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2章基因和染色體的關系第3節伴性遺傳【素養目標】了解伴遺傳性的概念以及特點分析。【必備知識】伴性遺傳一、概念:遺傳控制基因位于性染色體上,因而總是與性別相關聯。二、XY型性別決定方式:染色體組成(n對):雄性:n-1對常染色體+XY雌性:n-1對常染色體+XX性比:一般1:1常見生物:全部哺乳動物、大多雌雄異體的植物,多數昆蟲、一些魚類和兩棲類。三、三種伴性遺傳的特點:(1)伴X隱性遺傳的特點:①男>女②隔代遺傳(交叉遺傳)③母病子必病,女病父必病(2)伴X顯性遺傳的特點:①女>男②連續發病③父病女必病,子病母必病(3)伴Y遺傳的特點:①男病女不病②父→子→孫附:常見遺傳病類型(要記?。?br/>伴X隱:色盲、血友病伴X顯:抗維生素D佝僂病常隱:先天性聾啞、白化病常顯:多(并)指單基因遺傳病遺傳方式的判斷1.第一步:排除Y連鎖遺傳(1)系譜圖中患者全為男性,而且患者后代中男性全為患者一-伴Y遺傳(2)系譜圖中患者有男有女一非伴丫遺傳2.第二步:確定是顯性遺傳還是隱性遺傳(1)無病的雙親,所生的孩子中有患者(無中生有)一隱性遺傳。(2)有病的雙親,所生的孩子中有正常者(有中生無)一顯性遣傳3.第三步:確定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還是性染色體上(1)已知顯性從男患者入手①男病,其母其女均病伴X顯性遣傳②男病,其母或其女有不病者;雙親病有正常子女常染色體顯性遣傳。(2)已知隱性從女患者入手①女病,其父其子均病伴X隱性遺傳。②女病,其父或其子有不病者;雙親正常有患病子女一常染色體隱性遣傳4第四步:若系譜圈中無上述特征,從可能性大小方面推測若該病在代與代間連續性遺傳一顯性遣傳患者性別無差利,常染色體上患者女多于男、X染色體上若該病在系譜圖中隔代遺傳一隱性遺傳患者性別無差別,常染色體上患者男多于女X染色體上五、遺傳病的概率計算1.在解概率計算題時,需要注意所求對象是在哪一個范圍內所占的比例。(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慮性別歸屬,凡后代均屬于求解范圍。(2)只在某一性別中求概率:需要避開另一性別,只看所求性別中的概率。(3)連同性別一起求概率:此種情況性別本身也屬于求解范圍,因而應先將該性別的出生概率(1/2)列入計算范圍,再在該性別中求概率。2.當兩種遺傳病之間具有“自由組合”關系時,可先分別計算出患甲病和乙病的概有(分別為m、n),再根據乘法原理和加法原理來計算相關患病概率。各種患病情況的概率如下表:序號類型概率1患甲病的概率m,則非甲病概率為1-m2患乙病的概率n,則非乙病概率為1-n3同時患兩種病的概率mn4只患甲病的概率m-mn5只患乙病的概率n-mn6只患一種病的概率m+n-2mn或m(1-n)+n(1-m)7患病概率m+n-mn或1-不患病概率8不患病概率(1-m)(1-n)【本節重點】1.X、Y染色體是一對特殊的同源染色體,盡管其大小和形狀不完全相同,但減數分裂中仍可以聯會。【例題解析】例1.鸚鵡的性別決定方式為ZW型,其羽色由位于Z染色體上的3個復等位基因決定,其中R1基因控制紅色,R2基因控制黃色,R3基因控制綠色?,F有綠色雄性鸚鵡和黃色雌性鸚鵡雜交,后代的表現型及比例為綠色雌性︰紅色雌性︰綠色雄性︰紅色雄性=1︰1︰1︰1。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自然界中的鸚鵡存在6種基因型B.?復等位基因的出現體現了基因突變的隨機性C.?3個復等位基因的顯隱性關系為R3>R1>R2D.?紅羽雄性和黃羽雌性的雜交后代可根據羽色判斷鸚鵡性別例2.某男性與一正常女性婚配,生育了一個患白化病兼色盲的兒子(其中白化病是常染色體隱性遺傳?。?。