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版九年級歷史與社會下冊第六單元 第二課 艱辛探索與建設成就 同步練習 一. 選擇題 1. 三大改造完成以后,為解決中國社會主義的經濟. 政治和文化應該怎樣建設和發展的重大問題,中國共產黨召開了( ) A.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B.中共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 C.中共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 D.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 2. 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是探索建設社會主義道路的良好開端。這次會議( ) A.正確分析了國內主要矛盾 B.制定了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 C.公布了過渡時期總路線 D.首次提出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3. 建國以來,我國農村土地政策的變化和調整經歷了以下四件大事,它們的先后順序是( ) ①土地改革 ②人民公社化運動 ③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A.①②③ B.③①② C.③②① D.①③③ 4. “花生殼,圓又長,兩頭相隔十幾丈,五百個人抬起來,我們坐上游東海?!边@是20世紀五十年代中國某地區農民的勞動號子。如果將上述勞動號子作為史料,可以用來印證( ) A.“一五”計劃的超額完成 B.“大躍進”運動中的浮夸風 C.人民公社欣欣向榮的氣象 D.“文化大革命”的嚴重錯誤 5. 標語口號體現了時代特色。在有些舊墻上我們還能看到“以階級斗爭為綱”“以鋼為綱”“以糧為綱”等標語口號。其中“以鋼為綱”反映的是( ) A.“一五”計劃 B.三大改造 C.“大躍進”運動 D.“文化大革命” 6. 下圖反映的是新中國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農業經濟發展狀況,出現圖中C點到D點這一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經濟建設沒有計劃性 B.自然災害迅速蔓延 C.“左”傾錯誤嚴重泛濫 D.國民經濟的全面調整 7. 《中國歷史上錯失的三次戰略機遇期》一文中說:“在世界經濟蓬勃發展的20世紀六七十年代,中國卻把大量的精力浪費在內亂上,搞自我封閉?!边@里的“內亂”是指( ) A.三大改造 B.“大躍進” C.人民公社化運動 D.“文化大革命” 8. “從1974年到1976年,由于‘四人幫’的干擾破壞,全國大約損失工業總產值1000億元. 鋼產量2800萬噸. 財政收入400億元……”這則材料反映出“文化大革命”的一個嚴重后果是( ) A.使民主與法制受到踐踏 B.使國民經濟遭受巨大損失 C.經濟結構極不合理 D.使科學文化教育事業遭到摧殘 9. 文化大革命”給黨. 國家和各族人民帶來新中國成立后最嚴重的挫折。“文化大革命”結束的標志是( ) A.毛澤東去世 B.林彪反革命集團被粉碎 C.“四人幫”受到毛澤東的嚴厲批評 D.江青反革命集團被粉碎 10. 我國在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中,既取得了巨大成就,也出現了一些嚴重失誤。其中,嚴重的失誤有 ( ) ①土地改革?、谌蟾脑臁、邸按筌S進”運動 ④人民公社化運動 ⑤“文化大革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④⑤ 11. 鄧小平指出:建國以來,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犯過“左”的錯誤。其中,時間最長,影響最嚴重的“左”的錯誤是( ) A.大躍進 B.人民公社化運動 C.農業合作化運動 D.文化大革命 12. 全面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開始后,我國有些工業從無到有地發展起來。下列哪一項不是這一時期創立的( ) A.電子工業 B.原子能工業 C.航天工業 D.鋼鐵工業 13. 下列經濟建設成就不是在“文革”期間取得的是( ) A.成昆鐵路建成 B.南京長江大橋建成通車 C.第一汽車制造廠建成投產 D.紅旗渠建成 14. 李明同學以“我國高科技領域的成就”為主題開展研究性學習,下列研究內容與主題不符的是( ) A.詹天佑修筑京張鐵路 B.“兩彈”的成功研制 C.東方紅一號衛星發射成功 D.培育成功秈型雜交水稻 15. 下列哪些科研成果極大地加強了我國國防建設( ) ①1964年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 ②1966年我國裝有核彈頭的中近程地地導彈發射成功 ③“東方紅1號”衛星發射成功 ④秈型雜交水稻培育成功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二. 