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版九年級歷史與社會下冊第六單元 第五課 “一國兩制”與統一大業 同步練習 一、選擇題 1. “香港特別行政區不實行社會主義制度和政策,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的此項條款體現了( ) A.高度自治的政策 B.一個中國的原則 C.“一國兩制”的構想 D.地方服從中央的原則 2. 歷史解釋是歷史學科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以下對“一國兩制”這一歷史概念理解正確的是( ) A.“一國”就是一個獨立的中國,即中華人民共和國 B.“一國”就是一個統一的中國,即中華人民共和國 C.“兩制”就是兩種制度,即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和政治協商制度 D.“兩制”就是兩種制度,即政治協商制度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3. 鄧小平指出,“一國兩制”之所以能夠行得通,“主要是我們這個國家這幾年發展起來了,是個興旺發達的國家,有力量的國家,而且是個值得信任的國家”。可見,香港、澳門能夠回歸祖國得益于( ) A.“一國兩制”適合國情 B.港澳同胞回歸心切 C.改革開放后我國綜合國力增強 D.國際社會的大力支持 4. 1997年7月1日,1999年12月20日,中國政府先后對香港、澳門恢復行使主權,洗雪了百年國恥。在此之前,侵占香港、澳門的國家分別是( ) A.英國、西班牙 B.西班牙、葡萄牙 C.英國、葡萄牙 D.英國、法國 5. 2019年5月31日,習近平在給澳門少年兒童的回信中寫道:“我經常想起《七子之歌》,歌中表達的游子對回到母親懷抱的渴望十分感人。”澳門回歸主要得益于( ) A.城市經濟特區的設立 B.城市經濟體制改革的推進 C.“一國兩制”的實施 D.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 6. “紫荊開后白蓮開,喜事翩躚接踵來。神州大地齊歡慶,一國兩制譜新篇。”這首詩歌中的“喜事”是指( ) A.新政協召開、開國大典 B.西藏和平解放、抗美援朝戰爭勝利 C.川藏、新藏公路通車 D.香港、澳門回歸 7. 2019年12月20日,習近平主席出席了慶祝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大會并發表了重要講話。在講話中,他深情回顧了澳門回歸祖國20年來取得的舉世矚目的成就,充分肯定了澳門在“一國兩制”實踐中的獨特作用。下列關于“一國兩制”的說法正確的有( ) ①中央人民政府行使主權 ②“一國”是“兩制”的前提和基礎 ③特別行政區享有完全的自治權 ④“一國兩制”中的“兩制”是指社會主義制度和資本主義制度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8. 從20 世紀 50 年代“金門廈門門對門,大炮小炮炮打炮”,到 20 世紀 80 年代“廈門金門門對門,三通兩制促和平”,這一變化說明了 ( ) A.和平成為世界的主流 B.中美關系取得突破性進展 C.海峽兩岸關系走向緩和 D.港澳回歸推動祖國統一 9. 1992年,“海協會”與“海基會”達成“九二共識”。“九二共識”的核心內容是海峽兩岸均堅持( ) A.一個中國原則 B.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C.獨立自主原則 D.互補互利原則 10. 下列史實有利于推進兩岸實現“三通”的是 ( ) ①廈門經濟特區的建立 ②“一國兩制”構想的成功實踐 ③江澤民提出八項主張 ④美國第七艦隊進入臺灣海峽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1. 下列史實有利于實現海峽兩岸統一的是 ( ) ①三大戰役的勝利 ② “一國兩制”構想的提出 ③香港. 澳門的回歸 ④大陸綜合實力的增強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12. 歷史上,中國共產黨與國民黨曾進行過兩次合作,推動了中國革命的發展。2005年4 月國民黨主席連戰率團參訪大陸,揭開了國共兩黨互動與兩岸關系發展的新一頁。展望兩黨第三次合作,其最重要的前提是( ) A.必須走社會主義道路 B.實現“三通” C.堅持一個中國原則 D.堅持改革開放 13. 海峽兩岸同胞是血濃于水的一家人。下列事件反映出( ) ①2005年,胡錦濤會見連戰一行。 ②2008年11月,兩岸實現“三通”。 ③2015年,習近平在新加坡會見馬英九。 A.兩岸經濟交流日益密切 B.兩岸政治交流逐漸增強 C.兩岸黨派交流日益加強 D.兩岸政治、經濟交流不斷加強 14. 2016年4月10上午,臺灣樂氏同仁堂回歸大陸開業剪彩儀式暨新聞發布會在鄭州舉行,這對于增進兩岸人民福祉,促進兩岸文化交流,必將產生重大的現實意義。在海峽兩岸關系進一步發展的今天,實現臺灣和祖國大陸和平統一的基礎和前提仍然是( ) A.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 B.兩岸經濟交流,互補互利 C.兩岸直接通航通商 D.海基會和海協會的領導人進行互訪 15. 2019年,海峽兩岸貿易額再度突破2000億美元。據海關總署統計,1—11月,兩岸貿易額為2070.6億美元。臺商來大陸投資持續增長,投資領域從制造業進一步向服務業延伸。材料反映了( ) A.海峽兩岸經貿往來頻繁 B.兩岸實現“三通” C.祖國統一問題已經解決 D.