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版九年級歷史與社會下冊第六單元 第五課 “一國兩制”與統一大業 同步練習 一、選擇題 1. “一國兩制”的出發點是維護( ) A.臺灣的根本利益 B.香港和澳門的根本利益 C.大陸的根本利益 D.祖國和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 2. 1984年12月,中英簽署關于香港問題的聯合聲明,“北京已保證……在接收后……不變更現有經濟體系及法律制度”。材料說明香港回歸后將( ) A.設立香港經濟特區 B.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C.保持資本主義制度 D.實行社會主義制度 3. 據統計,1997年有30萬港人移民海外,到2007年,從海外回流香港的人潮又高達30萬,即是說當年外流的港人在十年當中陸續回港。出現這種變化主要是因為( ) A.經濟全球化的深入 B.“一國兩制”的保障 C.中國國際地位的提高 D.投資環境的優化 4. 在香港回歸中英雙方防務交接儀式上,中方指揮官高聲說道:“你們可以下崗,我們上崗!”這一瞬間標志著( ) A. “一國兩制”偉大構想誕生 B. 中國結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C. 香港進入“港人治港”新時代 D.祖國統一大業完成 5. 20世紀中國大地上消除了最后一塊殖民地殘痕。澳門回歸祖國的偉大時刻是( ) A.1999年12月20日 B.1997年12月20日 C.1999年7月1日 D.1997年7月1日; 6. 下面分別是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的區徽。關于這兩個區徽所包含的歷史意義,表述不正確的是( ) A.結束了列強對中國領土的占領 B.洗雪了中華民族的恥辱 C.是“一國兩制”構想的成功實踐 D.祖國完成了統一大業 7. 鄧小平指出,“一國兩制”之所以能夠行得通,“主要是我們這個國家這幾年發展起來了,是個興旺發達的國家,有力量的國家,而且是個值得信任的國家”。可見,香港、澳門能夠回歸祖國得益于( ) A.“一國兩制”適合國情 B.港澳同胞回歸心切 C.改革開放后我國綜合國力增強 D.國際社會的大力支持 8. 提出“我們都是中國人。三十六計,和為上計”的是 ( ) A. 毛澤東 B. 周恩來 C. 鄧小平 D. 江澤民 9. “你好,臺灣”網站登錄了許多信息,請按時間先后順序排列下列信息 ( ) ①汪辜會談 ②江澤民提出促進和平統一進程的八項主張 ③鄧小平提出“一國兩制”的構想 ④臺灣當局調整“三不”政策 A.①③②④ B.③④①② C.④③①② D.③①④② 10. 20世紀90年代初期,海協會和海基會達成的重要共識是( ) ①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 ②調整不接觸. 不談判. 不妥協的 ③海峽兩岸直接實現通郵. 通商. 通航 ④開展兩岸經濟. 科技. 文化交流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④ 11. 2008年12月15日,海峽兩岸正式通航通郵,這是中華民族一大幸事。下列史實有利于實現海峽兩岸統一的是( ) ①解放戰爭的勝利 ②“一國兩制”構想的提出 ③香港. 澳門的回歸 ④大陸綜合實力的增強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2. 實現中國的完全統一是海內外中華兒女的共同心愿。下列歷史事件依據時間發生的先后順序進行排列,正確的是( ) ①香港特別行政區正式成立 ②澳門特別行政區正式成立 ③“九二共識”的達成 ④“一國兩制”構想的提出 ⑤內蒙古自治區民族區域自治的實行 A.⑤④③②① B.③④①②⑤ C.⑤④③①② D.①②③④⑤ 13. 2010年6月29日,海協會會長陳云林與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在重慶舉行第五次領導人會議,雙方正式簽署了《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這一協議的簽署( ) ①使兩岸人民彼此的感情更融洽. 合作更深化 ②將極大地促進兩岸經濟關系正常化. 經濟合作制度化的進程 ③將使兩岸經濟迎來大交流. 大合作. 大發展的新時代 ④有利于臺灣主權的回歸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4. 如圖為2015年11月7日海峽兩岸領導人習近平與馬英九在新加坡香格里拉酒店 會面的照片。兩岸領導人歷史性的握手時間長達70秒左右。“習馬會”翻開了兩岸關系新的一頁。能夠實現1949年以來兩岸領導人的首次直接會面的最重要前提是( ) A.堅持走社會主義道路 B.堅持兩岸相互尊重、互補互利原則 C.不允許任何外來勢力干涉 D.堅持一個中國原則 15. 進入新世紀以來,兩岸關系經歷種種風云變幻,不斷取得進展。下列屬于兩岸關系得到發展的是( ) ①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開展“和平之旅”訪問大陸 ②2008年,兩岸實現、“三通”,兩岸關系取得歷史性進展 ③2015年,習近平與馬英九在新加坡舉行“習馬會” ④蔡英文當局拒絕承認“九二共識”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二、非選擇題 16.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第八條規定:“香港原有法律,即普通法、衡平法、條例、附屬立法和習慣法,除同本法相抵觸或經香港特別行政區的立法機關作出修改者外,予以保留。” (1)該基本法體現了中央解決香港問題的哪一構想?