是( ) ①某種物質的放大或縮小的復制品 ②可以是一幅圖、一張表或計算機圖像 ③可以表示一個過程,如描述水的三態(tài)變化的示意圖 ④有的模型是抽象的,如一些數(shù)學公式 A. ①③ B. ①②③ C. ①④ D. ①②③④ 下列表達方式中屬于符號的是( ) 題型二、微觀粒子模型 下列物質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A.水????B.氧氣???? C.二氧化碳????D.過氧化氫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水、氧氣、二氧化碳是三種不同種類的物質,所以它們的分子中沒有相同的原子 B.水、氧氣、二氧化碳是三種不同種類的物質,因為組成分子的原子數(shù)目不同 C.水、氧氣、二氧化碳是三種不同種類的物質,所以組成它們的分子種類不同 D.在水、氧氣、二氧化碳三種不同分子中,都含有氧原子,所以可視為同類物質 如圖是電解水的微觀示意圖,從中獲得的信息正確的是(?? ) A1個水分子由1個氧原子和一個氫分子構成??????????? B.反應前后分子的種類和數(shù)目沒有改變 C.同種原子可以結合成分子,不同種原子也可以結合成分子?????????? D.化學變化中,分子可分為原子,原子還可以再分成更小的微粒 下列關于分子和原子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分子比原子的體積大得多 B.分子比原子的質量大得多 C.海綿能吸水說明分子間有間隔 D.氧氣分子(O2)和臭氧分子(O3)具有不同的性質 下列關于分子和原子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B.分子間有間隔,原子間沒有間隔 C.分子的質量一定比原子的質量大 D.分子、原子都可以直接構成物質 水果散發(fā)出誘人的香味,你能聞到香味的原因是( ) A.分子在不斷運動 B.分子的質量很小 C.分子之間有間隔 D.分子的體積很小 對于如圖,理解錯誤的是( ) A.原子可結合成分子 B.氫分子的形成過程可表示為: C.物質都是由分子構成 D.化學變化的實質是分子的分解和原子的重新組合 下列關于分子的敘述正確的是( ) A.一切物質都是由分子構成的 B.分子是保持物質性質的最小微粒 C.分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微粒 D.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一種微粒 固態(tài)碘、碘溶液和碘蒸氣中都存在碘分子,饅頭遇到固態(tài)碘、碘溶液和碘蒸氣都能變藍色。這一實驗現(xiàn)象說明( ) A.分子始終在做無規(guī)則運動 B.分子之間存在空隙 C.分子之間存在引力和斥力 D.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一種微粒 “超臨界水”(水分子中含有一個氧原子和兩個氫原子)因具有許多優(yōu)良特性而被科學家追捧,它是指當溫度和壓強達到一定值時,水的液態(tài)和氣態(tài)完全交融在一起的狀態(tài),用“小空心圓”表示氫原子, “ ”表示氧原子,下列模型中,能表示“超臨界水”分子的是(? ) A.???B.?????C.??????D.? 如圖所示是電解水的過程中水分子分解的示意圖。 (1)從微觀粒子角度而言,水通電時,水分子分裂成________和________,分裂出來的________又 重新組合成________,它們不再有水的化學性質。可見,________是保持水的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 (2)由該實驗可知,分子由______構成,_____是化學變化中最小粒子。分子和原子的本質區(qū)別是________。 讀上右水分子電解模型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在該變化中 發(fā)生了變化,分裂為 ,而 重新組合構成了新的 ,但在整個過程中 始終沒有變化。 (2)水分子是由 和 構成的。 (3)保持水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是 。 三、鞏固提升 練習一、模型與符號 下列表達方式中,表示模型的是( ) A.水分子 B. C.2S D.t 下列敘述存在科學性錯誤的是( ) A. 用不同的符號表示事物,可避免由于事物外形不同和表達的文字語言不同而引起的混亂 B. 一個模型可以是一幅圖、一張表或者是計算機圖像 C. 水的三態(tài)變化屬于物理變化 D. 地球儀是表示地球的符號 下列各圖不屬于模型的是(??) A.??B.?C.??D. 小卡片有助于科學學習。請仔細觀察下列四張小卡片內容,屬于符號的是(? ) A.磁感線 ?B.時間t C.一氧化碳分子 ?D.眼球結構 建立模型是學習科學的重要方法,下列不屬于模型的是(? ) A.原子結構 ????B.空氣成分 C.結胞結構 ???????? D.注意行人 練習二、微觀粒子模型 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區(qū)別是(?? ) A.分子大,原子小 B.分子在化學反應中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 C.分子能構成物質,而原子不能 D.構成物質的分子之間有作用力,而原子沒有 溫度升高時,溫度計內的酒精柱會上升,從微觀角度分析,其原因是( ) A.