兩岸達成了“九二共識” 二、非選擇題 16.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聲明,中華人民共和國對香港的基本方針政策如下:(一)為了維護國家的統一和領土完整,并考慮到香港的歷史和現實情況,中華人民共和國決定在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時,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三十一條的規定,設立香港特別行政區。(二)香港特別行政區直轄于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除外交和國防事務屬中央人民政府管理外,香港特別行政區享有高度的自治權……(五)香港的現行社會、經濟制度不變,生活方式不變。 ——中英關于香港問題的聯合聲明 材料二 香港問題為什么能夠談成呢?并不是我們參加談判的人有特殊的本領,主要是我們這個國家這幾年發展起來了,是個興旺發達的國家,有力量的國家……當然,香港問題能夠解決好,還是由于……根本方針或者說戰略搞對了,也是中英雙方共同努力的結果。 ——鄧小平《在中央顧問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 材料三 圖一 圖二 (1)根據材料一,說說我國解決香港問題的最基本的目的和采用的基本方針。 (2)根據材料二,歸納香港能夠順利回歸祖國的原因。 (3)材料三兩幅圖片分別反映了什么重大事件?這兩個歷史事件有什么重大歷史意義? 17.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我國對臺方針政策既是長期的歷史經驗的總結,也是不同時期具體現實的反映;既有歷史的延續性,也有與時俱進的開創性……其中最為核心的基礎在胡錦濤主席的四點意見中得到了高度的集中概括和總結。 ──《廈門日報》 材料二 2008年12月15日,臺灣海峽北線空中雙向直達航路正式開通啟用,這標志著兩岸同胞期盼已久的直接. 雙向. 全面空中通航變成現實。 材料三 “想通了就通了。”吳伯雄在南京大學演講時感性地表達他內心的欣慰之情,“一年來,兩岸交流合作向前邁進了一大步,得來不易,但說容易也真容易。”他在此次大陸訪問中還多次公開說:“我們共同走的方向非常正確,國民黨一定會堅持這個正確的方向。” ──《新華網》2009年5月31日 請回答: (1)從1949年以來我們黨和政府經歷了四代領導集體,請結合所學知識和材料一寫出其中兩位領導人對臺具體方針。 (2)近年來,大陸與臺灣的經濟交往日益密切,到如今已經形成了一種什么樣的經濟局面? (3)回首過往,兩岸關系走過了不平凡的歷程。結合所學知識和材料寫出體現海峽兩岸發展的二個事例。 (4)目前妨礙臺灣回歸祖國的因素有哪些?你認為臺灣是否可以順利回歸?為什么? 18. 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江澤民《為促進祖國統一大業的完成而繼續奮斗》:“努力實現和平統一,中國人不打中國人。我們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決不是針對臺灣同胞,而是針對外國勢力干涉中國統一和搞‘臺灣獨立’的圖謀的。” 材料二 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會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 請回答: (1)大陸與臺灣的交往最早開始于什么時候? (2)臺灣問題是如何形成的? (3)阻礙臺灣和平統一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4)材料和圖片說明了什么問題? (5)結合材料和相關知識,談談你對解決臺灣問題的認識。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5CBCCC 6-10DCCAD 11-15CCDAA 二、非選擇題 16. (1)目的:維護國家的統一和領土完整。基本方針:“一國兩制”。 (2)我國綜合國力不斷增強;“一國兩制”偉大構想的提出;中英雙方的共同努力;等等。 (3)圖一反映的是中英香港政權交接儀式;圖二反映的是中葡澳門政權交接儀式。香港、澳門回歸祖國,標志著中國人民洗雪了百年國恥,在完成祖國統一大業的道路上邁出了重要一步。 17. (1)毛澤東:解放臺灣(三十六計. 和為上計);鄧小平:和平統一. 一國兩制;江澤民:八項主張;胡錦濤:四點意見。寫出其中的兩點即可。 (2)相互促進. 互補互利。 (3)汪辜會談. 九二共識. 08年海峽兩岸直接通航. 09年胡吳會晤等等。 (4)國外反華勢力. 臺獨勢力等。可以,原因:中國綜合國力的增強. 海峽兩岸人民的心愿. 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 國際社會認同“一個中國”. 兩岸關系日益密切等等。 18. (1)大陸與臺灣的交往最早開始于三國時期。 (2)解放戰爭中,蔣介石戰敗,退居臺灣。 (3)阻礙臺灣和平統一的主要因素有國際反華勢力和“臺獨”勢力分裂傾向。 (4)說明了祖國統一是海峽兩岸人民的共同愿望,是民心所向,大勢所趨。 (5)①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反對“兩國論”。 ②爭取和平統一,但決不放棄使用武力。 ③大力發展經濟,提高綜合國力。 ④加強兩岸交流,加強對話和溝通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