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2張PPT)第二節內環境的穩態人教版高中生物學習目標說明內環境穩態及其生理意義;嘗試解釋生物體維持PH穩定的機制;簡述穩態的調節機制。1.文化基礎:闡明內環境穩態及其生理意義。2.自主發展:闡述穩態的調節機制和維持PH穩定的機制。3.社會參與:關注相關健康問題,增強自我保健與關愛他人的意識。血液生化檢查過程問題探討在進行常規體檢時,通常要做血液生化檢查,以了解肝功能、腎功能、血糖、血脂等是否正常。右圖是某人的血液生化檢查化驗單的一部分。1.為什么血液的生化指標能反映機體的健康狀況?提示:血液生化指標指的是血液中各種化學成分的含量,包括機體多種代謝產物的含量。健康機體的生化指標般都處于正常范圍內,即處于相對穩定的狀態。當機體某項生理功能出現障碼。勢必影響其代謝產物的含量,進而引起血液生化指標的變化,因此血液的生化指標可以反映機體的健康狀況,并可以作為診斷疾病的依據。例如,在正常情況下,轉氨酶主要分布在各種組織的細胞內,以心臟和肝中的活性最高,在血液中的活性很低。當某種原因使細胞膜通透性增高時,或因組織壞死細胞破裂后,可有大量轉氨酶進人血液,引起血液中轉氨酶活性升高。2.每種成分的參考值(即正常值)都有一個變化范圍,這說明什么?3.從化驗單上可以看出什么成分超出正常范圍?這可能會對人體造成什么不利影響?提示:這說明:(1)內環境成分的含量不是恒定不變的,而是在一定范圍內波動,內環境穩態表現為一種動態平衡:(2)不同個體存在一定差異。提示:(1)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即谷草轉氨酶)略微低于正常值,這通常沒有臨床意義,建議定期復查。若該值偏高,說明肝功能受損。(2)葡萄糖含量超標,且糖化血清白蛋白嚴重超標可能是糖尿病。糖尿病患者長期高血糖,會導致眼、腎、心臟、血管、神經等慢性損害。(3)甘油三酯超標,可引起高血脂癥,易并發冠心病、動脈粥樣硬化等。一、內環境的動態變化1.細胞代謝會產生許多___________________,如碳酸等;人和動物吃的食物代謝后也會產生一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這些物質進入內環境,會使機體的pH發生怎樣的變化呢?下面的探究活動將幫助你回答這個問題。酸性物質酸性或堿性物質提出問題模擬生物體維持PH的穩定模擬生物體維持pH的穩定的實驗結果分析(結論:滴加鹽酸后,自來水pH逐漸減小。滴加NaOH溶液后,逐漸增大)結論:在一定范圍內滴加鹽酸還是NaOH溶液,緩沖液的pH均保持相對穩定。結論:無論滴加鹽酸還是NaOH溶液,生物材料的pH均保持相對穩定。比較以上三個圖的曲線變化規律可知:生物材料的性質類似于緩沖液而不同于自來_______,說明生物材料內含有________________,因而能維持pH相對穩定。水緩沖物質思考與討論1.就加入HCI或NaOH后pH的變化來說,肝勻漿更像自來水還是更像緩沖液?提示:肝勻漿加入HCl或NaOH后pH的變化更像緩沖液。2.緩沖液的pH變化為什么與自來水的不同?提示:緩沖液加入少量酸或堿后,pH變化不明顯,原因是磷酸緩沖液中含有NaH2PO4,Na2HPO2,其中NaH2PO,呈酸性,當加人少量NaOH時,可以中和OH-;Na2HPO,呈堿性,當加入少量HCL時,可以中和H-。水溶液則不同,加人酸或堿后,pH變化明顯。4.請根據模擬實驗的結果,嘗試對機體維持pH穩定的機制進行解釋。3.方法步驟9中所用到的生物材料與肝勻漿的實驗結果類似嗎?提示:類似提示:機體內環境中含有緩沖對HCO-3/H2CO3、HPO42-/HPO4等,它們能夠對酸和堿起緩沖作用。除此以外,機體還可以通過對生理活動進行調節來維持pH穩定。例如,當劇烈運動時,肌肉中會產生大量的乳酸和H2CO3。乳酸進人血液后,可與血液中的NaHCO3發生作用,生成乳酸鈉和H2CO3。H2CO3是一種弱酸,可以分解成CO2和H2O。血液中的CO2增多會刺激呼吸中樞,使呼吸運動增強,增加通氣量,從而將CO2排出體外,所以對血液的pH影響不大。當乳酸鈉進人血液后,與血液中的H2CO3發生作用,形成碳酸氫鹽,過多的碳酸氫鹽可以由腎排出。這樣由于血液中緩沖物質及機體的調節作用,血液的酸堿度不會發生很大的變化。