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電磁波和通信第1課時 信息的傳遞和通信我們的身邊到處都有信息,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著信息的世界里。信息既不是物質也不是能量,但是信息離不開 物質 也離不開 能量 。信息和物質、能量是構成我們社會的三大基元。語言和文字的發明是信息傳遞方式的重大發展。文字既可以用于現場__交流_又可以記載和傳遞歷史的 信息,所以文字為人類在已有文明基礎上創造新的文明提供了基礎。早期的電報和電話是有線電報和有線電話,后來逐漸發展成依靠無線電波 來傳遞信息的電報和電話。1、信息及信息傳遞方式的演變,常見題型為選擇題、填空題。2、早期電報和電話的工作過程,常見題型為選擇題、填空題。考法1 生活中的信息下列關于信息的傳遞和能量的利用說法正確的是( )A.利用聲波和電磁波傳遞信息時都需要介質B.作為信息載體的電磁波,頻率越低,相同時間內可以傳輸的信息就越多C.核能是指原子核發生分裂或聚合時所釋放的能量D.煤、石油、天然氣、水能等都是不可再生能源:A、聲波傳播信息需要介質,電磁波傳遞信息不需要介質,故A錯誤;B、從信息理論角度分析可知:作為載體的無線電波,頻率越高,相同時間內傳輸的信息就越多,故B錯誤;C、核能是指重核裂變或輕核發生聚變時釋放出的能量,故C正確;D、在“煤、石油、天然氣、太陽能”這些能源中,太陽能是可再生能源,煤、石油和天然氣是不可再生能源,故D錯誤。故選:C。[題組沖關]下列有關信息的說法錯誤的是( )A.信息、物質、能源是人類社會三大資源B.信息來源具有多樣性C.信息可以通過多種方法獲取D.信息被存儲后,就不能再加工了根據信息基本概念和特征的理解,選項ABC說法都正確,選項D錯誤,信息被存儲后,可以被加工得到更有價值的信息。故選:D。考法2早期的電報和電話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聽筒是將聲信息轉變成電信號B.話筒是將電信號轉變成聲信號C.聽筒內部都是利用電磁鐵來工作的D.話筒是利用電磁鐵的原理來工作的2A、聽筒將電信號轉變成聲信號,所以A錯誤;B、話筒是將聲信息轉變成電信號,所以B錯誤;C、聽筒中有電磁鐵,電路中忽強忽弱的電流→電磁鐵對鐵片引力強弱變化→鐵片的振動→聲音,所以C正確;D、話筒是由聲音引起膜片的振動,利用電磁感應現象產生變化的電流來工作的,所以D錯誤。故選:C。n-j-y[題組沖關]1876年第一部電話問世,發明電話的科學家是( )A.愛迪生B.牛頓C.歐姆D.貝爾:1876年,貝爾發明了電話,貝爾的電話由話筒和聽筒兩部分組成。愛迪生發明了電燈,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歐姆發現了歐姆定律。故選:D。21教育名師】1.(2021?遵義模擬)能源是人們生活和社會發展的基石,信息和材料是社會發展的保障。下列有關能源、信息和材料的說法正確的是( )A.核電站是利用核聚變來發電的B.我國自主建立的北斗衛星定位系統,主要是用超聲波來傳遞信息的C.光纖通信是光在光導纖維中多次發生折射來傳遞信息的D.煤、石油和天然氣是一次能源,也是不可再生能源【解答】解:A、核裂變是可控的,故目前世界上的核電站都是利用原子核分裂時釋放出的能量發電的,故A錯誤;B、北斗衛星定位系統是利用電磁波來傳遞信息的,故B錯誤;C、光纖通信是利用激光在光導纖維中反射來傳遞信息的,故C錯誤;D、煤、石油和天然氣可以直接利用,屬于一次能源;在使用后不能源源不斷地獲得,屬于不可再生資源,故D正確。故選:D。2.(2020?玉林)關于信息傳遞,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一條光導纖維只能傳輸一條信息B.5G網絡通信必須通過光導纖維來傳輸信息C.