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七章 人類活動對生物圈的影響(2) 擬定保護生態環境的計劃 【學習目標】 1.舉例說出保護環境的常見做法; 2.舉例說出垃圾分類的方法。 3.運用調查法,調查當地生態環境現狀并擬定保護當地生態環境的計劃; 4. 與同學合作擬訂保護當地環境的計劃,發展合作學習能力。 5.逐步形成為實現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人類的生活和生產活動都應當遵循自然規律的觀念; 6.認同每個公民都有保護生態環境的責任,要把保護生物圈的責任落實到保護當地環境的每一件事情上。 【課前預習任務】 請根據自己的真實想法、行為、習慣填寫下表,在ABCD中選一項,其中A表示能做到并幫助提醒別人這樣做,B表示自己能夠這樣做,C表示偶爾這樣做,或有時違反,D表示不這樣做或沒想過這個問題 生態環境保護意識調查 測試項目 A B C D 學習有關環境保護的知識 關注電視、網絡中的環境保護節目 與同學、朋友、家人等討論環境保護問題 參加環境保護實踐活動 向其他人宣傳環境保護知識 不浪費紙張(包括衛生紙、作業紙等等) 不浪費糧食,光盤行動 節約用水、節約用電 將損壞物品修理好再使用,延長使用期 不用或少用一次性紙制品或木制品 自帶水杯 不隨地吐痰 不隨地丟垃圾等 將垃圾進行分類 少用塑料包裝袋 不再公共場所大聲喧嘩 不吃野生動物制品 不用野生動物制品 不采摘花草、不折樹枝等 堅持綠色出行方式 小計(n) 討論: 1.請評價自己的環保意識 評價方法:統計你共得到幾個A、B、C、D,計算總分=n1(A)+ n2(B)+ n3(C)+ n4(D) 31-40 說明你關心環境,有極強的環境保護意識 21-30:說明你比較關心環境,有一定的環境保護意識 20及以下:說明你還缺乏環境保護意識,應提高環境保護意識 2.日常生活中,你的哪些做法還需要改進呢? 【課上學習任務】 從以下兩個內容中選擇一個,(通過微信和網絡)跟同學或家人一起討論或擬定保護生態環境的計劃A.關于北京楊柳絮治理的問題 B.關于社區垃圾分類的現狀調查 1、調查目的: 2、調查計劃: 3、調查結果: 4、數據分析及討論: 5、建議及設想: 6、小結: 【課后作業】 1.降低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減輕溫室效應帶來的不利影響,是全人類的共同責任。下列做法無助于降低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 的是 ( ) A.及時清理垃圾,維護環境衛生 B.倡導節能減排,少開車多步行 C.積極植樹種草,增大綠化面積 D.開發水源、太陽能等新型能源 2.工業、農業及城市生活污水中含有磷,家用洗滌劑是生活污水中磷的一個重要來源(洗滌劑中含有三聚磷酸鈉)。在處理污水時要不要去磷,下列哪種說法正確? ( ) A.磷是生物的營養元素,不必除去 B.含磷的污水是很好的肥料,不必除去 C.含磷的污水排到自然水體中會引起藻類增殖,使水變質,必須除去 D.磷對人體無害,除去與否無關緊要 3.下列哪種情況可能與臭氧層的破壞有關?( ) A.森林被大量破壞 B.大量使用含有氟利昂制劑的冰箱 C.大量使用化學燃料 D.大量使用農藥 4.近年來,我國許多城市禁止汽車使用含鉛汽油,主要原因是 ( ) A.提高汽油的燃燒效率 B.降低汽油的成本 C.避免鉛污染大氣 D.鉛資源短缺 5.保護天然林要大力推行“退耕還林還草”,采取這兩種措施的首要目標是 ( ) A.發展旅游事業 B.發展畜牧業生產 C.改善生態環境 D.增加木材產量 6.幾年來,由于人口增長,人類對自然的索取變本加厲,導致生態環境嚴重惡化,沙塵暴發生的頻率增高。據報道,2000年春至今,沙塵暴多次肆虐,波及大半個中國,發生頻率和沙量都是空前的。沙塵暴期間,灰塵彌漫,給人們的生活帶來很大影響,給國家經濟造成嚴重損失。 下圖是科學工作者對我國北方地區草原、森林、荒漠面積變化的調查結果。這對研究我國近幾年來華北地區多次出現沙塵暴天氣有很大的幫助。 (1)北方“沙塵暴”天氣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特點。 (2)“沙塵暴”天氣逐年加劇說明我國北方__________受到了嚴重破壞。 (3)我國北方地區頻繁出現“沙塵暴”的主要原因有 ( ) ①在草原上過度放牧 ②濫伐森林,開墾林地③工業的發展④黃河出現斷流現象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④ (4)請你分析植被和沙塵暴形成的關系。 (5)請你根據生態平衡的原理提出治理沙塵暴的措施。 【課后練習答案】: 1.A 2.C 3.B 4.C 5.C 6.(1)范圍廣 強度大 頻率高 (2)植被(草原) (3)A (4)草地面積減少,土壤蓄水能力降低,植被遭到破壞使土壤裸露變成荒漠,有風便起風沙,森林面積減少,防風沙能力下降。 (5)造防護林,保護草原,控制載畜量;退耕還林、還草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