它最早在什么時候得到實施? 材料二 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構想,牢牢掌握憲法和基本法賦予的中央對香港、澳門全面管治權,深化內地和港澳地區交流合作,保持香港、澳門繁榮穩定。 (2)結合材料二和所學知識分析,香港、澳門能夠“保持繁榮穩定”的原因有哪些?(兩項即可)分析香港、澳門“保持繁榮穩定”帶給我們的啟示。 材料三 “一國”是根,根深才能葉茂;“一國”是本,本固才能枝榮。……在具體實踐中,必須牢固樹立“一國”意識,堅守“一國”原則,正確處理特別行政區和中央的關系。任何危害國家主權安全、挑戰中央權力和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權威、利用香港對內地進行滲透破壞的活動,都是對底線的觸碰,都是絕不能允許的。……只有這樣,“一國兩制”這艘航船才能劈波斬浪、行穩致遠。 ——習近平《在慶祝香港回歸祖國二十周年大會暨 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五屆政府就職典禮上的講話》 (3)從習近平的話中你得到了怎樣的認識? 17.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第八條規定:“香港原有法律,即普通法、衡平法、條例、附屬立法和習慣法,除同本法相抵觸或經香港特別行政區的立法機關作出修改者外,予以保留。” (1)該基本法體現了中央解決香港問題的基本方針是什么?它最早得到實施是在何時? 材料二 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方針,牢牢掌握憲法和基本法賦予的中央對香港、澳門全面管治權,深化內地和港澳地區交流合作,保持香港、澳門繁榮穩定。 ——中共十九大報告 (2)結合材料二和所學知識,分析“香港、澳門繁榮穩定”的原因有哪些。(兩項即可) (3)你從以上有關國家治理的創新中受到了哪些啟發? 18.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海峽兩岸交流簡表 時間 事件 1979年 全國人大常委會發表《告臺灣同胞書》,提出兩岸實行“三通” 1988年 臺灣同胞回祖國大陸探親、訪友、旅游、考察和經商的達40余萬人次 1990年 臺灣成立海峽交流基金會 1991年 祖國大陸成立海峽兩岸關系協會 2005年 胡錦濤會見連戰一行 2015年 習近平同馬英九在新加坡會面 (1)材料一表中所列事件說明了什么? 材料二 全國政協副主席董建華在《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紀念大會上說,40年來兩岸關系發展歷程證明,兩岸關系好,臺灣才有前途,廣大臺灣同胞才有光明未來。 (2)結合材料一、材料二和所學知識回答,怎樣才能使“兩岸關系好,臺灣有前途”? 材料三 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大陸和臺灣同屬一個中國,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不容分割。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是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全中國人民的共同義務。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國家絕不允許“臺獨”分裂勢力以任何名義、任何方式把臺灣從中國分裂出去。 ——《反分裂國家法》 (3)目前,阻礙祖國和平統一的因素有哪些?請就當前的形勢,談談你對祖國統一的認識。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5DCBCA 6-10DCABC 11-15BCBDD 二、非選擇題 16. (1)“一國兩制”構想。1997年7月1日。 (2)“一國兩制”構想的正確性;香港、澳門人民的努力;內地的支持;等等。啟示:實行“一國兩制”有利于香港、澳門的繁榮、穩定和發展;我們要堅持“一國兩制”構想不動搖。 (3)要準確把握“一國”與“兩制”的關系,堅守一個中國的原則;堅決反對任何分裂祖國的行為,將發揮祖國內地堅強后盾作用和提高香港自身競爭力有機結合起來。(言之有理即可) 17. (1)“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時間:1997年7月1日。 (2)“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方針的正確性;香港、澳門人民的艱苦奮斗;內地的支持;等等。 (3)①只有大膽創新才能促進社會快速發展。 ②發展才是硬道理。 ③創新要立足國情,也要放眼世界。 ④一切從實際出發。(開放性問題,言之有理即可) 18. (1)說明了海峽兩岸交流日益頻繁,海峽兩岸關系呈現良好發展態勢。 (2)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在堅持“九二共識”的前提下,落實好“一國兩制”;增進大陸和臺灣的經濟文化交流;等等。 (3)“臺獨”勢力的分裂活動、國際反華勢力的干涉等。認識:祖國統一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是全體中國人的共同愿望;祖國統一有利于經濟的發展,有利于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我們要堅決同一切分裂勢力作斗爭。(言之有理即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