酒精分子的體積變大 B.酒精分子的數(shù)目增多 C.酒精分子的運動減慢 D.酒精分子之間的間隔增大 用打氣筒可以將空氣壓入自行車車胎內,由此可以說明的是( ) A.分子之間有間隔 B.分子可以分成原子 C.分子在不斷運動 D.分子的質量和體積都很小 自然界有種類繁多的物質,其主要原因是( ) ①原子的種類比較多; ②不同種類和不同數(shù)量的原子能構成各種不同的分子; ③同種原子也可以構成不同的物質; ④原子的質量很小。 A. ① B. ②③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如圖表示氫氣和氧氣發(fā)生的化學反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分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微粒 B.每個氫分子由2個氫原子構成 C.每個水分子是由2個氫分子和1個氧分子構成的 D.化學反應前后原子數(shù)和分子數(shù)均不會發(fā)生變化 下列關于液氧和氧氣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它們是完全不同的兩種物質,因而性質也完全不同 B.它們是完全相同的物質,因而性質也完全相同 C.因為構成兩者的微粒相同,故它們具有相同的化學性質 D.氧氣能燃燒,而液氧不能燃燒 某興趣小組做以下實驗探究分子的運動。已知堿性溶液能使酚酞變紅,而氨水呈堿性, 當聞濃氨 水時可聞到強烈刺激性氣味。請回答實驗中的有關問題: (1)實驗Ⅰ:在盛有少量蒸餾水的小燒杯中滴入 2—3 滴酚酞試液,再向其中滴加濃氨水。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 (2)實驗Ⅱ(如圖中甲所示):燒杯 B 中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產(chǎn)生這一現(xiàn)象的原因是________。 (3)為使實驗結論準確可靠,該興趣小組設計實驗Ⅲ(如圖中乙所示)作為對比實驗。你認為有無 必要,并說明理由。________, 。 2020-2021學年八年級下冊第二章 2.1-2.2模型與符號的建立-物質的微觀粒子模型 一、考點分析 考點一、模型與符號 知識點1:模型 1.模型的概念 模型是所研究的系統(tǒng)、過程、事物或概念的一種表達形式。一個模型可以是________一幅圖、一張表或計算機圖像______,也可以是一個復雜的對象或過程的示意。 2.模型方法 在自然科學研究中,人們通過一定的科學方法,建立一個適當?shù)哪P蛠矸从澈痛婵陀^對象,并通過研究這個模型來揭示客觀對象的形態(tài)、特征和本質,這樣的方法就叫模型方法。 3.模型的分類 (1)物理模型:______能直觀反映真實物體形狀的圖畫或三維結構_____。 (2)抽象模型:能描述事物活動規(guī)律的數(shù)學方程式或描述性文字。 4.模型的作用 它能使人們所研究的客觀對象變得直觀、生動,幫助人們認識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觀察到的或復雜的事物。 5.水的狀態(tài)模型 (1)水在狀態(tài)變化中沒有變成其他物質,構成水這種物質的____水分子____沒有變成其他分子。 (2)在液態(tài)水變成氣態(tài)水的過程中,構成水的分子之間_____距離______發(fā)生了變化。一般情況下,固態(tài)分子間距離 < 液態(tài)分子間距離 < 氣態(tài)分子間距離。上述模型直觀地表示了水的物態(tài)變化中的一些特征,揭示了水在物態(tài)變化中發(fā)生變化的因素和沒有發(fā)生變化的因素,直觀地揭示了水的物態(tài)變化實質上是一種物理變化。 知識點2 符號 1.符號的概念 符號是指有一定意義的______圖形、文字等,如數(shù)學運算符號、電路元件符號_________等。符號來源于規(guī)定或者約定俗成,其形式簡單,種類繁多,用途廣泛,具有很強的藝術魅力。 2.常見的符號 (1)已學過的單位符號,如Kg(千克)、m(米)、N(牛頓)、Pa(帕斯卡)、A(安培)等。 (2)已學過的科學符號,如v(速度)、ρ(密度)、F(力)以及(風向)等。 (3)儀器符號,如電流表、電壓表的符號等。 (4)交通符號,如限重符號、轉向符號等。 3.符號的作用 (1)能簡單明了地表示事物。 (2)可避免由于事物外形不同而引起的混亂。 (3)可避免由于表達的文字語言不同而引起的混亂。 考點二、微觀粒子模型 知識點1 構成物質的粒子模型 1.分子的構成 (1)水的電解模型如圖所示。 水電解的實質是水分子分解成_______氫原子____和____氧原子____,氫原子和氧原子重新組合成____氫氣分子___和___氧氣分子____。 (2)分子的定義:___________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分子可以直接構成物質。在由分子構成的物質中,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____________。 (3)原子的定義:_____________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學變化中原子不能再分)。原子也可以直接構成物質___________。 (4)分子與原子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 分子 原子 本質區(qū)別 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可以再分 在化學變化中,原子不可以再分 相同點 ①質量和體積都很小;②都在不斷地運動;③微粒間都有間隔;④同種微粒化學性質相同,不同種微粒化學性質不同;⑤都能直接構成物質 聯(lián)系 2. 不同的分子 (1)不同種類、不同數(shù)目的原子能構成不同的分子。構成分子的原子可以是同種原子,也可以是不同種原子。如1個氧分子由2個氧原子構成,1個臭氧分子由3個氧原子構成,1個水分子由2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構成。 (2)不同的分子能構成不同的物質。如水由水分子構成,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構成,氫氣由氫分子構成。 (3)同種原子在直接構成物質時,如果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所形成的物質結構就不同。如金剛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原子直接構成的,但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所以金剛石和石墨的結構也就不同。 知識點2 粒子的大小與質量 1.分子和原子的大小 (1)原子的半徑:一般在10-10m數(shù)量級。 (2)直觀感受分子、原子的大小: ①1mL水約有20滴水,一滴水約含有1021個水分子。 ②如果把水分子放大到乒乓球那么大,乒乓球就要放大到地球那么大。 ③鉛筆留下的黑色筆跡是碳原子的堆積,一個句號竟有1018個碳原子。 結論:原子很小,分子也很小。單個的分子和原子無法用肉眼看到,也無法用放大鏡和光學顯微鏡看到,只有用現(xiàn)代最先進的掃描隧道顯微鏡才能看到一些較大的分子。 2.分子和原子的質量 (1)1個氫原子的質量:1.674×10-27kg;1個氧原子的質量:2.657×10-26kg;1個碳原子的質量:1.993×10-26kg。 (2)1個氫分子的質量:3.348×10-27kg;1個二氧化碳分子的質量:7.307×10-26kg。 結論:分子和原子的質量都很小。 【說明】不同種類的分子和原子質量不同,體積也不同。分子與構成該分子的原子相比,分子的質量(體積)比原子大。但不是所有分子的質量(體積)都比原子大。 二、熱點題型詳解 題型一、模型與符號 下列關于模型的說法正確的是( D ) ①某種物質的放大或縮小的復制品 ②可以是一幅圖、一張表或計算機圖像 ③可以表示一個過程,如描述水的三態(tài)變化的示意圖 ④有的模型是抽象的,如一些數(shù)學公式 A. ①③ B. ①②③ C. ①④ D. ①②③④ 下列表達方式中屬于符號的是( B ) 題型二、微觀粒子模型 下列物質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B ) A.水????B.氧氣???? C.二氧化碳????D.過氧化氫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 ) A.水、氧氣、二氧化碳是三種不同種類的物質,所以它們的分子中沒有相同的原子 B.水、氧氣、二氧化碳是三種不同種類的物質,因為組成分子的原子數(shù)目不同 C.水、氧氣、二氧化碳是三種不同種類的物質,所以組成它們的分子種類不同 D.在水、氧氣、二氧化碳三種不同分子中,都含有氧原子,所以可視為同類物質 如圖是電解水的微觀示意圖,從中獲得的信息正確的是(?C? ) A1個水分子由1個氧原子和一個氫分子構成??????????? B.反應前后分子的種類和數(shù)目沒有改變 C.同種原子可以結合成分子,不同種原子也可以結合成分子?????????? D.化學變化中,分子可分為原子,原子還可以再分成更小的微粒 下列關于分子和原子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D ) A.分子比原子的體積大得多 B.分子比原子的質量大得多 C.海綿能吸水說明分子間有間隔 D.氧氣分子(O2)和臭氧分子(O3)具有不同的性質 下列關于分子和原子的說法正確的是( D ) A.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B.分子間有間隔,原子間沒有間隔 C.分子的質量一定比原子的質量大 D.分子、原子都可以直接構成物質 水果散發(fā)出誘人的香味,你能聞到香味的原因是( A ) A.分子在不斷運動 B.分子的質量很小 C.分子之間有間隔 D.分子的體積很小 對于如圖,理解錯誤的是( C ) A.原子可結合成分子 B.氫分子的形成過程可表示為: C.物質都是由分子構成 D.化學變化的實質是分子的分解和原子的重新組合 下列關于分子的敘述正確的是( D ) A.一切物質都是由分子構成的 B.分子是保持物質性質的最小微粒 C.分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微粒 D.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一種微粒 固態(tài)碘、碘溶液和碘蒸氣中都存在碘分子,饅頭遇到固態(tài)碘、碘溶液和碘蒸氣都能變藍色。這一實驗現(xiàn)象說明( D ) A.分子始終在做無規(guī)則運動 B.分子之間存在空隙 C.分子之間存在引力和斥力 D.