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五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第三單元知識點梳理(一)1、填空題。1.中華民族創造了輝煌燦爛的文化,為世界文明的進步與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到了近代,清政府腐敗無能,抱殘守缺實行閉關鎖國的政策,國家逐漸走向衰敗,面對外國列強的侵略,陷入落后挨打的境地。但英勇的中華兒女不甘屈辱,前赴后繼,進行了可歌可泣的抗爭。2.面對鴉片給中國帶來的巨大災難,一些有見識的清朝官員主張禁煙,要求嚴懲販賣和吸食鴉片的人,抵制鴉片的輸入,其中態度最堅決的是林則徐。3.走私鴉片受到中國抵制,英國決定發動侵略戰爭1980年6月鴉片戰爭正式爆發,面對西方侵略者的堅船利炮,中國人民英勇無畏,進行了頑強的抵抗。4.鴉片戰爭以清政府的妥協求和告終。1842年,清政府同英國簽訂了喪權辱國的中英《南京條約》,條約要求在中國的香港搗割讓給英國。從此,中國領土主權的完整遭到破壞,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5.100多年后,1997年6月30日23時59分。在中英香港政權交接儀式上,英國國旗和香港旗緩緩降落。7月1日零時整,在雄壯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歌聲中,中國國旗和香港特別行政區區旗徐徐升起,香港回到祖國的懷抱,英國在香港一個半世紀的殖民統治宣告結束,香港回歸的喜悅寫在每個中國人的臉上,多年的夢想終于成為現實。6.鴉片戰爭以后,西方列強對中國的侵略和掠奪加劇,其貪婪野蠻,本性暴露無遺。為擴大在華利益,英國和法國聯合對中國發動了第二次鴉片戰爭,侵略者的鐵蹄肆意踐踏中華大地。圓明園這座舉世無雙的皇家園林就毀于第二次鴉片戰爭。7.日本對外侵略擴張的思想和政策由來已久,到19世紀末,更是憑借國力的不斷強盛,加緊擴軍備戰的步伐,妄圖稱霸亞洲。1894年,日本發動了對中國的侵略戰爭,這一年正是農歷甲午年,所以這場戰爭被稱為“甲午中日戰爭”。8.黃海海戰失利后,旅順威海等地一被日本攻占,由于清政府避戰求和,北洋水師遭受重創,甲午中日戰爭以清軍慘敗告終。9.1895年,清政府被迫在馬關與日本簽訂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馬關條約》,這一條約的簽訂大大加深了中國社會的半殖民地化和民族危機。10.鴉片戰爭后,中華民族經歷了空前的磨難。面對外國侵略者的輪番欺凌,無數仁人志士為民族解放英勇頑強的斗爭著。這是中華民族歷史上極為慘痛的一頁,它警示我們,落后就會挨打,自強不息才能立于不敗之地。11.《辛丑條約》簽訂后,民族危機空前嚴重。清政府的腐敗無能使各種社會矛盾更加尖銳。許多有識人之士認識到,只有推翻清政府的反動統治,中國才有出路。他們不斷探求救國救民的道路,進行奮勇抗爭,孫中山先生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12.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孫中山正是這樣一位推動中華民族復興的偉大革命先驅,他高舉反對封建專制統治的旗幟,毅然投身民主革命事業。他第一次提出“振興中華”這個影響深遠的口號,成立同盟會,積極傳播革命思想。他為推進民主革命四處奔走,大聲疾呼。13.為了推翻清朝的反動統治,建立民主共和國,以孫中山為首的革命黨人先后發動了十多次武裝起義。雖然起義都失敗了,但還是給清政府以極大打擊,擴大了革命影響,推動了革命高潮的到來,國民黨人拋頭顱灑熱血,屢敗屢戰,表現出與清政府抗爭到底的英雄氣概。14.黃花崗起義的失敗并沒有擊垮革命黨,在孫中山和其他革命黨人的影響下,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城內的新軍中的革命黨人和士兵打響了武昌起義的槍聲。15.武昌起義勝利后,很快得到全國各地的響應,僅一個多月的時間,全國就有十幾個省宣布脫離清政府獨立,形成了席卷全國的革命浪潮,清政府的統治迅速崩潰,因這一年是農歷的辛亥年,這次革命被稱為“辛亥革命”。16.1912年1月,革命黨人在南京建立了臨時政府,孫中山就任臨時大總統,宣告中華民國成立。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結束了中國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民主共和漸入人心。17.