用數字信號傳輸圖像信息比模擬信號容易失真D.“北斗”衛星定位系統可提供全天候即時定位服務【解答】解:A、一條光導纖維可以同時傳輸不同頻率的光信號,即一條光導纖維可以同時傳輸多條信心,故A錯誤;B、5G網絡通信是依靠電磁波傳遞信息,電磁波可以在真空中傳播,電磁波的傳播不需要介質,不用通過光導纖維傳輸,故B錯誤;C、數字信號具有:傳播距離長、可同時傳遞大容量的信號、抗干擾能力強、不失真、能加密、易儲存等優點;模擬信號:傳播距離較短,傳遞容量小,保真性較差,抗干擾能力弱,所以用模擬信號傳輸圖像信息比數字信號容易失真,故C錯誤;D、我國獨立自主建立的北斗衛星定位系統,可提供全天候的即時定位服務,該系統利用電磁波傳遞信息,故D正確。故選:D。3.(2020春?梅縣區校級月考)小林從廣州給深圳的表哥打電話,聽筒中傳來忙音的信號,電話“占線”了,這是( )A.表哥家的電話沒放好B.表哥正在跟別人通話C.廣州與深圳之間有太多用戶在通話中D.以上情況都有可能【解答】解:A、表哥家的電話沒放好,就好像電話正在通話,所以顯示的當然是忙音;B、表哥家電話若和別人通話,當然顯示的是忙音;C、電話之間的通話都是通過電話交換機來實現的,若通話用戶比較多時,電話交換機不能將這兩部電話接通,就會顯示忙音;D、上述情況電話都是忙音。故選:D。4.關于信息傳遞,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軍用雷達是利用超聲波進行定位和導航的B.衛星是通過紅外線傳遞信息的C.光纖通信是利用電流傳遞信息的D.汽車導航是通過電磁波傳遞信息的【解答】解:A、軍用雷達是利用電磁波進行定位和導航的,和超聲波無關,故A錯誤;B、衛星利用頻率很高的電磁波傳遞信息,不是利用紅外線,故B錯誤;C、激光在傳輸過程中,從光導纖維的一端射入后,在光導纖維內壁上要發生多次反射,并從另一端射出,這樣就把它攜帶的信息傳到遠方,這種傳遞信息的方式是光纖通信,故C錯誤;D、汽車導航是通過電磁波傳遞信息的。故D正確。故選:D。5.5G來了!5G時代將實現萬物互聯,我們日常生活、工作、出行將更加便捷。未來使用5G手機在線學習時,傳遞信息利用的是( )A.微波B.超聲波C.紫外線D.次聲波【解答】解:手機通話是利用電磁波來傳遞信息的;故使用5G手機在線學習時,傳遞信息利用的微波。故選:A。6.手機是利用 傳遞信息的,哈爾濱與上海的距離約為2400km,小聰在哈爾濱用手機撥打在上海的小明的電話,則至少需要 s小明可以收到信息。(已知c=3×108m/s)【解答】解:手機屬于移動電話,它既是電磁波發射臺也是電磁波接收臺,所以是利用電磁波來傳遞信息的;根據公式v=S/t變形可得,小明收到信息所需的時間。故答案為:電磁波;8×10﹣3。7.(2016春?伽師縣校級期中)話筒的作用是將 信號轉化為 信號,聽筒的作用是將 信號轉化為 信號。【解答】解:電話裝置是由聽筒、話筒和電池組組成,它們應串聯在電路中。電話的話筒把聲信號轉變為強弱變化的電信號傳遞出去,再通過聽筒把強弱變化的電信號變成聲信號,把傳輸的聲音還原出來。故答案為:聲;電;電;聲。8.“波”是物理學中描述物質運動的基本模型,它開始是從實際現象中抽象出來的,如聲波、電磁波等,他們在傳播的過程中不僅傳遞能量,還運載 。聲波在傳播過程中遇到障礙物還被會反射回來,如果一輛汽車以54km/h勻速駛向一隧道口,在距隧道口某處鳴笛,經過4S聽到從隧道口崖壁反射回來的聲音,如果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為340m/s,則鳴笛處距隧道口 米。