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版九年級歷史與社會下冊第六單元 第一課 新生政權的鞏固與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 同步練習 一、選擇題 1. 為了抗美援朝、保家衛國,中國人民志愿軍于哪一年開赴朝鮮作戰( ) A.1949年 B.1950年 C.1953年 D.1955年 2. 毛澤東說:“我們不出兵,讓敵人壓至鴨綠江邊,國內國際反動氣焰增高,則對各方都不利,首先是對東北更不利,整個東北邊防軍將被吸住,南滿電力將被控制。”這句話中的“敵人”是指( ) A.英法聯軍 B.美國侵略軍 C.八國聯軍 D.日本侵略者 3. 周恩來總理曾鄭重警告美國:“中國人民絕不能容忍外國的侵略,也不能聽任帝國主義者對鄰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之后,新中國與鄰國并肩戰斗,歷時3年取得某場戰爭的重大勝利,使帝國主義不敢輕易作武裝侵華的嘗試。這場戰爭( ) A.使祖國實現了完全統一 B.為新政權贏得相對穩定的和平發展環境 C.保證了新中國土改的順利進行 D.開拓了新中國外交的新局面 4. “斗地主”已經成為現在喜聞樂見的群眾性游戲,使地主退出歷史舞臺的變革是( ) A.土地改革 B.西藏和平解放 C.新中國成立 D.解放戰爭 5. 欣賞下列“話劇”:農民對地主說:“你被消滅了”;地主對農民說:“你翻身當家了”;土地興奮地說:“我要換新主人了”;農民、地主、土地一起說:“一切都變了”。該“話劇”所反映的史實發生于( ) A.1937~1945年 B.1946~1949年 C.1950~1952年 D.1953~1957年 6. 20世紀50年代初,分到土地的農民歡天喜地地說:“過去頭頂地主的天,腳踏地主的地,現在都成為我們的了”“分了地,出了氣,見了天”。材料表明土地改革( ) ①得到農民的擁護 ②使農民獲得了解放 ③廢除了地主土地所有制 ④實現了工業化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7. 1950年11月,我國北方農村某家庭正在召開家庭會議。關于這次會議的內容可能有( ) ①宣傳土地改革的內容 ②商談參加開國大典的事宜 ③商量參軍保衛國家安全的事宜 ④商量歡迎中國人民志愿軍凱旋的問題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8. 建立起自己獨立的現代工業體系,是中國人尋求了一個多世紀的夢想。為實現這一“夢想”,新中國于1953年開始( ) A.實行土地改革 B.實施第一個五年計劃 C.開展人民公社化運動 D.推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9. 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基本任務之一是集中力量發展( ) A.輕工業 B.重工業 C.農業 D.工商業 10. 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我國對經濟、文教衛生的基本建設投資達493億元,超過計劃15.3%,工業建設成就頗豐,1957年全國工業總產值達704億元,一批過去非常薄弱的基礎工業包括制造飛機、汽車、拖拉機、發電設備、冶金設備、重型和精密機器等新的工業部門,在我國建立起來了。這些成就( ) A.推進了城市文化和經濟市場化的發展 B.踐行了綜合平衡中穩步前進的方針 C.為社會主義工業化奠定了初步基礎 D.通過縮減文教衛生的基本建設投資到工業中 11. 20世紀20年代,毛澤東提出“人民來制定憲法”的思想:勞動人民參與立憲,把他們認為應該如何管理國家的意見集中起來,上升為國家意志。實踐毛澤東這一思想的會議是( ) A.中共一大 B.中共七大 C.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D.第一屆全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 12. 土地改革的完成,徹底摧毀了我國存在兩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農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為土地的主人,但幾年后國家就對農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的原因是( ) A.封建土地制度嚴重阻礙了生產力的發展 B.為了學習蘇聯走社會主義道路 C.小農經濟難以滿足國民經濟發展的需要 D.為了推動手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13. 山東臨沂某校打算舉辦一期“圖片凝固歷史”的展覽,下圖是竇艷萍同學提供的一幅圖片,該圖片反映了我國某行業的公私合營情況,你知道它出現在( ) A.土地改革期間 B.抗美援朝戰爭期間 C.三大改造時期 D.社會主義建設新時期 14. 家鄉的一個木匠回憶當時社會主義改造時說了以下的話,你認為符合實際的是( ) ①當時手工業的合作化推動了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②當時自己縣的木匠都踴躍參加了農業合作社 ③1956年,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個體手工業者參加了手工業合作社 ④1956年手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5. “文章合為時而著”,高考作文題也能彰顯時代精神。1956年全國高考作文題是《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這里“幸福的年代”含義是( ) A.三大改造完成,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建立了 B.土地改革,使人民有了自己的土地 C.大躍進運動,使人民豐衣足食 D.改革開放,使人民走上了致富之路 二、非選擇題 16.