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版九年級歷史與社會下冊第六單元 第二課 艱辛探索與建設成就 同步練習 一、選擇題 1. 1956年4月25日,毛澤東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作了《論十大關系》的報告,為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提出了許多重要的思想原則,從思想上、理論上為□□□□的召開作了重要的準備。“□□□□”應是( ) A.中共七大 B.中共八大 C.遵義會議 D.開國大典 2. 中國共產黨探索社會主義道路的良好開端是中共八大,因為這次會議明確了黨和人民的主要任務是( ) A.進行社會主義改造 B.發展生產力,建設先進的工業國 C.開展階級斗爭 D.建立社會主義制度 3. 1959—1961年,我國面臨著建國以來前所未有的嚴重經濟困難。造成此次困難的最主要原因是( ) A.連續的自然災害的影響 B.“文化大革命”十年動亂的影響 C.林彪和江青反革命集團的破壞 D.“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的破壞 4. “什么叫共產?共產就是大車、牲口全部歸公……除了生活用品和存款是自己的,其余全是公有的,這就叫共產。共產共產,越共越好,一共就富了。”在此思想指導下建立的人民公社具有的特點是( ) A.規模巨大 B.公有化程度高 C.分配平均主義 D.無償調撥農用物資 5. 不同時代的宣傳畫體現了不同的時代風貌。下面的兩幅圖出現在( ) A.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 B.社會主義過渡時期 C.“文化大革命”時期 D.“大躍進”時期 6. 為克服困難局面,從1961年開始,黨和政府采取的措施是( ) A.對農業、手工業、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 B.發動“大躍進”運動 C.對國民經濟進行調整 D.實行人民公社化運動 7. 《中國歷史上錯失的三次戰略機遇期》一文中說:“在世界經濟蓬勃發展的20世紀六七十年代,中國卻把大量的精力浪費在內亂上,搞自我封閉。”這里的“內亂”是指( ) A.三大改造 B.“大躍進” C.人民公社化運動 D.“文化大革命” 8. 有些名字往往與時代特征有一定的聯系。下列名字與其出生的時代特征不相符的是( ) A.生于1949年,取名建國??? B.生于1951年,取名援朝? C.生于1958年,取名躍進??????D.生于1964年,取名文革 9. 毛澤東在《炮打司令部》大字報中指出:資產階級司令部的代表人物實際上是指( ) A. 周恩來、鄧小平 B. 劉少奇、鄧小平 C.周恩來、劉少奇 D.周恩來、朱德 10. “文化大革命”中國家主席劉少奇遭受了殘酷迫害,對此認識正確的是( ) ①“文化大革命”是一場動亂和災難 ②這是“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冤案 ③避免了資本主義復辟的危險 ④加強了民主與法制建設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11. 口號反映時代特色。“誰敢反對毛主席,就砸爛誰的狗頭!打翻在地,再踏上一只腳,讓他永世不得翻身”“打倒舊政府”“砸爛公檢法”,這些“文革”期間的口號反映的本質問題是( ). A.中國社會出現了嚴重混亂 B.人民的生命安全得不到保障 C.階級斗爭已發展到黨內 D.民主與法制遭受嚴重破壞 12. 全面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開始后,我國有些工業從無到有地發展起來。下列哪一項不是這一時期創立的( ) A.電子工業 B.原子能工業 C.航天工業 D.鋼鐵工業 13. 標志著我國打破西方國家核壟斷的國防科技成就是( ) A.原子彈的成功爆炸 B.核導彈的成功試驗 C.氫彈的成功爆炸 D.第一顆人造衛星的成功發射 14. 1971年4月24日,在神州大地無數地方的人們,懷著無比激動的心情,目睹了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伴隨著《東方紅》的悅耳曲調劃過夜空。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是( ) A.神舟一號 B.神舟五號 C.東方紅一號 D.神舟七號 15. 在“文化大革命”時期,我國國民經濟雖然遭到巨大損失,但也取得了一些令人矚目的成就。下列成就屬于這一時期取得的有( ) ①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強優勢的秈型雜交水稻 ②第一顆原子彈成功爆炸 ③第一顆氫彈爆炸成功 ④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成功發射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二、非選擇題 16. 材料一:毛澤東說:“現在我們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壺,能種糧食,還能磨成面粉,還能造紙。但是一輛汽車、一架飛機、一輛坦克、一輛拖拉機都不能造。” 