下圖為此男性的一個精原細胞示意圖(白化病基因為a、色盲基因為b)。下列敘述錯誤的是(??)?此男性的初級精母細胞中含有23個四分體???????????B.?在形成此精原細胞的過程中不可能出現四分體C.?該夫婦所生女兒可能既患白化病又患色盲病????????D.?該夫婦再生一個表現型正常男孩的概率是3/8答案:例1.C【解析】A.3個復等位基因控制該種鸚鵡羽色的基因組合共9種,其中雌性3種,雄性6種,A錯誤;B.復等位基因的出現體現了基因突變的不定向性,B錯誤;C.據分析可知,3個復等位基因的顯隱性關系為R3>R1>R2,C正確;D.紅羽雄性(ZR1ZR1或ZR1ZR2)和黃羽雌性(ZR2W)雜交,如果ZR1ZR1和ZR2W雜交,后代全是紅色(ZR1ZR2、ZR1W),無法根據羽色判斷其子代的性別,D錯誤。例2.D【解析】初級精母細胞中所含染色體組數目與體細胞相同,因此該男性的初級精母細胞含有23對同源染色體,即該初級精母細胞中含有23個四分體,A正確;精原細胞是通過有絲分裂形成的,而有絲分裂過程中不可能形成四分體,B正確;由分析可知,該男性的基因型為AaXbY,正常女性的基因型為AaXBXb,他們可能生出基因型為aaXbY,aaXbXb的后代,即可能生兩病皆患的后代,他們再生一個正常男孩的概率時3/4×1/4=3/16,故C正確,D錯誤;綜上所述,選D項。【素養作業】1.抗維生素D佝僂病是一種伴X染色體顯性遺傳病,患者對磷、鈣的吸收不良,造成血磷下降,表現為下肢彎曲、膝內翻或外翻、骨骼發育畸形、身材矮小。關于此病的敘述,錯誤的是(??)A.?父親患病,女兒一定患病????????????????????????????????????B.?母親患病,兒子不一定患病C.?人群中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D.?父母均為患者,則子代也為患者2.雞的性別決定是ZW型。蘆花雞的羽毛有黑白相間的橫斑條紋,是由Z上的B基因決定的,b基因的純合使得羽毛上沒有橫斑條紋,表現為非蘆花。WW型個體致死。性逆轉是指在外界因素影響下,母雞轉變成公雞。下列判斷正確的是(??)A.?蘆花母雞和非蘆花公雞交配,后代蘆花雞都是母雞B.?非蘆花母雞和蘆花公雞交配,后代非蘆花雞一定是母雞C.?蘆花母雞和性逆轉成的蘆花公雞(ZW)交配,后代都是蘆花雞D.?性逆轉成的非蘆花公雞(ZW)和蘆花母雞交配,后代蘆花雞都是母雞3.鳥類的性別決定為ZW型。某種鳥類的眼色受兩對獨立遺傳的基因(A、a和B、b)控制。甲乙是兩個純合品種,均為紅色眼。根據下列雜交結果,推測雜交I的親本基因型是(??)A.?甲為AAbb,乙為aaBB???????????????????????????????????????B.?甲為aaZBZB,乙為AAZbWC.?甲為AAZbZb,乙為aaZBW??????????????????????????????????D.?甲為AAZbW,乙為aaZBZB4.某XY型的雌雄異株植物,其葉型有闊葉和窄葉兩種類型,由一對等位基因控制,用純種品系進行雜交實驗如下:實驗1:闊葉♀×窄葉♂→50%闊葉♀、50%闊葉♂實驗2:窄葉♀×闊葉♂→50%闊葉♀、50%窄葉♂根據以上實驗,下列分析錯誤的是(??)?僅根據實驗2無法判斷兩種葉型的顯隱性關系??????B.?實驗2結果說明控制葉型的基因在X染色體上C.?實驗1、2子代中的雌性植株基因型相同??????????????D.?實驗1子代雌雄雜交的后代不出現雌性窄葉植株5.如圖是人類某些遺傳病的系譜圖,不涉及基因突變的情況下,下列根據圖譜作出的判斷中,錯誤的是(?)A.?圖譜①一定是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B.?圖譜②一定是顯性遺傳病C.?圖譜③一定不是細胞質遺傳病?????????????????????????????D.?