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五課第二框:尊重和維護隱私權 學案教學目標1、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教學,讓學生樹立隱私的意識與觀念,強化學生在隱私方面的責任與信譽意識,找到一些維護自己隱私的有效方法,懂得如何尊重和維護自己及他人的隱私權。2、能力目標:通過教學,能自主地運用所學的法律知識分析教材或日常生活中的相關案例,初步掌握保護個人隱私的技巧和法律手段,實踐中能運用法律維護自己的隱私權。3、知識目標:通過教學,讓學生認識到該如何尊重和維護自己及他人的隱私,并探索出保護隱私的有效方法。提高學生尊重隱私的意識,學會用法律來維護隱私權。教學重點難點教學重點:懂得如何尊重和維護隱私權。教學難點:提高學生尊重和保護隱私權的意識。復習提問:(1)什么是隱私?隱私包括哪些內容?為什么要保護隱私?(2)隱私權的含義是什么?保護隱私權的具體內容包括哪些方面?保護隱私權有什么作用?課前預習:(1)如何才能做到尊重他人的隱私?(2)當我們的隱私權受到侵害后,應怎樣去維護?一、導入新課:☆、情景展示(P51頁),思考:父母擅自翻閱兒女的日記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嗎?如何避免這種事情發生?☆、假設你把一些個人的秘密說給朋友、同學后,他們泄露了出去,自己的感受是怎樣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那我們如何才能做到尊重他人的隱私呢?二、學習新課(一)、如何才能做到尊重他人的隱私?結合導入中的情景,思考:(1)、父母有監護義務,他們應通過哪些正確途徑了解子女的思想動態?請你提出幾點建議。(2)、列舉不尊重他人隱私的陋習。老師歸納:1、尊重他人隱私,就要樹立隱私意識,要矯正不尊重他人隱私的若干陋習。情景展示(P52頁) 材料一、榮榮和肖肖是好朋友,榮榮將自己的日記給肖肖看,并要求為其保守秘密,但肖肖卻公開榮榮日記的內容。榮榮對朋友不守信用很氣憤。問題:你如何評價肖肖的行為?材料二、王軍無意中知道了好朋友吳海的QQ號和密碼,他偷偷地查閱了吳海的QQ聊天記1.錄。把其中好笑的事情講給其他同學聽,使吳海很難堪。你認為王軍的行為:A破壞友誼 B太不道德了 C沒什么關系 D侵犯了其隱私權老師歸納:2、尊重他人隱私需要強化(我們對他人、對朋友的)責任與信譽意識。責任保證個人隱私的安全,信譽體現對他人的忠誠,只有責任和信譽才能為我們的隱私建立安全的港灣。P52活動題:判斷上述行為是否有侵犯公民的隱私權。老師歸納:3.尊重隱私是道德的呼喚,我們應相互尊重彼此的隱私。(二)、依法維護隱私權☆出示材料:某公司職員李某與王某同住一室。一天,李某偷看了王某的日記,并將日記中的有關內容在公司員工中傳播。王某對此非常惱火,頓生報復李某的念頭。于是王某向公安機關寫信,信中列舉了李某盜竊工廠的財物、賭博等問題。公安機關經過調查證實,李某沒有盜竊、賭博行為。運用所學知識回答:李某和王某的行為是否違法?為什么?學生討論回答,教師引導,得出:1.個人隱私受法律保護。侵擾他人私生活、公開他人隱私的行為,既是違反社會道德的行為,也是違法行為。認識2.侵害公民隱私權的表現:P533.那隱私權受到侵害后,怎樣去維護呢?學生閱讀P54頁大字,了解一些維護隱私權的具體方法:(略)§出示由于自我保護意識不強而隱私被泄露的情景,引導學生分析此情景中隱私受侵害的原因,從而得出應4.增強隱私的自我保護意識。引導學生辨證地思考,指出:保護隱私不等于自我封閉,還應學會與值得信任的人溝通和交流。