辛亥革命是20世紀中國發生的一次歷史性巨變,雖然它不是一次徹底的革命,沒有真正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但他推翻了統治中國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傳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促進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深刻影響和推動了近代中國的變革。18.1917年,俄國爆發了十月社會主義革命,震動了全世界,也照亮了中國革命的道路。中國的先進知識分子找到了指路的明燈,最終選擇了馬克思主義,并逐漸認識到建立無產階級政黨的必要性。各地中國共產黨的早期組織建立后,開展了一系列革命活動。19.馬克思主義的廣泛傳播,進一步促進了中國人民特別是青年知識分子的覺醒,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在救亡圖存、振興中華的歷史洪流中,譜寫了一曲曲感天動地的青春樂章。20.1921年7月23日晚,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秘密召開,參會代表13人,代表全國的50多名黨員,其中包括長沙的毛澤東、何叔衡、武漢的董必武、陳潭秋,濟南的王盡美、鄧恩銘等等。大會宣告中國共產黨正式成立。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中國近代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不過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21.每年的7月1日,被確定為中國共產黨的誕生紀念日。22.中國共產黨的黨旗黨徽是中國共產黨的象征和標志。中國共產黨黨旗為旗面,綴有金黃色黨徽圖案的紅旗,中國共產黨會為鐮刀和錘頭組成的圖案。23.井岡山是中國革命的搖籃,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井岡山創建了第一塊農村革命根據地,開辟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培育了偉大的井岡山精神。24.南昌起義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獨立承擔領導中國革命責任的開始,也是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武裝斗爭創建革命軍隊的開始。25.毛澤東創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后,各地黨組織也抓住有利時機建立革命根據地,星星之火,漸成燎原之勢。26.國民黨軍隊一次次“圍剿”革命根據地,紅軍官兵并不畏強敵,不怕犧牲,英勇“反圍剿”。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圍剿失敗。紅軍被迫撤出中國革命根據地,踏上戰略轉移的漫漫征程。27.1935年1月,中國中央在貴州遵義召開會議,遵義會議確立了以毛澤東為代表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中國革命從此開始走上勝利之路。遵義會議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是中國共產黨從幼年走向成熟的標志,所以會以后重新排除萬難,揮師北上。28.在長征途中,紅軍將士同敵人進行了600余次戰斗,跨越近百條江河,翻越400余座高山險峰,其中海拔4000米以上的學生就有20余座,穿越了被稱為死亡陷阱的茫茫草地,以頑強意志一次次突破人類生存極限。29.歷經艱難險阻,紅軍勝利完成25000里長征。毛澤東說,長征是歷史紀錄上的第一次,長征是宣言書,長征是宣傳隊,長征是播種機,長征宣告了國民黨圍追堵截的破產,出現了紅軍的戰略大轉移,在沿途播下革命的種子。30.舉世聞名的長征是中國共產黨和紅軍譜寫的壯麗史詩,鑄就了不怕犧牲、百折不撓、浴血奮戰、勇往直前的長征精神,偉大的長征精神凝聚著中國共產黨可以實現。崇高理想而卓越奮斗的堅定信念,凝聚著中國軍隊不斷走向勝利的堅強意志,凝聚著中華民族不懈奮斗、自強不息的偉大品格二.你問我答1.請簡述虎門銷煙的背景。答:中華民族創造了輝煌燦爛的文化,為世界文明的進步與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到了近代,清政府腐敗無能,抱殘守缺,實行閉關鎖國的政策,國家逐漸走向衰敗。