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
…………○…………外…………○…………裝…………○…………訂…………○…………線…………○…………
)
(
※※請※※不※※要※※在※※裝※※訂※※線※※內※※答※※題※※
)
(
…………○…………內…………○…………裝…………○…………訂…………○…………線…………○…………
)
連通世界的新航路
一、單選題
1.《大國崛起》中一位西班牙教授說:“哥倫布的航行以及后來葡萄牙人進行的一系列航海活動,帶來了重大的成果,那就是人們得到了整個世界的完整概念,自此開始了所謂的世界歷史。”材料的觀點主要是指新航路開辟(
???)
A.?引起了全球范圍的殖民擴張????????????????????????????????B.?促進了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
C.?確立了資本主義的世界體系????????????????????????????????D.?打破了人類彼此隔絕的狀態
2.15世紀前期,鄭和七下西洋,最遠到達非洲東海岸。一個世紀以后,麥哲倫船隊完成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環球航行。這兩大航海壯舉的共同意義是(??????
)
A.??
加快了殖民擴張的速度
B.?促進了區域文明的交流???
C.?刺激了資本的原始積累
D.?改變了世界貿易的格局
3.在研究歷史過程中,由于立場不同,對歷史事件的解釋往往也會產生差異。如果站在美洲土著人立場上對哥倫布和發現新大陸進行評價,其觀點可能是(??
)
A.?強盜,帶來深重災難
B.?英雄,傳播歐洲文明???
C.?強盜,促進了資本主義發展
D.?英雄,促進了文明的融合
4.如圖是新航路開辟時一位航海家的漫畫,此航海家雙手將地球抱在胸前,身后是即將遠航的中世紀帆船,據圖可知,此航海家(???
)
?
A.?首次證明了地圓學說的正確性
B.?是“新大陸”最早的發現者
C.?最先發現通往亞洲的新航線
D.?第一次實現了人類跨越大洋的愿望
5.第一次完成環球航行,證明地球圓說正確的人物是(?
??)
A.?麥哲倫????????????????????????????????B.?哥倫布????????????????????????????????C.?迪亞士????????????????????????????????D.?達·伽馬
6.“歐洲同非洲、亞洲之間的貿易擴大,同美洲開始有了聯系,各地區的商品逐漸在歐洲市場上出現,開始形成世界市場;主要商路從地中海轉移到大西洋沿岸。”這一材料是講述(???
)
A.?文藝復興的意義?????????B.?新航路開辟的影響?????????C.?三角貿易的結果?????????D.?第一次工業革命的過程
7.馬克思說,在16世紀和17世紀,由于地理上的發現而在商業上發生的大革命,是促進封建生產方式向資本主義生產方式過渡的一個主要因素。據此可知,新航路開辟(???
)
A.?滿足了人們對黃金的需求????????????????????????????????????B.?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
C.?鞏固了西葡在歐洲的地位????????????????????????????????????D.?證明了地圓學說的正確
8.1519—1522年,西班牙支持的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率領的船隊繞過了美洲南端的海峽,橫渡太平洋,完成了環球航行。環球航行的實現(???
)
A.?使葡萄牙迅速走上資本主義發展道路??????????????????????????????????????????????????????B.?有利于結束世界相對孤立的狀態??????????????????????????????????????????????????????C.?使西班牙成為17世紀的“海上馬車夫”??????????????????????????????????????????????????????D.?直接推動了工業革命的到來
9.哥倫布說:“誰占有黃金,誰就能獲得他在世上所需的一切,同時也是把靈魂從煉獄中拯救出來,并使靈魂重享天堂之樂的手段。”這表明哥倫布航海的動力是(???
)
A.?追求財富?????????????????????????B.?發現新大陸?????????????????????????C.?拯救靈魂?????????????????????????D.?享天堂之樂
10.英國著名經濟學家亞當·斯密認為:“美洲的‘發現’和經由好望角抵達東印度的航線的開辟,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最重要的兩件事。”這兩件事之所以“偉大”和“重要”在于(???
