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2021年中考時政專題:推進教育體制改革,推動新時代黨的教育事業不斷進步【時政材料】材料一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主任習近平2021年5月21日下午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九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習近平在主持會議時強調,義務教育是國民教育的重中之重,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充分發揮學校教書育人主體功能,強化線上線下校外培訓機構規范管理。會議指出,義務教育最突出的問題之一是中小學生負擔太重,短視化、功利化問題沒有根本解決。特別是校外培訓機構無序發展,“校內減負、校外增負”現象突出。減輕學生負擔,根本之策在于全面提高學校教學質量,做到應教盡教,強化學校教育的主陣地作用。要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優化教學方式,全面壓減作業總量,降低考試壓力。要鼓勵支持學校開展各種課后育人活動,滿足學生的多樣化需求。要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優化教師資源配置,提高教育教學水平,依法保障教師權益和待遇。材料二從中央巡視辦獲悉:截至2021年5月10日,十九屆中央第七輪巡視15個巡視組完成對32個單位的進駐工作,十九屆中央第七輪巡視全面展開。各省區市黨委、教育部黨組巡視機構,也將對標黨中央部署,統籌安排對所屬高校的巡視工作,切實發現和推動解決一批影響高校發展的突出問題,充分發揮監督保障執行、促進完善發展作用,推動新時代黨的教育事業不斷進步。?材料三2021年5月11日,李克強主持召開政府特殊津貼制度高層次高技能人才座談會。李克強說,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必須依靠人才,依靠勤勞智慧的人民群眾。要尊重科學、堅持實事求是,尊重知識、博采眾長,愛才惜才、不拘一格選拔和使用人才,推動形成人才輩出、拔尖人才脫穎而出的良好局面,要營造各類人才施展才能的氛圍,推進教育體制、科技體制等改革,破除各種不合理限制,使科研團隊有更大自主權,使各類人才心無旁騖潛心研究、專心致志鉆研技能,推動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創新“揭榜掛帥”等新型科研項目組織管理方式,對能干事、干成事的人才給平臺、給榮譽、給激勵。材料四2021年4月12日至13日,全國職業教育大會在京召開。習近平總書記對職業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強調,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職業教育前途廣闊、大有可為。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高屋建瓴、著眼大局,為我們加快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辦好職業教育,培養更多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國工匠提供了根本遵循。材料五2021年4月22日至23日,孫春蘭在安徽調研時強調,要深入貫徹習總書記關于職業教育的重要指示,全面落實全國職業教育大會精神,堅持立德樹人、德技并修,優化職業教育類型定位,把握教育質量生命線,突出教師素質、教材改革、教法創新重點,聚焦人才培養、辦學體制、考核評價、保障機制,打造縱向貫通、橫向融通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和提高國家競爭力提供有力人才和技能支撐。?材料六在清華大學建校110周年校慶日即將來臨之際,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2021年4月19日來到清華大學考察。習近平代表黨中央,向清華大學全體師生員工和海內外校友致以節日的祝賀,向全國廣大青年學生致以誠摯的問候。習近平強調,百年大計,教育為本。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我國開啟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對高等教育的需要,對科學知識和優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迫切。我們要建設的世界一流大學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流大學,我國社會主義教育就是要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我國高等教育要立足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心懷“國之大者”,把握大勢,敢于擔當,善于作為,為服務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貢獻力量。廣大青年要肩負歷史使命,堅定前進信心,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擔大任,努力成為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讓青春在為祖國、為民族、為人民、為人類的不懈奮斗中綻放絢麗之花。【教材鏈接】1.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黨是最高政治力量。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必須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健全縱覽全局、協調各方的黨的領導制度體系,把黨的領導落實到國家治理各領域各方面各環節。2.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特色。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只有全社會不斷弘揚與時俱進、銳意進取、勤于探索、勇于實踐的改革創新精神,繼續自強不息、自我革新,才能持續推動全面深化改革的歷史進程,才能奏響中國走向繁榮富強的最強音!3.建設創新型國家,必須落實科教興國戰略,將科技和教育擺在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位置,把經濟建設重心轉移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加速實現國家的繁榮昌盛。4.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是提高國民素質,培養創新型人才、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根本途徑。教育寄托著億萬家庭對美好生活的期盼。5.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教育事業獲得巨大發展,教有改革全面推進,教育普及程度明顯提高,教育公平取得重要進展,教育質量穩步提升。6.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者在學校。”為了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現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期待,國家對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7.