面對外國列強的侵略陷入落后挨打的境地,但英勇的中華兒女不甘屈辱,前赴后繼進行了可歌可泣的抗爭。2.英國為什么要向中國走私鴉片鴉片,鴉片給中國帶來了怎樣的危害?答:近代以來,清朝逐漸走向衰敗,英國卻發展成為工業強國。英國對中國這個落后的東方大國垂涎欲滴,為了掠奪中國的才英國向中國走私和傾銷鴉片,企圖借此打開中國的大門鴉片走私給英國資本家和鴉片販子帶來巨額利潤,帶給中國的卻是大量白銀外流國庫,空虛煙毒泛濫,世風日下,使社會生產力受到嚴重破壞。據統計,1835年全國吸食鴉片的人數超過200萬,上次清朝官員下至平民百姓,許多人吸毒成癮,身心俱疲。3.請列舉清朝末年與侵略者抗爭的英雄人物。答:林則徐,關天培,鄧世昌4.簡述鴉片戰爭的背景。答:英國走私鴉片受到中國抵制,林則徐主持了虎門銷煙,英國決定發動侵略戰爭。1840年六月鴉片戰爭正式爆發,面對西方侵略者的堅船力炮,中國人民英勇無畏,進行了頑強的抵抗。5.簡述鴉片戰爭的結果。答:鴉片戰爭以清政府的妥協求和告終。1842年清政府同英國簽訂了喪權辱國的中英《南京條約》。條約要求將中國的香港島割讓給英國。從此中國領土主權的完整遭到破壞,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6.簡述中英《南京條約》的內容。答:割香港島給英國。賠款2100萬銀元。開放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英商進出口貨物應納稅款,必須經過雙方協議。7.請簡述第二次鴉片戰爭的經過和結果。答:鴉片戰爭以后,西方列強的貪婪野蠻本性暴露無遺,他們加劇了對中國的侵略和掠奪。為擴大在華利益,英國和法國聯合對中國發動了第二次鴉片戰爭。侵略者的鐵蹄,肆意踐踏中華大地。圓明園,這座舉世無雙的皇家園林就毀于第二次鴉片戰爭。8.請簡述甲午中日戰爭。答:日本對外侵略擴張的思想和政策由來已久,到19世紀末,更是憑借國力的不斷強盛,加緊擴軍備戰的步伐,妄圖稱霸亞洲。1894年,日本發動了對中國的侵華戰爭,這一年正是中國舊歷甲午年史,稱甲午中日戰爭。黃海海戰失利后,旅順威海等地也被日本攻占,由于清政府避戰求和,北洋水師遭到重創,甲午中日戰爭以清軍慘敗告終。1895年清政府被迫在馬關與日本簽訂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馬關條約》,這一條約的簽訂大大加深了中國社會的半殖民地化和民族危機。9.簡述《馬關條約》的內容和對中國的影響。答:割遼東半島,臺灣全島及所有附屬各島嶼,澎湖列島給日本。賠償日本兵費白銀2億兩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商埠。允許日本在通商口岸開設工廠對中國的影響:這一條約的簽訂大大加深了中國社會的半殖民地化和民族危機。10.清朝末年的屈辱歷史留給我們怎樣的思考呢?答:鴉片戰爭后,中華民族經歷了空前的磨難,面對外國侵略者的輪番欺凌,無數仁人志士為民族解放英勇頑強的斗爭著,這是中華民族歷史上極為慘痛的一頁,它警示著我們落后就會挨打,自強不息,才能立于不敗之地。11.列舉清朝末年的不平等條約。答:中英《南京條約》,中日《馬關條約》,《二十一條》。12.簡述辛亥革命的背景。答:《辛丑條約》簽訂后民族危機空前嚴重,清政府的腐敗無能,使各種社會矛盾更加尖銳。許多有識之士認識到,只有推翻清政府的反動統治,中國才有出路,他們不斷探求救國救民的道路,進行奮勇抗爭,孫中山先生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13.簡述孫中山的生平及成就。答: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孫中山正是這樣一位推動中華民族復興的偉大革命先驅。他高舉著反對封建專制統治的旗幟,毅然投身民主革命事業。他第一次提出“振興中華”,這個影響深遠的口號,成立同盟會,積極傳播革命思想,他為推進民主革命四處奔走,大聲疾呼。14.請寫出孫中山的幾句名言。答:一息尚存,不忘救國。國家之本在于人民。吾志所向,一往無前,愈挫愈奮,再接再厲。中國如果強盛起來,我們不但要恢復民族的地位,還要對于世界負一個大責任。15.簡述廣州起義的背景。答:為了推翻清朝的反動統治,建立民主共和國,以孫中山為首的革命黨人先后發動了十多次武裝起義。雖然起義都失敗了,但還是給清政府以極大打擊,擴大了革命影響,推動了革命高潮的到來。革命黨人拋頭顱灑熱血,屢敗屢戰,表現出與清政府決戰到底的英雄氣概。16.簡述黃花崗起義。答:1911年4月27日,廣州起義爆發,黃興率領100多名敢死隊員,臂纏白巾,手持槍械炸彈進攻兩廣總督署。