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衢州華外2011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質量檢測試卷初二社會·思品命題教師:宋晴 周玲玲 審題教師:方顯巖溫馨提示:本科閉卷考,考試時間為80分鐘。全卷分試卷Ⅰ和卷Ⅱ,卷Ⅰ答案涂在機讀卡上,卷Ⅱ答案寫在答題卷上。請仔細審題,認真思考,規范作答。相信你會取得滿意的成績!卷Ⅰ一、選擇題(本題有25小題,每題2分,共50分。每題中只有一個正確答案,請選出最符合題意的選項,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1.中華民族自古以來一直有著重諾守信的優良品質。下列說法中能體現這一品質的是A.授人玫瑰,手留余香 B.天下興亡,匹夫有責C.一言既出,駟馬難追 D.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幾位中學生在某網站的“誠信問題大家談”欄目上,分別就誠信問題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其中你認為正確的是①誠信就是在任何時候都不說謊 ②對人守信,對事負責,是誠信的基本要求③做人要言而有信,一諾千金 ④建設誠信社會既要靠道德,又要靠法律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3.下列行為屬于誠實守信的是A. B.C. D.4.被網友親切的稱為“烤羊肉串的‘慈善家’”的阿里木·哈力克,把8年來賣出30多萬串羊肉串攢下的10多萬元,全部捐獻出來資助了上百名貧困學生。在他身上體現了A.自強不息的優秀品德 B.幫助他人的善良德行C.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 D.不畏挫折的心理品質5.對“助人為樂”認識正確是①幫助他人需要一顆真誠的心; ②助人為樂需要看心情;③是善良的行為,是不圖回報的; ④懷著自私利己的目的做善良的事才是真正的善良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讀右圖,回答6-7題:6.我國境內已知最早的人類位于圖中的哪一處?7.舊石器時代晚期,人們已經有了審美觀念,制作并佩戴圖中所示的項鏈,這是我國哪一古人類的智慧結晶?A.元謀人 B.藍田人C.北京人 D.山頂洞人8.下列屬于半坡遺址和河姆渡遺址的共同特點是A.都處于新石器時代B.都會制作和使用彩陶C.都處于舊石器時代D.都住在干欄式房屋內9.“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籽。”據考古發現,使用磨制石器、種植粟的是A.北京人 B.山頂洞人 C.河姆渡居民 D.半坡居民10.嫘祖廟廟內供奉的是民間稱為“蠶母娘娘”嫘祖。相傳,她的丈夫就是被后人尊稱為“人文初祖”的 。A.堯 B.舜 C.黃帝 D.炎帝11.我們的祖先在與自然災害抗爭中,留下許多美麗的傳說。右圖反映的是A.大禹治水 B.精衛填海C.后羿射日 D.夸父追日12.關于右圖人物的史實描述,正確的是A.通過王位世襲制成為首領B.采用疏導的方式治理長江C.建立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封建國家D.劃“九州”鑄“九鼎”,作為權力的象征13.如果在“百度”搜索引擎中輸入“四千年前地球文明最精致之制作”,其指向和對應的應該是A.筒形玉琮 B.蛋殼黑陶杯 C.人面魚紋彩陶盆 D.鏤空黑衣陶壺14.下面是小明同學摘錄的四張歷史知識卡片,卡片內容正確的有A. B. C. D.15.中華文明源遠流長,綿延不絕,有文字可考的歷史是從 開始的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秦朝16.文物是鮮活的歷史。下列文物中最能反映商朝社會生活的是A. B. C. D.A.司母戊鼎 B.兵馬俑 C.竹木簡 D.青花瓷17.史書記載,西周建立后“封建親戚,以蕃屏周”“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國”。這反映出西周實行的政治制度是A.世襲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郡縣制18.諸侯爭霸是春秋時期的時代特征。最早“霸諸侯,一匡天下”的是A.秦穆公 B.晉文公 C.楚莊王 D.齊桓公19.在歷史課上,同學們暢所欲言,內容涉及:立木為信、國家承認土地私有和獎勵軍功等。