【解答】解:(1)聲波、電磁波等,他們在傳播的過程中不僅傳遞能量,還運載信息;(2)汽車速度v=54km/h=15m/s,∵v=,∴4s內汽車行駛的路程s=vt=15m/s×4s=60m,4s內聲音傳播的路程s′=v′t=340m/s×4s=1360m,那么鳴笛時到隧道口的距離s″=(s+s′)=×(60m+1360m)=710m,故答案為:信息;710。9.現代網絡通信之路越來越寬了,不僅僅是可以通過計算機鍵盤進行通信,還可以通過互聯網通話。如圖10﹣3﹣3所示,計算機A、計算機B分別與因特網相連,并分別裝上相應軟件,同時運行這一相應軟件,A、B可相互呼叫。呼叫時要輸入對方的地址,輸入后對方屏幕立即有響鈴指示“摘機”通話。如果配置攝像頭,相應的軟件還可同時傳送對話雙方的圖象。(1)計算機A、計算機B要進行有效對話,還應配備全雙工聲卡、麥克風、耳機等,請問以上設備的作用是什么?(2)你認為圖中服務器C有什么作用?它相當于電話通信中的什么設備?【解答】答:(1)耳機是將信號電流轉化成聲音的設備;麥克風是將聲音轉化成信號電流的設備;聲卡將作為模擬信號的音頻電流轉化成數字信號,電腦才能識別。(2)C是一臺專用服務器,起到通話的轉接作用,提供通話服務,相當于電話通信中的電話交換機。10.閱讀《從傳聲筒到移動通信》,回答。從傳聲筒到移動通信電話完全進入了我們的生活,我們每天都離不開它,你知道科學家們發明電話是受什么啟發嗎?是傳聲筒。讓我們去參觀中國科技館二層探索與發現主題展B廳﹣﹣聲音之韻展,觀察、研究一下傳聲筒,直觀地去體驗傳聲筒傳遞聲音的過程吧。裝置簡介:兩個非常粗的傳輸聲音的金屬管在空中盤成螺旋狀,布置在展區的兩個不同位置,相距大約十幾米長,圖1左上角就是其螺旋狀的管路之一。兩個傳輸聲音的金屬管分別為聽筒管路和話筒管路,兩個傳輸聲音的金屬管端口分別是聽筒和話筒,如圖2所示。就像人打電話一樣,用話筒說話,用聽筒聽聲音,如圖3所示。聲音是由物體振動所產生。在振動介質(空氣、液體或固體)中某一質點在平衡位置附近來回發生振動,并帶動周圍的質點也發生振動,逐漸向各方向擴展,這就是聲波。聲波前進的過程是相鄰空氣粒子之間的接力賽,它們把波動形式向前傳遞,它們自己仍舊在原地振蕩,也就是說空氣粒子并不跟著聲波前進!如圖4所示,連續振動的音叉,使周圍的空氣分子形成疏密相間的連續波形。聲波是一種振動的機械波,它的基本參數是頻率f、波長λ和波速v.通過示波器可觀測到可視化波形如圖5所示。頻率是聲源(或某一質點)1秒內來回振動的次數(單位為赫茲Hz),而聲源完成一次全振動經過的時間為一個周期T,其單位為秒。顯然,f=1/T.頻率與人耳主觀感覺聲音的音調有關。頻率越高,音調也越高。振幅與聲音的強度有關。波長是聲波在一個周期內傳播的距離,也是波形圖中相鄰波峰(或波谷)的距離。這三者的關系是v=λf。人耳能感覺到的聲波頻率范圍在20~20000Hz,稱為音頻波。在這個頻率范圍以外的振動波,就其物理特性而言與聲波相似,但在人類不引起聲音感覺。聲速亦稱音速,是聲波通過介質傳播的速度,它和介質的性質與狀態(如溫度)等因素有關。在空氣中聲速為334.8m/s(22℃時),水中聲速為1440m/s,在鋼鐵中聲速為5000m/s。現實世界中充斥著各種各樣的聲波,但因為聲波的能量隨擴展的距離逐漸消耗,最后聲音消失,一旦聲源遠離接受者就無法準確獲得信息。早在十八世紀歐洲已有“電話”一詞,用來指用線串成的話筒(以線串起杯子).電話的出現要歸功于貝爾,早期電話機的原理為:說話聲音為空氣里的復合振動,可傳輸到固體上,通過電脈沖于導電金屬上傳遞。隨著現代移動通信技術的快速發展,聲音信號的傳遞借助電磁波傳送。電磁波能夠在真空中傳播,不但傳播速度快,而且頻率范圍廣,但它在水中會被吸收而急劇衰減。和我們關系最密切的就是手機這種移動通信工具,它兼具發射和接收這兩種功能,在同步地球衛星的協助下能使通信范圍幾乎覆蓋地球上的每個角落。