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版八年級歷史與社會下冊 8.2 洋務運動與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 同步練習 一、選擇題 1. 奕?等人認為,只要在封建制度中加進一些西洋先進技術,封建統治便可長治久安。由此可見,洋務派舉辦洋務運動的根本目的是( ) A.在中國發展資本主義 B.抵制外國經濟侵略 C.維護和鞏固清政府統治 D.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2. 美國漢學家芮瑪麗評價中國近代某一運動時說:“不但一個王朝,而且一個文明看來已經崩潰了,但由于19世紀60年代的一些杰出人物的非凡努力,它們終于死里求生,再延續了六十年。”“杰出人物”包括( ) A.林則徐 B.曾國藩 C.洪秀全 D.關天培 3. 洋務運動為中國的近代化開辟了道路,主要表現在( ) A.編成《海國圖志》 B.創辦近代企業 C.舉辦新式學堂 D.結束封建帝制 4. 下列圖片所反映的歷史事件( ) A.使中國走上了富強的道路 B.是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 C.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的封建制度 D.是中國近代化的起步 5. “自強”與“求富”是洋務運動兩大口號,下列企業體現了洋務派追求“自強”目標的是( ) A.江南制造總局 B.開平礦務局 C.上海機器織布局 D.漢陽鐵廠 6. 中國民族工業自19世紀60年代出現以后,發展速度一直比較緩慢,到1895年中國民族工業數量大致在170家左右,資本總額不足5 000萬元,然而自1895年到1898年不完全統計,這四年間新創辦的企業就有62家,資本總額達1 240多萬元,出現了一個興辦實業的小浪潮。這種局面出現的內部原因是( ) A.通商口岸增多,工業利潤增大 B.《馬關條約》簽訂,外國企業刺激 C.“實業救國”提出,愛國熱情迸發 D.公車上書成功,維新思潮引領 7. 中國的近代化在起步階段從器物和教育等層次推進,下列各項不屬于這些層次的是( ) A. 圓明園 B. 京師同文館 C. 江南制造總局 D. 漢陽鐵廠 8. 洋務派創辦的第一所新式學堂是( ) A.京師同文館 B.京師大學堂 C.北京大學 D.清華大學 9. 洋務運動后期,洋務派又以“求富”為口號,開辦了一些民用工業。上海輪船招商局創辦三年內,外輪損失1300萬兩白銀;湖北官辦織布局開辦后,江南海關每年洋布進口減少10萬匹。這段材料最主要說明了洋務運動( ???) A.?對外國資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B.?維護和鞏固了清政府的統治 C.?在客觀上促進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 D.?引進西方先進科技發展近代工業 10. “它沒有使中國富強起來,但引進了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使中國出現了第一批近代企業。”材料評價的是( ) A.洋務運動作用 B.戊戌變法作用 C.辛亥革命作用 D.實業救國作用 11. 為了應對變局,清政府設立總理各國事務衙門,負責外交、通商等事務;設總稅務司,管理全部海關稅務:設同文館,培養翻譯、科技人才。這段話反映了( ) A.封建制度的根本變化 B.關稅自主權開始喪失 C.近代化探索由此起步 D.第一所近代高等學府創辦 12. 某歷史學習小組搜集了廣東南海繼昌隆機器繅絲廠、南通大生紗廠、上海福新面粉公司等史料。據此判斷,他們探究的主題是中國近代( ) A.民主政治的進程 B.新式教育的出現 C.民族工業的發展 D.社會生活的變化 13. 有“狀元實業家”之稱的張謇為我國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他創辦的企業中最為著名的是(??? ) A.?繼昌隆繅絲廠???????????????????B.?發昌機器廠??????????????????? C.?江南制造總局???????????????????D.?南通大生紗廠 14. 他提出“中國須興實業,其責任須士大夫先之”。人們稱贊他“創辦了大生,把大生留給了社會”。這個人是( ) A.李鴻章 B.張之洞 C.詹天佑 D.張謇 15. 19 世紀六七十年代中國民族機器紡織業的創辦人,大都是缺乏經驗的業外者,包括官僚、士紳、買辦、商人等。這種狀況( ) A.取決于中央集權的政治制度 B.體現了“實業救國”思想的影響 C.折射出中國民族工業的特殊性 D.直接導致了民族工業的長期蕭條 二、非選擇題 16.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 從民族的歷史看……的軍事失敗還不是民族的致命傷。失敗以后還不明白失敗的原因,還不力圖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傷。