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八單元 19世紀中后期的近代中國 同步單元練習-2020-2021學年人教版八年級 歷史與社會下冊(含答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八單元 19世紀中后期的近代中國 同步單元練習-2020-2021學年人教版八年級 歷史與社會下冊(含答案)

資源簡介

人教版八年級歷史與社會下冊
第八單元 19世紀中后期的近代中國
同步單元練習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5題,每小題4分,共60分)
1. “(1860年)清帝國喪失了最東北的廣袤而寶貴的土地,因為清政府沒有看到這些土地的價值。”材料中提到的“土地”(  )
A.鴉片戰爭后被割讓給英國
B.第二次鴉片戰爭前后,被俄國強行割占
C.甲午中日戰爭后被日本割占
D.《北京條約》簽訂后被英法聯軍割占
2. 19世紀下半期,趁火打劫地強迫清政府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共侵占了中國東北和西北150多萬平方千米土地的國家是(  )
A.俄國 B.美國
C.英國 D.法國
3. “再現歷史場景,弘揚民族精神”是歷史影視劇的主題,如果要展現農民階級抗擊外來侵略的風采,下列素材可以選擇的是(  )
A.林則徐虎門銷煙 B.太平軍大敗洋槍隊
C.陳化成戰死吳淞 D.天京事變
4. 一個滿身瘡痍、風雨飄搖的沒落王朝,一個剛經歷維新革命,急于擴張的新興國家,這是一場不可避免的戰爭。只是一向被“天國上朝”所不齒的倭人,竟然全殲了北洋水師,拿走了巨額賠款,割走了大片領土。這場“不可避免”的戰爭是( )
A.鴉片戰爭 B.第二次鴉片戰爭
C.甲午中日戰爭 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5. 甲午戰爭中,只有李鴻章的淮軍參與對日作戰,光緒皇帝下了幾道詔書去調遣南方的部隊和軍艦,都調而不動。普通百姓對戰爭要么毫不知情,要么毫不關心,許多前線官兵的家屬甚至來信叮囑“善自為計,勿當前敵”。這表明(  )
A.指揮失誤導致中國戰敗 B.武器落后是戰敗的主因
C.清廷不斷強化地方控制 D.國人民族意識尚未覺醒
6. 陳獨秀在《說國家》中指出:“我十年以前……哪知道國家是什么東西,和我有什么關系呢?到了甲午年,才聽見人說有個什么日本國,把我們中國打敗了。到了庚子年……我才曉得,世界上的人,原來是分作一國一國的……我生長到二十多歲,才知道有個國家,才知道國家乃是全國人的大家。”這表明(  )
A.民族國家意識覺醒于外來侵略
B.閉關鎖國造成國民意識的落后
C.晚清時期的中國落后于日本
D.國人學習日本開始于甲午戰后
7. 一位俄國記者記述了1900年6月2日發生在天津火車站的一幕:月光照耀著這些莽漢,照耀著他們的大刀和旗幟。一排子彈射過去,大旗倒下了,又舉了起來,接著又倒了下去。這描寫的是( )
A.三元里民眾抗英斗爭 B.太平軍抗擊洋槍隊
C.義和團抗擊八國聯軍 D.國民革命軍的北伐
8. 寫實的民謠能夠勾勒出一幅幅塵封的歷史畫面,常常喚醒人們的歷史記憶。義和團民謠“拆鐵路,拔線桿,緊急毀壞火輪船……洋鬼子,盡除完,大清一統靖江山。”據此不能得出的認識是義和團運動(  )
A.盲目排外 B.斗爭矛頭是帝國主義
C.主張推翻清朝統治 D.強烈的愛國主義意識
9. 歷史學家費正清在《中國:傳統與變遷》中寫道:“中國戰敗后國門大開。外國勢力開始‘瓜分中國’,大清帝國處于任人宰割的地位,而統治階級則試圖通過一種有別于‘自強’的‘改制’以挽救傳統的國家與文化。”材料反映出“中國戰敗”的影響不包括(  )
A.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B.大大加深了中國的民族危機
