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斜鉤和臥鉤 第九課 執教者 舒師附小 朱琳玲 練習從不同角度、方向起筆,由內到外畫圓圈。 第九課 斜 鉤 藏鋒起筆后,有弧度地向右下行筆,略按筆后調鋒向上勾出。 第九課 第九課 臥 鉤 露鋒起筆,由輕變重向右下行筆,頓筆調鋒后向左上勾出。 第九課 第九課 臨寫下面例字。 第九課 第九課 “氏”字斜鉤是整個字中最粗的筆畫,起筆后向右下弧狀行筆,注意角度不可過直或過斜,頓筆調鋒后向上出鉤。 第九課 “我”字斜鉤較細起筆位置高,先粗后細再頓筆向上出鉤。 第九課 “式”字的斜鉤寫法與“我”字的斜鉤稍有不同。主要體現在起筆和出鉤的形狀上。 第九課 “志”字臥鉤起筆稍低于左點,角度更平,出鉤較短,為兩點留下空間。 下列字中斜鉤和臥鉤的出鉤方向有什么不同? 第九課 雁塔圣教序 《雁塔圣教序》又稱《慈恩寺圣教序》,記敘了玄奘遠赴天竺取經以及弘揚佛法的事跡,由唐代大書法家褚遂良(公元596-659年)書寫。其結字寬博舒展,筆畫勁秀,最能代表褚遂良的書法風格。 第九課 小故事: 有一天,王獻之走進父親王羲之的書房,見父親正在案頭揮毫,就走到跟前,必恭必敬地問:“爹爹,人家都說您字寫得好,請您把寫字的秘決告訴我吧!”王羲之放下筆慈祥地望著兒子,然后領著王獻之來到后院,指著十八口大缸對兒子說;“寫字的秘訣是有的,它就在這十八缸水里,你只要把這十八口缸里的水寫完了,自然就能夠知道了。” 斜鉤和臥鉤 第九課 斜 鉤 藏鋒起筆后,有弧度地向右下行筆,略按筆后調鋒向上勾出。 第九課 臥 鉤 露鋒起筆,由輕變重向右下行筆,頓筆調鋒后向左上勾出。 第九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