非選擇題 16.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 我們國內的主要矛盾,已經是人民對于建立先進的工業國的要求同落后的農業國的現實之間的矛盾,人民對于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的狀況之間的矛盾。這一矛盾的實質,在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已經建立的情況下,也就是先進的社會制度同落后的社會生產力之間的矛盾。黨和人民的當前的主要任務,就是要集中力量來解決這個矛盾,把我國盡快地從落后的農業國變為先進的工業國。 ——《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關于政治報告的決議》 (1)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于哪一年在什么地方召開? (2)根據材料說說,中共八大指出在社會主義制度已經建立的情況下,國內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3)中共八大提出的總任務是什么? 17.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實踐證明,“文化大革命”不是也不可能是任何意義上的革命或社會進步。它根本不是亂了敵人,而是亂了自己……歷史已經判明,“文化大革命”是一場由領導者錯誤發動,被反革命集團利用,給黨. 國家和各族人民帶來嚴重災難的內亂。 ——《中共中央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 材料二 如圖。 國家主席劉少奇被批斗 砸爛“清華園”題字 (1)根據材料一,說明“文化大革命”是一場什么性質的運動? (2)材料一中的“反革命集團”具體指哪兩個反革命集團? (3)根據材料二與所學知識,指出“文化大革命”“亂了自己”的表現。 (4)以史為鑒,概括“文化大革命”這段沉重歷史給我們的啟示。 18.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云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出版發行的一本圖書,目錄如下(節選) 引子 1958年北戴河之夏 第一章 冒進,反冒進,反反冒進 第二章 發動“大躍進”,出臺“總路線” 第三章 高產“衛星上天”,鋼鐵“元帥升帳” 第四章 共產主義是天堂,人民公社是橋梁 …… (1)根據節選圖書目錄判斷在這一時期我國社會的主要任務是什么。 (2)“總路線”的提出反映了廣大人民群眾怎樣的良好愿望?在“總路線”的指引下,“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的開展造成了哪些不良的后果? 材料二 這場持續了十年的政治運動,給十億中國人民帶來的不僅僅是物質上的損失以及人身傷害,更大的傷害是心靈層面的,只有那些經歷過這次運動的人,才能了解它真正的含義。 (3)材料二中“這場持續了十年的政治運動”指的是什么?在這場運動中被誣蔑為“叛徒. 內奸. 工賊”的人物是誰? (4)材料二反映了我國在社會主義建設中出現了曲折和失誤,我們應該從中吸取哪些經驗教訓? 參考答案 一. 選擇題 1-5CADBC 6-10DDBDC 11-15DDCAA 二. 非選擇題 16. (1)1956年,北京; (2)國內的主要矛盾是先進的社會制度同落后的社會生產力之間的矛盾; (3)大會提出了團結國內外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為建設一個偉大的社會主義中國而奮斗的總任務。 17. (1) “文化大革命”是一場由領導者錯誤發動,被反革命集團利用,給黨. 國家和各族人民帶來嚴重災難的內亂。 (2)林彪反革命集團和江青反革命集團。 (3)全國大規模的“奪權”運動和國家主席劉少奇被迫害致死,民主與法律受到踐踏,社會和生產秩序陷于混亂。 (4)堅決反對個人崇拜和迷信,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必須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等。 18. (1)集中力量把我國盡快地從落后的農業國變為先進的工業國。 (2)人民群眾迫切要求改變我國經濟落后狀況的愿望。1959年至1961年,我國的國民經濟發生嚴重困難。 (3)“文化大革命”。劉少奇。 (4)社會主義建設要遵循客觀經濟規律,立足本國國情,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教育和科技,健全民主與法制等。(言之有理即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