)
①溝通了歐、亞、非、美四大洲
②證實了地球是球形的科學真理
③促進了歐洲資本主義發展
④為文藝復興的興起創造了經濟條件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11.習近平主席指出,21世紀是海洋世紀,只有著力打造“向海經濟”,才能寫好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新篇章。以下史實能論證“向海則興”的是(???
)
A.?鑒真東渡???????????????????????B.?亞歷山大東征???????????????????????C.?新航路開辟???????????????????????D.?鄭和下西洋
12.16—17世紀的西方人眼中哥倫布是“一個將要統治世界的白人帝國主義之父和一個被推舉為天主教圣徒的候選人”。材料中當時西方人看來,哥倫布的發現(???
)
①使人類歷史進入了歐洲時代
②有利于西方文明的傳播
③追逐黃金、發財致富
④加速了歐洲資本主義的原始積累
A.?①②?????????????????????????????????B.?②③④?????????????????????????????????C.?①④?????????????????????????????????D.?①②③④
13.下圖是一位航海家的日記。據日記內容可知,這位航海家(???
)
A.?抵達了美洲大陸????????????B.?到達了亞洲印度????????????C.?完成了環球航行????????????D.?到達了非洲好望角
14.1492年10月2日,大西洋強勁的信風將哥倫布的船隊送到了他們夢寐以求的新大陸,也就此吹開了隔絕各個大陸的無形屏障,“新大陸”指的是今天(???
)
A.?非洲的好望角???????????????B.?亞洲的印度???????????????C.?亞洲的菲律賓???????????????D.?美洲的古巴、海地等地
15.在下列國家中,最先進行新航路開辟活動的國家有(???
)
①英國
???②葡萄牙
???③荷蘭
???④西班牙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16.新航路的開辟加速了人類歷史發展的進程,它產生的積極影響主要有(??
)
①加強了各大陸之間的聯系?????
②促進了歐洲對亞非拉美的殖民擴張
③促進了全世界動植物品種的交流與傳播???
④促使世界開始走向整體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17.歐洲人能夠在15
世紀開辟新航路,是由許多因素促成的。其中,主要受益于中國的因素是(
??)
A.?把握航海方向的指南針傳人歐洲并被普遍應用????B.?地圓學說逐漸被歐洲人接受
C.?東方豐富的金銀、絲綢等商品吸引歐洲人???????????D.?豐富的航海知識與探險精神
18.歷史興趣小組舉行一次“跨越歷史時空,追訪歷史人物”的活動。下面是一段“訪談記錄”,其中與史實不符的一處是(??????
)
?
歷史情境:1493年,哥倫布乘“圣瑪麗亞”號返回歐洲。
?
記者:“聽說您此次探險是用指南針來辨別方向的,這是真的嗎?”
?
哥倫布:“
A.?是啊,指南針的使用為我的遠航提供了技術上的條件。”
?
記者:“可是你為什么向西航行呢?”
?
哥倫布:“
B.?因為我相信地球是圓的!”
?
記者:“此次航行您有何收獲?”
哥倫布:“
C.?我用實際行動證明了‘地球是圓的’。”
?
記者:“此次探險,您得到了誰的支持?”
?
哥倫布:“
D.?西班牙國王。”
二、材料分析題
19.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鄭和是明代杰出的航海家,1405~1433年,他七下西洋,最遠到達非洲東岸和紅海沿岸。他秉承明政府命令,同亞非各國發展和平友好關系,各國也派使節和明朝通好。
材料二:……我在1492年發現新大陸以及大批島嶼……而王上依據我的陳述,在我所發現的土地上建立殖民地……我征服該島使他的居民納貢。
一一哥倫布的遺言(節錄)
材料三:鄭和下西洋比歐洲航海家哥倫布、達·伽馬和麥哲倫的航行都早得多,運航規模也大得多。但鄭和下西洋后,明朝的經濟仍然是以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為主體,資本主義經濟仍處于萌芽階段。而歐洲在新航路開辟以后,資本主義經濟卻得以迅速發展。
(1)鄭和下西洋最遠到達哪里?遠航的目的是什么又有何歷史意義?