圖譜④一定是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6.某科研人員發現人類的一種新型單基因遺傳病,但不清晰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體、X染色體還是X和Y染色體的同源區段上。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若正常個體均不含致病基因,則該遺傳病應為隱性遺傳病B.?若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則一家族中患病男女數相等C.?若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則正常男性一般不含該致病基因D.?若某男性的Y染色體上有致病基因,則其兒子一定含該致病基因7.人的X染色體和Y染色體大小、形態不完全相同,但存在著同源區(Ⅱ)和非同源區(Ⅰ、Ⅲ),如下圖所示。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A.?Ⅰ片段上隱性基因控制的遺傳病,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B.?Ⅱ片段上基因控制的遺傳病,男性患病率不一定等于女性C.?Ⅲ片段上基因控制的遺傳病,患者全為男性D.?由于X、Y染色體互為非同源染色體,故人類基因組計劃要分別測定8.某社區全部人口剛好男女各400人,居委會進行紅綠色盲普查,發現女性中有10人是患者,12名未婚生育女性是紅綠色盲基因攜帶者,18名色覺正常婦女的兒子患色盲,男性中共22人不能區分紅色和綠色.那么,這個群體中紅綠色盲的基因頻率約為(??)A.?7.5%?????????????????????????????????????B.?6%?????????????????????????????????????C.?5.6%?????????????????????????????????????D.?8.1%參考答案1.【答案】D【解析】A、設相關基因為D、d,男性患者(XDY)的致病基因一定隨X染色體傳給女兒,故女兒一定患病,A正確;B、若女性患者是合子(XDXd),則與正常男性(XDY)婚配所生兒子有50%患病的概率,B正確;C、抗維生素D佝僂病屬于伴X染色體顯性遺傳病,由于女性有兩條X染色體,只要獲得一個致病基因就會患病,所以抗維生素D佝僂病患者中女性所占比例高于男性,C正確;D、一對患病(XDY、XDXd或XDY、XDXD)夫婦,在女性是雜合子的情況下可能生下正常兒子,女兒一定患病,D錯誤。故答案為:D。2.【答案】C【解析】A、蘆花母雞ZBW與非蘆花公雞ZbZb交配,產生的后代蘆花雞的基因型為ZBZb,都為公雞,A錯誤;B、非蘆花母雞ZbW和蘆花公雞ZBZ-交配,當蘆花公雞的基因型為ZBZB時,產生的子代不論公雞還是母雞都有ZB,一定表現為蘆花;當蘆花公雞的基因型為ZBZb時,子代有4種基因型,分別為ZBZb、ZbZb、ZBW、ZbW,其中ZbZb和ZbWw均為非蘆花雞,B錯誤;C、蘆花母雞ZBW和性逆轉成的蘆花公雞ZBW交配,理論上子代有3種基因型,分別為ZBZB、ZBW、WW,但WW個體致死,子代有ZBZB、ZBW2種基因型,全部表現為蘆花雞,C正確;D、性逆轉成的非蘆花公雞ZbW與蘆花母雞ZBW交配,后代有ZBZb、ZBW、ZbW3種基因型,蘆花雞既有公雞(ZBZb),也有母雞(ZBW),D錯誤。故答案為:C。3.