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授課內容 第七單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續和發展 第二章:生物的遺傳和變異 第三節 基因的顯性和隱性 教師 許珍珍 授課學科 生物學 授課學段 初中 授課年級 八年級 教學分析 教材分析 《基因的顯性和隱性》是八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第二章第三節的內容,這一節的內容是前兩節內容的綜合和深入,是本章的難點之一。教材安排孟德爾的豌豆雜交實驗,目的是啟發學生通過分析實驗結果,理解基因有顯性基因和隱性基因,以及基因傳遞的特點。學好本節內容,是對前面所學的基因與性狀的關系、基因在親子間的傳遞等知識的銜接,能夠讓學生簡而明地理解生物遺傳的實質,為接下來學習人的性別遺傳和生物的變異奠定理論基礎,同時也為高中生物遺傳部分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學情分析 八年級學生正從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轉化,邏輯推理能力較差,只是對自然界中的“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現象比較熟悉,對基因的顯性和隱性的知識很陌生。所以本課從生活實際出發,通過分析典型實例,激發學生學習的欲望,增強感性認識,加強合作學習,鼓勵大膽猜測,在教師的幫助或引導下,使學生易于理解、掌握重點難點。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舉例說出基因的顯、隱性與性狀的關系; 2、描述控制相對性狀的一對基因的傳遞特點; 3、說出近親結婚的危害。 能力目標 1、嘗試對孟德爾豌豆雜交實驗進行分析、思考、推理,逐步得出結; 2、學會運用科學方法來解釋現實生活中的遺傳現象。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養成尊重科學的意識,提倡科學而嚴謹的實驗探究精神; 2、讓學生充分認識近親結婚的危害,指導自已在日常生活中的行為并善待有遺傳缺陷的人,認同優生優育。 教學重點 1、掌握相對性狀與基因的關系。 2、描述控制相對性狀的一對基因的傳遞特點。 3、說明近親結婚的危害。 教學難點 1、掌握相對性狀與基因的關系。 2、描述控制相對性狀的一對基因的傳遞特點。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情境引入 展示《蕭伯納的小故事》 利用蕭伯納委婉拒絕美國舞蹈家鄧肯追求的小故事引出本節的學習內容——基因的顯性和隱性,出示學習目標。 板書:第三節 基因的顯性和隱性 認真聽老師講故事,明確本節的學習內容和學習目標。 創設情境,激發學習興趣,輕松進入新內容的學習 一、孟德爾豌豆雜交實驗 復習上節課所學內容,回顧生殖過程中染色體的變化。進一步引導:如果把染色體擦掉,那么成對的基因在親子間是怎樣傳遞的呢?假設A基因控制能卷舌這一性狀,a基因控制不能卷舌,能卷舌的父親和不能卷舌的母親生出的孩子能不能卷舌? 過渡:關于如何遺傳,有許多科學家做了大量的實驗,但都沒有發現其本質所在,直到一個人的出現才撥開了重重疑惑,是哪位偉大的科學家呢? 介紹孟德爾和他取得的成就。 問:孟德爾為何選定豌豆作為最終的實驗材料? 引導學生分析、總結: (1)碗豆具有明顯的相對性狀,圖片展示豌豆七種相對性狀。 (2)豌豆是自花傳粉且閉花授粉。 (3)豌豆花的結構特點,使得人工方法去雄和進行異花授粉容易操控。 過渡:選好了實驗材料,孟德爾是怎么進行實驗的呢? (1)純種高豌豆與純種矮豌豆雜交實驗 問:純種高豌豆與純種矮豌豆雜交的后代怎么樣? 提出問題:矮莖性狀去哪兒了?是消失了還是隱而未現。 我們已經學習過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狀,假設控制高莖性狀的基因為D,控制矮莖的基因為d,體細胞中基因是成對存在,所以純種高莖的基因組成為DD,純種矮莖為dd,請同學們猜一猜雜交子一代高莖的基因組成會是怎么樣的? 既然子一代表現為高莖,為什么不能是DD呢? 過渡:帶著這樣的疑問,孟德爾又做了下一個實驗,我們接著往下看: 子一代的自交實驗 他將子一代高莖豌豆進行自交,得到的子二代表現出來的性狀出現了什么情況? 引導:矮莖性狀肯定含有控制矮莖的基因d。 那子二代中的d是從哪里遺傳而來? 純種高莖豌豆和純種矮莖豌豆雜交,子一代只表現出高莖,矮莖去哪兒了? 像這樣,具有相對性狀的兩個純種個體雜交時,子一代所表現出來的性狀,叫做顯性性狀,未表現出來的性狀為隱性性狀。相對性狀也有顯性和隱性之分。(孟德爾推論一) 那么在這個實驗中哪個是顯性性狀,哪個是隱性性狀。 像這樣,具有相對性狀的兩個純種個體雜交時,子一代所表現出來的性狀,叫做顯性性狀,未表現出來的性狀為隱性性狀。 