(2)鄭和下西洋和歐洲航海家開辟新航路,對明朝和歐洲的經濟發展帶來了截然不同的結果,試說說產生這種結果的原因。
答案解析部分
一、單選題
1.
D
分析:由“哥倫布的航行以及后來葡萄牙人進行的一系列航海活動,帶來了重大的成果,那就是人們得到了整個世界的完整概念,自此開始了所謂的世界歷史。”結合所學,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葡萄牙人麥哲倫實現環球航行,證明了地圓學說,可知,材料說明的是新航路開辟把世界各個地區連在了一起,打破了以往世界各個地區相互隔絕和孤立發展的局面的作用。
ABD三項材料內容沒有涉及,不符合題意;
D項打破了人類彼此隔絕的狀態是題干材料的觀點,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新航路的開辟及學生分析史料和識記歷史知識能力。新航路開辟把世界各個地區連在了一起,打破了以往世界各個地區相互隔絕和孤立發展的局面。
2.
B
分析:依據題干信息“七下西洋,最遠到達非洲東海岸......麥哲倫船隊經東南亞完成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環球航行”并結合所學知識:鄭和下西洋,加強了中國同亞非各國的友好往來,促進了中國和亞非各國的經濟文化交流。麥哲倫的環球航行,密切了各大洲之間的聯系,促進了各大洲之間的文明交流。這兩大航海壯舉的共同意義是促進了區域文明的交流。
A項加快了殖民擴張的速度不是這兩大航海壯舉的共同意義,鄭和下西洋和殖民擴張無關;新航路開辟后,西歐國家開始了殖民擴張,不符合題意;
B項促進了區域文明的交流是這兩大航海壯舉的共同意義,符合題意;
C項刺激了資本的原始積累只符合新航路開辟,不符合題意;
D項改變了世界貿易的格局不是這兩大航海壯舉的共同意義,鄭和下西洋和貿易格局的改變無關,新航路開辟使歐洲貿易中心從地中海沿岸轉移到大西洋沿岸,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新航路開辟和鄭和下西洋,要求具備調用所學和歸納的能力。
3.
A
分析:依據題干信息“站在美洲土著人立場上對哥倫布和發現美洲新大陸進行評價”,結合所學知識:哥倫布開辟到美洲的航行以后,歐洲殖民者紛紛到達美洲,給美洲人民帶來了血腥的殖民掠奪。
A項強盜,帶來深重災難是站在美洲土著人立場上對哥倫布和發現新大陸進行的評價,符合題意;
BCD三項均與題干信息和研究的角度不符合,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新航路開辟的知識。要求具備識記基礎知識和分析的能力。
4.
A
分析:依據題干材料“此航海家雙手將地球抱在胸前,后來此航海家的船隊通過遠航首次證明地圓學說的正確性”和圖片可知,此航海家是麥哲倫,1519年到1522年,麥哲倫從歐洲出發,橫渡大西洋,進入太平洋、印度洋,回到歐洲,實現了首次環球航行,證明了地圓學說的正確性。?
A項首次證明了地圓學說的正確性的是麥哲倫,符合題意;
BCD三項和題干描述不符,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麥哲倫環球航行的相關史實。學生應重點掌握哥倫布等幾位著名航海家的路線與貢獻。
5.
A
分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519—1522年麥哲倫船隊航行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一次創舉,麥哲倫成為第一位橫渡太平洋的歐洲人,他的船隊第一次完成了環球航行,證明了地圓說的正確。選項A符合題意;
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迪亞士發現好望角;達·伽馬到達印度;所以選項BCD的人物不能證明地球圓說正確,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考查新航路開辟的內容,麥哲倫是第一次完成環球航行,證明地球圓說正確的第一人。
6.
B
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新航路開辟的相關知識,新航路開辟的影響是:新航路開辟以后,從歐洲到亞洲、非洲、美洲等地的交通往來日益密切,世界開始連成一個整體。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依據材料解答問題的能力,解答本題的關鍵是抓住題干“主要商路從地中海轉移到大西洋沿岸”。
7.
