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法不可違,防患未然材料1: 加強青少年上網管理 2011年1月22日,教育部發布《關于加強中小學網絡道德教育抵制網絡不良信息的通知》,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加強青少年上網管理,安裝上網過濾軟件,同時加強中小學網絡道德和法制教育。材料2:學黑客,獲判刑 一高二學生王少偉,從小學起就迷戀互聯網,初中時出于好奇,開始研究黑客技術,2008年因攻擊2200多個境內外網站,造成嚴重社會影響,被依法判刑。材料3:沒錢過年竟搶劫 少年懵懂獲刑罰2008年2月18日晚上22時許,被告人李曉波伙同黃某、任某、廖某(已判刑)因為過年沒錢用,便商量一起去某鎮搞錢。之后,在該鎮的一個網吧里遇到被害人陳某,任某抽出一把砍刀放在陳某肩上拍了幾下,廖某拿出水果刀在手上比劃了幾下,被告人李曉波打了被害人陳某幾個耳光,劫得現金290多元和某品牌手機一部。經鑒定,該被搶手機價值人民幣742.5元。9月28日,新余市渝水區人民法院依法審理一起搶劫案,被告人李曉波犯搶劫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零六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五千元。(一)列舉、說(表)明、表(體)現、反映類1.例舉你經常接觸到社會中流行事物的途徑有哪些?網絡、雜志、新聞、電視2.例舉學校宣傳活動的主要形式。主要形式:辦黑板報、手抄報;召開主題班會;舉辦演講活動等。3.例舉身邊的未成年人中,存在哪些不良習氣?曠課、夜不歸宿;攜帶管制刀具;觀看、收聽色情、淫穢的音像制品、讀物等;進入法律、法規規定未成年人不適宜進入的場所等。4.我們身邊都有哪些不良誘惑呢?如果不能有效抵制這些不良誘惑會導致什么樣的后果?黃、賭、毒、法輪功等后果:會危害人的身心健康;會影響個人的進步和發展;會使人無視法律的尊嚴,損害他人和社會,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二)原因、意義、感觸(悟)、理解、影響類5.請從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角度,談談國家學校開展教育活動的理由。①青少年生活經驗不足,辨別是非能力、自我保護能力不強,容易遭受不法侵害,需要社會保護。②不良信息會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使人不思進取,容易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③青少年是祖國的花朵,是黨和國家的希望。開展專項活動,對于保障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具有重大意義。6.公民為什么要積極同違法犯罪分子作斗爭?(1)違法犯罪行為都是危害社會的侵害行為,同違法犯罪作斗爭,是包括我們青少年在內的全體社會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2)面對違法犯罪行為如果視而不見,不僅會使合法權益得不到保障,而且也是對違法犯罪分子變相的包庇和縱容,不利于社會的穩定和發展。7.XX(人物)的違法犯罪過程對我們有什么啟示(感悟)?(1)一般違法和犯罪之間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一般違法可能演化成犯罪(2)在社會生活中,要增強法制觀念,自覺遵紀守法,一個人如果不加強思想修養,不防微杜漸,防患于未然,就可能從小錯發展到違法犯罪。有了一般違法行為的人,如不及時改正,就可能演化成犯罪(3)要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堅決杜絕不良嗜好,自覺抵制不良誘惑,遠離違法犯罪。8.解讀同違法犯罪分子作斗爭案例后得到的啟示(1)同違法犯罪作斗爭是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2)公民要依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同違法犯罪作斗爭。(3)我國法律鼓勵和支持公民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4)青少年要敢于和善于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要學會自我保護,增強自我保護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依法維護自身的權益。(5)青少年要學會運用法律武器,為維護國家、集體和公民的合法權益,為維護社會治安,作出積極的貢獻。(6)一切違法犯罪的行為都將受到法律的制裁。9.目前,我國青少年存在哪些不良道德傾向?有什么危害?表現:自私自利、損人利己、貪圖享受、不思進取、我行我素、不守紀律等。危害:這些行為嚴重敗壞了社會風氣,損害了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不利于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對于廣大青少年的健康成長造成巨大的危害。10.為什么課間打鬧、玩暴力游戲不是小題大做?(1)這些行為不僅嚴重影響中學生自身形象,不利于我們身心發展,而且會給自身和同學們帶來傷害。