請根據上述材料和你學過的物理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傳聲筒”的展示項目,形象地向觀眾展示了:當一名觀眾在管路一側發聲,管路中的 產生震蕩,另一側的觀眾能夠聽到傳輸的聲音,兩人可進行對話。(2)以下應用或工具利用“傳聲筒”原理的是 A.醫生給病人看病用的聽診器B.水杯琴C.天壇回音壁D.超聲波醫學檢查(3)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一切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B.聲音的傳播速度一定是340m/sC.聲和電磁波都能傳遞信息,且都可以在真空中傳播D.潛入水中的潛艇通信使用電磁波(4)一列聲波從空氣中傳入水中,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波速變大,頻率增大B.波速變小,頻率不變C.波速變大,波長變長D.波速變小,波長變長。【解答】解:(1)“傳聲筒”的管道中有空氣,當一名觀眾在管路一側發聲,引起管路中的空氣震蕩,另一側的觀眾能夠聽到空氣傳輸的聲音,兩人可進行對話;(2)“傳聲筒”中的聲音在管道中傳播,減小了聲音的分散,提高聲音的響度,從而可以聽到更清楚的聲音;A、聽診器的工作原理就是利用聲音在管內空氣中集中傳播,減小聲音的分散,提高聲音的響度,從而可以聽到更清楚的聲音,然后根據經驗判斷是否有病癥,故A符合題意;B、水杯琴說明液體振動可以發出聲音,故B不符合題意;C、天壇回音壁,是利用了聲音的反射,即回聲,故C不符合題意;D、超聲波醫學檢查,是利用聲音傳遞信息,故D不符合題意。(3)A、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一切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故A正確;B、聲音只有在15℃的空氣中傳播速度才是340m/s,在其它介質中傳播速度是不同的,故B錯誤;C、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真空不能傳聲,故C錯誤;D、潛艇是利用無線電進行通信的,所以是通過電磁波來完成的,故D正確;(4)聲波由空氣進入水中,波速變大,周期和頻率不變,由波速公式v=λf得知,聲波的波長變長,故C正確,ABD錯誤。故答案為:(1)空氣;(2)A;(3)AD;(4)C。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精品試卷·第2頁(共2頁)HYPERLINK"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電磁波和通信第1課時 信息的傳遞和通信我們的身邊到處都有信息,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著信息的世界里。信息既不是物質也不是能量,但是信息離不開 也離不開 。信息和物質、能量是構成我們社會的三大基元。語言和文字的發明是信息傳遞方式的重大發展。文字既可以用于現場___又可以記載和傳遞歷史的 ,所以文字為人類在已有文明基礎上創造新的文明提供了基礎。早期的電報和電話是有線電報和有線電話,后來逐漸發展成依靠 來傳遞信息的電報和電話。1、信息及信息傳遞方式的演變,常見題型為選擇題、填空題。2、早期電報和電話的工作過程,常見題型為選擇題、填空題。考法1 生活中的信息下列關于信息的傳遞和能量的利用說法正確的是( )A.利用聲波和電磁波傳遞信息時都需要介質B.作為信息載體的電磁波,頻率越低,相同時間內可以傳輸的信息就越多C.核能是指原子核發生分裂或聚合時所釋放的能量D.煤、石油、天然氣、水能等都是不可再生能源[題組沖關]下列有關信息的說法錯誤的是( )A.