B
分析:依據題干“在16世紀和17世紀,由于地理上的發現而在商業上發生的并迅速促進了商人資本發展的大革命,是促進封建生產方式向資本主義生產方式過渡的一個主要因素”,可知由于地理上的發現而在商業上發生的并迅速促進了商人資本發展的大革命,這說明新航路開辟以后,歐洲大西洋沿岸工商業經濟繁榮起來,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B項符合題意;“據此可知”說明本題是材料分析題,ACD三項在材料中沒有體現,不合題意。由此可知ACD三項不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考查了新航路開辟的有關知識,難度適中。學生還要掌握新航路開辟的原因、航海家的路線、新航路開辟的影響。
8.
B
分析:新航路的開辟把世界各個地區連在了一起,打破了以往世界各個地區相互隔絕和孤立發展的局面,促進了歐洲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
ACD三項說法都錯誤,不符合題意;
B項有利于結束世界相對孤立的狀態是環球航行實現的偉大意義,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新華路開辟的相關知識。
9.
A
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本題考查的是哥倫布的遠航。哥倫布的話表明了哥倫布航海的動力是追求財富。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的閱讀材料能力,本題的字眼是“黃金”從這個詞理解歐洲人的財富追求。
10.
B
分析:根據學生所學知識可知,證實地球是球形的是麥哲倫的環球航行,而文藝復興是在新航路開辟之前,故本題答案選B。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的理解分析能力,有一定的難度。
11.
C
分析:根據題干信息“向海則興”,可知與新航路開辟相關;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新航路開辟以后,歐洲和亞洲、非洲、美洲之間建立起了直接的商業聯系,往來日益密切。世界開始連為一個整體,世界的觀念也從此逐步確立起來。人類社會從此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選項C符合題意;
選項A鑒真東渡,促進中日文化的交流,不符合題意;
選項B亞歷山大東征,具有侵略性質,給東方人民帶來巨大災難,不符合題意;
選項D鄭和下西洋,加強同海外各國的聯系,不符合題意;因此只有選項C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其實是考查新航路開辟的影響。解答本題學生要仔細體會材料的含義,結合選項排除不符合題意的選項。
12.
A
分析:根據材料內容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因為哥倫布發現了美洲的新大陸,促進了歐洲資本主義的發展,促使世界經濟中心轉移到歐洲,使人類歷史進入了歐洲時代,所以西方人認為哥倫布是“一個將要統治世界的白人帝國主義之父;哥倫布的航行還有利于西方文明的傳播,所以西方人認為“哥倫布是一個被推舉為天主教圣徒的候選人”。③④內容在材料中沒有體現,①②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解答本題要注意題干信息“當時西方人看來,哥倫布的發現”,從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積極方面考慮。
13.
A
分析:從圖片可知時間是1492年,到達印度群島等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判定,這是哥倫布發現美洲,誤以為到達印度。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考查名人日記,學生要能從中獲取相關信息,抓住關鍵點。
14.
D
分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492年哥倫布在西班牙國王的資助下橫渡大西洋,發現“新大陸”,到達美洲;“新大陸”也就是今天的古巴、海地等地,選項D符合題意;而選項A非洲的好望角與迪亞士相關,A不符合題意;選項B亞洲的印度與達伽馬相關,B不符合題意;選項C亞洲的菲律賓與麥哲倫相關,C不符合題意;所以選項ABC不符合題意。因此只有選項D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考查新航路開辟的歷史內容,需要學生掌握新航路開辟的路線和代表人物,并用延伸的思維來進行分析。
15.
D
分析:15世紀,追求財富的歐洲人夢想去東方發財,開始探尋前往東方的航路。在新航路開辟的過程中,西班牙和葡萄牙是首先尋求新航路的國家。新航路開辟后,首先是西班牙和葡萄牙,接著是英國和法國等國都走上了殖民擴張和殖民掠奪的道路。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以及分析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新航路的開辟的相關史實。本題難度不大。
16.
