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版九年級歷史與社會下冊第六單元 第五課 “一國兩制”與統一大業 同步練習 一、選擇題 1. 我國用“一國兩制”的構想解決港、澳、臺問題,主要是考慮了( ) ①三地的現狀?、谌氐臍v史 ③三地與大陸的差異?、艽箨懙纳鐣髁x制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 在香港交接儀式上,莊嚴宣告“中國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的是( ) A.江澤民 B.鄧小平 C.胡錦濤 D.習近平 3. 幾個小時前我還是皇家警察,但現在我已是一名堂堂正正的香港警察了?!痹摼煺f這句話是因為( ) A.鄧小平會見了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 B.中英兩國政府舉行了香港政權交接儀式 C.鄧小平提出了“一國兩制”的構想 D.中英簽署了關于香港問題的聯合聲明 4. 中葡兩國在關于澳門問題的聯合聲明中寫道:澳門特別行政區可以“中國澳門”的名義單獨同各國、各地區及有關國際組織保持和發展經濟、文化關系,并簽訂有關協定;澳門特別行政區保持財政獨立,中央人民政府不向澳門特別行政區征稅。據此可知,回歸后的澳門( ) A.可以開展獨立的外交活動 B.可以享有高度的自治權 C.可以擁有獨立的武裝力量 D.必須斷絕與葡萄牙的一切關系 5. 不同類型的資料具有不同的證史價值。下列資料中,對了解澳門歷史史證價值最大的是( ) A.電視劇《澳門的故事》 B.檔案“20世紀上半葉澳門檔案” C.小說《澳門歷史演義》 D.口述史“澳門口述歷史叢書” 6. “一國兩制”方針的提出,不僅為實現祖國統一大業指明了方向,也成為解決國際爭端的一個典范。下列選項中屬于成功運用此方針的“典范”是( ) A.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提出 B.“求同存異”方針的提出 C.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 D.澳門回歸 7. 2019是澳門回歸20周年,這是澳門繁榮穩定發展的20年。澳門回歸祖國( ) A.是“一國兩制”成功實踐 B.標志祖國統大業已完成 C.貫徹了“求同存異”方針 D.體現民族區域自治優越性 8. 1971年,美國提出“雙重代表權”方案,即同意北京和臺北都在聯合國都有席位。基辛格訪華時曾以此試探中國,被周恩來總理拒絕。這說明( ) A.中美兩國關系開始走向正?;? B.一個中國原則是我國政府的一貫立場 C.中國已恢復在聯合國合法席位 D.驅逐臺灣在聯合國席位成為中美共識 9. 一九九七年三月二十六日江澤民接受法國《國際政治》雜志采訪時說:“我們一貫主張在一個中國的原則下,通過兩岸政治談判解決兩岸間的政治分歧,實現臺灣和祖國大陸的統一?!蹦壳爸笇覈鉀Q這一問題的基本方針是( ) A.“三不政策” B.民族區域自治 C.“和平統一,一國兩制” D.武力解決 10. 兩岸達成空運直航、海運直航、郵政合作等協議的時間是( ) A.1976年 B.1978年 C.1987年 D.2008年11月 11. 據統計,自改革開放以來,大陸出版界出版臺灣圖書達千余種,印數近億萬冊。其中,僅臺灣的文藝作品即出版了七百余種(截止到1990年)。另外,臺灣出版界出版的大陸圖書也有幾千種,其中也是以文藝作品為多。這些變化充分說明海峽兩岸( ) A.統一的阻力已經完全消除 B.文化交流頻繁 C.相互交流僅限于文化領域 D.“一國兩制”構想已變為現實 12. 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紀念孫中山先生誕辰150周年大會上指出:“兩岸同胞是血脈相連的骨肉兄弟。兩岸是割舍不斷的命運共同體。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是維護兩岸和平、促進共同發展、造福兩岸同胞的正確道路”。“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關鍵是( ) A.實現直接“三通” B.堅持“一個中國”原則 C.加強經濟密切合作 D.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D.海峽兩岸進行廣泛交流,增進了兩岸人民的民族感情 13. 2008年12月15日,備受海內外矚目的兩岸空運直航. 海運直航及直航通郵正式啟動,兩岸 “三通”基本實現。下列史實有利于推進兩岸實現“三通”的是 ( ) ①汪辜會談 ②“一國兩制”構想的成功實踐 ③江澤民提出八項主張 ④美國第七艦隊進入臺灣海峽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4. 針對臺灣當局“兩個中國”. “一中一臺”的分裂活動,中央政府的反應是( ) A.宣布斷絕與臺灣的一切政治. 經濟. 文化往來 B.向聯合國投訴“臺獨”分子 C.在政治. 軍事. 外交等方面開展了聲勢浩大的反分裂. 反“臺獨”的斗爭 D.對臺灣進行了警告性打擊 15. 下圖是某同學制作的探究學習卡片。從中能夠得出的結論是 ( ) A.“一國兩制”構想逐步形成 B.海峽兩岸交往交流日益密切 C.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確立 D.香港、澳門回到了祖國懷抱 二、非選擇題 16. 仔細觀察下圖并回答問題: (1)圖一圖二分別展現的是哪兩個重大歷史事件的場景? (2)請寫出這兩個重大歷史事件發生的時間。 (3)這兩個事件有何重要的歷史意義? 17.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1981年8月26日,鄧小平在會見臺灣人士時,首次指出:臺灣不搞社會主義,社會制度不變,外國資本不動,甚至可以擁有自己的武裝力量。這是最早提出“一國兩制”。 材料二 現在時機已經成熟了,應該明確肯定1997年中國將收回香港,就是說,中國要收回的不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島、九龍。 ——鄧小平 材料三 1995年6月世界著名雜志《財富》推出了一個觸目驚心的封面專題——“香港之死(The Death Of HongKong)”。2007年《財富》雜志承認“在1997年7月1日回歸后的10年,香港……并沒有死掉”“這座城市比過去任何時候都充滿活力”。 (1)結合材料一思考,“一國兩制”最早是針對什么問題提出的?這一構想的具體含義是什么? (2)材料二表明了鄧小平怎樣的立場?他堅持這一立場的根本保障是什么? (3)材料三表明香港在回歸后“比任何時候都充滿活力”,這說明了什么? (4)16世紀中葉,葡萄牙侵占了澳門,100多年前,英國侵占了香港。為什么到了20世紀90年代,中國能夠收回香港和澳門?你從中得到什么啟示? 18. 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跨越56年時空,2005年臺商春節包機成功起航。2006年兩岸春節包機圓滿結束,兩岸12家航空公司共飛行了72個航班班次,運送臺灣居民及臺商眷屬27276人次。 ──據新華社北京2006年2月8日電 材料二 第61屆聯合國大會總務委員會2006年9月13日作出決定,拒絕將岡比亞等極少數國家提出的所謂“臺灣在聯合國代表權問題”和“聯合國在維護臺海和平方面起積極作用”兩項提案列入本屆聯大議程。這是臺灣當局妄圖在聯合國內制造“兩個中國”. “一中一臺”的鬧劇連續第14次遭到慘敗。 材料三 第八屆海峽兩岸花卉博覽會暨農業合作洽談會于2006年11月18日至22日在福建省漳州市舉行。第八屆“花博會”以“花開兩岸. 合作共贏”為主題。 請回答: (1)清朝前期為加強對臺灣的管轄設置了什么機構? (2)臺灣當局上演的鬧劇第14次遭到慘敗說明了什么問題? (3)你能簡要分析歸納臺灣回歸祖國的有利條件嗎? (4)近代史上臺灣曾經與祖國分離長達半個世紀,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這次分離呢? (5)臺商春節包機和海峽兩岸農業合作洽談會的圓滿成功,____________ 。( ) A.從根本上打擊了 B.完全解決了臺灣同胞往來兩地的困難 C.對祖國的統一大業有積極影響 D.促使兩岸政治關系發生重大變化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5AABBB 6-10DABCD 11-15BBDCB 二、非選擇題 16.(1)香港回歸;澳門回歸 (2)香港:1997年7月1日;澳門:1999年12月20日 (3)意義:香港、澳門回歸祖國,標志著中國人民洗雪了百年國恥,在完成祖國統一大業的道路上邁出了重要一步 17.(1)臺灣問題。在祖國統一的前提下,國家的主體堅持社會主義制度,同時在臺灣、香港、澳門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長期不變。 (2)立場:主權問題不容討論,中國堅決收回香港。 保障:國家的獨立,國力的增強,國際地位的提高。 (3)①說明了祖國是香港強大的后盾。 ②說明了“一國兩制”的正確性和可行性。(其他言之有理亦可) (4)原因:①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和綜合國力的不斷增強,國際地位的日益提高。 ②鄧小平提出“一國兩制”構想,為香港和澳門的回歸開辟了正確的途徑。 ③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使我國擁有獨立自主的內政和外交權利。 ④中華民族強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及統一的歷史大趨勢。 啟示:弱國無外交,落后就要挨打。(其他言之有理亦可) 18. (1)臺灣府。 (2)臺灣當局制造“兩個中國”. “一中一臺”的鬧劇不得人心,注定以失敗告終;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已成為國際社會的廣泛共識;絕大多數會員國主持公道,堅持正義。 (3)根本保證:中國綜合國力極大增強,國際地位顯著提高;民族心理: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海內外中華兒女的共同心愿,是不可抗拒的歷史潮流;歷史依據: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國際法依據:《開羅宣言》. 聯合國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合法席位的第2758 號決議. 中美三個聯合公報等文獻闡明的關于臺灣問題的原則;政策保證:“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榜樣借鑒:港. 澳順利回歸為解決臺灣問題提供了榜樣和借鑒。 (4)甲午中日戰爭 清政府戰敗 簽訂《馬關條約》割讓臺灣島 。 (5)C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