信息、物質、能源是人類社會三大資源B.信息來源具有多樣性C.信息可以通過多種方法獲取D.信息被存儲后,就不能再加工了考法2早期的電報和電話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聽筒是將聲信息轉變成電信號B.話筒是將電信號轉變成聲信號C.聽筒內部都是利用電磁鐵來工作的D.話筒是利用電磁鐵的原理來工作的[題組沖關]1876年第一部電話問世,發明電話的科學家是( )A.愛迪生B.牛頓C.歐姆D.貝爾1.(2021?遵義模擬)能源是人們生活和社會發展的基石,信息和材料是社會發展的保障。下列有關能源、信息和材料的說法正確的是( )A.核電站是利用核聚變來發電的B.我國自主建立的北斗衛星定位系統,主要是用超聲波來傳遞信息的C.光纖通信是光在光導纖維中多次發生折射來傳遞信息的D.煤、石油和天然氣是一次能源,也是不可再生能源2.(2020?玉林)關于信息傳遞,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一條光導纖維只能傳輸一條信息B.5G網絡通信必須通過光導纖維來傳輸信息C.用數字信號傳輸圖像信息比模擬信號容易失真D.“北斗”衛星定位系統可提供全天候即時定位服務3.(2020春?梅縣區校級月考)小林從廣州給深圳的表哥打電話,聽筒中傳來忙音的信號,電話“占線”了,這是( )A.表哥家的電話沒放好B.表哥正在跟別人通話C.廣州與深圳之間有太多用戶在通話中D.以上情況都有可能4.關于信息傳遞,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軍用雷達是利用超聲波進行定位和導航的B.衛星是通過紅外線傳遞信息的C.光纖通信是利用電流傳遞信息的D.汽車導航是通過電磁波傳遞信息的5.5G來了!5G時代將實現萬物互聯,我們日常生活、工作、出行將更加便捷。未來使用5G手機在線學習時,傳遞信息利用的是( )A.微波B.超聲波C.紫外線D.次聲波6.手機是利用 傳遞信息的,哈爾濱與上海的距離約為2400km,小聰在哈爾濱用手機撥打在上海的小明的電話,則至少需要 s小明可以收到信息。(已知c=3×108m/s)7.(2016春?伽師縣校級期中)話筒的作用是將 信號轉化為 信號,聽筒的作用是將 信號轉化為 信號。8.“波”是物理學中描述物質運動的基本模型,它開始是從實際現象中抽象出來的,如聲波、電磁波等,他們在傳播的過程中不僅傳遞能量,還運載 。聲波在傳播過程中遇到障礙物還被會反射回來,如果一輛汽車以54km/h勻速駛向一隧道口,在距隧道口某處鳴笛,經過4S聽到從隧道口崖壁反射回來的聲音,如果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為340m/s,則鳴笛處距隧道口 米。9.現代網絡通信之路越來越寬了,不僅僅是可以通過計算機鍵盤進行通信,還可以通過互聯網通話。如圖10﹣3﹣3所示,計算機A、計算機B分別與因特網相連,并分別裝上相應軟件,同時運行這一相應軟件,A、B可相互呼叫。呼叫時要輸入對方的地址,輸入后對方屏幕立即有響鈴指示“摘機”通話。如果配置攝像頭,相應的軟件還可同時傳送對話雙方的圖象。(1)計算機A、計算機B要進行有效對話,還應配備全雙工聲卡、麥克風、耳機等,請問以上設備的作用是什么?(2)你認為圖中服務器C有什么作用?它相當于電話通信中的什么設備?10.閱讀《從傳聲筒到移動通信》,回答。從傳聲筒到移動通信電話完全進入了我們的生活,我們每天都離不開它,你知道科學家們發明電話是受什么啟發嗎?是傳聲筒。讓我們去參觀中國科技館二層探索與發現主題展B廳﹣﹣聲音之韻展,觀察、研究一下傳聲筒,直觀地去體驗傳聲筒傳遞聲音的過程吧。