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7張PPT)答題情況2、難度值: 0.671、成績分析:平均分 34.7 最高分 44 最低分 21 分數段 40分以上 11 人,30分以上 36 人,30分以下 7 人.38、改革開放30年來,我黨始終高度重視“三農”問題。材料一 :中共中央、國務院近日印發了《關于加快推進農業科技創新持續增強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見》(簡稱“一號文件”)。意見指出:實現農業持續穩定發展、長期確保農產品有效供給,根本出路在科技,必須緊緊抓住世界科技革命方興未艾的歷史機遇,堅持科教興農戰略,把農業科技擺上更加突出的位置,深化農村改革,下決心突破體制機制障礙,大幅度增加農業科技投入,推動農業科技跨越發展,加強農業科技的國際合作,為農業增產、農民增收、農村繁榮注入強勁動力。(1)結合材料一,運用經濟常識相關知識,分析說明我國如何推動農業科技進步促進我國農業發展。(12分))1、完整性:具體要求:多角度思維,要點齊全,做到不漏點。解決辦法:通過審題一是從教材中找答案;二是從主體、對象中找答案。三是從材料中找答案。方法和技巧2、嚴密性:組織答案:思維嚴謹,形式規范,盡量用學科術語表達。基本模式:觀點+掛材料分析;措施類模式:措施觀點+掛材料分析其效果(積極意義);常見表達術語:堅持、發揮、加強..等。方法和技巧3、規范性:具體要做到答案要點化、要點序號化、段落化;一點一層意思。注意書寫工整,字跡清楚,大小適中,卷面整潔美觀。方法和技巧38題:(1)①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引導各種社會資源投入農業科技創新領域。農業科技開發面向市場,開發具有市場競爭力的農業科技產品,發揮科技對農業發展的決定作用。(3分)②加強國家宏觀調控,建立有效的創新激勵機制,營造良好的環境和條件,致力于促進農業科技自主創新,努力搶占世界農業科技制高點。(3分)③堅持科技興農戰略,加大國家財政對農業科技創新的投入力度,致力于農業科技人才隊伍建設和提高農民科技素質,推動農業科技跨越發展,為農業增產、農民增收、農村繁榮注入強勁動力。(3分)④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致力于開展國家間、地區間的農業科技合作與交流,積極引進、消化和吸收國際先進技術、科學方法與管理經驗,加快我國農業科技自主創新步伐。(3分)(其他言之有理也酌情給分)例:材料一:中共中央關于深化要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必須毫不動搖地支持和壯大國有或國有控股文化企業,毫不動搖地鼓勵和引導各種非公有制文化企業健康發展;深入實施科技帶動戰略,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促進文化產品和要素在全國范圍內合理流動,必須構建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文化市場體系;開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層次對外文化交流,促進文化相互借鑒,增強中華文化在世界上的感召力和影響力。結合上述材料一,用經濟常識相關知識分析說明我國應怎樣大力發展文化產業推動文化大繁榮。(12分)答案:①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既要培養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國有大型文化企業或企業集團,又要放寬對非公有制經濟的市場準入。(3分)②既要堅持以市場為基礎進行資源配置,又要加強和改善國家的宏觀調控,加強國家對文化市場的監督和管理。(4分)③走“科教興國”戰略,堅持文化自主創新,堅持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相統一,滿足人民對文化產品的需求。(2分)④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吸收、借鑒西方先進文化成果,并注意消化、吸收和再創新。(3分)從經濟常識思考國家怎么做 1、中心任務:大力發展生產力2、經濟制度:四種制度3、經濟體制: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4、發展方式:貫徹科學發展觀、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結構。5、發展戰略:“科教興國”、對外開放6、宏觀政策:財政政策、稅收政策、貨幣政策等經濟政策;分配政策、就業政策。7、其它如建設“兩型社會”、和諧社會、社會主義新農村、創新型國家等。拓展訓練:1、結合材料一,用經濟常識相關知識分析我國大力發展農業科技的的必要性(12分)2、結合材料一,分析我國推動農業科技發展體現的唯物辯證法道理。(10分)3、結合材料一,用政治常識相關知識分析說明中共中央、國務院應怎樣推動我國農業科技發展進步促進農業發展。(12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