1.人體內環境中也有很多緩沖對,其中最重要的是________________其次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HCO-3/H2CO3HPO42-/H2PO4-2.當一定量的_________________物質進入后,內環境的__________仍能維持在一定范圍內。酸性或堿性pH3.穩態(1)變化原因:外界___________的變化和體內_________________活動的進行。環境細胞代謝(2)實例——體溫變化①正常情況下,不同人的體溫,會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的不同而存在著微小的差異。年齡性別②同一個人的體溫在一日內也有變化,但一般不超過____________。1℃(3)盡管周圍的氣溫波動范圍較大,但健康人的體溫始終接近________。37℃(4)內環境穩態含義:正常機體通過調節作用,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協調活動,共同維持內環境的_______________狀態。各個器官、系統相對穩定3.腎臟是形成尿液的器官,當發生腎功能衰竭時,病人的______________等的代謝會紊亂。可出現全身__________。尿素氮升高、嘔吐等一系列癥狀,即_______________,嚴重時會導致死亡。二、對穩態調節機制的認識1.人體各器官、系統協調一致地正常運行,是維持___________________的基礎。2.如果某種器官的功能出現障礙,就會引起____________________。內環境穩態穩態失調水和無機鹽水腫尿毒癥5.1926年,美國著名生理學家坎農(W.B.Cannon,1871—1945)提出穩態的概念。穩態不是恒定不變,而是一種___________________。他提出,內環境穩態是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共同作用下,通過機體各種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工合作、協調統一而實現的。4.1857年,法國著名生理學家貝爾納(C.Bernard,1813—1878)提出∶內環境的穩定是生命能___________________存在的首要條件,內環境保持穩定主要是依賴_________________的調節。獨立和自由神經系統動態的平衡神經調節和體液調節器官、系統6.隨著分子生物學的發展,人們發現免疫系統對于內環境穩態也起著重要的調節作用∶它能發現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引起內環境波動的因素。7.目前普遍認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調節網絡是機體維持穩態的主要調節機制。清除異物、病原微生物神經一體液—免疫8.人體維持穩態的調節能力是有_________________。當外界環境的變化過于劇烈,或人體自身的調節功能出現障礙時,內環境的穩態就會遭到____________,危及機體健康。一定限度的破壞①你有過發高燒的經歷嗎?談談高燒最嚴重時的感受。體溫過高時為什么要采取物理降溫或藥物降溫的措施?提示:正常的體溫是體內細胞進行各種生化反應最適宜的溫度,發高燒時,各種酶的活性發生變化,代謝紊亂,機體功能異常。發熱時的癥狀大部分集中在中樞神經系統,病人感覺不適、頭疼、頭暈、嗜睡等,同時常有食欲不振、厭食、惡心的表現。發熱時機體處于一種明顯的分解代謝過旺的狀態,持續高熱必定引起器官的功能負荷加重,有可能誘發器官功能不全或引起組織損傷。對于6個月至4歲的幼兒來說,持續高熱容易發生驚厥,相當數量的患兒由此出現腦損傷,如智力落后、甚至癲癇,因此應注意及時采用物理方法或服用藥物來退燒降溫。思考與討論②嚴重腹瀉后,如果只喝水,不補充鹽,內環境的滲透壓可能會出現什么變化?提示:內環境滲透壓會降低。當內環境滲透壓降低時,內環境中的水將較多地通過滲透作用進入細胞內,造成細胞吸水腫脹,進一步導致細胞代謝和功能紊亂。嚴重時人體會出現疲倦、全身不適、惡心、食欲減退、皮下組織腫脹等癥狀。