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外…………○…………裝…………○…………訂…………○…………線…………○…………)(※※請※※不※※要※※在※※裝※※訂※※線※※內※※答※※題※※)(…………○…………內…………○…………裝…………○…………訂…………○…………線…………○…………)初中歷史與社會八下5.2.3《群星璀璨的晚明科學巨匠》同步試卷一、單選題(共11題;共22分)1.明清時期,古典小說的創作進入成熟階段,其中揭示了清王朝走向衰亡的歷史命運,思想性強、藝術性高,被公認為中國古典小說藝術巔峰之作的是(???)A.?《紅樓夢》??????????????????????B.?《三國演義》??????????????????????C.?《水滸傳》??????????????????????D.?《西游記》2.著名學者余秋雨在談到中西文化時這樣說:“當歐洲行將走出漫長而黑暗的中世紀,步入文藝復興、工業革命與地理大發現帶來的光亮和崛起時,中國卻步入了文化專制登峰造極的時代。”結合所學知識,請回答問題(1)以下史實最能體現當時這種文化專制的是(???)A.獨尊儒術B.創設科舉制C.焚書坑儒D.《四庫全書》的編撰(2)明清的文化專制遭到當時一些先進知識分子批判,主要代表人物有(???)①黃宗羲?②徐光啟??③李贄??④孟德斯鳩A.①②B.②④C.①③D.②③3.下列關于《本草綱目》的敘述,正確的是(???)A.?奠定了我國中醫治療學的基礎?????????????????????????????????B.?是我國第一部完整的藥物學著作C.?廣泛涉及醫學、藥物學、生物學等諸多科學領域?????D.?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醫書4.明清時期中國古典小說異軍突起,在乾隆盛世時期成書的是(?)A.?《三國演義》??????????????????????B.?《水滸傳》??????????????????????C.?《紅樓夢》??????????????????????D.?《西游記》5.歷史圖片被稱為“凝固的歷史”,對下列圖片信息解讀不正確的是(???)A.?圖①反映了商朝高超的青銅鑄造工藝??????????B.?圖②中的發明對航海事業產生重要影響C.?圖③反映了宋代活字印刷技術的高超水平???D.?圖④中的著作被稱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6.(2016?山西)山西是中國戲曲的搖籃.20世紀50年代,在山西發現了種類繁多、古樸精美的宋、遼、金戲曲文物,有戲臺遺跡、戲劇壁畫、出土珍品等.中華民族的藝術瑰寶--元雜劇也發源并成熟于山西,成為元曲的重要組成部分.明清時期還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四大梆子戲”,即北路梆子、晉劇、上黨梆子、蒲?。铝袑@段材料的理解有誤的是(?)???????A.?豐富的戲曲文物,說明了山西是中國戲曲的搖籃B.?元雜劇作為元曲的組成部分,發源并成熟于山西C.?具有地方特色的“四大梆子戲”形成于明清時期D.?山西“四大梆子戲”是在元雜劇的基礎上形成的7.秦始皇“焚書坑儒”,漢武帝“罷百家、獨儒術”,明朝”八股取士”和清朝大興“文字獄”的根本目的是(???)A.?防止人民的反抗???????????????????B.?壓制知識分子???????????????????C.?鞏固封建統治???????????????????D.?統一思想8.在預防和治療甲型H1N1等疫病過程中,下列著作中有可能提供醫治方法的是(???)A.?《本草綱目》??????????????????B.?《天工開物》??????????????????C.?《夢溪筆談》??????????????????D.?《齊民要術》9.宋代是中國古代科學技術發展史上最輝煌的時期,幾乎在所有中國傳統科學技術領域都留下了新的記錄。以下科技成就屬于宋代的是(???)①發明活字印刷術②改進造紙術③指南針應用于航海④火藥開始用于軍事A.?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④10.春秋戰國時期我國的社會結構發生了深刻變化,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A.?變化的根本原因是諸侯爭霸????????????????????????????????B.?我國從奴隸社會進入了封建社會C.?出現了鐵農具和牛耕???????????????????????????????????????????D.?產生了地主階級和農民階級11.正確認識史實與結論之間的關系,是歷史學習的重要目標之一。下列史實與結論對應正確的有(???)