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外…………○…………裝…………○…………訂…………○…………線…………○…………)(※※請※※不※※要※※在※※裝※※訂※※線※※內※※答※※題※※)(…………○…………內…………○…………裝…………○…………訂…………○…………線…………○…………)亞非拉地區的發展一、單選題1.第二次世界大戰后,亞非拉國家為維護國家主權、爭取民族獨立進行了堅決的斗爭,掀起了民族獨立運動的高潮。屬于拉丁美洲人民維護國家權益的斗爭是(???)A.?萬隆會議的召開??????????B.?印度民族獨立運動??????????C.?納米比亞獨立??????????D.?巴拿馬收回運河區主權2.張亮同學以“二戰后,亞非拉國家的獨立和振興”為主題開展研究性學習。以下他得出的結論中,正確的是(???)①印度獨立后大力發展科技,成就顯著②1956年埃及宣布將巴拿馬運河收歸國有③1959年古巴建立革命政府,走上了社會主義道路④納米比亞的獨立宣告帝國主義在非洲的殖民體系最終崩潰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自從15世紀早期殖民主義者竄入非洲大陸以來,非洲就一直遭受著殖民奴役,成為任人宰割的“黑暗大陸”。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非洲人民奮起抗爭,掀起了反對殖民主義斗爭的浪潮。標志著帝國主義在非洲的殖民體系徹底崩潰的事件是(???)A.?納米比亞獨立??????????????????B.?印度獨立??????????????????C.?非洲獨立年??????????????????D.?巴拿馬收回運河主權4.如圖所示,框內的一系列事件反映的主題是( )A.?亞洲獨立與振興?????????????????B.?歐洲復興之路?????????????????C.?非洲獨立浪潮?????????????????D.?拉美獨立運動5.某位同學在學校歷史時制作了下表。根據表格內容判斷,他所探究的主題是(?)時間事件歷史人物1947年印度獨立尼赫魯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毛澤東1956年埃及收回蘇伊士運河主權納賽爾1959年古巴革命卡斯特羅A.?亞非拉國家的獨立和奮起????????????????????????????????????B.?兩極格局的形成C.?非洲殖民體系最終崩潰???????????????????????????????????????D.?“一超多強”局面的形成6.非洲曾有400多年在西方國家的殖民統治之下,二戰后整個非洲到處響起獨立的呼聲。標志著帝國主義在非洲的殖民體系徹底瓦解的事件是( )?A.?古巴獨立??????????????????????B.?埃及獨立??????????????????????C.?埃塞俄比亞獨立??????????????????????D.?納米比亞獨立7.《和平之歌》是一首從20世紀60年代末期開始傳唱的以色列歌曲。拉賓遇刺時口袋里面裝著這首歌的歌詞。歌詞充滿了對( )中失去生命的人們的眷戀與同情,洋溢著對和平的憧憬與向往。?A.?核戰爭威脅?????????????????????????B.?巴以沖突?????????????????????????C.?朝鮮戰爭?????????????????????????D.?科索沃戰爭8.“我帶著橄欖枝和自由戰士的槍來到這里,不要讓橄欖枝從我的手中失落。”請問這句話是誰說的,與這句話有關的歷史背景是什么?下列選項搭配正確的是( )?A.?拉賓──科索沃戰爭??????B.?阿拉法特──海灣戰爭??????C.?阿拉法特──巴以沖突??????D.?拉賓──中東戰爭9.第一次中東戰爭爆發于(????)A.?1946年??????????????????????????????B.?1947年????????????????????????????????C.?1948年??????????????????????????????D.?1949年10.二戰以來,中東地區長期動蕩不安,中東戰爭、海灣戰爭、巴以沖突、敘利亞內戰……導致這一局面出現的外部因素是(????)A.?民族矛盾???????????????????????????B.?領土爭端???????????????????????????C.?教派沖突???????????????????????????D.?大國干涉11.影響中東和平的最大問題是(????)A.?巴基斯坦問題?????????????????????B.?印度問題??????????????????????C.?以色列問題?????????????????????D.?巴勒斯坦問題12.下列哪些宗教的發源地位于中東地區(????)①猶太教???②佛教???③基督教???④伊斯蘭教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13.1964年,在第一屆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上,77個發展中國家發表了《七十七國聯合宣言》,其目的有(????)