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信息技術八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第一課時網絡發展簡述教學設計課題第1課網絡發展簡述單元第一單元學科信息技術年級八年級學習目標了解計算機網絡的概念、分類以及連接網絡所需的基本設備。嘗試制作網絡連接線,提高動手能力。通過探究因特網的過去、現在和未來,了解因特網的出現和發展對人類社會的深刻影響,體會現代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重點了解計算機網絡的概念、分類以及連接網絡所需的基本設備。難點通過探究因特網的過去、現在和未來,了解因特網的出現和發展對人類社會的深刻影響,體會現代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教學過程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導入新課同學們,現在處于21世紀的我們,都在談及“網絡”,那你能說說什么是“網絡”嗎?觀看視頻從觀看剛才的視頻中,我們知道,地球形成一個新的神經系統,各種設備通過網絡連接在一起。初步了解網絡。通過平常生活中來了解什么是網絡。講授新課計算機網絡計算機網絡是現代通信技術與計算機技術相結合的產物,它利用網卡、網線(如圖1-1)、交換機(如圖1-2)、路由器等網絡設備,把分散的計算機連接起來,并通過網絡協議實現計算機之間的相互通信和資源共享。網絡協議:計算機網絡中進行數據交換而建立的規則、標準或約定的集合。親身體驗:1.認識計算機教室內的交換機和網線等網絡設備。2.嘗試制作一根網線。網線的標準做法:1.橙白2.橙3.綠白4.藍5.藍白6.綠7.棕白8.棕2.綠白2.綠3.橙白4.藍5.藍白6.橙7.棕白8.棕第1步:先分析下一條網線8芯的作用.1.2.3.6芯是網線的信號線.排列也要按順序來排。第2步:用壓線鉗壓一下。第3步:最后用測線儀測一下就好了。根據覆蓋范圍的不同,計算機網絡可以分為局域網、城域網和廣域網。因特網的起源和發展隨著計算機及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網絡應用范圍不斷擴大。同時,社會信息化浪潮也推動數據分布處理、信息資源共享等網絡應用朝著更高要求、更大范圍的方向發展,因特網逐步形成。1.因特網的起源因特網始于20世紀60年代,當時美國國防部認為:有必要設計一個指揮系統—它由一個個分散的指揮點組成,當部分指揮點被摧毀后其他點仍能正常工作,而這些分散的點又能通過某種形式的通信網取得聯系。為了對這一構思進行驗證,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署資助建立了一個名為“阿帕網”(ARPANet)的網絡,這個“阿帕網”就是因特網最早的雛形。從用于支持軍事研究的計算機實驗網(ARPANet)到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贊助的科學網(NSFNet),再到目前的因特網(Internet),這個發展過程非常迅速。親身體驗在因特網的發展史上,ARPANet和NSFNet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搜索有關ARPANet和NSFNet的信息,并完成下表。2.我國因特網的發展1987年,由北京向世界發出了中國的第一封電子郵件(如圖1一5),“越過長城,通向世界”,揭開了中國人使用因特網的序幕,標志著我國開始進入因特網時代親身體驗上網查找,是誰發送出了我國第一封電子郵件?中國第一封電子郵件有發出時間有1986年8月25日和1987年9月14日之間。發送者有吳為民、王運豐等人。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我國逐步實現了因特網的全功能服務。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作為域名注冊管理機構和域名根服務器運行機構,負責運行和管理國家頂級域名“.cn”,標志著我國互聯網絡的運行與發展進入了不斷完善與規范的軌道。