C.外國列強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
D.刺激中國掀起新的救亡圖存運動
10. 李鴻章在上海聯合洋槍隊鎮壓太平軍時,感嘆西方國家“大炮之精純,子藥之細巧,器械之最明……實非中國所能及。”材料反映洋務派主張學習西方的(  )
A.民主思想 B.政治制度
C.軍事技術 D.風俗習慣
11. 李鴻章曾傷感地說:“我辦了一輩子的事,練兵也,海軍也,都是紙糊的老虎……不過勉強涂飾,虛有其表。”從他的話中我們更能看出洋務運動是( )
A.一次使中國走上富強道路的運動
B.一次失敗的封建統治者的自救運動
C.一次失敗的資產階級改良運動
D.一次資產階級的民主革命運動
12. 下列對近代中國民族工業出現“短暫的春天”的原因,表述不正確的是( )
A.民族資產階級掌握了國家政權
B.“實業救國”成為當時的社會思潮之一
C.辛亥革命創造了條件
D.帝國主義暫時放松了對中國的經濟侵略
13. 如圖是青島的著名景點之一——康有為故居,位于福山支路5號,許多人仰康有為之名前來參觀。下列運動與康有為有關的是(  )
A.地主階級洋務運動 B.資產階級維新運動
C.資產階級革命運動 D.無產階級革命運動
14. 面對亡國滅種的危局,中華民族一面英勇反抗外國侵略,一面開始了近代化道路的艱辛探索。下列對這期間歷史事件之間關系的敘述,符合史實的是( )
A.鴉片戰爭爆發是虎門銷煙的導火線
B.第二次鴉片戰爭直接導致辛亥革命的發生
C.《馬關條約》的簽訂引發了公車上書
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結束后掀起了洋務運動
15. 1902年的一天,京師大學堂的日本老師在生物課上解剖了一只羊,慈禧太后(屬羊)聽說后大為震怒,管學大臣張百熙急忙入宮叩頭請求處分。這表明(  )
①日本對中國文化的入侵
②慈禧太后迷信守舊
③在封建專制統治下,教育改革艱難
④近代科學進入了新式學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個小題,16題10分,17題14分,18題16分,共40分)
16. 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近代以來,中華民族遭遇了“數千年未有之變局”。外國帝國主義的瘋狂侵略和中國封建主義的昏庸統治,使中國由一個獨立完整、曾經走在世界前列的國家,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國家……要從根本上改變中國任人欺凌、落后和貧窮的面貌,就必須進行革命,反帝反封建,推翻這些阻礙中國向前發展的絆腳石。
——摘編自《革命文化是黨和人民寶貴的精神財富》
(1)材料一中的“變局”指什么?根據材料一,指出阻礙中國向前發展的絆腳石是什么。
材料二 《南京條約》簽訂后,英國資產階級欣喜若狂,“一想到和三萬萬或四萬萬人開放貿易,大家好像發了瘋似的”“只要中國人每年需用一頂棉帽,不必更多,那英格蘭現有的工廠就已經供給不上了”。
(2)根據材料二,請你判斷英國發動侵略戰爭的目的是什么。結合所學知識說說令“英國資產階級欣喜若狂”的愿望實現了嗎。為什么?
材料三 鴉片戰爭結束不到十年,一場席卷半個中國的起義爆發了。它建立起與清廷對峙的政權,前后持續14年之久。然而它遭遇了歷史上任何農民起義都沒有遇到過的新情況,最終被清政府與外國侵略勢力聯合絞殺了。
(3)材料三所述的起義指的是什么?根據材料三指出這次起義失敗的原因。
材料四 《資政新篇》中指出:“興車馬之利,以利便輕捷為妙。倘有能造如外邦火輪車,一日夜能行七八千里者,準自專其利,限滿準他人仿做。”“興器皿技藝。有能造精奇利便者,準其自售,他人仿造,罪而罰之。”“興銀行……或三四富民共請立,或一人請立,均無不可也。”“興市鎮公司,立官嚴正,以司工商水陸關稅。”
(4)材料四中作者提出了哪些重要主張?這些主張有什么鮮明的進步性?