???①要求改變不平等的國際經濟秩序???②爭取建立平等、公平、合理的國際經濟新秩序???③加入發達國家的經濟聯盟????????④擺脫發達國家控制,追求經濟現代化的發展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4.獨立后的亞非國家第一次在沒有殖民國家參加的情況下討論自己的重大問題的國際會議是(????)A.?七十七國集團會議???????????????????B.?開羅會議??????????????????????C.?雅爾塔會議??????????????????????D.?亞非會議15.1959年,通過武裝斗爭,推翻了美國扶植的傀儡政權并走上了社會主義道路的國家是(????)A.?納米比亞???????????????????????????????B.?古巴???????????????????????????????C.?印度???????????????????????????????D.?津巴布韋16.1960年被稱為“非洲獨立年”,主要是因為這一年(????)A.?非洲出現了第一個獨立國家???????????????????????????????B.?有一大批非洲國家獲得獨立C.?是二戰后非洲獨立運動的開端????????????????????????????D.?帝國主義在非洲的殖民體系最終崩潰17.非洲在近現代歷史上飽受西方殖民侵略,但非洲人民從未放棄過爭取自由獨立的斗爭。下列選項屬于非洲民族解放運動成果的是(????)A.?太平軍抗擊洋槍隊?????????????????????????????????????????????B.?巴拿馬收回運河主權C.?印度反英民族大起義??????????????????????????????????????????D.?埃及收回蘇伊士運河主權18.越南北部、朝鮮、中國相繼走上社會主義道路是在(????)A.?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后??????????????????????????????????????????B.?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C.?20世紀50年代后?????????????????????????????????????????????????D.?20世紀60年代以后二、問答題19.論從史出是歷史學習的基本原則之一。下列史實及結論符合這一原則的是(????)選項史實結論A16世紀開始的奴隸貿易,使非洲喪失了上億的精壯人口,其中不少黑人死于“獵奴戰爭”和販運途中是歐洲資本原始積累的唯一途徑B1955年,中國政府在亞非會議上,提出“求同存異”的方針,促使會議圓滿成功徹底消除了與會各國之間的矛盾C1960年,有17個非洲國家獲得獨立,這一年被稱為“非洲獨立年”標志著帝國主義在非洲的殖民體系徹底崩潰D二戰后,巴拿馬人民多次掀起收回運河主權的斗爭,直到1999年,巴拿馬才收回了運河全部主權體現了巴拿馬人民維護國家主權斗爭的艱難曲折三、材料分析題20.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極端民族主義也是引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根源之一。希特勒認為,保證德國物資供應的最好方法就是……獲得波蘭和烏克蘭。……希特勒的咄咄逼人氣勢相反,英、法等西方國家卻普遍實行了所謂的綏靖政策。——《世界現代化歷程·總論卷》材料二:1947年6月,在美國的指使下。英法建議歐洲各國就各自的經濟資源提出報告……再由美國提出援助的方式和條件。……蘇聯代表認為,這將會要求各國泄露其本國的經濟情報,導致“由某些國家實行干涉另一些國家內部事務”,其“結果將不是歐洲的統一和重建,而是把歐洲分裂成兩個集團”。7月,蘇聯退出會談。——《世界史·現代史編》材料三:冷戰結束后,世界正在呈現出一種新面貌。資本、信息、技術、商品和人員的高速流動……。局部沖突頻仍,核威脅依然存在,恐怖主義威脅和霸權主義行徑并行。此外,環境污染、資源枯竭等非傳統的不安全因素在侵蝕、威脅著這個星球。——《世界通史·當代卷》(1)結合材料一和所學知識,列舉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的原因。(2)據材料二,歸納蘇聯代表“退出”的理由。結合美國“援助”的本質及影響,概述你對蘇聯態度的理解。(3)材料三中“高速流動”的影響是什么?(4)推斷并說明未來世界的走向。答案解析部分一、單選題1.D分析:1959年古巴推翻美國的傀儡政府,維護了國家主權,走上了社會主義道路。A項,萬隆會議的召開是第一次沒有殖民主義者參加的亞非國際會議,不屬于二戰后亞非拉的民族獨立運動,不符合題意;B項,印度民族獨立運動屬于亞洲的民族獨立運動,不符合題意;C項,納米比亞獨立屬于非洲的民族獨立運動,不符合題意;D項,巴拿馬收回運河區主權屬于拉丁美洲人民維護國家權益的斗爭,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二戰后拉丁美洲人民維護國家權益的斗爭。