2019年1月,我國在量子網絡方向的研究取得重要進展,成功地利用多光子干涉將分離的三個冷原子量子存儲器糾纏起來,為構建多節點、遠距離的量子網絡奠定了基礎。開動腦筋能直接使用中文注冊域名嗎?可以直接使用中文注冊域名,但是使用中文域名進入網站之后,地址欄并不是顯示中文域名,如果網站有英文域名可以顯示英文域名。沒有的英文域名會顯示該中文對應的二進制字符。常見的中文域名后綴格式有“中文.com”,“中文.中國”。三、網絡的新發展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出現了許多網絡新技術和新應用,如云計算、物聯網等。云計算是一-種基于因特網的計算方式,通過網絡將龐大的計算處理程序自動析之后將處理結果回傳給用戶。通過這項技術,網絡服務提供者可以在數秒之內處理數以千萬計,甚至億計的信息,網絡服務的效能和“超級計算機”同樣強大,如圖1-6所示。如今,存儲云、醫療云、教育云等云計算的應用越來越普遍。物聯網就是“物物相連”的互聯網。在實物上安裝的各種裝置,如傳感器、射頻識別(RFID)、全球定位芯片等,通過因特網連接起來,使物體具備一定的“智能”,實現人與物體、物體與物體之間的溝通和對話,構成一個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可以取得任何服務的網絡,如圖1-7所示。在,許多國家都在開展“新一代因特網”的研究計劃,目的是研制出移動更方便、傳輸更快捷、服務更個性化的因特網。課堂練習:1.了解計算機教室(或校園網)的網絡類型及連接方式,并嘗試畫出網絡結構示意圖。網絡類型:校園局域網結構連接方式:光纖連接2.根據本課所學知識,以“因特網的過去、現在和未來”為題完成一篇小報告。學生聽取教師的講解,了解計算機網絡了解網絡協議。動作操作了解網線制作工作過程了解理解。了解合作探究了解、理解體驗了解理解、掌握認識更進一步掌握計算機網絡以及網絡協議。培養學生計算機思維通過動手制作網線,讓學生更進一步了解計算機網絡。了解跟學會區分網絡類型。了解因特網的起源和發展。親身體驗因特網的發展了解我國因特網的發展與起源。通過動腦筋查找域名。明白當前網絡的新發展。理解物聯網的使用認識RFID射頻識別系統。課堂小結1、計算機網絡是現代通信技術與計算機技術相結合的產物,它利用網卡、網線、交換機、路由器等網絡設備,把分散的計算機連接起來,并通過網絡協議實現計算機之間的相互通信和資源共享。2、網絡協議:計算機網絡中進行數據交換而建立的規則、標準或約定的集合。3、因特網始于20世紀60年代,“阿帕網”就是因特網最早的雛形。4、1987年,由北京向世界發出了中國的第一封電子郵件。學生回答及進行編寫程序利用問題形式進行總結板書一、計算機網絡二、因特網的起源和發展1.因特網的起源2.我國因特網的發展三、網絡的新發展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精品試卷·第2頁(共2頁)HYPERLINK"http://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Internet的歷史和發展Internet最早來源于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DefenseadvancedResearchProjectsAgency)的前身ARPA建立的ARPAnet,該網于1969年投入使用。從60年代開始,ARPA就開始向美國國內大學的計算機系和一些私人有限公司提供經費,以促進基于分組交換技術的計算機網絡的研究。1968年,ARPA為ARPAnet網絡項目立項,這個項目基于這樣一種主導思想:網絡必須能夠經受住故障的考驗而維持正常工作,一旦發生戰爭,當網絡的某一部分因遭受攻擊而失去工作能力時,網絡的其它部分應當能夠維持正常通信。最初,ARPAnet主要用于軍事研究目的,它有五大特點:⑴支持資源共享;⑵采用分布式控制技術;⑶采用分組交換技術;⑷使用通信控制處理機;⑸采用分層的網絡通信協議。1972年,ARPAnet在首屆計算機后臺通信國際會議上首次與公眾見面,并驗證了分組交換技術的可行性,由此,ARPAnet成為現代計算機網絡誕生的標志。ARPAnet在技術上的另一個重大貢獻是TCP/IP協議簇的開發和使用。1980年,ARPA投資把TCP/IP加進UNIX(BSD4.1版本)的內核中,在BSD4.2版本以后,TCP/IP協議即成為UNIX操作系統的標準通信模塊。