據此判斷所談論的歷史事件是A.商鞅變法 B.李悝變法 C.吳起變法 D.孝文帝改革20.在美國西點軍校,一個2000多年前的中國人提出的“知己知彼,百戰百勝”的軍事思想受到學員的追捧。這個人是A.孔子 B.老子 C.墨子 D.孫武21.東漢末年,經過長期混戰,于公元3世紀20年代,形成三國鼎立局面。其中在中國北方建立的政權是A.魏 B.蜀 C.吳 D.東晉22.農業是我國兩千多年封建社會的立國之本,農業生產工具不斷進步,下圖中是新型灌溉工具的是A. B. C. D.23.魯迅稱贊《史記》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下列關于《史記》說法正確的是①是西漢史學家司馬遷撰寫的一部史學巨著; ②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③記載了從傳說中的皇帝到漢高帝時期的歷史; ④具有很高的史學價值和文學價值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4.“北通涿郡之漁商,南運江都之轉輸,其為利也博哉!”此句是指我國古代哪一水利工程?A.京杭大運河 B.靈渠 C.黃河 D.長江25.古城杭州曾為一國之都,它“親身”見證了我國哪一朝代的歷史?A.漢朝 B.唐朝 C.北宋 D.南宋卷Ⅱ二、非選擇題。(本題有6小題,共50分。)26.經過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的發展,中華文明成為世界上最古老、連續不斷的文明。下面是小張同學關于我國封建社會中影響較大的秦朝的看法。(1)請指出小張話中的兩處史實錯誤并加以改正。(4分)(2)請結合所學知識簡要闡述一個你認為影響最大的統一的封建王朝(提示:可從漢朝、隋朝、唐朝、元朝等王朝中任選一個)(4分)27.2011年12月12日,在土耳其首都安卡拉舉行了“2012年中國土耳其文化年”的開幕式,為配合“絲綢之源,魅力中國”的主題,展示了下圖。(1)圖中所示路線被稱為什么?(1分)請用A在圖中標出該路線的起點并寫出它在古代的名稱。(1分)(2)該路線的開辟與哪一歷史事件有密切關系?(1分)(3)用史實說明該路線開辟后的重要作用。(4分)(4)請從下列圖片中選出2幅與開幕式主題有關的圖片。(2分)28. 讀圖,回答問題。28.讀圖,回答下列問題。圖一 圖二(1)圖一和圖二分別反映了哪一歷史事件中的哪項措施?(注:措施不得多寫)(3分)(2)該歷史事件有何影響?(2分)(3)從這一歷史事件中可以得出哪些啟示?(2分)29.讀圖,回答下列問題。讀圖,回答下列問題。布置了四個展廳。30.結合年代尺和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35.疆域圖36.科技材料二:(1)分別寫出年代尺中①②③這三個分裂的歷史時期的名稱。(3分)(2)結合材料二和所學知識概括②時期人口遷徙的表現及其影響。(3分)(3)用史實證明③時期是中國古代農牧文化交融的高峰期。(2分)31.12月是我校的科技藝術節。八年級某班同學為了展示中國古代科技的輝煌成就,舉辦了一次展覽活動,[展廳一]科技輝煌 文明鼎盛(1)請列舉兩項宋元時期中國古代科技發明的偉大成就。(2分)[展廳二]回顧歷程 人民創造(2)請以宋元時期的某一項重大科技發明為例,展示其發明、發展、運用的歷程。(3分)[展廳三]科技力量 影響世界(3)結合展廳二中的介紹,用文字說明該項科技成果對中國甚至世界的深遠影響。(2分)[展廳四](4)請為第四個展廳擬定主題。并作簡要說明。(2分)衢州華外2011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質量檢測答題卷初二社會·思品卷Ⅱ二、非選擇題。(本題有6小題,共50分。)26. (1)(4分)錯誤①: 改為:錯誤②: 改為:(2)(4分)27.(1)(2分)(2)(1分)(3)(4分)(4)(2分)28.(1)(3分)(2)(2分)(3)(2分)29.(1)(2分)(2)(2分)(3)(3分)(4)(2分)30.(1)(3分)① ② ③(2)(3分)(3)(2分)31.(1)(2分)(2)(3分)(3)(2分)(4)(2分)[展廳四]衢州華外2011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質量檢測答案初二社會·思品1-5 C D C B B 6-10 A D A D C 11-15 A D B C B 16-20 A B D A D21-25 A B C A D26.