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版八年級歷史與社會下冊 8.2 洋務運動與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 同步練習 一、選擇題 1. 洋務派創辦的軍事工業經費由政府撥給,產品調撥給軍隊,采用機器生產,實行雇傭制;其民用企業由官府控制,但吸收私人資本,產品投放市場。對上述現象理解不正確的是( ) A.中國走上資本主義道路 B.中國的工業化開始起步 C.中國民族資本主義開始產生 D.洋務運動為中國近代化開辟了道路 2. 有歷史學家說:“道光、咸豐年間的人沒有領受軍事失敗的教訓,戰后與戰前完全一樣,麻木不仁,妄自尊大。直到咸豐末年,英法聯軍攻進了北京,才有少數人覺悟了。”“少數人覺悟”后( ) A.徹底查禁鴉片 B.掀起太平天國運動 C.開展洋務運動 D.決心推翻清王朝 3. .魯迅先生回顧說:中國太難改變了……不是把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國自己是不肯動彈的。第二次鴉片戰爭的一鞭,使中國開始認識到學習西方的軍事技術,于是開始了( ) A.編寫《海國圖志》 B.洋務運動 C.維新變法 D.辛亥革命 4. 中華民族是一個堅強不屈的民族,即使在近代,中國人民飽受列強欺凌時,也有很多有志之士不斷探索自救的道路。下列各項,洋務派在“自強”的旗號下創辦的軍事工業是( ) A.輪船招商局 B.漢陽鐵廠 C.湖北織布局 D.江南制造總局 5. 19世紀60年代以來,清政府進行了一場“師夷長技”的“自強”運動。下列關于這一“自強”運動的表述錯誤的是(??? ) A.?主觀目的是發展資本主義,使中國富強起來 B.?前期以“自強”為口號,后期以“求富”為口號 C.?19世紀70年代開始籌建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軍 D.?是一次失敗的封建統治者的自救運動 6. 某校的歷史專用教室中,在“中國近代化的起步”展板上展出下列一圖片,據此可知這一欄目的標題應是( ) A.民權民生 B.民主科學 C.實業救國 D.自強求富 7. 下面是洋務派創辦的京師同文館的課程計劃表。這體現出洋務派創辦新式學堂的目的是( ) 首年:認字寫字;淺解辭句;講解淺書。 二年:講解淺書;練習文法;翻譯條子。 三年:講各國地圖;讀各國史略;翻譯選編。 四年:數理啟蒙;代數學;翻譯公文。 五年:講求格物;幾何原本; ……練習譯書。 六年:講求機器;微分積分;航海測算;練習譯書。 七年:講求化學;天文測算;萬國公法;練習譯書。 八年:天文測算;地理金石;富國策;練習譯書。 …… 至漢文經學,原當始終不已,故于課程并未另列。 A.完全實現教育西方化 B.仿效西方的政治制度 C.宣傳維新變法的思想 D.培養翻譯、科技人才 8. 史學家蔣廷黻(fú)認為,同治年間起始的自強運動,雖未達到目的,然而能有相當的成績,已經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下列能印證“相當的成績”的有( ) ①創建北洋水師 ②創辦京師大學堂 ③創辦輪船招商局 ④創辦江南制造總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 洋務運動中,洋務派以“求富”為口號創辦的企業是( ) A.安慶內軍械所 B.江南制造總局 C.福州船政局 D.湖北織布局 10. “它沒有使中國富強起來,但引進了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使中國出現了第一批近代企業。”材料評價的是( ) A.洋務運動作用 B.戊戌變法作用 C.辛亥革命作用 D.實業救國作用 11. 李鴻章晚年傷感地說:“我辦了一輩子的事,練兵也,海軍也,都是紙糊的老虎……不過勉強涂飾,虛有其表……”從他的話中,我們能看到洋務運動是( ) A.一次資產階級的改良運動 B.一次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運動 C.一次失敗的封建統治者的自救運動 D.一次使中國走上了富強道路的運動 12. 19世紀六七十年代,產生了中國近代民族工業。以下不屬于近代民族工業的是( ) A.繼昌隆繅絲廠 B.發昌機器廠 C.同文書局 D.江南制造總局 13. 我國早期的民族工業主要分布在上海、廣東、天津等沿海城市,這從客觀上反映出( ) A.這些地方地理位置優越 B.外資企業、洋務派創辦企業的刺激作用 C.清政府扶持沿海企業 D.民族資本主義企業只能在沿海地區出現 14. 下列城市,近代民族工業比較發達的有( ) A.上海市和武漢市 B.西安市和包頭市 C.銀川市和太原市 D.洛陽市和烏魯木齊市 15. 在近代中國,許多東西都帶一個“洋”字,如“洋火”“洋油”等,它主要反映了( ) A.中國人崇洋媚外 B.我國民族工業相當薄弱,許多日用品都需進口 C.外國的東西價廉物美 D.中國沒有自己的民族工業 二、非選擇題 16.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著名學者辜鴻銘說:“咸同年間(1851—1875年),粵匪擾亂。清廷如一叢病之軀,幾難著手。