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版八年級歷史與社會下冊 第七單元 工業革命與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同步單元練習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5題,每小題4分,共60分) 1. 英國工業革命中至關重要的一項發明制造是( ) A.凱伊發明飛梭 B.珍妮紡紗機 C.瓦特改良蒸汽機 D.水力織布機 2. 有人認為,中國資本主義是頭腳倒立、逆向發展的,是先器物、再制度、后思想。而英、法等國資本主義產生的過程是先思想、再制度、后器物。材料中所述的英、法等國資本主義發展的“后器物”階段應開始于( ) A.新航路開辟 B.第一次工業革命 C.第二次工業革命 D.第三次科技革命 3. 蒸汽機的改良解決了棉紡織業動力不恒定的問題,后來又引發了其他部門的技術變革。能佐證這一觀點的史實為( ) A.蒸汽機的改良促使工人階級的產生 B.棉紡織業的發展改善了人們的生活 C.人們開始使用內燃機作為交通動力 D.機器制造業引發了冶鐵技術的革新 4. 今年是《共產黨宣言》發表170周年,《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關于馬克思主義誕生的歷史意義認識正確的有( ) ①成為世界無產階級銳利的思想武器 ②為法國大革命提供了科學依據 ③開辟了國際工人運動和社會主義運動的新局面 ④為如何改善資本主義提供了依據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5. 關于下圖中所示的兩個事件的異同點的敘述正確的有( ) ①都是無產階級反對資產階級統治的斗爭 ②憲章運動是以和平的方式進行的 ③巴黎公社進行的是暴力革命,武裝奪取政權 ④都是在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下進行的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6. “18世紀下半葉,殖民地的經濟發展了。但是西、葡宗主國卻貪得無厭地從這里榨取財富……宗主國為了保護自己的利益,還多方限制殖民地的商業、制造業發展。”材料論述的是( ) A.憲章運動興起的原因 B.印度民族大起義的結果 C.拉丁美洲獨立運動的背景 D.新航路開辟的條件 7. “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裴多菲的自由宣言表達了人們對自由的無限向往。下列歷史人物中因“捍衛民族的獨立和自由”而永載史冊的是( ) ①章西女王 ②屋大維 ③玻利瓦爾 ④克倫威爾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8. 美國內戰爆發后,林肯曾說:“我在這場斗爭中的最高目標是拯救聯邦,不是拯救或摧毀奴隸制。”這表明林肯( ) A.同情黑人奴隸,反對奴隸制度 B.堅決主張廢除奴隸制 C.尋找向南方妥協的借口 D.把解放黑人奴隸作為維護國家統一、贏得戰爭的措施 9. 有學者說:“南北戰爭以北方的勝利告終,工業化的深入和擴展重鑄了一個強大而‘同質’的民族國家——美利堅合眾國。”這里的“同質”是指( ) A.推翻殖民統治實現了民族獨立 B.消滅了黑人奴隸制和種族歧視 C.統一的聯邦和統一的經濟制度 D.同一文化和同一的美利堅民族 10. 列寧說:“農民獲得‘自由’的時候,已經被剝奪得一干二凈。”這是由于1861年廢除農奴制的法令規定( ) A.農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 B.地主不許買賣農奴 C.農奴的份地必須出錢贖買 D.地主不許干涉農奴的生活 11. 19世紀80年代,日本政府陸續將一大批國營工廠無償或以優惠的價格轉讓給私人資本家,這反映了明治政府( ) A.加強中央集權 B.扶植私人企業,推動工業發展 C.重視“科教興國” D.提倡“文明開化” 12. 19世紀60年代,美國、俄國和日本為了解決國內面臨的嚴重危機,各自采取了不同的應對方式。其產生的相同作用是( ) A.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 B.廢除了封建專制 C.維護了國家統一 D.擺脫了殖民壓迫 13. 下列各項發明中,在美國完成的是(? ?)? ①電話 ②無線電報 ③汽車 ④飛機 A.①②??????????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4. 世界著名的汽車品牌“奔馳”是為了紀念卡爾·本茨,它的出現得益于( ) A.蒸汽機的發明 B.馬匹的馴化 C.內燃機的發明 D.電力的應用 15. 世界博覽會關注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通過完整展現事物發展過程,探索解決問題的途徑,給人們以深刻啟迪。下列主題最適合1876年美國費城世界博覽會的是( ) A.“城市,讓生活更美好” B.“科學、文明和人性” C.“交通與通訊——人類的發展與未來” D.“環境、資源與人口”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個小題,16題10分,17題14分,18題16分,共40分) 16.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英國交通發展簡表 類別 大事記 公路 1760-1774年,議會批準了452項公路筑路審請。 至1800年,已建成1600條公路。 內河航運 1761年,開鑿第一條內陸運河。 18世紀90年代,開鑿42條新運河,耗資650萬英鎊。 