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版九年級歷史與社會下冊第六單元 第六課 獨立自主的新中國外交 同步練習 一、選擇題 1. 周恩來說:“中國的反動分子在外交上一貫是神經衰弱,怕帝國主義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凱、國民黨的蔣介石,哪一個不是跪在地上辦外交呢?中國100年來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們不學他們?!敝腥A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初“我們不學他們”的突出表現是( ) A.采取妥協退讓的外交政策 B.采取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C.采取明哲保身的外交方針 D.采取“求同存異”的外交方針 2.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美國等一些帝國主義國家對中國的態度是( ) A.敵視 B.結盟 C.拉攏 D.友好 3. 《中國共產黨歷史(第二卷)》載:“它是新中國在國際舞臺上開展活動,沖破美國的孤立和遏制政策,擴大對外交往的有力武器……(它)超越意識形態相社會制度,主張世界各國在相處中互相監督,實行對等的約束和自我約束,具有法律性和道義性。”材料中的“它”最有可能是( ) A.1950年《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 B.1955年“求同存異”方針 C.1953年提出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D.1972年《中日聯合聲明》 4. “它是新中國在國際舞臺上開展活動,沖破美國的孤立和遏制政策,擴大對外交往的有力武器;它超越意識形態和社會制度,主張世界各國在相處中相互監督,實行對等的約束和自我約束,具有法律性和道義性?!毕铝姓f法正確的是( ) A.文中的“它”指“求同存異”的方針 B.“它”的提出表明中美關系開始走向正?;?C.文中的“它”指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D.“它”在萬隆會議期間提出,促成了會議的圓滿成功 5. 周恩來的個人外交魅力在國際上享有盛名。下列活動中,與他有關的外交活動是 ( ) ①簽訂《朝鮮停戰協定》 ②1954年6月,訪問印度和緬甸 ③在萬隆會議上提出“求同存異”方針 ④在1954年召開的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被任命為國務院總理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6. “中國代表團是來求團結而不是來吵架的”,“中國代表團是來求同而不是來立異的”“從解除殖民主義痛苦和災難中去找共同基礎,我們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全場爆發出熱烈的掌聲。上述內容是周恩來總理在下列哪一次會議上的講話( ) A.萬隆會議 B.日內瓦會議 C.第26屆聯合國大會 D.尼克松總統訪華 7. 如圖是出席第26屆聯合國大會的中國代表團團長喬冠華,他為何開懷大笑( ) A.為祝賀中國外交史上的巨大勝利而笑 B.為蔣介石集團的代表被驅逐出聯合國而笑 C.為他的精彩演講而笑 D.為能受到聯合國代表們的歡迎而笑 8. 新中國成立初期,美國對我國采取的外交政策有( ) ①外交孤立政策 ②友好外交政策 ③不與中國建交 ④對中國實行封鎖和禁運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9. 下圖所示內容可以見證( ) A.萬隆會議召開 B.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 C.中美關系開始走向正常化 D.中美正式建立外交關系 10. 1972年2月,尼克松總統和周恩來總理舉行會談,雙方在上海簽署《中美聯合公報》,它的發表( ) A.使中美20多年的對抗關系結束 B.說明美國與中國正式建立了外交關系 C.使中國恢復了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 D.使中美結成了反蘇統一戰線 11. 2019年是中美兩國建交40周年,國家主席習近平與美國總統特朗普互致賀信。中美兩國關系開始走向正常化的標志是( ) A.基辛格訪問中國 B.中美《聯合公報》的發表 C.中美建交 D.美國乒乓球代表團正式訪問中國 12. 羅斯?特里爾在《毛澤東傳》中記載:“從某種角度看,毛澤東和尼克松都有收獲。中美雙方結束了對罵狀態,都有一種如釋重負的感覺,蘇聯再也不可能竊喜于北京和華盛頓互相沒有接觸了……日本趕忙擁抱北京,并斷絕了同臺北的關系?!辈牧现刑峒暗氖录? ) A.實現了中美建交 B.加快了中日建交步伐 C.解決了臺灣問題 D.導致中蘇關系的惡化 13. 新中國成立后,取得了一系列輝煌的外交成就。下列事件按其發生的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 ) ①出席萬隆會議,提出“求同存異”方針 ②第一次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③恢復中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 ④中美正式建立外交關系 A.②①④③? ?B.①②④③ C.④①②③?? D.②①③④ 14. 2001年,富有民族特色的“唐裝”在中國曾經風靡一時,這主要與下列哪一事件有關( ) A.舉辦第九次亞太經合組織會議 ? B.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C.舉辦聯合國第四次世界婦女大會 D.成立“上海合作組織” 15. 當前,我國外交主體日趨多元化,外交工作不再局限于傳統的官方交往,而更多融入民間的參與,呈現政府外交與公共外交互補的局面(見下圖)。這啟示我們,青少年要( ) ①人人爭取走出國門,融入世界 ②積極實施務實、靈活的外交政策 ③樹立平等、開放、參與的國際意識 ④練好“內知國情,外知世界”的基本功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非選擇題 16.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在近代中國的歷史上,“外交”同“屈辱”可以說是一對孿生兄弟。周恩來曾滿懷義憤地指出:“中國的反動分子在外交上一貫是神經衰弱怕帝國主義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凱、國民黨的蔣介石,哪一個不是跪倒在地上辦外交呢?” (1)“跪倒在地上辦外交”的狀況在何時得以根本改變?