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思品七(下)第四課第一框 《生活變化大搜索》導學案科目 思品 主備人 張福榮 審核人 課型 新授 備課時間課題 《生活變化大搜索》 課時安排 1課時 授課時間導學目標 1、明白電視機的變遷是改革開放經濟發展的縮影。 2、了解改革開放以來人們的服飾發生著新的變化,改革開放前物質匱乏,人們的思想也不解放,不通過服飾來展示自己的個性,表達的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改革開放以后,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的思想觀念的變化,人們的服飾逐漸大膽追求個性和美麗和諧。 3、時代不同,人們在購物方面的經歷和感受也不同。學習重點難 點 教學重點:以電視機的變化感受生活發生的變化,根據本地實際變化的情況進行感悟。教學難點:為什么電視機的變遷是改革開放的縮影,人們購物的經歷和感受為什么不同。學習方法:勾劃出重點知識點、自主學習、小組討論、合作交流展示、練習鞏固導 學 過 程 備注一、自主學習 通過閱讀課文,并結合自身實際完成下列問題:1、寫出自己家現有的家用電器。2、對照課本41-42頁的圖片,說出20世紀六七年代服飾、20世紀80年代的服飾、20世紀90年代21世紀初的服飾的特點。3、仔細觀看課本44頁的圖片,根據自己的了解寫出今天的廢品收購工具和廢品名稱。4、你還知道哪些方面的變化,說出來與大家分享。二、合作探究:小組討論交流展示,質疑并解惑1、從電視機的變遷中反應出什么信息?2、對比購物的變化,你還知道有哪些不一樣?并說一說你品味到了什么?三、知識拓展:改革開放后,中國家庭生活的變化物質生活方面:老百姓在改革開放前一般都是買布自己做衣服,而且一年一般也就做一、二件;現在大家基本上都買成衣,而且每年都買許多件,甚至都很難數得清楚。老百姓從吃不飽(當時在城市的人們在吃完飯時可以是飽的,但沒有多久就餓了,原因是沒有油水);現在已經發展到吃得過飽,有許多人要減肥。當年,很多人都是二代人、三代人同居一室(指成人),房間里面搭木頭架子,做成雙層床,甚至做成“閣樓”,有些城市人均還不到三平方米;現在一些富裕家庭有幾套房子,人均幾十甚至幾百平方米,那些不富裕的家庭,住房情況也大為改善,至少我沒有再聽說有二代人同居一室的情況了。當年大家出行主要靠公交車和步行,那時的公交車少,等一、二個小時是常事,如果有輛自行車是件讓人羨慕的事,經常有同事、朋友要來借;現在有許多人都有了自己的汽車,現在的公交條件也比過去強多了,班次多、車況好、密度也高,許多城市還修了地鐵。精神生活方面:在言論自由上,過去有許多話是不敢說,也不能說的,一不小心就成了“反革命”;現在一般的說說,肯定不會有問題(只要你不是有意的造謠),有許多人在網上、雜志上發表與執政當局相反的意見和觀點也不會受到追究。在政治民主上,那時候所有的選舉都是上面定了,底下再投票,甚至還有人追查投票的情況;現在,雖然有許多還是上面定的,但還是在選舉前要征求一下意見,下面也可以另外推選別的候選人,也有過另外推選別的候選人當選的例子。在文化上,當年出的書很少,電影也少,戲劇更少(在“文革”前期,僅僅有八個“樣板戲”),稍不小心,就被說成是“資產階級路線”;現在每年出的書、電影、電視讓人都看不過來,還出現了許多新的娛樂方式,如:K歌等。四、實戰演練一、單項選擇題(下列各題中,選項中只有一個最符合題意)1、下圖漫畫《祖孫乘涼》,說明了( )A、現在的人都貪圖享受,艱苦創業的意識淡薄B、我國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顯著提高C、過去時代的人沒有現代人會享受2、中國農村的改革始于1978年的( )A、土地開始買賣 B、深圳經濟特區的建立 C、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3、“80年代我們喝的是味道;九十年代我們喝的是品質;今天我們還要喝健康。”這一段廣告詞主要說的是( )A、不同時代的人,生活質量的變化 B、不同時代的人購物方式的變化C、不同時代的人購物內容的變化五、我的收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