鐵路 至1835年,議會批準了54條鐵路修筑計劃。 1845-1847年,又有576家鐵路公司被批準成立,筑路8731英里。 (1)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指出英國在18世紀60年代以后國內交通飛速發展的原因。 (2)結合所學知識,說明材料一與材料二內容之間的聯系。 材料二 英國的煤產量從1770年的600萬噸上升到1861年的5700萬噸;鐵產量也從1770年的5萬噸增長到1861年的380萬噸。1801—1851年,英國國民總產值增長125.6%,英國迅速成為“世界工廠”,它龐大的遠洋船隊把數不盡的工業品運往世界各地,再把原材料運回國。 (3)交通與經濟發展密切相關,請再舉一例并加以說明。 17. 革命或改革是推動社會進步的兩種重要方式。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美國獨立戰爭期間,路易(法國國王路易十六)援助美國并非他熱愛民主起義,而是由于他畏懼且憎恨英國。他幫助美國,支持自由事業,可這卻成為壓倒法國的最后一塊巨石,法國已徹底倒閉了。 ——海斯、穆恩、韋蘭《全球通史》 材料二 2009年2月12日,奧巴馬參加林肯誕辰200周年紀念活動,并表示他特別感激林肯,因為有了林肯,他才有可能成為美國的第一任黑人總統。 ——中國網援引英國廣播公司報道 材料三 俄國1861年改革后,一位官員說:“人民挺起腰桿來了,樣子變了;言論談吐,一切都變了。”列寧則指出:“臭名遠揚的‘解放’是對農民的無恥掠奪。” 材料四 ……日本的新統治者致力于日本社會的轉型,以獲得同外國勢力在政治和軍事上的平等地位。……變革使日本成為東亞的政治、軍事和經濟強國。……明治政府的首要目標是強化中央集權…… ——摘自杰里·齊格勒《新全球史》下 (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為何說美國的獨立戰爭是一次“民主起義”?請從政治和經濟兩個角度分析18世紀后半期英國被法國“畏懼且憎恨”的原因。 (2)材料二中,奧巴馬特別感激林肯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依據俄國1861年改革的有關內容,分別指出材料三中兩種認識的基本依據。 (4)材料四中“變革”指的是什么歷史事件?為了實現“首要目標”,明治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 (5)美、日兩國的崛起之路對我國現代化建設有什么啟示? 18.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1)分別寫出材料一中的兩幅圖片所示發明的發明人是誰。 材料二 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占世界工業生產總值的比重 材料三 (美國)僅1865年至1900年,被正式批準登記的發明專利就達到了64萬多種……為促進科學和實用技藝的普及,對作家和發明家的著作和發明,在一定期限內給予專利權的保障……美國人第一次把專利權寫進了憲法,用國家的根本大法來保護發明創造。 ——紀錄片《大國崛起》解說詞 (2) 根據材料二,比較1870年與1913年英美兩國在世界工業生產總值中所占的比重,說明美國經濟地位發生了什么變化。并結合材料三,分析發生這種變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四 科技方面,英國工業界滿足于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成就,坐享其成的思想日益嚴重……在新技術成果應用方面英國日趨落后。政府在科技投入方面也存在諸多問題,經費少,實驗設備不足,管理混亂,科技人員地位低和待遇差成為普遍現象。 ——《世界通史》 (3)根據材料四,從科技層面概括導致英國經濟地位衰落的原因。 (4)從美英兩國經濟地位興衰的對比中,你得出的結論是什么?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5CBDCC 6-10CBDCC 11-15BADCC 二、非選擇題 16. (1)工業革命的技術創新。 (2)英國交通的飛速發展促進了英國的經濟和世界貿易的發展。 (3)無人機送外賣,方便、快捷,能避開交通擁堵,促進經濟發展。 17. (1)美國獨立戰爭是一次資產階級革命(或確立比較民主的資產階級政治體制)。政治原因:英國較早確立了資產階級統治,在同法國爭奪殖民地過程中打敗了法國;經濟原因:英國已開始工業革命,資本主義經濟迅速發展。 (2)林肯頒布了《解放黑人奴隸宣言》,廢除了黑人奴隸制度。 (3)官員依據:農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列寧依據:農奴在獲得解放的同時,可以獲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須出錢贖買,所出的價錢高出當時的地價。 (4)明治維新。廢藩置縣。 (5)國家獨立統一是發展的前提;要堅持改革開放。(言之有理即可) 18. (1)斯蒂芬森;愛迪生。 (2美國經濟發展迅速,成為世界工業強國。美國進行第二次工業革命,重視科學技術的發展。 (3)英國工業界滿足于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成就,坐享其成的思想日益嚴重;不注重新技術成果的應用;政府在科技投入方面存在諸多問題。 (4)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國家要發展就必須大力發展科學技術。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