革命人奮勇沖殺與清軍經過一晝夜的激戰后,終因寡不敵眾,被迫撤退,其失敗后,人們找到了在這次起義中犧牲的革命黨人的遺骸72具,將其合葬于廣州郊外的黃花崗,史稱“黃花崗七十二烈士”。17.黃花崗72烈士有哪些?答: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名單:徐佩旒、徐禮明、徐日培、徐廣滔、徐臨端、徐茂燎、徐松根、徐滿凌、徐昭良、徐培添、徐保生、徐廉輝、徐容九。徐進照、徐褶成、徐應安、李炳輝、李晚、李文楷、李文甫、李雁南、陳春、陳潮、陳文褒、羅仲霍、羅坤、龐雄。周華、游壽、江繼復、郭繼枚、勞培、杜鳳書、余東雄……18.簡述武昌起義。答:在孫中山和其他革命黨人的影響下,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城內的新軍中的革命黨人和士兵打響了武昌起義的槍聲。經過一夜激戰,第二天清晨,起義軍占領武昌,接著漢口、漢陽的新軍也先后起義,革命在武漢三鎮首先取得勝利。19.簡述辛亥革命。答:武昌起義勝利后,很快得到全國各地的響應,僅一個多月時間,全國就有十幾個省宣布脫離清政府獨立,形成了席卷全國的革命浪潮,清政府的統治迅速崩潰,因這一年是農歷辛亥年,這次革命被稱為辛亥革命。20.你會用怎樣的方式來銘記歷史紀念辛亥革命呢?答:我想和同學們一起開展一次紀念辛亥革命的主題活動。我想看《辛亥革命》這部電影。21.簡述辛亥革命取得的成果。答:1912年一月,革命黨人在南京建立了臨時政府,孫中山就任臨時大總統,宣告中華民國成立。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結束了中國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民主共和漸入人心。22.簡述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答:辛亥革命是20世紀中國發生的一次歷史性巨變。雖然它不是一次徹底的革命,沒有真正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但它推翻了統治中國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國乃至亞洲歷史上第一個共和制國家,傳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促進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深刻影響和推動了近代中國的變革。23.請列舉辛亥革命后出現的新風尚。答:握手禮、剪發辮、禁纏足、禁鴉片、禁賭博、改稱謂、廢跪拜、倡女權、易服飾、禁止販賣人口、倡導自由婚姻。24.列舉清朝末年的武裝起義。答:黃花崗起義、武昌起義、辛亥革命。25.簡述中國共產黨建立的背景。答:1917年俄國爆發的十月社會主義革命,震動了全世界,也照亮了中國革命的道路,中國的先進知識分子找到了指路的明燈,最終選擇了馬克思主義,并逐漸認識到建立無產階級政黨的必要性,各地中國共產黨的早期組織建立后,開展了一系列革命活動。26.列舉中國共產黨早期的一系列革命活動。答:《新青年》是陳獨秀創辦的著名刊物,高舉民主科學大旗,推動了新文化運動的發展。李大釗是頌揚十月革命勝利和系統傳播馬克思主義的第一人,是中國共產黨的主要創始人之一27.簡述馬克思主義對中國革命的影響。答:馬克思主義的廣泛傳播,進一步促進了中國人民特別是青年知識分子的覺醒。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在救亡圖存、振興中華的歷史洪流中譜寫了一曲曲感天動地的青春樂章。28.簡述五四運動爆發的背景。答:1919年初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勝國在法國巴黎召開所謂的和平會議。在英美法日等國的操縱下,戰勝國中國得到的卻是戰敗國的待遇。北洋政府屈服于列強壓力,準備在合約上簽字,消息傳到國內,激起社會各界的強烈憤慨,與學生斗爭為先導的五四運動爆發了。29.簡述五四運動的過程及歷史意義。答:1919年初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勝國,在法國巴黎召開和平會議,中國遭到不公正的待遇。5月4日,北京大學等在校學生在天安門前集合,高呼“外爭主權,內除國賊”等口號游行示威。學生的愛國行動遭到了北洋政府的鎮壓,之后上海等地學生罷課,工人罷工,商人罷市支持北京學生形成全國范圍的群眾性反帝愛國運動。最終,北洋政府迫于壓力釋放被捕學生,中國代表團拒絕在合約上簽字,五四運動取得勝利。