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八年級生物下冊導學案 課題 7.1.3兩棲動物的生殖和發育 課型 講授課 主備 審核 學習 目標 1、描述兩棲動物的生殖和發育過程及特點。 2、掌握生物的生殖和發育與環境的相互關系。 學習 重點 青蛙的生殖過程和發育特點 學習 難點 早期蝌蚪與成蛙在外部形態上的不同點。 預 習 案 1.青蛙的生殖和發育特點:在 受精,在 發育;幼體和成體在形態結構和生活習性上有很大的差異,為 發育。青蛙的生殖和發育過程可分為四個階段: 、 、 、 。 2.青蛙的發育也是一種 發育:由受精卵發育成的蝌蚪,無論是外部形態還是內部結構都像 ,有尾、用 呼吸,只能生活在 中。慢慢地,蝌蚪先長出 ,再長出前肢,尾、鰓都逐漸萎縮消失,還形成了能與空氣進行氣體交換的 ,發育為能上陸生活的成蛙。 與青蛙一樣,蟾蜍、大鯢和蠑螈等其他兩棲動物的生殖和幼體的發育也必須在 進行,幼體要經過 才能上陸地生活。 3.比較蝌蚪和蛙的形態特征和生活習性: 比較 早期蝌蚪 成 蛙 生活習性 生活在____中 營_________兩棲生活 外形特征(四肢、尾) 有______無_______ ______消失,出現_______ 呼吸器官 用_______呼吸 用_______呼吸,兼用________呼吸 4.兩棲動物的生殖和幼體的發育必須 在進行,幼體要經過 才能上陸地生活。 5.辛棄疾的詞句“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的蛙聲是指 性青蛙的鳴聲。 行 課 案 1、青蛙都能鳴叫嗎? 2、雌雄蛙的抱對對生殖有什么意義? 3、青蛙的卵塊什么樣子?里面有什么?受精過程發生在什么地方?青蛙的一生要經歷幾個過程? 4、青蛙的幼體和成體在形態結構和生活習性上有沒有差異? 5、青蛙、揚子鱷、龜都是兩棲動物嗎? 6、兩棲動物的含義是什么?你知道哪些動物是兩棲動物? 7.蝌蚪是用鰓來呼吸的,也有尾巴,能夠游泳,它有很多和小魚相似的特點,這能說明什么問題呢? 8.青蛙、揚子鱷、龜都是兩棲動物嗎?你認為兩棲動物的確切含義是什么? 9. 青蛙的發育過程與家蠶有什么異同? 檢 測 案 1.下列有關青蛙形態結構和生殖發育的敘述,錯誤的是( ) A.皮膚裸露,表面有黏液,可輔助呼吸 B.前肢發達,趾間有蹼,能跳躍和劃水 C.繁殖季節,雄蛙鳴叫,招引雌蛙抱對 D.在水中體外受精,幼體蝌蚪用鰓呼吸 2.下列動物中,幼體與成體的呼吸方式完全不同的是 ( ) A.草魚 B.天鵝 C.熊貓 D.青蛙 3.青蛙是一種常見的兩棲動物,下列相關表述正確的是( ) A.雄蛙生殖季節高聲鳴叫——這是一種繁殖行為,也是一種學習行為 B.在生殖季節,雌雄個體有抱對行為——它們的受精方式為體內受精 C.青蛙有冬眠現象——這是青蛙不適應環境的表現 D.蝌蚪有鰓,成蛙有肺——它們的發育為變態發育 4、蝌蚪變態發育過程中最先消失的器官是( ) A、外腮 B、尾 C、心臟 D、側線 5、兩棲動物不能成為完全適于陸地生活的脊椎動物的主要原因是( ) A、體溫不恒定 B、心室中有混合血 C、肺不發達 D、生殖發育離不開水 6、青蛙的個體發育過程經歷了( ) A、卵——胚胎——幼蛙——成蛙 B、卵——胚胎——蝌蚪——成蛙 C、受精卵——蝌蚪——成蛙 D、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7、由蝌蚪發育成青蛙不難看出( ) A、變態發育過程 B、魚類進化到兩棲類的過程 C、兩棲類進化到爬行類的過程 D、魚類和兩棲類有親緣關系 8.兩棲動物不能完全適應陸地生活的主要原因是( ) A.肺不發達 B.體溫不恒定 C.生殖和幼體的發育離不開水 D.心臟結構簡單 9.一名同學在調查當地的動物資源時發現當地兩棲動物的種類和數量比較多,那么當地環境可能是 ( ) A.溫暖多雨 B.常年寒冷 C.炎熱干燥 D.工業城市 10.隨著社會的發展,導致蛙畸形的可能原因是 ( ) A.蛙的天敵增加 B.水域環境的縮小 C.化肥、農藥等的廣泛使用使水環境受到嚴重污染 D.蛙的繁殖速度太快 11.兩棲動物的數量正在逐漸減少的原因不包括 ( ) A.對兩棲動物的生活環境缺乏保護措施 B.捕殺和食用兩棲動物 C.水資源日益減少 D.兩棲動物的生活離不開水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