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豎彎鉤的寫法: 據唐代的張懷瓘說,這一筆畫是被稱為楷書之祖的鐘繇,對隸書中的波磔(也叫雁尾)進行“改造”,并將其吸收到楷書之中。歐陽詢繼承了這一寫法,并在體勢上賦予了新意。 顏真卿 歐陽詢 顏真卿 褚遂良 顏真卿 褚遂良 柳公權 趙孟頫 顏真卿 趙孟頫 筆畫因為有了提、按、頓、挫,有了輕重變化,也就有了音樂般的節奏感和旋律感,人們也就可以從筆畫的不同形態中,欣賞到剛勁雄強、圓渾剛柔之美。 要寫好豎彎鉤,一是角要轉得好。清代的蔣和說:“轉角之妙,在駐、提、挫、頓四字。”駐,是筆稍作停留,輕輕地向下按筆,當感覺到筆在紙上有力時,就繼續行筆;提,是相對 于按說的,是指垂直方向上向上用筆的動作;挫,就是為了改變運筆的方向的動作。 顏真卿 歐陽詢 顏真卿 褚遂良 顏真卿 褚遂良 柳公權 趙孟頫 顏真卿 趙孟頫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