(1)錯誤①:秦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 改為:秦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錯誤②: 以隸書為統一的文字 改為: 以小篆為統一的文字(2)結合所學知識回答。(選擇1分,理由3分,寫3點)漢:漢初的“文景之治”;漢武帝時期漢朝達到鼎盛,列舉2項加強統一的措施。隋:結束長期分裂,完成統一;創立三省六部制和科舉制;修造大運河,溝通南北交通;唐:出現“貞觀之治”、“貞觀遺風”、“開元盛世”;對外交流頻繁,世界影響力大;完善三省六部制和科舉制;民族關系融洽;元:結束長期分裂,完成統一;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疆域最為遼闊的帝國;創立了行省制度;設立宣政院加強對西藏的管轄;完善驛站制度;實行開放的對外政策。27.(1)絲綢之路。(1分)A: 長安 (2分)(2)張騫通西域(1 分)(3)①東西方貿易往來的重要通道。如中國的絲綢、陶瓷、鐵器等通過此路運送到西方;或西方的毛皮、香料、藥材等通過此路運到東方。(2分,結論1分,舉例1分)②東西方文化交流的橋梁。如古羅馬的魔術、波斯的馬球等通過此路傳入中國。(2分,結論1分,舉例1分)(4)B、C(2分)28.(1)北魏孝文帝改革。(1分)改用漢姓;(1分)學習漢族的宗教文化等(1分)。(2)①學習和吸收中原的先進文化,適應了社會經濟的發展;②大大加快了北方民族融合的步伐。(2分,一點一分)(3)①要發展必須要變革,不可墨守成規;②改革必須要順應歷史發展的潮流;③必須學習先進的文化才能促進國家強大,推動社會進步等言之有理即可。(任選2點即可)29.(1)結束分裂,完成統一。(2分)(2)西漢。(1分)設置了西域都護府,并在敦煌設郡。(1分)(3)元。(1分)在西藏設立宣政院。創立了行省制度。(或中央設中書省,實行行省制度。創新:在西藏設宣政院)(2分)(4)開放(交流)。(1分)如對外貿易發達,如泉州港是國際性港口。如對外文化交流頻繁,各種宗教教堂遺址等。如海上絲綢之路的興盛。(任選1點1分)30.(1)東周(秦秋、戰國時期)、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宋遼夏金時期(兩宋時期)(3分)(2)北民南遷(1分);影響:為南方帶去了大量的勞動力和先進的生產技術等,促進了南方經濟的開發;為經濟重心的南移奠定基礎。(2分,1點1分)(3)政治上:如遼仿效中原的制度,如科舉制。同時革除北宋賦役繁重的弊端。經濟上:如長年留居遼境的漢人,在當地也能從事農業生產。農耕生產和游牧生產的共同發展。文化上:如遼、西夏等民族仿照漢字,發明自己的文字。(任選2個角度,2分)31.(1)指南針、活字印刷術(2分)(2)如指南針:發明:北宋(指南針);發展:南宋(羅盤針);運用:宋朝時運用于航海。(3分,一個方面一分)(3)指南針運用于航海,推動了世界航海事業的發展;為西方新航路的開辟奠定了基礎。(2分)(4)如“科技創新 振興中華”。說明:科技力量是國家實力的重要標志,我們應當努力學習,為增強我國的科技事業貢獻力量,實現民族的偉大復興。(言之有理即可得2分,沒有說明只得1分。)外地人5元,本地人2元大娘,您多給了兩塊錢!CLUDEPICTURE "http://cn./0102/html/c01/images/0102pic01916s.gif" \* MERGEFORMATINETCDBA商朝社會中存在奴隸,但他們的生活和平民無異。商朝社會出現分化,商王是最高統治者,擁有絕對權力。夏朝和商朝都制定了較為人性化的刑罰。夏、商建立了龐大的都城,城市布局和今天城市無異。小張:我認為,秦朝在中國歷史上的影響最為深遠。它結束了長期分裂,完成了中國封建社會的第一次統一,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王朝。秦始皇更是開創了封建君主專制的中央集權制度;統一貨幣、度量衡,以隸書為統一的文字,大大地促進了社會經濟的發展。我選擇 (朝代名)理由:①②③ABCD鮮卑帝后禮佛圖西域都護府敦煌郡圖二圖一(1)圖一和圖三所示疆域的朝代在中國統一進程中的共同功績是什么?(2分)(2)請判斷圖二是哪個朝代的疆域圖?并說明理由。(2分)(提示:可從該朝的邊疆治理角度分析)(3)請判斷圖三是哪個朝代的疆域圖?并說明理由。(提示:可從該朝的邊疆治理角度分析)該朝代在政治制度方面還有何創新?(3分)(4)請用一個詞來概括并簡要說明圖三所示朝代的主要特點。(2分)宣政院轄地圖三② ③公元前770年我選擇 (朝代名)理由:①②③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