1982年,Internet由ARPAnet,MILNET等幾個計算機網絡合并而成,作為Internet的早期骨干網,ARPAnet試驗并奠定了Internet存在和發展的基礎,較好地解決了異種機網絡互聯的一系列理論和技術問題。1983年,ARPAnet分裂為兩部分:ARPAnet和純軍事用的MILNET。該年1月,ARPA把TCP/IP協議作為ARPAnet的標準協議,其后,人們稱呼這個以ARPAnet為主干網的網際互聯網為Internet,TCP/IP協議簇便在Internet中進行研究,試驗,并改進成為使用方便,效率極好的協議簇。與此同時,局域網和其它廣域網的產生和蓬勃發展對Internet的進一步發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其中,最為引人注目的就是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NationalScienceFoundation)建立的美國國家科學基金網NSFnet,1986年,NSF建立起了六大超級計算機中心,為了使全國的科學家、工程師能夠共享這些超級計算機設施,NSF建立了自己的基于TCP/IP協議簇的計算機網絡NSFnet。NSF在全國建立了按地區劃分的計算機廣域網,并將這些地區網絡和超級計算中心相聯,最后將各超級計算中心互聯起來。地區網的構成一般是由一批在地理上局限于某一地域,在管理上隸屬于某一機構或在經濟上有共同利益的用戶的計算機互聯而成,連接各地區網上主通信結點計算機的高速數據專線構成了NSFnet的主干網,這樣,當一個用戶的計算機與某一地區相聯以后,它除了可以使用任一超級計算中心的設施,可以同網上任一用戶通信,還可以獲得網絡提供的大量信息和數據。這一成功使得NSFnet于1990年6月徹底取代了ARPAnet而成為Internet的主干網。NSFnet對Internet的最大貢獻是使Internet向全社會開放,而不象以前那樣僅僅借計算機研究人員、政府職員和政府承包商使用。然而,隨著網上通信量的迅猛增長,NSF不得不采用更新的網絡技術來適應發展的需要。1990年9月,由Merit、IBM和MCI公司聯合建立了一個非贏利性的組織——先進網絡和科學公司ANS(AdvancedNetwork&Science,Inc)。ANS的目的是建立一個全美范圍的T3級主干網,它能以45Mb/s的速率傳送數據,相當于每秒傳送1400頁文本信息。到1991年底,NSFnet的全部主干網都已同ANS提供的T3級主干網相通。1969年12月,當ARPAnet最初建成時只有四個結點,到1972年3月也僅僅只有23個結點,直到1977年3月總共只有111個結點。但是近十年來,隨著社會科技,文化和經濟的發展,特別是計算機網絡技術和通信技術的大發展,隨著人類社會從工業社會向信息社會過渡的趨勢越來越明顯,人們對信息的意識,對開發和使用信息資源的重視越來越加強,這些都強烈刺激了ARPAnet和以后發展成的NSFnet的發展,使聯入這兩個網絡的主機和用戶數目急劇增加,1988年,由NSFnet連接的計算機數就猛增到56000臺,此后每年更以2到3倍的驚人速度向前發展,1994年,Internet上的主機數目達到了320萬臺,連接了世界上的35000個計算機網絡。現在,Internet上已經擁有5000多萬個用戶,每月仍以10-15%的數目向前增長,專家預測,到1998年,Internet上的用戶將突破1億,到2000年,全世界將有100多萬個網絡,1億臺主機和超過10億的用戶。今天的Internet已不再是計算機人員和軍事部門進行科研的領域,而是變成了一個開發和使用信息資源的覆蓋全球的信息海洋。在Internet上,按從事的業務分類包括了廣告公司,航空公司,農業生產公司,藝術,導航設備,書店,化工,通信,計算機,咨詢,娛樂,財貿,各類商店,旅館等等100多類,覆蓋了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構成了一個信息社會的縮影。1995年,Internet開始大規模應用在商業領域。當年,美國Internet業務的總營收額為10億美元,預計1996年將會達到18億美元。提供聯機服務的供應商也從原先象AmericaOnline和ProdigyService這樣的計算機公司發展到象AT&T、MCI、PacificBell等通信運營公司也參加進來。