提示:高原空氣稀薄,大氣壓和氧分壓低,易造成體內缺氧。這說明外界環境的變化會影響內環境的穩態。若外界環境變化不劇烈,并且機體代償機制良好,內環境的波動較小,仍能維持穩態;若外界環境變化劇烈,機體代償機制不好,內環境穩態將受到破壞,就會影響身體健康。③援藏的技術人員到青藏高原后常會出現頭痛、乏力、心跳加快甚至血壓升高等癥狀,為什么?這說明外界環境與內環境穩態之間有什么關系?2.細胞代謝需要依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來提供能量,只有血糖濃度和血液中的_____________保持在正常范圍內,才能為這一反應提供充足的反應物。三、內環填穩態的重要意義1.細胞代謝是由細胞內眾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組成的,完成這些反應需要各種物質和條件。復雜的化學反應氧化分解葡萄糖含氧量3.細胞代謝的進行離不開酶,酶的活性受_______________等因素的影響。只有_________________等都在適宜的范圍內,酶才能正常地發揮催化作用。溫度、PH溫度、pH4.內環境的化學成分與健康血漿蛋白代謝廢物血糖Ca2+O2血漿蛋白含量降低,使血漿滲透壓降低,從而使血漿進入組織液的水分增多,同時水分回流入血漿減少,這樣會造成組織液積聚過多,機體出現組織水腫①血漿中尿素等含量增多,說明腎衰竭,可能患有尿毒癥;②血漿中氨含量增多,說明肝臟的解毒功能出現障礙當我們長時間沒有進食,葡萄糖供給不足,血糖含量過低而影響了機體的供能時,會表現出四肢發抖、頭暈、心慌,甚至昏迷等癥狀;當血糖含量過高時,會得糖尿病,機體會表現出多食、多飲、多尿等癥狀①血液中Ca2+含量過低時,哺乳動物會出現抽搐癥狀;②血液中Ca2+含量過高時,易患肌無力癥;③當長時間缺鈣時,兒童易患佝僂病,老年人易患骨質疏松癥有人到青藏高原后,會出現頭痛、乏力、心跳加快,甚至血壓升高等癥狀,這是因為高原空氣稀薄、大氣壓和氧分壓低,造成了體內缺氧5.內環境的理化性質與健康內環境的理化性質失衡也會引起疾病。下面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幾種內環境失衡情況:(1)滲透壓失衡:當患腸胃炎時,我們常常感到四肢無力,其原因是體內丟失了大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使____________________遭到破壞。腸胃炎導致消化道對_________________的吸收能力減弱,因此,我們需要通過輸液來維持____________________。水分和無機鹽滲透壓平衡水和無機鹽滲透壓的平衡(2)體內pH失衡:常表現為____________________,會引起心腦血管疾病、高血壓、糖尿病、肥胖等疾病。(3)體溫失衡:當我們感冒發燒時,會出現食欲不振、精神不佳等癥狀,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影響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催化功能,造成消化不良和其他代謝活動的紊亂。小于正常數值體內溫度過高消化酶等各類酶6.由此可見,內環境穩態是機體進行正常生命活動的_______________。必要條件四、穩態概念的發展1.在分子水平上,存在______________的穩態、______________的穩態、______________的穩態等。基因表達激素分泌酶活性2.在正常生長和分裂的細胞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表達存在著穩態,如果這個穩態受到破壞,正常細胞就可能會變成癌細胞;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3.正常人體內調節血糖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激素是處于動態平衡的,如果它們的分泌素亂,人體血糖的穩態就會受到破壞。胰島素和胰高血糖素4.在細胞水平上,存在細胞的___________________的穩態等;7.可見,在生命系統的各個層次上,都普遍存在著穩態。