【答案】B【解析】A、根據雜交組合2中后代的表現型與性別相聯系,由于兩對基因獨立遺傳,因此可以確定其中有一對控制該性狀的基因在Z染色體上,A錯誤;B、雜交組合1中后代雌雄表現型相同,且都與親本不同,可見子代雌雄個體應是同時含A和B才表現為褐色眼,如果甲的基因型為aaZBZB,乙的基因型為AAZbW,因此后代褐色眼的基因型為AaZBZb和AaZBW;由此可知反交的雜交組合2中親本基因型為aaZBW和AAZbZb,后代雌性的基因型為AaZbW(紅色眼)、雄性的基因型為AaZBZb(褐色眼),這個結果符合雜交2的子代表現,B正確;C、如果甲為AAZbZb,乙為aaZBW,則子代AaZBZb(褐色眼)、AaZbW(紅眼),雜交1后代表現型不同,C錯誤;D、鳥類的性別決定為ZW型,雄性性染色體組成為ZZ,雌性性染色體組成為ZW,D錯誤。故答案為:B。4.【答案】A【解析】A、分析實驗2可知,后代雌雄性表現型不同,說明葉型是伴X遺傳,子代雌株全為闊葉,雄株全為窄葉,可知母本和雄性后代都是窄葉,父本和雌性后代都是寬葉,說明窄葉是由X染色體上的隱性基因控制的,寬葉是由X染色體上的顯性基因控制的,所以僅根據實驗2可以判斷兩種葉型的顯隱性關系,A錯誤;B、實驗2中子代雌雄個體表現型比例不相等,子代雌株全為闊葉,雄株全為窄葉,說明該性狀的遺傳與性別相關聯,控制該性狀的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B正確;C、實驗1中親本的基因型是XBXB、XbY,則他們的子代基因型為XBXb、XBY,實驗2中親本的基因型是XBY、XbXb,則他們的子代基因型為XBXb、XbY,所以實驗1、2子代中的雌性植株基因型相同,C正確;D、實驗1子代雌雄個體基因型為XBXb、XBY,相互交配后代不會出現隱性(窄葉)雌性,D正確。故答案為:A。5.【答案】D【解析】A、圖譜①中,雙親均正常,但有一個患病的女兒,一定是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A正確;B、圖譜②中,雙親均患病,但有一個正常女兒,一定是顯性遺傳病,B正確;C、圖譜③屬于隱性遺傳病,一定不是細胞質遺傳病,C正確;D、圖譜④中,男患者的父親正常、母患病,不能確定其遺傳方式,D錯誤。故答案為:D。6.【答案】C【解析】若正常個體均不含致病基因,則該遺傳病應為顯性遺傳病,A項錯誤;常染色體遺傳病在自然人群中,男女的患病概率相同,但在一個家族中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的人數不一定相等,B項錯誤;若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即伴X遺傳,由于男性只有一條X染色體,因此正常男性不含相應的致病基因,C項正確;若某男性的Y染色體上有致病基因,結合題干信息可知該致病基因位于X和Y染色體的同源區段上,其精原細胞經減數分裂產生配子的過程中有可能發生基因突變或交叉互換,致使含Y的精子內可能不含該致病基因,D項錯誤;故答案為:C。7.【答案】D【解析】A.Ⅰ片段上隱性基因控制的遺傳病即伴X隱性遺傳病,這類病中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A正確;B.Ⅱ片段是X和Y染色體的同源區,其上的單基因遺傳病,男性患病率不一定等于女性,如XaXa×XaYA,后代所有顯性個體均為男性,所有隱性個體均為女性,B正確;C.Ⅲ片段是男性特有的區域,其上有控制男性性別決定的基因,而且Ⅲ片段上的基因控制的遺傳病,患者全為男性,C正確;D.X、Y是一對同源染色體,但有許多基因不同源,故人類基因組計劃要分別測定,D錯誤。8.【答案】B【解析】由題意可知:該社區的400人女性中,色盲基因的攜帶者(XBXb)為30人,患者(XbXb)為10人;該社區的400人男性中,色盲患者(XbY)22人。因此該這個群體中紅綠色盲的基因頻率為(2×10+1×30+1×22)÷(2×400+1×400)=6%。故答案為:B。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