得一時髦郎中湘鄉曾姓者,擬方名曰‘洋務清火湯’,服若干劑未見轉機。” (1)依據材料一和所學知識,概述咸同年間清廷多“病”纏身的原因。 (2)辜鴻銘為什么稱“湘鄉曾姓者”為“時髦”的郎中? 材料二 甲午戰爭失敗后,李鴻章傷感地說:“我辦了一輩子的事,練兵也,海軍也,都是紙糊的老虎……不過勉強涂飾,虛有其表。” (3)依據材料二和所學知識,指出李鴻章“傷感”的主要原因。 17.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洋務派全盤建設事業的動機是國防,所以軍事建設最多。現就洋務派的軍事建設,擇其要者列表于下。 年份 舉措 咸豐十一年(1861) 奕?、文祥托總稅務司赫德購買炮艦,聘請英國海軍人員來華創設新水師 同治四年(1865) 曾國藩規劃、李鴻章設立江南機器制造局于上海 同治五年(1866) 左宗棠設造船廠于福州,附設船政學堂 同治九年(1870) 李鴻章設機器制造局于天津 光緒元年(1875) 李鴻章籌辦鐵甲兵船 光緒二年(1876) 李鴻章派下級軍官赴德學陸軍,船政學生赴英、法學習造船和駕船 光緒六年(1880) 李鴻章設水師學堂于天津 光緒十一年(1885) 李鴻章設天津武備學堂 光緒十四年(1888) 李鴻章成立北洋海軍 ——摘編自蔣廷黻《中國近代史》 材料二?(它)作為一場政治運動失敗了,但作為一場思想文化運動,新學家們帶來的解放作用遠不是西太后(慈禧太后)發動的政變所能剿洗干凈的。 ——陳旭麓著《近代中國社會的星辰代謝》 (1)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材料中的“動機”是中國在哪次戰爭戰敗后付諸實施的。 (2)據材料,概括洋務派進行軍事建設的方式有哪些。 (3)上述材料和問題表明洋務派要改變當時中國在哪一領域的落后局面? (4)材料二是對哪一場運動的評價?“新學家們”指的是資產階級的哪一派別? 18. 工業化是近代以來世界歷史發展的趨勢,對人類的影響是全方位的、深遠的。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各題。 材料一 18世紀后半葉開啟的工業革命使西方社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以英國為例,資本從1750年的5億英鎊增長到1865年的60億英鎊,工廠制度逐漸形成;農村人口大量流向城市,到1851年,城市人口已占總人口的51%;資產階級推動了議會改革,選民人數由50萬增加到了81.3萬。政府先后出臺了《濟貧法修正案》、《工廠法》、《十小時工作法》、《公共衛生法》等,逐漸成為一個“福利國家”。 在工業革命中,很多工廠沿河而建,大煙囪冒出的濃煙籠罩市區,工廠廢棄物對河流構成嚴重污染。 材料二 19世紀中后期,西方發明的輪船、火車、有線電報、照相、電影等陸續傳入中國,人們的出行速度加快了,通訊方便了,精神生活也豐富了。 材料三 19世紀60~90年代,洋務派掀起了一場“師夷長技”的洋務運動,創辦了一批近代工業。 材料四 早在1843年,英國議會就討論通過了控制蒸汽機和爐灶排放煙塵的法案;1863年,議會通過了第一個《堿業法》,要求制堿行業抑制95%的排放物,以控制路布蘭制堿工藝所產生的毒氣。 (1)材料一所指的“工業革命”首先發生在哪一個國家?它的擴展使人類進入到了什么時代? (2)根據材料一,從經濟、政治、城市、社會等角度中選取一個角度分析西方工業革命的進步性,并指出工業化帶來的主要問題。 (3)根據材料二概括西方科技成果對中國的影響。 (4)分別舉一例說明洋務派“師夷長技”在工業和海防建設方面取得的具體成就,并概括洋務運動的進步意義。 (5)結合所學知識,簡要說明中國近代化探索的歷程和意義。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5ACBDA 6-10DDCDA 11-15CCBAB 二、非選擇題 16. (1)遭受西方列強侵略;遭到農民起義(或太平天國起義)的沉重打擊;自然經濟開始解體。 (2)他較早主張學習西方先進技術,率先創辦了洋務企業。 (3)洋務運動破產;洋務運動沒有使中國富強起來。 18. (1)第二次鴉片戰爭。 (2)創建新式軍隊;創辦軍事工業;開辦軍事院校;組織留學;購買武器等。 (3)國防建設和軍事建設。 (4)戊戌變法運動;維新派。 18. (1)英國,蒸汽時代。 (2)西方工業革命帶動西方經濟的發展,為以后殖民擴張提供物質基礎。主要問題:工業化帶來嚴重的環境污染。 (3)西方科技成果加快了人們出行速度,通訊方便,帶動了商業的發展,豐富人們精神生活。 (4)工業:江南制造總局,漢陽鐵廠等等。 進步意義:引進了近代工業,在客觀上促進了中國資本主義的產生與發展,開辟了近代化進程。 (5)中國近代化探索的歷程經歷了從學習西方的技術,到學習西方的制度,再到學習西方的思想的過程。洋務運動引進了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使中國出現了第一批近代企業,為中國近代企業積累了生產經驗,在客觀上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為中國近代化開辟了道路。戊戌變法主張學習西方資本主義的政治制度,促進了資產階級思想的傳播,推動了中國近代化的歷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