穩態已經成為_________________的一大基本概念。6.在群體水平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存在穩態,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也存在穩態。5.在器官水平上,存在________________的穩態(血壓、心率)、消化腺分泌_______________的穩態等;分裂和分化心臟活動消化液種群數量的變化生命科學五、練習與應用1.下列關于內環境穩態調節的描述,正確的是( )A.所有的穩態都是相對的B.所有穩態的維持都需要神經—體液—免疫調節C.所有穩態的形成都有許多系統直接參D.內環境穩態不受外界環境影響A提示:內環境穩態是指細胞外液的理化性質和化學成分都處于動態平衡中,而不是恒定不變,所以說穩態是相對的,A正確;穩態的主要調節機制是神經—體液—免疫調節網絡,但并不是每一項理化性質或化學成分的穩定都需要神經—體液—免疫調節,B錯誤;穩態的形成需要多種器官和系統協調運行,但并不一定有多種系統直接參與,C錯誤;內環境的穩態會受外界環境因素變化和體內細胞代謝活動的影響,D錯誤。2.關于人體內環境中pH調節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人體血液的pH通常在7.35~7.45之間B.血液中乳酸過多時,就會與NaHCO3發生反應,生成乳酸鈉和H2CO3C.血液中Na2CO3過多時,就與H2CO3結合形成NaHCO3D.pH的相對平衡是在神經—體液的調節下獨立完成的D提示:人體雖然在代謝過程中會產生許多酸性物質,這些酸性物質進入血液后,就會和血液中的緩沖物質發生反應,其中的乳酸就與NaHCO3發生反應,生成乳酸鈉和碳酸。碳酸是一種弱酸,可以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對血液的pH影響不大。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增多時,可刺激呼吸中樞,引起呼吸加快,將多余的二氧化碳排出體外。當Na2CO3進入血液后,就與血液中的H2CO3發生作用,形成NaHCO3,過多的NaHCO3可由腎臟排出。這樣,由于緩沖物質的調節,使血液中pH基本維持在7.35~7.45之間,變動幅度不大。3.拓展應用2017年,科學家研制了一個充滿電解質溶液的大塑料袋,并用它來撫有早產的羊蓋。羊蓋在此"人造子宮"中待了4周。足月后,研究者發現。它們與在母羊子宮中待到足月出生的小羊一樣健康。請你推測或搜集相關資料,從內環境粒態的角度分析"人遣子宮"的構成。提示:“人造子宮”看起來像一個大塑膠袋,確切地說是用特殊材質制成的一種生物袋。它要代替母羊子宮孕育羊羔,這個生物袋內必須裝“羊水”,能夠為早產羊羔生活提供適宜的液體環境。該“羊水”模擬自然子宮羊水的成分種類和含量,除水和電解質外,包含多種可以促進羊羔生長的營養物質和生長因子,如蛋白質、糖類、脂肪等,也包括抗生素、尿素等。此外,這種“羊水”還必須具備適宜的溫度和酸堿度。“人造子宮”接有專門管道,需要每天注入定量電解質溶液,以確保“羊水”得到更新,保持相對穩定。另外,“人造子宮”外部配置了機器胎盤,與早產羊羔的臍帶連通。早產羊羔靠機器胎盤來獲得養料,排出代謝廢物,以保持羊羔內環境的穩定:含有養料和O2的新鮮血液源源不斷輸送到羊羔體內,羊羔的心臟也將較多含有CO2和其他代謝廢物的血液擠壓到機器胎盤中,后者將血液更新之后再回輸到羊羔體內。課后作業調查體溫的日變化規律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內環境的穩態》教學設計課題第二節內環境的穩態單元第一章學科生物年級高一學習目標與核心素養說明內環境穩態及其生理意義;嘗試解釋生物體維持PH穩定的機制;簡述穩態的調節機制。1.文化基礎:闡明內環境穩態及其生理意義。2.自主發展:闡述穩態的調節機制和維持PH穩定的機制。3.社會參與:關注相關健康問題,增強自我保健與關愛他人的意識。重點內環境問題及其調節機制難點內環境問題及其調節機制教學過程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導入新課播放視頻《血液生化檢查過程》課前查閱資料,播放視頻《血液生化檢查過程》通過視頻和圖片,讓學生基本了解內環境特征和意義。