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毛澤東說:“我們不出兵,讓敵人壓至鴨綠江邊,國內國際反動氣焰增高,則對各方都不利,……總之,我們認為應當參戰,必須參戰,參戰利益極大,不參戰損害極大。” 材料二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保和平,為祖國,就是保家鄉!中國好兒女,齊心團結緊,抗美援朝打敗美帝野心狼! (1)根據材料一及所學知識,簡述中國人民志愿軍出兵朝鮮的原因? (2)根據材料二回答:“跨過鴨綠江”的軍隊的名稱是什么?是何時跨過鴨綠江的?他們“跨過鴨綠江”的目的是什么? (3)這支軍隊的戰士被譽為什么?你能說出幾個這場戰爭中的戰斗英雄嗎? (4)“打敗美帝野心狼”的時間和標志是什么? (5)試分析這場戰爭取得勝利的原因? 17.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圖一 圖二 材料二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1954年9月20日在首都北京,莊嚴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這個憲法以1949年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為基礎,又是《共同綱領》的發展。這個憲法鞏固了我國人民革命的成果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來政治上、經濟上的新勝利,并且反映了國家在過渡時期的根本要求和廣大人民建設社會主義社會的共同愿望。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1954年)序言》 (1)材料一圖一中的文件是在什么時間制定的?有何作用?圖二中的文件是我國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其中規定人民行使權力的機關是什么?其頒布有何意義? (2)結合材料二及所學知識,說說圖一、圖二之間的聯系。 (3)圖二文獻的性質是怎樣的? (4)圖二文獻主要規定了什么問題? 18.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社會主義改造的勝利,使中國的生產資料所有制結構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公有制經濟占據了絕對的優勢。1956年與1952年相比,在國民收入中各種經濟成分所占比重為:個體經濟從71.8%下降為7%,私營經濟從6.9%下降為0.1%,全民所有制經濟、集體所有制經濟和公私合營經濟三項合計比重從21.3%上升到92.9%。 材料二 中國共產黨在實踐中創造性地開辟了一條適合中國特點的社會主義改造道路,即創造了一系列從低級到高級逐步過渡的形式,用和平的方法改造個體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同時把經濟制度的改造和對人的改造相結合,在歷史上第一次實現了馬克思和列寧關于對資產階級進行和平贖買的設想,以新的經驗和思想豐富了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社會主義理論。 (1)根據材料一,指出社會主義改造的完成給生產資料所有制帶來了怎樣的變化。 (2)結合所學知識,說說社會主義改造完成的偉大歷史意義。 (3)根據材料二,概括我國三大改造的特點。(不得照抄材料)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5BBBAC 6-10ABBBC 11-15CCCDA 二、非選擇題 16.(1)美國侵略朝鮮,并嚴重威脅中國的安全,應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請求,中國政府派兵援助。 (2)中國人民志愿軍;1950年10月;抗美援朝、保家衛國。 (3) “最可愛的人”;黃繼光、邱少云等。 (4)1953年7月;美國被迫在停戰協定上簽字。 (5)抗美援朝是一場反侵略的正義戰爭;中國共產黨的英明決策和正確指揮;中國人民的大力支持;志愿軍和朝鮮軍民的英勇戰斗等。 17.(1)1949年。具有臨時憲法的作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以國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確定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為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奠定了基礎。 (2)195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為基礎,是對《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的發展。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頒布之前,《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起臨時憲法的作用。 (3)這是我國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也是我國有史以來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憲法。 (4)憲法規定我國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社會主義道路,一切屬于人民。 18.(1)實現了生產資料私有制向社會主義公有制的轉變。 (2)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在我國建立起來,我國從此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3)從低級到高級逐步過渡;用和平方式。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