初中的學習使我們不僅能增長知識、培養能力,而且增強法治意識、涵養道德、健全人格,這些都會為將來的職業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我們要珍惜大好青春年華,從現在開始,努力學習,提高各方面素養,為精彩的明天做好準備。【問題設計】1.你認為推進教育體制改革主要應該從哪些方面入手?(1)減輕過重的學生負擔,實現向素質教育真正的轉軌;(2)改革學業評價體制;(3)推進課程改革等。2.如何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請你提出合理化建議。(1)政府:①深化教育體制改革和中高考制度改革;②加強輿論宣傳引導,規范培訓機構監管;③開展減負督導檢查,進一步落實政府責任,充分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確保減負工作取得實效。(2)學校:①按教育教學規律辦學,規范自身辦學行為;②嚴格依照課標教學,均衡編班配備師資,嚴控書面作業總量,科學合理布置作業;③堅決控制考試次數,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指導學生實踐鍛煉。(3)校外培訓機構:誠信經營、嚴禁超標培訓、嚴格教師聘用、嚴禁與升學掛鉤、控制培訓時間。(4)家長:①正確認識孩子成長規律,理性設置對孩子的期望值,避免盲目跟風報班;②引導孩子從小養成良好鍛煉習慣,注重培養自理能力,保障休息時間。3.你對教育的重要性是怎樣認識的?①一個民族創新能力的提高離不開創新人才的培養。百年大計,教育為本。②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是提高國民素質、培養創新型人才、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根本途徑。③教育寄托著億萬家庭對美好生活的期盼。4.國家推動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你怎樣做好職業準備,進行職業選擇?要考慮自己的興趣愛好,明白自己想做什么;要把握自己的個性特長,清楚自己適合做什么;要結合自己的能力和經驗,思考自己能夠做什么。當經驗、能力與職業的要求差距較大時,要加強學習,提高自身素質,適應工作崗位的要求,滿足國家與社會發展的需要。5.全國職業教育大會在京召開,習近平總書記對職業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對待職業應有什么態度?人的一生多數時間要在工作中度過,在工作中服務他人、服務社會。一個人只有熱愛自己的職業,才能全身心、富有激情地投入工作,創造出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勞動創造價值,只有熱愛本職工作,腳踏實地、勤勤懇懇、刻苦鉆研、精益求精、不斷創新,才能成就一番事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6.習近平主席到清華大學考察,希望廣大青年要肩負歷史使命,堅定前進信心,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擔大任。作為初中生的你應該怎么辦?初中的學習使我們不僅能增長知識、培養能力,而且增強法治意識、涵養道德、健全人格,這些都會為將來的職業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我們要珍惜大好青春年華,從現在開始,努力學習,提高各方面素養,為精彩的明天做好準備。【針對練習】1.“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是因為()①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②教育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根本途徑③一個民族創新能力的提高離不開創新人才的培養④教育為人的幸福生活奠基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2.“推動教育公平發展和質量提升,加強鄉鎮寄宿制學校和縣城學校建設,擴大高校面向農村和貧困地區招生規模,讓教育資源惠及所有家庭和孩子。”對材料理解有誤的是()A.政府致力于教育公平B.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C.教育為個人人生幸福奠定基礎D.教育已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3.國務院副總理孫春蘭參加全國教育表彰大會時強調:“各地各有關部門要進一步提高教師待遇,增強教師職業吸引力,營造尊師重教的良好氛圍。”國家如此重視教育是因為()①教育是民族振興和社會進步的基石②百年大計,教育為本③教育己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④提高國民素質、培養創新型人才、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根本途徑在教育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4.要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必須始終把教育放在優先位置。這說明教育是()A.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B.解決社會一切矛盾的途徑C.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D.引領社會發展的第一動力5.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全國教育大會上指出,黨的十九大從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戰略高度,做出了優先發展教育事業、加快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的重大部署。做出這一部署,主要原因在于()①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②教育寄托著億萬家庭對美好生活的期盼③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教育事業取得巨大成就④教育是提高國民素質、培養創新型人才、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根本途徑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6.《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是我國第一個以教育現代化為主題的中長期戰略規劃。根據該規劃,圖1中問號對應的目標是()A.建成世界科技創新強國B.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C.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D.總體實現教育現代化、邁入教育強國行列7.“抗擊疫情,停課不停學,不停教。”廣大教師迎難而上,守護億萬學生身心健康,支撐起世界上最大規模的在線教育。“停課不停學,不停教”源于教育對國家和民族怎樣的重要意義?答案:1.C2.D3.C4.C5.B6.D7.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是提高國民素質、培養創新型人才、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根本途徑。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精品試卷·第2頁(共2頁)HYPERLINK"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