提出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講授新課問題探討在進行常規體檢時,通常要做血液生化檢查,以了解肝功能、腎功能、血糖、血脂等是否正常。右圖是某人的血液生化檢查化驗單的一部分。1.為什么血液的生化指標能反映機體的健康狀況?提示:血液生化指標指的是血液中各種化學成分的含量,包括機體多種代謝產物的含量。健康機體的生化指標般都處于正常范圍內,即處于相對穩定的狀態。當機體某項生理功能出現障碼。勢必影響其代謝產物的含量,進而引起血液生化指標的變化,因此血液的生化指標可以反映機體的健康狀況,并可以作為診斷疾病的依據。例如,在正常情況下,轉氨酶主要分布在各種組織的細胞內,以心臟和肝中的活性最高,在血液中的活性很低。當某種原因使細胞膜通透性增高時,或因組織壞死細胞破裂后,可有大量轉氨酶進人血液,引起血液中轉氨酶活性升高。2.每種成分的參考值(即正常值)都有一個變化范圍,這說明什么?提示:這說明:(1)內環境成分的含量不是恒定不變的,而是在一定范圍內波動,內環境穩態表現為一種動態平衡:(2)不同個體存在一定差異。3.從化驗單上可以看出什么成分超出正常范圍?這可能會對人體造成什么不利影響?提示:(1)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即谷草轉氨酶)略微低于正常值,這通常沒有臨床意義,建議定期復查。若該值偏高,說明肝功能受損。(2)葡萄糖含量超標,且糖化血清白蛋白嚴重超標可能是糖尿病。糖尿病患者長期高血糖,會導致眼、腎、心臟、血管、神經等慢性損害。(3)甘油三酯超標,可引起高血脂癥,易并發冠心病、動脈粥樣硬化等。一、內環境的動態變化1.細胞代謝會產生許多___________,如碳酸等;人和動物吃的食物代謝后也會產生一些__________。提出問題這些物質進入內環境,會使機體的pH發生怎樣的變化呢?下面的探究活動將幫助你回答這個問題。播放視頻《模擬生物體維持PH的穩定》模擬生物體維持pH的穩定的實驗結果分析結論:滴加鹽酸后,自來水pH逐漸減小。滴加NaOH溶液后,逐漸增大結論:在一定范圍內滴加鹽酸還是NaOH溶液,緩沖液的pH均保持相對穩定。結論:無論滴加鹽酸還是NaOH溶液,生物材料的pH均保持相對穩定。比較以上三個圖的曲線變化規律可知:生物材料的性質類似于緩沖液而不同于自來_______,說明生物材料內含有________________,因而能維持pH相對穩定。思考與討論1.就加入HCI或NaOH后pH的變化來說,肝勻漿更像自來水還是更像緩沖液?提示:肝勻漿加入HCl或NaOH后pH的變化更像緩沖液。2.緩沖液的pH變化為什么與自來水的不同?提示:緩沖液加入少量酸或堿后,pH變化不明顯,原因是磷酸緩沖液中含有NaH2PO4,Na2HPO2,其中NaH2PO,呈酸性,當加人少量NaOH時,可以中和OH-;Na2HPO,呈堿性,當加入少量HCL時,可以中和H-。水溶液則不同,加人酸或堿后,pH變化明顯。方法步驟9中所用到的生物材料與肝勻漿的實驗結果類似嗎?提示:類似4.請根據模擬實驗的結果,嘗試對機體維持pH穩定的機制進行解釋。提示:機體內環境中含有緩沖對HCO-3/H2CO3、HPO42-/HPO4等,它們能夠對酸和堿起緩沖作用。除此以外,機體還可以通過對生理活動進行調節來維持pH穩定。例如,當劇烈運動時,肌肉中會產生大量的乳酸和H2CO3。乳酸進人血液后,可與血液中的NaHCO3發生作用,生成乳酸鈉和H2CO3。H2CO3是一種弱酸,可以分解成CO2和H2O。血液中的CO2增多會刺激呼吸中樞,使呼吸運動增強,增加通氣量,從而將CO2排出體外,所以對血液的pH影響不大。當乳酸鈉進人血液后,與血液中的H2CO3發生作用,形成碳酸氫鹽,過多的碳酸氫鹽可以由腎排出。這樣由于血液中緩沖物質及機體的調節作用,血液的酸堿度不會發生很大的變化。1.人體內環境中也有很多緩沖對,其中最重要的是__________其次還有________________等。2.當一定量的_________________物質進入后,內環境的__________仍能維持在一定范圍內。3.穩態(1)變化原因:外界___________的變化和體內_________________活動的進行。