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一種微粒 “超臨界水”(水分子中含有一個氧原子和兩個氫原子)因具有許多優(yōu)良特性而被科學家追捧,它是指當溫度和壓強達到一定值時,水的液態(tài)和氣態(tài)完全交融在一起的狀態(tài),用“小空心圓”表示氫原子, “ ”表示氧原子,下列模型中,能表示“超臨界水”分子的是(?C? ) A.???B.?????C.??????D.? 如圖所示是電解水的過程中水分子分解的示意圖。 (1)從微觀粒子角度而言,水通電時,水分子分裂成________和________,分裂出來的________又 重新組合成________,它們不再有水的化學性質。可見,________是保持水的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 (2)由該實驗可知,分子由______構成,_____是化學變化中最小粒子。分子和原子的本質區(qū)別是________。 【答案】(1)氫原子;氧原子;氫原子和氧原子;氫分子和氧分子;水分子 (2)原子;原子;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以再分 讀上右水分子電解模型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在該變化中 發(fā)生了變化,分裂為 ,而 重新組合構成了新的 ,但在整個過程中 始終沒有變化。 (2)水分子是由 和 構成的。 (3)保持水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是 。 【答案】(1)分子 原子 原子 分子 原子 (2)氫原子 氧原子 (3)水分子 三、鞏固提升 練習一、模型與符號 下列表達方式中,表示模型的是( A ) A.水分子 B. C.2S D.t 下列敘述存在科學性錯誤的是( D ) A. 用不同的符號表示事物,可避免由于事物外形不同和表達的文字語言不同而引起的混亂 B. 一個模型可以是一幅圖、一張表或者是計算機圖像 C. 水的三態(tài)變化屬于物理變化 D. 地球儀是表示地球的符號 下列各圖不屬于模型的是(?A?) A.??B.?C.??D. 小卡片有助于科學學習。請仔細觀察下列四張小卡片內容,屬于符號的是(A? ) A.磁感線 ?B.時間t C.一氧化碳分子 ?D.眼球結構 建立模型是學習科學的重要方法,下列不屬于模型的是(?D ) A.原子結構 ????B.空氣成分 C.結胞結構 ???????? D.注意行人 練習二、微觀粒子模型 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區(qū)別是(?B? ) A.分子大,原子小 B.分子在化學反應中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 C.分子能構成物質,而原子不能 D.構成物質的分子之間有作用力,而原子沒有 溫度升高時,溫度計內的酒精柱會上升,從微觀角度分析,其原因是( D ) A.酒精分子的體積變大 B.酒精分子的數(shù)目增多 C.酒精分子的運動減慢 D.酒精分子之間的間隔增大 用打氣筒可以將空氣壓入自行車車胎內,由此可以說明的是( A ) A.分子之間有間隔 B.分子可以分成原子 C.分子在不斷運動 D.分子的質量和體積都很小 自然界有種類繁多的物質,其主要原因是( C ) ①原子的種類比較多; ②不同種類和不同數(shù)量的原子能構成各種不同的分子; ③同種原子也可以構成不同的物質; ④原子的質量很小。 A. ① B. ②③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如圖表示氫氣和氧氣發(fā)生的化學反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B ) A.分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微粒 B.每個氫分子由2個氫原子構成 C.每個水分子是由2個氫分子和1個氧分子構成的 D.化學反應前后原子數(shù)和分子數(shù)均不會發(fā)生變化 下列關于液氧和氧氣的說法正確的是( ?C) A.它們是完全不同的兩種物質,因而性質也完全不同 B.它們是完全相同的物質,因而性質也完全相同 C.因為構成兩者的微粒相同,故它們具有相同的化學性質 D.氧氣能燃燒,而液氧不能燃燒 某興趣小組做以下實驗探究分子的運動。已知堿性溶液能使酚酞變紅,而氨水呈堿性, 當聞濃氨 水時可聞到強烈刺激性氣味。請回答實驗中的有關問題: (1)實驗Ⅰ:在盛有少量蒸餾水的小燒杯中滴入 2—3 滴酚酞試液,再向其中滴加濃氨水。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 (2)實驗Ⅱ(如圖中甲所示):燒杯 B 中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產(chǎn)生這一現(xiàn)象的原因是________。 (3)為使實驗結論準確可靠,該興趣小組設計實驗Ⅲ(如圖中乙所示)作為對比實驗。你認為有無 必要,并說明理由。________, 。 【答案】(1)酚酞試液遇蒸餾水不變色,遇濃氨水變紅色 (2)溶液變紅色;氨分子從燒杯 A 運動到燒杯 B 中,溶于水后,和水反應生成氨水,使酚酞變紅色 (3)沒有必要,實驗Ⅰ實驗Ⅱ已做過對比實驗,能夠證明水不能使酚酞試液變色,因此沒有必要再做實驗. _21?????????è?????(www.21cnjy.com)_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