裝置簡介:兩個非常粗的傳輸聲音的金屬管在空中盤成螺旋狀,布置在展區的兩個不同位置,相距大約十幾米長,圖1左上角就是其螺旋狀的管路之一。兩個傳輸聲音的金屬管分別為聽筒管路和話筒管路,兩個傳輸聲音的金屬管端口分別是聽筒和話筒,如圖2所示。就像人打電話一樣,用話筒說話,用聽筒聽聲音,如圖3所示。聲音是由物體振動所產生。在振動介質(空氣、液體或固體)中某一質點在平衡位置附近來回發生振動,并帶動周圍的質點也發生振動,逐漸向各方向擴展,這就是聲波。聲波前進的過程是相鄰空氣粒子之間的接力賽,它們把波動形式向前傳遞,它們自己仍舊在原地振蕩,也就是說空氣粒子并不跟著聲波前進!如圖4所示,連續振動的音叉,使周圍的空氣分子形成疏密相間的連續波形。聲波是一種振動的機械波,它的基本參數是頻率f、波長λ和波速v.通過示波器可觀測到可視化波形如圖5所示。頻率是聲源(或某一質點)1秒內來回振動的次數(單位為赫茲Hz),而聲源完成一次全振動經過的時間為一個周期T,其單位為秒。顯然,f=1/T.頻率與人耳主觀感覺聲音的音調有關。頻率越高,音調也越高。振幅與聲音的強度有關。波長是聲波在一個周期內傳播的距離,也是波形圖中相鄰波峰(或波谷)的距離。這三者的關系是v=λf。人耳能感覺到的聲波頻率范圍在20~20000Hz,稱為音頻波。在這個頻率范圍以外的振動波,就其物理特性而言與聲波相似,但在人類不引起聲音感覺。聲速亦稱音速,是聲波通過介質傳播的速度,它和介質的性質與狀態(如溫度)等因素有關。在空氣中聲速為334.8m/s(22℃時),水中聲速為1440m/s,在鋼鐵中聲速為5000m/s。現實世界中充斥著各種各樣的聲波,但因為聲波的能量隨擴展的距離逐漸消耗,最后聲音消失,一旦聲源遠離接受者就無法準確獲得信息。早在十八世紀歐洲已有“電話”一詞,用來指用線串成的話筒(以線串起杯子).電話的出現要歸功于貝爾,早期電話機的原理為:說話聲音為空氣里的復合振動,可傳輸到固體上,通過電脈沖于導電金屬上傳遞。隨著現代移動通信技術的快速發展,聲音信號的傳遞借助電磁波傳送。電磁波能夠在真空中傳播,不但傳播速度快,而且頻率范圍廣,但它在水中會被吸收而急劇衰減。和我們關系最密切的就是手機這種移動通信工具,它兼具發射和接收這兩種功能,在同步地球衛星的協助下能使通信范圍幾乎覆蓋地球上的每個角落。請根據上述材料和你學過的物理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傳聲筒”的展示項目,形象地向觀眾展示了:當一名觀眾在管路一側發聲,管路中的 產生震蕩,另一側的觀眾能夠聽到傳輸的聲音,兩人可進行對話。(2)以下應用或工具利用“傳聲筒”原理的是 A.醫生給病人看病用的聽診器B.水杯琴C.天壇回音壁D.超聲波醫學檢查(3)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一切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B.聲音的傳播速度一定是340m/sC.聲和電磁波都能傳遞信息,且都可以在真空中傳播D.潛入水中的潛艇通信使用電磁波(4)一列聲波從空氣中傳入水中,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波速變大,頻率增大B.波速變小,頻率不變C.波速變大,波長變長D.波速變小,波長變長。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精品試卷·第2頁(共2頁)HYPERLINK"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1課時 信息的傳遞和通信(原卷版).doc 第1課時 信息的傳遞和通信(解析版).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