(2)實例——體溫變化①正常情況下,不同人的體溫,會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的不同而存在著微小的差異。②同一個人的體溫在一日內也有變化,但一般不超過____________。(3)盡管周圍的氣溫波動范圍較大,但健康人的體溫始終接近________。(4)內環境穩態含義:正常機體通過調節作用,使____________協調活動,共同維持內環境的_______________狀態。對穩態調節機制的認識1.人體各器官、系統協調一致地正常運行,是維持___________________的基礎。2.如果某種器官的功能出現障礙,就會引起____________________。3.腎臟是形成尿液的器官,當發生腎功能衰竭時,病人的______________等的代謝會紊亂。可出現全身__________。尿素氮升高、嘔吐等一系列癥狀,即_______________,嚴重時會導致死亡。4.1857年,法國著名生理學家貝爾納(C.Bernard,1813—1878)提出∶內環境的穩定是生命能___________________存在的首要條件,內環境保持穩定主要是依賴_________________的調節。5.1926年,美國著名生理學家坎農(W.B.Cannon,1871—1945)提出穩態的概念。穩態不是恒定不變,而是一種___________________。他提出,內環境穩態是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共同作用下,通過機體各種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工合作、協調統一而實現的。6.隨著分子生物學的發展,人們發現免疫系統對于內環境穩態也起著重要的調節作用∶它能發現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引起內環境波動的因素。7.目前普遍認為,__________________調節網絡是機體維持穩態的主要調節機制。8.人體維持穩態的調節能力是有____________。當外界環境的變化過于劇烈,或人體自身的調節功能出現障礙時,內環境的穩態就會遭到_________,危及機體健康。思考與討論①你有過發高燒的經歷嗎?談談高燒最嚴重時的感受。體溫過高時為什么要采取物理降溫或藥物降溫的措施?提示:正常的體溫是體內細胞進行各種生化反應最適宜的溫度,發高燒時,各種酶的活性發生變化,代謝紊亂,機體功能異常。發熱時的癥狀大部分集中在中樞神經系統,病人感覺不適、頭疼、頭暈、嗜睡等,同時常有食欲不振、厭食、惡心的表現。發熱時機體處于一種明顯的分解代謝過旺的狀態,持續高熱必定引起器官的功能負荷加重,有可能誘發器官功能不全或引起組織損傷。對于6個月至4歲的幼兒來說,持續高熱容易發生驚厥,相當數量的患兒由此出現腦損傷,如智力落后、甚至癲癇,因此應注意及時采用物理方法或服用藥物來退燒降溫。②嚴重腹瀉后,如果只喝水,不補充鹽,內環境的滲透壓可能會出現什么變化?提示:內環境滲透壓會降低。當內環境滲透壓降低時,內環境中的水將較多地通過滲透作用進入細胞內,造成細胞吸水腫脹,進一步導致細胞代謝和功能紊亂。嚴重時人體會出現疲倦、全身不適、惡心、食欲減退、皮下組織腫脹等癥狀。③援藏的技術人員到青藏高原后常會出現頭痛、乏力、心跳加快甚至血壓升高等癥狀,為什么?這說明外界環境與內環境穩態之間有什么關系?提示:高原空氣稀薄,大氣壓和氧分壓低,易造成體內缺氧。這說明外界環境的變化會影響內環境的穩態。若外界環境變化不劇烈,并且機體代償機制良好,內環境的波動較小,仍能維持穩態;若外界環境變化劇烈,機體代償機制不好,內環境穩態將受到破壞,就會影響身體健康。三、內環填穩態的重要意義1.細胞代謝是由細胞內眾多______________組成的,完成這些反應需要各種物質和條件。2.細胞代謝需要依靠________________來提供能量,只有血糖濃度和血液中的_____________保持在正常范圍內,才能為這一反應提供充足的反應物。3.細胞代謝的進行離不開酶,酶的活性受__________等因素的影響。只有________等都在適宜的范圍內,酶才能正常地發揮催化作用。4.