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科技成就與自主創新材料1:“天宮一號”成功發射 2011年 9月29日21時25分45秒,我國自主研制的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后準確進入預定軌道,在相繼實現航天員上天、太空行走之后,為建設探索太空的前哨——永久載人空間站邁出關鍵一步;這將使中國成為繼美、俄之后第三個掌握空間交會對接技術的國家。材料2:“神舟八號”衛星升空 2011年11月1日5時58分,神舟八號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長征二號F遙八運載火箭起飛,托舉著神舟八號飛船飛向太空。材料3:“蛟龍”號三次海試成功 2011年7月21日,我國第一臺自主研發、自主集成的載人潛水器“蛟龍”號成功完成5000米海試第一次試水,深度達到4027米,已經安全返回母船。2011年7月26日6時12分,首次下潛至5038.5米,順利完成本次5000米級海試主要任務。7月28日, “蛟龍”號完成5000米級海試第三次下潛試驗,“蛟龍”號在本次下潛中進行了坐底、海底照相和聲學地形測量及取樣等試驗內容,最大下潛深度為5188米,再次創造了新的下潛深度,驗證了潛水器在大深度環境下的技術功能和性能指標。“蛟龍”號載人潛水器5000米級海試第三次下潛科學考察和試驗任務圓滿完成。材料4:“天宮”“神舟”成功對接 2011年11月3日凌晨,“神舟八號”飛船與“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從對接機構接觸開始,經過捕獲、緩沖、拉近、鎖緊4個步驟,實現剛性連接,形成組合體,中國載人航天首次空間交會對接試驗獲得成功。14日20時,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的精確控制下,天宮一號與神舟八號成功進行了第二次交會對接。這次對接進一步考核檢驗了交會對接測量設備和對接機構的功能與性能,獲取了相關數據,達到了預期目的。材料5:第26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 第26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于2011年8月4日在呼和浩特市拉開帷幕。本屆大賽以“創新·體驗·成長”為主題。參賽選手來自全國31個省區市及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軍隊子女學校。此外,還有來自12個國家的青少年參加展示和交流活動。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由中國科協、教育部、科技部、環境保護部等部門共同主辦,是我國面向在校中小學生開展的規模最大、層次最高的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動。(一)列舉、說(表)明、表(體)現、反映類1.“天宮一號”“神舟八號”成功發射說明了什么?(1)我國綜合國力增強,國際地位不斷提高,一些科技水平已步入世界先進行列。(2)我國的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取得了重大成果。(3)社會主義制度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無比的優越性。(4)航天科技工作者發揚了艱苦奮斗、開拓創新和團隊精神。2. 請你列舉近年來我國在科學技術領域取得的顯著成就。(1)“天宮一號”“神舟八號”成功發射。(2)“天宮一號”“神舟八號”兩次成功對接。(3)“蛟龍”號三次海試成功。3.國家為實施科教興國戰略采取了哪些重大措施?(至少列舉兩項)(1)制定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2)制定國家中長期教育發展規劃;(3)召開全國科技表彰大會,表彰為國家做出突出貢獻的科技工作者;(4)普及九年義務教育;(5)免除義務教育階段的學雜費等。4.請列舉當前我國在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方面有哪些優勢?(1)黨和國家高度重視科學技術發展;(2)社會主義有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越性; (3)改革開放以來,經濟建設取得巨大成就,為科技創新提供了物質保障;(4)中華民族偉大的民族精神是戰勝困難、取得成功的巨大精神力量;(5)經過廣大科技人員頑強拼搏,已在航天等領域取得了一批重大科技成果,積累了一定的創新經驗。(二)原因、意義、感觸(悟)、理解、影響類5. 我國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國家的原因有哪些?(1)這是由我國的基本國情決定的。只有不斷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才能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才能從根本上解決社會的主要矛盾。(2)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發展的不竭動力。(3)科技創新已經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在激烈的國際科技競爭面前,如果我們自主創新能力上不去,將永遠難以擺脫技術落后的局面。(4)只有具有創新精神,我們才能在未來的發展中不斷開辟新的天地。(5)大力推進自主創新,是實現經濟跨越發展,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6)建設創新型國家是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重要支撐。6.實施科教興國戰略有什么重要性?(1)有利于提高人口素質,把沉重的人口壓力轉化為人才優勢;(2)有利于改變我國技術水平落后,勞動生產率低的現狀;(3)有利于發展科技、教育,實現經濟振興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7. “天宮一號”“神舟八號”的研制成功得益于我國正在實施的哪一戰略?