由于商業應用產生的巨大需求,從調制解調器到諸如Web服務器和瀏覽器的Internet應用市場都分外紅火。在Internet蓬勃發展的同時,其本身隨著用戶的需求的轉移也發生著產品結構上的變化。1994年,所有的Internet軟件幾乎全是TCP/IP協議保,那時人們需要的是能兼容TCP/IP協議的網絡體系結構;如今Internet重心已轉向具體的應用,象利用WWW來做廣告或進行聯機貿易。Web是Internet上增長最快的應用,其用戶已從1994年的不到400萬激增至1995年的1000萬。Web站的數目1995年到三萬個。●Internet的規模Internet已成為目前規模最大的國際性計算機網絡。今天,Internet已連接60,000多個網絡,正式連接86個國家,電子信箱能通達150多個國家,有480多萬臺主機通過它連接在一起,用戶有2500多萬,每天的信息流量達到萬億比特(terrabyte)以上,每月的電子信件突破10億封。同時,Internet的應用業滲透到了各個領域,從學術研究到股票交易、從學校教育到娛樂游戲、從聯機信息檢索到在線居家購物等,都有長足的進步。據統計,目前在Internet的域名分布中,.com--即商業所占比例最大,為41%;.edu--(科教)已退居二線,占有30%分額。去年在Internet的成長中,商企界的成長占了其中的75%。●Internet的未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Internet市場仍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未來其應用將涵蓋從辦公室共享信息到市場營銷、服務等廣泛領域。另外,Internet帶來的電子貿易正改變著現今商業活動的傳統模式,其提供的方便而廣泛的互連必將對未來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帶來影響。然而Internet也有其固有的缺點,入網絡無整體規劃和設計,網絡拓補結構不清晰以及容錯及可靠性能的缺乏,而這些對于商業領域的不少應用是至關重要的。安全性問題是困擾Internet用戶發展的另一主要因素。雖然現在已有不少的方案和協議來確保Internet網上的聯機商業交易的可靠進行,但真正適用并將主宰市場的技術和產品目前尚不明確。另外,Internet是一個無中心的網絡。所有這些問題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Internet的發展,只有解決了這些問題,Internet才能更好的發展。(共41張PPT)第一課網絡發展簡述浙教版八年級下新知導入同學們,現在處于21世紀的我們,都在談及“網絡”,那你能說說什么是“網絡”嗎?從觀看剛才的視頻中,我們知道,地球形成一個新的神經系統,各種設備通過網絡連接在一起。新知導入新知講解網卡無線路由器新知講解1.認識計算機教室內的交換機和網線等網絡設備。親身體驗新知講解2.嘗試制作一根網線。親身體驗網線的標準做法:1.橙白2.橙3.綠白4.藍5.藍白6.綠7.棕白8.棕2.綠白2.綠3.橙白4.藍5.藍白6.橙7.棕白8.棕新知講解親身體驗第1步:先分析下一條網線8芯的作用.1.2.3.6芯是網線的信號線.排列也要按順序來排。新知講解親身體驗第2步:用壓線鉗壓一下。新知講解親身體驗第3步:最后用測線儀測一下就好了。新知講解類型覆蓋范圍局域網(lan)小于10km的范圍一間教室、一個辦公室,一所校園城域網(man)10~100km的區域一座城市廣域網(wan)全球范圍一個國家、一個州根據覆蓋范圍的不同,計算機網絡可以分為局域網、城域網和廣域網。新知講解新知講解二、因特網的起源和發展隨著計算機及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網絡應用范圍不斷擴大。同時,社會信息化浪潮也推動數據分布處理、信息資源共享等網絡應用朝著更高要求、更大范圍的方向發展,因特網逐步形成。新知講解1.因特網的起源因特網始于20世紀60年代,當時美國國防部認為:有必要設計一個指揮系統—它由一個個分散的指揮點組成,當部分指揮點被摧毀后其他點仍能正常工作,而這些分散的點又能通過某種形式的通信網取得聯系。