內環境的化學成分與健康血漿蛋白血漿蛋白含量降低,使血漿滲透壓降低,從而使血漿進入組織液的水分增多,同時水分回流入血漿減少,這樣會造成組織液積聚過多,機體出現組織水腫代謝廢物①血漿中尿素等含量增多,說明腎衰竭,可能患有尿毒癥;②血漿中氨含量增多,說明肝臟的解毒功能出現障礙血糖當我們長時間沒有進食,葡萄糖供給不足,血糖含量過低而影響了機體的供能時,會表現出四肢發抖、頭暈、心慌,甚至昏迷等癥狀;當血糖含量過高時,會得糖尿病,機體會表現出多食、多飲、多尿等癥狀Ca2+①血液中Ca2+含量過低時,哺乳動物會出現抽搐癥狀;②血液中Ca2+含量過高時,易患肌無力癥;③當長時間缺鈣時,兒童易患佝僂病,老年人易患骨質疏松癥O2有人到青藏高原后,會出現頭痛、乏力、心跳加快,甚至血壓升高等癥狀,這是因為高原空氣稀薄、大氣壓和氧分壓低,造成了體內缺氧5.內環境的理化性質與健康內環境的理化性質失衡也會引起疾病。下面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幾種內環境失衡情況:(1)滲透壓失衡:當患腸胃炎時,我們常常感到四肢無力,其原因是體內丟失了大量的___________,使____________________遭到破壞。腸胃炎導致消化道對_________________的吸收能力減弱,因此,我們需要通過輸液來維持____________________。(2)體內pH失衡:常表現為____________,會引起心腦血管疾病、高血壓、糖尿病、肥胖等疾病。(3)體溫失衡:當我們感冒發燒時,會出現食欲不振、精神不佳等癥狀,這是由于____________,影響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催化功能,造成消化不良和其他代謝活動的紊亂。6.由此可見,內環境穩態是機體進行正常生命活動的_______________。四、穩態概念的發展1.在分子水平上,存在_________的穩態、________的穩態、______________的穩態等。2.在正常生長和分裂的細胞中,___________的表達存在著穩態,如果這個穩態受到破壞,正常細胞就可能會變成癌細胞;3.正常人體內調節血糖的______________等激素是處于動態平衡的,如果它們的分泌素亂,人體血糖的穩態就會受到破壞。4.在細胞水平上,存在細胞的___________________的穩態等;5.在器官水平上,存在________________的穩態(血壓、心率)、消化腺分泌_______________的穩態等;6.在群體水平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存在穩態,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也存在穩態。7.可見,在生命系統的各個層次上,都普遍存在著穩態。穩態已經成為_________________的一大基本概念。五、練習與應用1.下列關于內環境穩態調節的描述,正確的是( A )A.所有的穩態都是相對的B.所有穩態的維持都需要神經—體液—免疫調節C.所有穩態的形成都有許多系統直接參D.內環境穩態不受外界環境影響提示:內環境穩態是指細胞外液的理化性質和化學成分都處于動態平衡中,而不是恒定不變,所以說穩態是相對的,A正確;穩態的主要調節機制是神經—體液—免疫調節網絡,但并不是每一項理化性質或化學成分的穩定都需要神經—體液—免疫調節,B錯誤;穩態的形成需要多種器官和系統協調運行,但并不一定有多種系統直接參與,C錯誤;內環境的穩態會受外界環境因素變化和體內細胞代謝活動的影響,D錯誤。2.關于人體內環境中pH調節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D)A.人體血液的pH通常在7.35~7.45之間B.血液中乳酸過多時,就會與NaHCO3發生反應,生成乳酸鈉和H2CO3C.血液中Na2CO3過多時,就與H2CO3結合形成NaHCO3D.pH的相對平衡是在神經—體液的調節下獨立完成的提示:人體雖然在代謝過程中會產生許多酸性物質,這些酸性物質進入血液后,就會和血液中的緩沖物質發生反應,其中的乳酸就與NaHCO3發生反應,生成乳酸鈉和碳酸。碳酸是一種弱酸,可以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對血液的pH影響不大。