17. 閱讀下面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材料二 為了高效記憶、理解歷史知識,小英繪制了一張歷史圖表。
(1)根據材料一中圖片所反映的歷史事件歸納出中國近代歷史發展的三條主線。
(2)材料二第三個方框中的條約里最能體現“完全”二字的內容是什么?
(3)請你用一句話概括材料二的含義。
(4)面對列強的侵略,中國近代史上涌現出許多“鄧世昌”式的英雄,請你再列舉兩個。
18. 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國近代史不僅是一部反侵略史,也是一部追求近代化的歷史。所謂“近代化”是指中國社會由古代封建社會向近代社會轉變的過程。它包括政治上的民主化,經濟上的工業化,以及思想文化上的“西化”。19世紀下半期到20世紀初,中國的近代化在在飽受列強欺凌、被迫開放的環境中艱難起步,主要經歷了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運動。
材料二 中國的近代化過程,也是中國人民向西方學習、探索救國之路。這一過程由學習西方的軍事器物到學習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學習西主的思想文化。由于外國資本主義和本國封建勢力的雙重擠壓,近代中國各種政治力量追求近代化的腳步顯得急促而又悲壯,卻一刻也未曾停留,走了自強、變法和革命的歷程,經歷了經濟、政治和思想文化的變革。
請回答:
(1)結合所學知識,指出促使戊戌變法發生的戰爭。
(2)19世紀下半期到20世紀初,中國的近代化在經濟、政治兩大領域的開啟性事件各是什么?請各用一句話概括它們對中國近代化所產生的積極作用。
(3)材料二中“近代中國各種政治力量追求近代化”你認為主要指哪些政治派別?
(4)請歸納中國近代化探索過程的特點。回首近代化歷程,你有何感悟?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5BABCD 6-10ACCAC 11-15BABCC
二、非選擇題
16.(1)外國帝國主義的瘋狂侵略和中國封建主義的昏庸統治,使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國家。帝國主義、封建主義。
(2)目的:打開中國市場。沒有實現。
原因:中國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對西方資本主義經濟具有一定的抵制作用。
(3)起義:太平天國運動。
原因:清政府與外國侵略勢力聯合絞殺。
(4)主張:學習西方,發展近代交通業;發展近代工業;允許私人建立銀行,發展近代金融業;建立管理工商業的機構,征收關稅。 
進步性:最早提出在中國發展資本主義的方案,集中反映了當時先進的中國人向西方尋找救國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
17.(1)西方列強侵略;中國人民的抗爭;近代化的探索。
(2)清政府保證嚴禁人民參加各種形式的反帝活動。
(3)近代中國一步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4)林則徐、關天培。
18.(1)甲午中日戰爭。
(2)洋務運動和戊戌變法。洋務運動刺激了中國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戊戌變法為資產階級思想傳播奠定了基礎。
(3)洋務派、維新派、資產階級革命派、資產階級民主激進派。
(4)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文化心里,層層遞進,由表及里,逐漸深入。感悟:中國人民具有不懈的探索精神;地主階級、資產階級不能改變中國的命運,資本主義道路在中國走不通。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什邡市| 陆丰市| 科技| 清丰县| 乌海市| 缙云县| 金山区| 东方市| 海晏县| 东平县| 屏边| 玉林市| 开封市| 体育| 闽侯县| 清丰县| 保康县| 方城县| 阜阳市| 江阴市| 抚松县| 左云县| 灵石县| 睢宁县| 称多县| 安顺市| 三明市| 长武县| 东丰县| 攀枝花市| 南江县| 延寿县| 乐业县| 朝阳市| 津市市| 会同县| 平度市| 崇义县| 大同市| 璧山县| 樟树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