(2)課間打鬧、玩暴力游戲等行為,是違反《中學生守則》及相關校紀校規的行為。如果任由上述不良行為發展下去,會導致我們違法,甚至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3)我們應防微杜漸,這樣才能防患于未然。我們要加強道德修養和增強法律意識,做一個遵紀守法的好公民。我們要增強自我保護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應自覺抵制不良行為,同時應主動幫助同學們改正不良行為習慣。(三)做法、打算、探究類11.避免不良誘惑的侵害,我們青少年該如何做?①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品德修養和科學素養,提高自己的判斷力,防止上當受騙;②要克服獵奇和盲目從眾心理,提高自己的控制力,在自己心中筑起一道抵制不良誘惑的堅固長城;③運用法律手段同它們進行斗爭,凈化成長環境以保護自己;④遵紀守法,防微杜漸,樹立法律意識,增強法制觀念,以使自己健康成長。12.抵制不良誘惑的具體心理方法有:(1)聯想后果抵制誘惑;(2)主動請人幫助自己;(3)避開誘因法;(4)婉言謝絕朋友,提高自制力;(5)專時專用,改正不良習慣。13.請你就如何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提幾條合理化建議。(1)學校:全面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加強和改進學校的德育教育;(2)社會:創作出版各類知識性、趣味性、科學性強的未成年人讀物和視聽產品,豐富未成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3)家庭:家長要以正確的思想和言行引導、教育子女,及時解決子女思想中存在的問題。(4)國家:切實加強文化市場監管,凈化網吧、娛樂市場經營環境等。14.你準備怎樣加強自己的道德修養?(1)樹立遠大志向。(2)認真遵守《中學生守則》和《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和文明行為。(3)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4)積極參加道德實踐活動;勤奮學習、大膽實踐、勇于創造,爭做“四有”好公民。15.為了讓青少年有個良好的學習生活環境(從消除不良誘惑角度),請你提幾條建議?①對未成年人加強法制和思想道德教育,提高未成年人的自我保護意識;②依法取締不良誘惑場所,加大力度對不法行為人的打擊力度;③加強宣傳教育,教會未成年人抵制不良誘惑的方法,讓全社會共同營造良好的環境,為未成年人提供健康生活條件。16.預防未成年人違法犯罪各方面應該怎么做?從社會保護的角度:有關部門應采取有力措施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的條件和社會環境,特別是要加強治理學校周邊環境,如關閉非法網吧、學校附近不行開設營業性錄像廳、清理不健康的書攤等。從家庭保護的角度:家庭要盡到對未成年人教育和監護的職責,家長要用正確的思想和言行引導教育孩子。從學校保護的角度:學校要加強對未成年人的教育和引導,使其遠離不良誘惑。從未成年人自身角度:青少年要學法、懂法,樹立法治觀念,自覺守法;要提高自身道德素質;要增強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依法自律,自覺抵制不良誘惑;要正確對待家長、老師的教育和監護。17.未成年人如何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青少年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的具體方法)(1)同違法犯罪行為做斗爭,是包括我們青少年在內的全體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2)與犯罪行為做斗爭,既要勇敢,又要機智。特別是在雙方力量對比懸殊的情況下,不要與其硬拼,而要講求智斗,盡量減少不必要的傷亡,力求在保護自己的前提下,巧妙地將不法分之抓獲。(3)行之有效的好方法:設法穩住歹徒,記住歹徒相貌,了解歹徒去向,及時撥打“110”報警電話。(4)遭遇意外險情與傷害時,需要冷靜,要學會運用最有效的救助方法。可以采取“呼救法”“周旋法”“恐嚇法”等及時脫身。18.作為未成年人,日常生活中我們應怎樣保護自己?增強自我保護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掌握自我保護的方法和技能,當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要善于拿起法律武器,通過合法手段和途徑,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19.青少年應如何加強自我防范 , 預防違法犯罪 ①我們應自覺樹立法律意識,維護法律尊嚴,自覺依法自律,做一個守法的人;還要重視道德修養,踐行道德,做一個有道德的人;②認真學習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知道未成年人不良行為和嚴重不良行為可能發展為違法犯罪的道理;③預防違法犯罪,要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謹慎交友,防微杜漸,避免不良習氣,防患于未然。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