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增多時,可刺激呼吸中樞,引起呼吸加快,將多余的二氧化碳排出體外。當Na2CO3進入血液后,就與血液中的H2CO3發生作用,形成NaHCO3,過多的NaHCO3可由腎臟排出。這樣,由于緩沖物質的調節,使血液中pH基本維持在7.35~7.45之間,變動幅度不大。3.拓展應用2017年,科學家研制了一個充滿電解質溶液的大塑料袋,并用它來撫有早產的羊蓋。羊蓋在此"人造子宮"中待了4周。足月后,研究者發現。它們與在母羊子宮中待到足月出生的小羊一樣健康。請你推測或搜集相關資料,從內環境粒態的角度分析"人遣子宮"的構成。提示:“人造子宮”看起來像一個大塑膠袋,確切地說是用特殊材質制成的一種生物袋。它要代替母羊子宮孕育羊羔,這個生物袋內必須裝“羊水”,能夠為早產羊羔生活提供適宜的液體環境。該“羊水”模擬自然子宮羊水的成分種類和含量,除水和電解質外,包含多種可以促進羊羔生長的營養物質和生長因子,如蛋白質、糖類、脂肪等,也包括抗生素、尿素等。此外,這種“羊水”還必須具備適宜的溫度和酸堿度。“人造子宮”接有專門管道,需要每天注入定量電解質溶液,以確保“羊水”得到更新,保持相對穩定。另外,“人造子宮”外部配置了機器胎盤,與早產羊羔的臍帶連通。早產羊羔靠機器胎盤來獲得養料,排出代謝廢物,以保持羊羔內環境的穩定:含有養料和O2的新鮮血液源源不斷輸送到羊羔體內,羊羔的心臟也將較多含有CO2和其他代謝廢物的血液擠壓到機器胎盤中,后者將血液更新之后再回輸到羊羔體內。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小組討論,分析問題。【學習活動一】學生閱讀課本,帶著問題,閱讀課文,回答問題。視頻播放,坐標圖分析實驗結果。小組討論,回答相關問題【學習活動二】學生閱讀,分組討論,基于對穩態調節機制的認識進行思考討論。小組討論,回答相關問題【學習活動三】學生閱讀,分組討論,分析內環境穩態是機體進行正常生命活動的意義。小組討論,完成表格。根據所學,完成相關練習通過實例分析,領悟內環境的動態變化特征,總結穩態的含義,培養概括和科學思維能力。帶著問題,通過閱讀,了解了解穩態的動態變化。培養學生獲取信息的能力,加深學生對概念的認識,激發學生的科學研究的興趣。通過小組討論,了解現象分析本質,層層遞進,比較方法的運用,有效促進學生思維發展,利于學生更好的理解穩態的變化。利用歸納、分析、概括等思維能力,有利于建立對穩態調節機制的認識,滲透科學方法和科學精神。通過小組討論,了解現象分析本質,層層遞進,比較方法的運用,有效促進學生思維發展。通過討論及活動,學生能認同內環境穩態是機體進行正常生命活動的必要條件。通過表格對比的方式,使學生更快掌握內環境的化學成分與健康。回顧舊知,鞏固和應用所學知識。課堂小結1.通過比較自來水、緩沖液和肝勻漿中加入酸或堿后pH的變化,說明生物組織勻漿與緩沖液更類似,而與自來水不同,從而推測生物體是如何維持pH穩定的。2.人體內環境中也有很多__緩沖對__,其中最重要的是HCO/H2CO3,其次還有HPO/H2PO等。當一定量的酸性或堿性物質進入后,內環境的pH仍能維持在一定范圍內。3.變化原因:外界環境的變化和體內細胞代謝活動的進行。4.正常機體通過調節作用,使各個器官、系統協調活動,共同維持內環境的相對穩定狀態。5.血糖濃度和血液中含氧量保持正常:保證機體正常的能量供應。6.溫度、pH相對恒定:酶活性正常,細胞代謝正常。板書第二節內環境的穩態一、內環境的動態變化1.模擬生物體維持pH的穩定2.穩態二、對穩態調節機制的認識三、內環境穩態的重要意義課后作業調查體溫的日變化規律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精品試卷·第2頁(共2頁)HYPERLINK"http://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模擬生物體維持pH的穩定—2019版.mp4 第二節 內環境的穩態.doc 第二節 內環境的穩態.pptx 血液生化檢查全過程.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