請談談實施該戰略的現實意義。(1)科教興國戰略。(2)科教興國戰略對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綜合國力的增強產生巨大的推動力量;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科學文化素質,有利于我們抓住機遇,迎接挑戰,早日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8. 為什么中學生要培養創新精神?(1)這是國家發展的要求。現代化建設的發展、綜合國力的提升,需要創新,需要大批具有創新精神的人才。(2)這是我們個人發展的需要。21世紀對我們的素質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我們要開發潛能、更好的提升自身的素質,適應社會發展的要求,必須培養創新精神。9.“天宮一號”成功發射有何意義?(1)有利于增強我國的民族凝聚力、自豪感、自信心和自尊心;(2)有利于增強我國的綜合國力,提高我國的國際地位和國際影響力;(3)有利于促進科教興國、人才強國戰略的實施;(4)有利于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10.國家舉辦中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大力培養青少年的創新精神有何重要意義 (1)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當今時代,國際競爭說到底是人才競爭,是民族創新能力的競爭;(2)青少年是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是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建設者和接班人。青少年能否創新,關系到國家存亡、民族興衰,關系到社會主義事業是否后繼有人;(3)創新的希望在于青少年。青少年朝氣蓬勃,思想敏銳,敢為人先,陳舊觀念少,最具有創造活力。只有提高青少年的創新能力,才能提高國家的創新能力。(三)做法、打算、探究類11. 我們應向航天科技工作者學習什么?(1)學習他們的愛國主義精神。(2)學習他們自強不息、艱苦創業的精神。(3)學習他們開拓創新、知難而進、頑強拼搏的精神。(4)學習他們的團結合作的團隊精神。12.國家實施科教興國戰略,我們青少年應該怎樣做?(1)明確社會責任,樹立崇高理想,立志成才,掌握服務社會的本領,自覺擔負起時代賦予的崇高歷史使命;(2)熱愛科學,從小樹立熱愛科學、獻身科學的遠大志向;(3)珍惜來之不易的受教育的權利和機會,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4)增強創新意識,努力培養自己的創新思維、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使自己成為創新型人才打好基礎;(5)努力提高自身素質,積極投身創新實踐。13.要使自己成為國家所需要的創新型人才,我們應該怎樣做?(1)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努力學好科學文化知識;(2)激發自己創新的興趣和好奇心,勇于和善于質疑,加強創新思維的培養;(3)將創新的熱情和科學求實的態度結合起來,積極參加各種小制作、小發明等科技活動,培養自己的創新能力。14.請你為實施科教興國戰略提幾項合理化建議。(1)重獎科技人才,營造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良好風尚;(2)積極發展教育事業,提高勞動者的科學文化素質;(3)落實人才強國戰略,使全社會形成重視人才和重視科學技術的社會氛圍;(4)對在職人員進行各種職業培訓,全面提高在職勞動者的綜合素質。15. 請為建設創新型國家設計宣傳口號或公益廣告。(1)走自主創新之路,創中華民族輝煌。(2)增強創新能力,實現跨越發展。(3)自主創新,以人為本。(4)勇于開拓進取,爭做創新人才。(5)創新——插上科技騰飛的翅膀。16. 2011年8月4日,第26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在呼和浩特市拉開帷幕。下面是來自本次大賽的有關報道,請你根據報道的內容完成下列任務:報道1: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簡稱:創新大賽)是一項具有20多年歷史的全國性青少年科技創新成果和科學探究項目的綜合性科技競賽,是面向在校中小學生開展的具有示范性和導向性的科技教育活動之一,是目前我國中小學各類科技活動優秀成果集中展示的一種形式。【理論支持】(1)請你為國家舉辦創新大賽提供兩條理論依據。【答案】①創新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發展的不竭動力,也是一個現代人應具備的基本素質;②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科技創新能力已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報道2:本屆大賽以“創新 體驗 成長”為主題,來自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及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和新疆建設兵團、軍隊子女學校共35支代表隊的461青少年科技愛好者、195位科技輔導員參加為期四天的展示、測評及問辯等活動。同時,來自奧地利、丹麥、法國等12個國家青少年進行展示交流。【我在行動】(2)請你提出一項好創意,并談談在提高創新能力方面有什么好做法,與同學們一起交流。【答案】例:太陽能墻。太陽能墻可以在白天儲存能量,夜晚發出光束,為房屋照明。好做法:平時在生活和學習中勤動手、動腦,善于思考,如一題多解;多參加創新實踐,積極參加小發明、小制作等活動,如參加各類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等,培養創新的興趣,提高自己的創新能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