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體對外界環境的感知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與作用 ??本節內容是人教版《生物學》七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第六章“人體生命活動的調節”/第一節/眼和視覺,本節課是學習了有關人體的營養、消化、體內物質的運輸和廢物的排出等知識之后,向同學介紹的人體對外界環境的感知中眼與視覺的知識,從現象到本質,層層深入,既是知識的介紹,又是很好的一次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教育,培養學生注意用眼姿勢。基于以上教材的分析,根據新課程標準要求,我確立如下教學目標: ? 2.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概述人體通過眼等器官獲得外界信息的情況;描述眼球的結構及主要功能。 過程與方法:培養學生動手意識,學會拆解眼球模型,清楚各部分構造。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良好的用眼習慣,樹立愛護眼睛的意識。 教學重點 ??(1)眼球的結構和視覺的形成。 ??(2)近視的成因及預防的方法。 ??4.教學難點 ? 視覺的形成和近視的成因。 二、學情分析 ? 學生對“眼睛與視覺”這部分內容是比較感興趣的,他們不僅對結構與功能感興趣,更對與眼睛有關的疾病感興趣,尤其是與他們密切相關的“近視”,想要清楚地了解為什么。教學中充分挖掘學生頭腦中的感性材料,利用啟發性語言喚起學生豐富的想象,讓學生自主地去探究、去認識,不斷地培養能力。 本章先從人們對外界信息的感知入手,引出眼和視覺以及耳和聽覺,繼而才介紹神經系統的組成和神經系統的基本方式。這樣做的目的是:強調人體通過自身的神經調節和激素調節來適應周圍環境變化;強調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強調關注人與周圍環境的相互關系;強調要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引導學生沿著科學發現的本來面目更加合理的學習。 三、教學方法 按照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訓練為主線的原則。在教學過程中采取以探究法為主,結合講述法、觀察法、討論法等多種教學方法,采用教師講授與學生自學相結合,教師的啟發與學生的分析、討論、歸納相結合以及師生共同探究的方法,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四、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二次備課 一、游戲導入 圖片展示游戲:大家來找茬,發現兩幅圖片有幾處不同點。教師提問你們找到不同點主要是通過那些器官完成的? 對的,眼睛是我們視覺的重要組成部分,那么我們還有哪些與之類是的呢? 嗅覺、味覺、聽覺、觸覺等等。 據科學家研究表明,我們接受外界信息最多的是視覺,其次是聽覺,而嗅覺主要是感受氣味,味覺是感受酸甜苦辣,觸覺是感受物體的冷熱刺激等等。既然我們感受外界信息最多是視覺,那么這節課我們先研究一下眼和視覺。 二 、眼球結構和功能 1、自主學習 同學們請看書P79眼球的基本結構和功能示意圖,兩分鐘后,幻燈片上會顯示出眼球結構模式圖,請同學們以小組搶答的方式回答。 對照屏幕,讓學生說出眼球每部分的結構與功能。 2、合作學習與交流 小組合作拆解眼球結構模型,分別指出每一部分名稱及其功能。請完成最快的小組組長上前展示每部分的名稱與功能。 3、小結回顧 師生一起回顧所學知識,眼球分為眼球壁和內容物。而眼球壁包括外膜(角膜、鞏膜),中膜(虹膜、脈絡膜、睫狀體),內膜(視網膜);內容物包括晶狀體和玻璃體。為了方便記憶,我們可以簡稱為“一孔二體三膜”。 4、瞳孔 提問有家里養貓的同學嗎?有注意到貓有什么特點嗎?展示兩幅圖片,讓他們感受貓眼的不同點——瞳孔不一樣。猜猜那幅圖是中午的,哪幅圖是傍晚的?引出瞳孔是光線進出的通道。 聯想我們生活中,大太陽時我們會瞇著眼,而走到暗處時我們會睜大眼睛。 出示人眼的圖片,指出鞏膜、虹膜、瞳孔。再想一下不同地方人眼珠顏色不一樣,指的是什么不一樣?什么含有色素? 三、視覺的形成 首先展示雙凸透鏡成像圖片,在白板上呈現的是倒像。那么我們眼球中有沒有類似雙凸透鏡的部位呢?晶狀體。白板紙則相當于視網膜。所以物體在我們視網膜上成的是倒像,但是我們實際看到的是倒像嗎? 學生自主閱讀P79最后一段,看一下視覺的形成中還需要哪些過程? 通過PPT展示圖片一起感受視覺形成的過程,物體——角膜——瞳孔——晶狀體——玻璃體——視網膜上的感光細胞——視神經——大腦皮層視覺中樞——形成視覺。 那如果眼的哪些結構受損會導致失明呢?學生回答,最后得出視覺形成必須具備的三個條件: 1.眼球的完好 2.視神經正常 3.大腦皮層的視覺中樞正常 出示相關例題,讓學生進行病例診斷。 生活大比拼:說一說眼球的晶狀體、瞳孔和視網膜分別相當于照相機的什么結構? 學生回答:晶狀體——鏡頭;瞳孔——光圈;視網膜——膠卷(底片) 近視及預防 1、近視 觀察兩幅圖片的不同點,左邊近處清晰,遠處模糊;右邊近處清晰,遠處模糊。其實左邊就是近視眼的世界、而右邊就是遠視眼的世界。現在我們一起欣賞一段動畫,看一下近視到底是怎么形成的。 看完動畫后,那么近視到底怎么形成的呢?晶狀體曲度過大或眼球前后徑過長使物像落在視網膜的前方。 那么需要佩戴什么眼鏡呢?請同學們認真觀察下自己的或周圍同學的眼鏡,有什么特點?我們叫這種中間薄兩邊厚的眼鏡叫凹透鏡,它可以矯正視力。 近視的預防 結合課本圖Ⅳ51總結預防近視的方法。 學生熟記“三要”、“四不看”,并應用到生活中去。 課堂練習 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最后師生一起回顧本課知識。 ? 板書設計: 眼和視覺 一、眼球的結構及功能 二、視覺的形成過程 光線→角膜→瞳孔→晶狀體→玻璃體→視網膜→視神經→視覺中樞 (透光)??(折射)?? (成像)??? (形成視覺) 三、近視及預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