五四運動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及其與工人運動相結合,標志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作了思想上和組織上的準備。30.五四運動都提出了哪些口號?答:“外爭主權,內除國賊”、誓死力爭,還我青島”、“收回山東權利”、“拒絕在巴黎和約上簽字”、“廢除二十一條”;以及“抵制日貨”、“寧肯玉碎,勿為瓦全”、“外爭主權,內除國賊”…31.為什么中國在巴黎和會上遭到如此不平等對待?答:因為落后。32.簡述中共一大。答:1921年7月23日晚,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秘密召開。參會代表13人,代表著全國50多名黨員,其中包括長沙的毛澤東、何叔,衡武漢的董必武、陳潭秋,濟南的王盡美、鄧恩銘,等等。大會宣告中國共產黨正式成立,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中國近代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后來每年的7月1日被確定為中國共產黨的誕辰紀念日。33.簡單介紹一下中國共產黨的標志。答:中國共產黨的黨旗黨徽是黨的象征和標志,中國共產黨黨旗為旗面綴有金黃色黨徽圖案的紅旗,中國共產黨黨徽為鐮刀和錘頭組成的圖案,鐮刀錘頭代表工人和農民的勞動工具,象征著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代表著工人階級和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10.簡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成立的意義。答:井岡山是中國革命的搖籃,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井岡山創建了第一塊農村革命根據地,開辟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培育了偉大的井岡山精神。毛澤東創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后,各地黨組織也抓住有利時機,建立革命根據地,星星之火逐漸成為燎原之勢。34.簡述紅軍長征的背景。答:國民黨軍隊一次次圍剿革命,根據地紅軍官兵不畏強敵,不怕犧牲,英勇反圍剿。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圍剿失敗,紅軍被迫撤出中央革命,根據地踏上戰略轉移的漫漫征程。35.請寫出紅軍當年長征經過的地區并寫下來。答:紅軍長征從江西瑞金開始,到陜甘革命根據地(亦稱陜甘蘇區)結束。主要地點:湘江——烏江——遵義——赤水河——金沙江——大渡河(安順場)——瀘定橋——定橋——毛兒蓋——臘子口——吳起鎮——會寧。36.說說遵義會議召開的意義。答: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貴州遵義召開會議。遵義會議開始確立以毛澤東為代表的新的中共中央的正確領導,中國革命從此開始,走上勝利之路。遵義會議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生死攸關的轉折點,它是中國共產黨從幼年走向成熟的標志。遵義會議后,紅軍排除萬難,揮師北上。37.為什么說長征很艱難?答:在長征途中:紅軍將士同敵人進行了600余次戰斗,跨越近百條江河,攀越40余茫草地,用頑強意志征服了人類生存極限。座高山險峰,其中海拔四千米以上的雪山就有20余座;穿越了被稱為死亡陷阱的茫38.請列舉紅軍長征過程中的一些感人事跡。答:四渡赤水、飛奪瀘定橋、一塊銀元的故事、七根火柴的故事。39.為什么說長征是宣言書,長征是宣傳隊,長征是播種機?答:歷經艱難險阻,紅軍勝利完成25000千里長征。毛澤東說,長征是歷史記錄上的第一次長征史宜言書,長征是宣傳隊,長征是播種機。長征宜告了國民黨圍追堵截的破產,實現了紅軍的戰略大轉移,在沿途播下了革命的種子。40.長征的歷史意義是什么?答:舉世聞名的長征是中國共產黨和紅軍譜寫的壯麗史詩。鑄就了不怕犧牲、百折不撓、浴血奮戰、勇往直前的長征精神。偉大的長征精神凝聚著中國共產黨為實現崇高理想而卓絕奮斗的堅定信念;凝聚著人民軍隊不斷走向勝利的堅強意志;凝聚著中華民族不懈奮斗,自強不息的偉大品格。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精品試卷·第2頁(共2頁)HYPERLINK"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