5.保護隱私,善于交流。三、小結本課:1、我們應當如何保護自己和他人的隱私權不受侵犯?(一)單項選擇題。1.下列屬于不尊重他人隱私的陋習是( )A.不干涉他人私人空間B.不搬弄是非,揭人短處C.熱中于打聽別人私事,傳播別人的秘密D.進他人房間先敲門2.尊重他人隱私,需要強化 意識( )A.競爭與合作 B.責任與信譽C.理解與寬容 D.平等與保護3.下列行為屬于合法搜查的是( )。A.司法機關為了執行任務,出示搜查證依法進入公民住宅搜查B.有的學生丟失了東西,老師搜查了部分學生的書包C.保安人員的搜查D.派出所為清理流動人口的夜查4、小紅的父母在她上小學六年級時離婚了,小紅一直不想把這事告訴別人。但是在一節心理課上,老師在一個活動中要求每個學生如實地說出自己的家庭情況。小紅十分困惑,不知道該怎么辦。你認為她應該?( )2.A.如實地說出自己的家庭狀況B.始終保持沉默,用沉默對抗老師C.一言不發離開課室D.不說,因為這屬于個人隱私,課下對老師解釋清楚5.山東省教育廳規定,2008年采取措施保護考生的成績等信息,除通知考生本人和相關錄取單位外,其他單位和個人都無權掌握考生信息,這一舉措有利于保護考生的()A.榮譽權 B.姓名權C.知情權 D.隱私權6、隨意公開他人隱私是()A犯罪行為 B一種不道德的行為,與法律無關C擾亂社會治安的行為 D侵害他人隱私權的行為7、下列人員拆看他人信件的行為屬于合法的有( )。A.公安人員拆看鄰居的信件 B.父母拆看未滿十周歲兒子的信件C.老師拆看學生的信件 D.你的好朋友拆看你的信件(二)、多項選擇題1.當隱私權受到侵害時,可采取 的方式來解決。A.與侵權人自行協商 B.自我封閉,與世隔絕 C.請求司法保護 D.以牙還牙2當好朋友向你講了他個人的秘密,你應該這樣做( )A.承擔起對這份隱私的責任和信譽,不能隨便對別人說B.朋友的秘密能對自己說,自己也能夠講給其他的好朋友聽C.為了安慰朋友,以及滿足自己的好奇心,還可以向朋友打聽私事D.不能對別人講,這不但能保護自己的隱私,也是對他人隱私的保護和尊重3.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尊重他人隱私,需要強化責任與信譽意識B.個人隱私權里無不包含著兩種最忠實的守護:責任和信譽C.責任保證個人隱私的安全,信譽體現對他人的忠誠D.關系好的同學、朋友之間不需要尊重個人隱私4.某村村民張某偷電,電管站工作人員在未經主人許可的情況進入其住宅收集證據。為此,張某向法院提起訴訟。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張某先違了法,所以他沒有權利權利起訴B.電管站應要求公安機關配合,依照法定程序收集證據C.張某雖違了法,但其隱私權仍受法律保護D.電管站工作人員也違了法(三)、簡答題:生活中會有這樣的現象:未經同意,老師拆看學生的信件,父母拆看子女的信件,領導檢查下級的信件。拆看信件者均認為自己有教育或管理的權利。請問:( l )上述行為是否合法?簡要說說理由。( 2 )假如老師或父母拆看未滿10周歲的學生或子女的信件,是否合法?3.五、能力拓展。近年來網絡盛行人肉搜索。人肉搜索就是利用現代信息科技,變傳統的網絡信息搜索為人找人、人問人、人碰人、人擠人、人挨人的關系型網絡社區活動,變枯燥乏味的查詢過程為“一人提問、八方回應,一石激起千層浪,一聲呼喚驚醒萬顆真心”的人性化搜索體驗。但是也帶來了很多侵犯個人隱私的問題負面的影響。請思考:1、 你怎樣看待人肉搜索?2、 從公民隱私權的角度談談人肉搜索要注意什么?4.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