序號史實結論①明清統治者實行八股取士禁錮了人們的思想②伽利略發現自由落體定律標志著科學革命的開端③《共產黨宣言》的問世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④明治維新日本成為世界第一個邁上工業化道路的國家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二、材料分析題(共3題;共35分)12.明清兩朝鼎盛時期,中國的農耕文明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高峰。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2020年,西藏自治區成立55周年。西藏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自元朝開始,中央政府就已實現對西藏的管理,到了清朝得到進一步加強。材料二:明清是中國歷史上社會秩序穩定的一個偉大時期……如果能更好地了解這幾百年來的中國歷史,我們應能發現不少的革新和發展。中國社會遠非停滯不前,不過與西方相比其步伐較慢,程度較淺罷。——費正清《中國:傳統與變革》材料三:明清之后,科技發展開始顯露出一些近代科學研究的特點。李約瑟認為“對于科學史家來說,唐代是人文主義的,而宋代較重于科學技術方面,明清時期則是科技集大成時期,而且這一時期有些研究成果仍至世界領先地位”。(1)列舉兩例清政府加強管理西藏地區的史實。(2)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明清時期在思想領域“革新與發展”的主要表現是什么?(3)結合所學知識,舉例說明“明清時期則是科技集大成時期”。13.明清之際是一個“天崩地解”的時代,“一些最敏銳的心靈”進行了一場痛定思痛的反思,期望為時的社會尋找某種解決問題的方案。(1)“一些最敏銳的心靈”主要是指哪些思想家?(2)他們為什么要進行反思?(3)他們思考了哪些重要問題?14.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翰林院庶吉士徐駿,系康熙朝刑部尚書徐乾學之子,也是顧炎武的甥孫。雍正八年(1730年),徐駿在奏章里,將“陛下”的“陛”字錯寫成“狴”字,雍正見后,立即將徐駿革職。后來再派人細查,在徐駿的詩集里找出了如下詩句“清風不識字,何得亂翻書”“明月有情還顧我,清風無意不留人”,據此雍正認為這是心懷不軌,照大不敬律斬立決。(1)這段材料反映了清朝的什么事件?(2)你認為材料所提及的“明月有情還顧我,清風無意不留人”這句詩有什么問題嗎?為什么會給作者招來殺身之禍?(3)清朝統治者這一做法給中國造成了什么后果?答案解析部分一、單選題1.【答案】A2.【答案】(1)D(2)C3.【答案】C4.【答案】C5.【答案】C6.【答案】D7.【答案】C8.【答案】A9.【答案】B10.【答案】A11.【答案】B二、材料分析題12.【答案】(1)確立歷代西藏達賴和班禪都必須經過中央政府冊封的制度;清朝在西藏設置駐藏大臣,監督西藏地方政務;清朝在西藏設立噶廈,授予達賴和駐藏大臣管理政教事務的權力;頒布《欽定藏內善后章程》,規范西藏地方行政體制和法規等。(2)明清時期出現了一股要求個性解放、平等和民主,帶有早起啟蒙性質的進步思潮。(3)如《天工開物》,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或《本草綱目》,東方藥物巨典;或《農政全書》,農業百科全書)13.【答案】(1)李贄、顧炎武、黃宗羲、王夫之。(2)明朝滅亡,清朝建立受時勢的影響,檢討明朝滅亡的原因(3)李贄:宣稱人皆有私,追求物質享受乃是自然稟賦,每個人都可山順其自然之性,“各從所好,各騁所長,’,使個性得到自由發展。顧炎武:批評科舉制,認為“八股之害,等于焚書,而敗壞人才,有甚于咸陽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十余人也”。黃宗羲:認為君主專制是“天下之大害”還認為“工商皆本,手工業、商業跟農業一樣,都是為了滿足社會的基本需求。王夫之:主張“大賈富民者,國之司命也”讓富民放手經營工商業。14.【答案】(1)大興文字獄。(2)這兩句詩是寫景的,本身役有任何間題。清朝統治者捕風捉影,認為“明”暗指“明朝,’.“清”影射“清朝,’.暗喻心念明朝,對清朝統治不滿(3)清朝的文字獄制造了社會恐怖,摧殘了人才。許多知識分子不敢過問政治,從而禁錮了思想,嚴重阻礙了中國社會的發展和進步。或:文字獄制造了嚴重的恐怖氣氛,知識分子人人自危,不敢議論時政,不敢研究現實,思想文化領域呈現萬馬齊暗的景象。(第1頁共3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