材料二 新中國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農業經濟發展狀況圖 (1)根據材料一以及所學知識,為了改變毛澤東所說的狀況,黨中央在1953年制定并實施了什么規劃?請例舉出這一規劃取得的兩個主要成就。? (2)材料二中,由A到B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由 B到C變化的原因是什么? (3)材料二中,由C到D變化的原因是中央實行了哪種方針? (4)從材料二曲折的農業經濟發展歷程,可以得出哪些教訓? 17. 閱讀下列材料: “全國第一張馬列主義的大字報和《人民日報》評論員的評論,寫得何等好啊!請同志們重讀一遍這張大字報和這個評論。可是在五十多天里,從中央到地方的某些領導同志,卻反其道而行之,站在反動的資產階級立場上,實行資產階級專政,將無產階級轟轟烈烈的文化大革命打下去……又何其毒也……” ——《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張大字報》 請回答: (1)上述大字報中號召“請同志們重讀一遍”的人是誰?他為何要發動“文化大革命”? (2)材料中的“某些同志”實際上是指誰? (3)請寫出這場“無產階級轟轟烈烈的文化大革命”的起止時間。 (4)請你對這一運動作簡要評論。 18. 中國共產黨在探索建設社會主義道路上既有輝煌成就和成功經驗,也有嚴重失誤和沉痛教訓。請你根據材料,完成下列探究任務。 【召開會議明方向】 材料一 下面是為提交中共八大開會討論,中央有關部門先后提出的三份“二五”計劃中糧、棉、鋼產量在1962年應達到的指標(先后提出的三個方案)。 方案 糧產量 棉產量 鋼產量 方案一(1955年夏) 4600億斤 4300萬石 1100萬噸 方案二(1956年1月) 6400億斤 7000萬石 1500萬噸 方案三(1956年8月) 5000億斤 4800萬石 1050萬~1200萬噸 (1)從材料一的數據中,分析中共八大召開前黨的經濟建設的指導思想經歷了怎樣的變化。 【激情歲月釀失誤】 材料二 (2)你如何評價圖(a)、圖(b)反映的這些運動? 【調整經濟促發展】 材料三 1961年應適當地縮小基本建設規模,調整發展的速度,在已有的勝利的基礎上,采取“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方針。 ——中共八屆九中全會決議 (3)材料三中所說的“已有勝利”是事實嗎?你的理由是什么?決議中的這種說法反映了什么問題? 【階級斗爭搞內亂】 材料四 葉劍英首先拍案而起,說:“你們把黨搞亂了,把政府搞亂了,把工廠、農村搞亂了!你們還嫌不夠,還一定要把軍隊搞亂!這樣搞,你們想干什么?”徐向前激憤地拍著桌子說:“軍隊是無產階級專政的支柱。你們這樣把軍隊亂下去,還要不要這個支柱!” (4)你知道這場運動中最大的冤案是什么嗎?請根據材料四,說說“文化大革命”給國家帶來怎樣的災難。(至少寫出兩點) (5)綜合以上材料,談談上述史實對當今社會發展有何啟示。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5BBDBD 6-10CDDBA 11-15DACCC 二、非選擇題 16. (1)一五計劃;工業成就:鞍山鋼鐵公司、長春第一汽車制造廠、沈陽機床廠、飛機制造廠;交通成就: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寶成、鷹廈鐵路;武漢長江大橋。 (2)土地改革完成,社會主義制度確立;出現大躍進、人民公社化運動,急于求成,忽視了客觀的經濟規律。 (3)方針:調整、鞏固、充實、提高。 (4)教訓:尊重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生產關系的變革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的發展;要始終把改善人民生活放在首位等等。 17. (1)毛澤東。毛澤東錯誤地認為,黨中央出現了修正主義,黨和國家面臨著資本主義復辟的危險。為防止資本主義復辟,決定發動“文化大革命”。 (2)劉少奇、鄧小平。 (3)1966年至1976年。 (4)“文化大革命”是由領導者錯誤發動,被反革命集團利用,給黨、國家和各族人民帶來嚴重災難的內亂。 18. (1)材料一中方案二反映了追求高速度的傾向,后來調整了經濟指標,反映了從實際出發、穩步前進的指導思想。 (2)“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是黨在探索建設社會主義道路中出現的嚴重失誤。 (3)不是事實。理由:1958年,全國掀起了“大躍進”的高潮和人民公社化運動,1959—1961年,我國的國民經濟發生嚴重困難。問題:反映出對“左”的錯誤的認識不足,“左”的錯誤并未得到根本糾正,并最終發展為“文化大革命”的極端“左”的錯誤。 (4)最大的冤案:國家主席劉少奇被誣蔑為“叛徒、內奸、工賊”,遭受了殘酷迫害。災難:①大批各級領導干部和知識分子遭到批判和揪斗;②民主與法制受到踐踏;③社會和生產秩序陷于混亂;④國民經濟遭受巨大損失;⑤科學文化教育事業遭受嚴重摧殘。 (5)經濟發展要遵循客觀規律,不能急于求成;生產關系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的發展水平;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等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