為了對這一構思進行驗證,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署資助建立了一個名為“阿帕網”(ARPANet)的網絡,這個“阿帕網”就是因特網最早的雛形。新知講解從用于支持軍事研究的計算機實驗網(ARPANet)到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贊助的科學網(NSFNet),再到目前的因特網(Internet),這個發展過程非常迅速。新知講解在因特網的發展史上,ARPANet和NSFNet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搜索有關ARPANet和NSFNet的信息,并完成下表。親身體驗新知講解親身體驗網絡名稱建立的時間做出的貢獻ARPANet1969計算機網絡技術發展的主要貢獻NSFNet1980在美國的一個廣域網路之主干線(backbone),它是屬於民間的網路組織新知講解2.我國因特網的發展1987年,由北京向世界發出了中國的第一封電子郵件(如圖1一5),“越過長城,通向世界”,揭開了中國人使用因特網的序幕,標志著我國開始進入因特網時代新知講解上網查找,是誰發送出了我國第一封電子郵件?親身體驗新知講解新知講解中國常用的郵箱1、163郵箱,網易免費郵箱,3G空間,支持超大20兆附件,280兆網盤。2、QQ郵箱,騰訊郵箱,容量無限大,最大附件50M,支持POP3,提供安全模式,內置WebQQ、閱讀空間等。3、新浪郵箱:新浪郵箱,容量2G,最大附件15M,支持POP3。拓展資料新知講解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我國逐步實現了因特網的全功能服務。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作為域名注冊管理機構和域名根服務器運行機構,負責運行和管理國家頂級域名“.cn”,標志著我國互聯網絡的運行與發展進入了不斷完善與規范的軌道。新知講解各個域名后綴:新知講解2019年1月,我國在量子網絡方向的研究取得重要進展,成功地利用多光子干涉將分離的三個冷原子量子存儲器糾纏起來,為構建多節點、遠距離的量子網絡奠定了基礎。新知講解能直接使用中文注冊域名嗎?開動腦筋可以直接使用中文注冊域名,但是使用中文域名進入網站之后,地址欄并不是顯示中文域名,如果網站有英文域名可以顯示英文域名。沒有的英文域名會顯示該中文對應的二進制字符。常見的中文域名后綴格式有“中文.com”,“中文.中國”。新知講解三、網絡的新發展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出現了許多網絡新技術和新應用,如云計算、物聯網等。新知講解云計算是一-種基于因特網的計算方式,通過網絡將龐大的計算處理程序自動析之后將處理結果回傳給用戶。通過這項技術,網絡服務提供者可以在數秒之內處理數以千萬計,甚至億計的信息,網絡服務的效能和“超級計算機”同樣強大,如圖1-6所示。新知講解如今,存儲云、醫療云、教育云等云計算的應用越來越普遍。新知講解物聯網就是“物物相連”的互聯網。在實物上安裝的各種裝置,如傳感器、射頻識別(RFID)、全球定位芯片等,通過因特網連接起來,使物體具備一定的“智能”,實現人與物體、物體與物體之間的溝通和對話,構成一個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可以取得任何服務的網絡,如圖1-7所示。新知講解現在,許多國家都在開展“新一代因特網”的研究計劃,目的是研制出移動更方便、傳輸更快捷、服務更個性化的因特網。新知講解知識鏈接新知講解新知講解1.了解計算機教室(或校園網)的網絡類型及連接方式,并嘗試畫出網絡結構示意圖。課堂練習網絡類型:校園局域網結構連接方式:光纖連接2.根據本課所學知識,以“因特網的過去、現在和未來”為題完成一篇小報告。課堂練習課堂總結課堂總結板書設計一、計算機網絡二、因特網的起源和發展1.因特網的起源2.我國因特網的發展三、網絡的新發展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什么是物聯網 這個短片告訴你在線觀看-更新更全更受歡迎的影視網站-360影視.mp4 報告.docx 第1課 網絡發展簡述.doc 第1課 網絡發展簡述.ppt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