相對性狀也有顯性和隱性之分。(孟德爾推論二) 體細胞中的基因是成對存在的,生殖細胞只有成對基因中的一個(孟德爾推論三) 我們已經推出子一代的基因組成為Dd,子一代自交得到的子二代基因組成又是怎么樣的呢?矮莖在什么情況下才會出現呢? 小組討論并繪出子一代的遺傳圖解,得出結論。 結論:基因組成是Dd的個體,只表現D控制的性狀,不表現d控制的性狀,但d不受D影響還會繼續遺傳去。兩個隱性基因(d)純合時表現為隱性性狀。(孟德爾推論四) 師生共同總結孟德爾的解釋: (1)相對性狀有顯性性狀和隱性性狀之分。 (2)在相對性狀的遺傳中,表現為隱性性狀的基因組成只有一種dd;表現顯性性狀的基因組成有兩種DD或Dd (3)基因組成是Dd的個體只表現D控制的性狀不表現d控制的性狀,但d不受D影響還會繼續遺傳去。 明確基因型與表現型的關系,顯性基因與隱性基因的關系。 解惑“想一想 議一議” 能卷舌的父親AA與不能卷舌的母親aa,生下的孩子基因組成是怎么樣的?能不能卷舌? “練一練” 利用今天所學知識解釋實際生活中出現的案例。 解惑一:為什么父母都是雙眼皮,卻生了個單眼皮的孩子? 解惑二:單眼皮的父母會生出雙眼皮的孩子嗎? 思考交流,分析有可能出現的原因,并且給出自己的猜測。 學生思考。 回答:孟德爾 聽取孟德爾的簡介及其成就。 找出豌豆閉花授粉的特點和這7種相對性狀區別大的特點。 閱讀第34頁上孟德爾的實驗過程 學生猜測。 思考討論并回答。 回答:Dd 子二代中既有高莖和矮莖 子一代 矮莖被隱藏起來了。 顯性性狀是高莖 隱性性狀是矮莖 師生共同總結 兩個隱性基因純合。 分組討論,完成遺傳圖解的繪制,積極匯報討論結果 歸納總結 理清關系 基因組成為Aa 表現為能卷舌 討論并通過遺傳圖解分析日常生活中的案例。 承上啟下,既復習了上節課所學內容,又發散思維,為下面的實驗做鋪墊。 學習科學家探索知識持之以恒的精神,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 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 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及分析能力 調動學生的思維。 先描述實驗現象,由性狀表現逐步分析基因組成,由表及里,從現象到本質。 觀察與思考結合 加深理解 培養動手能力 培養學生歸納總結的能力。 明確重難點 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加強動手能力。 理論聯系實際,學以致用,突出本節課的重難點。體驗用遺傳學規律解釋生活現象的成就感。 二、禁止近親結婚 1、禁止近親結婚的原因 我國婚姻法規定:直系血親和三代以內的旁系血親之間禁止結婚。 過渡:雙眼皮的父母也可能會生出單眼皮的孩子。在這個實例中,隱性基因控制的是單眼皮這一隱性性狀。如果隱性基因控制的是致病的性狀,后代會出現什么情況? 展示圖片:健康的夫妻和他們白化病的孩子。 解釋出現的這種現象。 介紹白化病及其他幾類常見的遺傳病。 解釋這類由隱性基因控制的遺傳病近親結婚,后代出現患病兒的概率會大大增加。通過幾種遺傳病在非近親結婚和近親結婚中后代出現患病兒概率的對比直觀反映:近親婚配其后代患隱性遺傳病的機會增多。 直系血親和旁系血親 展示直系血親和旁系血親圖譜 禁止近親結婚的意義 大大降低了遺傳病的發病率。 對于民族的復興與強盛起著非常重大的意義。 討論:《紅樓夢》中,賈寶玉是賈母的孫子,林黛玉是賈母的外孫女,他們的愛情悲劇讓讀者唏噓不已。從科學角度來看,寶玉和黛玉結婚合適嗎? 白化病患者的基因型為aa。Aa表現是正常的,但是攜帶隱性致病基因,會遺傳給下一代。看起來健康的父母其實都是隱性致病基因a的攜帶者,并都有可能將致病基因a遺傳給孩子,因此當孩子的基因組成是aa時,表現為白化病。 了解身邊常見的幾類遺傳病,通過數據分析,深刻認識到近親婚配其后代患隱性遺傳病的機會增多。 從自身出發,知道哪些是直系血親,哪些是旁系血親。 認同優生優育的理念。 理清直系血親和旁系血親的。將理論用于實際分析中。 自然過渡 通過案例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 分析案例,鞏固所學知識。 理論聯系實際。切入主題,引導學生自我感悟,認同優生優育。 強化認識 了解對知識的掌握情況。 課堂作業 指導學生完成課堂作業。 完成后交流。 檢測,鞏固。 課堂小結 引導學生總結本節課的收獲。 學生小結 培養自我梳理的習慣。 板書設計 基因的顯性和隱性 孟德爾的豌豆雜交實驗 相對性狀:顯性性狀——高莖————D 2、基因 隱性性狀——矮莖————d 3、相對性狀和顯隱性基因組成的對應關系 DD、Dd——表現顯性性狀 Dd————表現隱性性狀 在Dd中,雖然d控制的性狀不表現,但會遺傳下去 禁止近親結婚 禁止近親結婚的原因 直系血親和旁系血親 禁止近親結婚的意義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