D
分析:新航路的開辟以后,從歐洲到亞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來日益密切,世界開始連成一個整體,歐洲大西洋沿岸工商業經濟繁榮起來,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①③④是新航路開辟產生的積極影響;②促進了歐洲對亞非拉美的殖民擴張是新航路開辟的消極影響。?
D項①③④是新航路開辟產生的積極影響,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新航路開辟的積極影響。可采取排除法選擇。
17.
A
分析:
本題考查學生對新航路的開辟條件的理解。促成歐洲人在15世紀末開辟新航路的因素包括:西歐各國的商品經濟的發展,對黃金需求量增大
(主要);《馬可
波羅行紀》的流傳,歐洲人把東方看成是黃金邊地的人間天堂;商路不暢,奧斯曼帝國對東地中海的控制,使商路受阻礙;,西歐生產力的發展,知識的進步,科技的發展,中國發明的指南針已傳入歐洲,此時,普遍應用于航海事業,對于新航路的開辟有重要的作用。因此,與中國有關的主要的就是答案A。?
【點評】
了解新航路開辟的條件,突出中國的四大發明對世界文明發展的貢獻?。
18.
C
分析:
結合所學可知,1519--1522年,葡萄牙人麥哲倫奉西班牙國王之命,率船隊從歐洲出發,穿越大西洋進入太平洋,并穿越印度洋,最后回到歐洲,從而完成了人類歷史上的第一次環球航行,用實際行動證明了地球是圓的.故選項C是錯誤的,C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
本題考查新航路開辟的內容,掌握新航路開辟的航海家和貢獻。
二、材料分析題
19.
(1)最遠達到:非洲東岸和紅海沿岸目的:宣揚明朝國威,加強海外聯系等歷史意義:促進了中國和亞非各國的經濟交流,加強了我國與亞非各國的友好關系。
(2)鄭和下西洋主要是為加強同海外各國的聯系,進行友好往來,增進明王朝與海外各國的友誼,以政治目的為主。同時在與各國交往過程中厚往薄來,造成國庫虧空;而歐洲新航路開辟以后,西班牙、葡萄牙等大西洋沿岸國家隨之發動對非洲、美洲等地的殖民侵略,搶占市場,進行血腥的資本原始枳累,資本主義經濟從而得以迅速發展。
分析:(1)為了宣揚明朝的國威和加強與海外各國的聯系,1405-1433年,明成祖派鄭和七次下西洋,經歷亞非的30多個國家和地區,最遠到達紅海沿岸和非洲東海岸。鄭和下西洋加強了中國與亞非各國的友好關系,促進了中國與亞非各國的經濟文化交流。
(2)鄭和下西洋主要是為加強同海外各國的聯系,進行友好往來,增進明王朝與海外各國的友誼;而歐洲新航
路開辟以后,西班牙、葡萄牙等大西洋沿岸國家隨之發動對非洲、美洲等地的殖民侵略,搶占市場,進行血腥的
資本原始積累,資本主義經濟從而得以迅速發展。因此說鄭和下西洋和歐洲航海家開辟新航路,對明朝和歐洲的
經濟發展帶來了截然不同的結果。
故答案為:(1)最遠到達:非洲東岸和紅海沿岸。目的:宣揚明朝國威,加強海外聯系等。歷史意義:促進了中國和亞非各國的經濟交流,加強了我國與亞非各國的友好關系。
(2)鄭和下西洋主要是為加強同海外各國的聯系,進行友好往來,增進明王朝與海外各國的友誼,以政治目的為主。同時在與各國交往過程中厚往薄來,造成國庫虧空;而歐洲新航路開辟以后,西班牙、葡萄牙等大西洋沿岸國家隨之發動對非洲、美洲等地的殖民侵略,搶占市場,進行血腥的資本原始枳累,資本主義經濟從而得以迅速發展。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鄭和下西洋、新航路開辟的有關知識的記憶、理解能力。理解并識記鄭和下西洋、新航路的開辟的相關史實。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