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的外交政策是什么?這一時期我國有哪些重大的外交活動? (2)從舊中國“跪著”辦外交到當前我國國際地位不斷提高,說明了什么? 材料二 1954年6月28日和29日,中印、中緬分別發表聯合聲明,確認這五項原則將在相互關系以及各自國家同亞洲及世界其他國家的關系中予以適用。這是國際關系史上的重大創舉,為推動建立公正合理的新型國際關系作出了歷史性貢獻。 ——習近平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發表60周年紀念大會上的講話 (3)材料二中的“五項原則”的具體內容是什么?有何影響? 材料三 兩千多年前,中國先秦思想家孔子就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和諧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相互沖突。……事物之間、國家之間、民族之間、地區之間,存在這樣那樣的不同和差別是正常的,也可以說是必然的。我們主張,世界各種文明、社會制度和發展模式應相互交流和相互借鑒,在和平競爭中取長補短,在求同存異中共同發展。 ——江澤民在布什圖書館發表的演講(2002年) (4)20世紀50年代,新中國在一次重要的國際會議上也提出了類似“君子和而不同”的外交方針。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此次會議和外交方針分別是什么。 (5)請你概括材料二、材料三體現出的中國外交理念的共同之處。(答出兩點,2分) 17.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毛澤東在《中央人民政府公告》中指出:“本政府為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領土主權等項原則的任何外國政府,本政府均愿與之建立外交關系。” 材料二 新中國的外交充滿艱辛,也閃耀著智慧,贏得了世界各國的尊重。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積極參與國際事務,推動各種國際交流與合柞,在國際社會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材擬三?????1956年—1974年與中國建交國家數據簡表 年份 1956年 1969年 1970年 1971年 1972年 1973年 1974年 建交國家數 25 49 54 69 87 88 95 (1)材料一中 “唯合法政府”、“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領土主權”等內容,與舊中國外交相比,體現了新中國外交政策的最根本特征是什么?? (2)材料二中“閃耀著智慧,贏得了世界各國的尊重”的外交政策,在20世紀50年代有哪些體現?? (3)結合材料三,我國在20世紀70年代出現建交高峰的重要因素有哪些?? (4)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外交在堅持原有外交方針和政策的基礎上不斷發展,又有了什么新的特點?并舉例說明。 18. 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周恩來說:“你的手伸過世界最遼闊的海洋來和我握手——25年沒有交往了呵!”……從尼克松與周恩來握手的時刻起,(見下圖)“一個時代結束了,另一個時代開始了”。 ――以上摘編自尼克松回憶錄《領導者》 材料二?不同時期中美領導人的握手(如下圖)。 請回答: (1)材料中所說的“一個時代結束了,另一個時代開始了”的含義是指什么? (2)1972年中美雙方在上海簽署的《聯合公報》同意按什么原則來處理兩國關系? (3)除中美關系外,20世紀70年代中國的外交事業還取得了許多重大成就,請列舉一例。 (4)材料二中的三幅照片記錄了中美兩國領導人在不同時期的會晤,對其中反映的信息,最恰當的理解是(?? ) A.中美友好是歷史發展的主流,符合兩國人民的共同利益 B.美國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中國畏懼美國而與之交往 C.中國的國際地位迅速提高,美國的霸主地位岌岌可危 D.中美友好源遠流長,近現代史上從沒有過摩擦和對抗 (5)中美之間的關系,從幾十年的敵對恢復到邦交正常化,由此你能得到什么認識?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5BACCB 6-10AACCA 11-15BBDAD 二、非選擇題 16.(1)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蘇建交;周恩來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訪問印度和緬甸;參加亞非(萬隆)會議,提出“求同存異”方針;以五大國之一的身份參加日內瓦會議。 (2)弱國無外交,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國家的經濟、軍事力量強大起來,才能得到別人的尊重;國家主權獨立、國力強大是提高國際地位的根本保證。 (3)內容: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影響:它成為處理國與國之間關系的基本準則,有助于建立公正合理的新型國際關系。 (4)萬隆會議;“求同存異”方針。 (5)獨立自主、和平外交。 17. (1)獨立自主是新中國外交的根本方針,也是區別于舊中國屈辱外交的最根本特征。 (2)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求同存異”的方針。? (3)國際形勢的變化、中國在聯合國合法席位的恢復、中美關系正?;?、中日建交、中國國際地位的提高等。(符合題意,史實正確,寫出兩點即可) (4)新的特點:積極開展多邊外交活動.(伙伴外交、和諧世界、戰略協作伙伴等)。(符合題意,史實正確,寫出一點即可) 示例:舉行APEC會議,加入WTO ,積極參與維和等。(符合題意,史實正確,寫出一點即可) 18. (1)中美結束了長期對立的僵局,開始走向關系正常化。(符合題意、言之成理即可) (2)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3)成就:1971年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1972年中日建交等。(一例即可) (4)A; (5)認識:外交政策應隨著國際形勢的變化而變化;外交政策的發展變化必須符合國情;沒有永恒的敵人,只有永恒的利益等。(答出一點,或言之有理即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