……可惜道光、咸豐年間的人沒有領受軍事失敗的教訓,戰后與戰前完全一樣,麻木不仁,妄自尊大。直到咸豐末年,英法聯軍攻進了北京,然后有少數人覺悟了,知道非學西洋不可。所以我們說,中華民族喪失了二十年的寶貴光陰。 (1)根據材料,概括指出為何說“中華民族喪失了二十年的寶貴光陰”。 (2)材料中覺悟了的少數人掀起了哪一運動? 17. 2020年12月12日,“張謇精神的時代意義2020年度論壇”在北京舉行。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懷赤心實業救國] 張謇(1853年~1926年)是我國近代的實業家和教育家,是中國民營企業家的先賢和楷模,“竊謇以國家之強……在實業教育。”他還是一位政治家,于1910年參與發起組織了國會請愿運動,要求召開國會。 [學先人高揚精神] 張謇一生創辦20多家企業,注重新工藝、新技術的應用,是中國棉紡織,領城早期的開拓者;他還將紗廠盈利都用于社會公益事業,創辦400多所學校,他肩挑“實業救國”重擔,形成特有的“張謇精神”。 [下定心實業興邦] 近期,習近平總書記在多地反復指出,“民營企業是自己人”。疫情以來民營企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和壓力,國家要不斷為其營造更好的發展環境,讓其創新源泉充分涌流、創造活力充分迸發。 (1)材料中張謇提出的“強國之道”指什么?并簡述他組織國內請愿運動的背景。 (2)世事變遷,精神不滅。結合材料,提煉“張謇精神”并分析該精神對當代企業發展的時代意義。 (3)運用課本知識解釋“民營企業是自己人”的內涵,并談談國家該如何讓企業吃好實業興邦的定心丸。 18. 下面三段材料分別反映了我國歷史上不同時期民族工業發展情況。 材料一 新辦民族資本主義企業統計表 時間(年) 企業數 投資額 1863~1894 119家 680萬元 1895~1898 74家 1 432萬元 材料二 ……帝國主義各國對華輸出的資本和商品減少,同時它們對中國的原料和部分商品的需求量增加了,這就使原來在帝國主義控制下變得十分狹窄的中國市場稍稍出現了一些空隙,客觀上為中國民族資本的發展提供了一個有利的外部條件。這時期是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發展的“黃金時期”。但好景不長,世界大戰的結束打斷了民族工業的發展趨勢。 材料三 一戰后不久,中國“鐵廠積貨如山,無人過問,至于閉爐停機。紗廠結賬,大多無利……其他工業,也皆消沉”。 (1)根據材料一,我國民族工業產生于近代史上哪一次探索? (2)請指出材料二中“黃金時期”出現的時期和主要原因。 (3)根據材料三,一戰后我國民族工業發展出現了怎樣的狀況? (4)請總結分析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發展的總體特點。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5CBBDA 6-10BAAAA 11-15CCDDC 二、非選擇題 16. (1)鴉片戰爭后清朝沒有接受戰爭失敗的教訓,不力圖改革,戰后與戰前完全一樣,麻木不仁,妄自尊大。 (2)洋務運動。 17. (1)實業救國、教育救國。20世紀初,列強加強對中國的經濟掠奪,有識之士紛紛要求清政府采取措施保護民族經濟。 (2)張謇精神就是以改革創新為核心時代精神、熱心公益的社會責任意識(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弘揚張謇精神有利于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增強社會責任感,熱心公益,服務社會,能為企業的發展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 (3)非公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 18. (1)民族工業產生于洋務運動的探索。 (2)1912~1919年。辛亥革命和中華民國政府的推動;“實業救國”思潮和群眾性的反帝愛國運動的推動;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帝國主義國家忙于戰爭,暫時放松了對中國經濟的掠奪。 (3)1912~1919年。辛亥革命和中華民國政府的推動;“實業救國”思潮和群眾性的反帝愛國運動的推動;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帝國主義國家忙于戰爭,暫時放松了對中國經濟的掠奪。 一戰后民族工業再度受挫。 (4)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的總體特點:①總的來說是比較落后的,發展艱難。②發展不平衡:從行業上看,主要集中在輕工業部門;且地區發展不平衡,沿海沿江大城市的民族工業比較發達,而在廣大內地卻非常薄弱。③發展時間短暫,過程曲折。(寫出任意兩點即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