2.C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巴拿馬運河是1999年巴拿馬人民收回來的國家的,不屬于埃及,其他選項都敘述正確,故選C。【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3.A分析:根據所學知識,1990年,納米比亞贏得了獨立。這標志著歐洲殖民者入侵和奴役非洲長達五個世紀歷史的結束,帝國主義在非洲的殖民體系最終崩潰。由此可知,BCD三項不符合題意,故選A。【點評】本題主要考查納米比亞獨立。4.C分析:據所學知識,“二戰”后,非洲的獨立浪潮首先在北非興起,標志著歐洲殖民者奴役非洲幾百年的歷史結束的是1990年,納米比亞贏得了獨立,這標志著歐洲殖民者入侵和奴役非洲長達五個世紀歷史的結束,帝國主義在非洲的殖民體系最終崩潰.故選C。【點評】本題考查了納米比亞獨立的重大意義.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識記能力,需要準確識記納米比亞獨立的重大意義。???5.A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亞非拉的奮起的認識。依據學過的知識可知,二戰后,廣大的亞非拉地區出現了民族獨立運動。二戰是1945年結束的,題文表格所列的資料都發生在1945年之后,且都是發生在廣大的亞非拉地區出現了民族獨立運動,故答案選A。????【點評】知道亞非拉崛起的典型事件。6.D分析:本題主要考察帝國主義殖民體系的瓦解相關知識。通過回顧課本知識,可知1990年納米比亞的獨立,標志著殖民時代的終結,故選D。【點評】理解帝國主義殖民體系的瓦解相關知識。7.B分析:帶領中東特別是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走向和平的兩個重要人物是阿拉法特和拉賓,故選擇B。【點評】?課標要求為列舉實例,評述當今國際社會面臨的突出問題,理解建設和諧世界是我們的主張和追求,屬于理解、運用層次。8.C分析:這是阿拉法特在聯合國演講的結束語,這段話涉及到的歷史事件是巴以沖突,?故選擇C。【點評】課標要求為列舉實例,評述當今國際社會面臨的突出問題,理解建設和諧世界是我們的主張和追求,屬于識記、理解層次。9.C分析:本題考察第一次中東戰爭的時間。根據九下教材《亞非拉地區的發展》一課介紹,第一次中東戰爭爆發于1948年。選C。【點評】了解第一次中東戰爭的時間10.D分析:此題主要考察動蕩的中東地區相關知識。選項中的民族矛盾、領土爭端、教派沖突都是屬于內部因素。而霸權主義、強權政治、大國干涉等都是屬于外部因素,故正確答案應該選D。【點評】理解動蕩的中東地區相關知識。11.D分析:此題考查影響中東和平的最大問題。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巴勒斯坦問題,是阿拉伯國家與以色列矛盾的癥結所在,故巴勒斯坦問題是影響中東和平的最大問題。故答案是D。【點評】知道巴勒斯坦問題是影響中東和平的最大問題。12.C分析:此題考查發源于中東地區的宗教。中東地區曾是世界上古老的兩河流域文明、尼羅河流域文明的發祥地,也是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的發源地。佛教發源于印度,可以排除②,答案是C。【點評】知道發源于中東地區的宗教。13.D分析:此題主要考察亞非拉的奮起的相關知識。?要求改變不平等的國際經濟秩序,爭取建立平等、公平、合理的國際經濟新秩序,擺脫發達國家控制,追求經濟現代化的發展,這些都是這次會議的目的。但是這些國家都是廣大發展中國家,不可能加入發達國家的經濟聯盟。故正確答案應該選D。【點評】掌握亞非拉的奮起的相關知識。14.D分析:此題考查亞非萬隆會議。A最早召開于1964年;B和C都召開于二戰期間,不是二戰后。戰后亞非拉國家紛紛取得民族獨立后,面臨著維護民族獨立、發展民族經濟的共同任務。1955年,亞非會議在印度尼西亞的萬隆舉行。這是獨立后的亞非國家第一次在沒有西方殖民國家參加的情況下,討論亞非地區重大問題的國際會議。它表明亞非國家已作為一支新興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國際舞臺,激勵著正在蓬勃發展的民族獨立運動。故答案是D。【點評】知道亞非萬隆會議。15.B分析:此題考查二戰后走上社會主義道路的國家。二戰結束時,絕大多數拉丁美洲國家獲得獨立已經有一百多年,但它們長期受美國、英國的影響和控制。1959年,古巴通過武裝斗爭,推翻了美國扶植的傀儡政權,走上了社會主義道路。故答案是B。【點評】知道二戰后走上社會主義道路的國家。16.B分析:此題考查非洲的民族獨立和解放運動。非洲的民族獨立和解放運動最先在北非展開。從1952年開始。1960年,有17個非洲國家獨立,這一年被稱為”非洲獨立年“。故符合題意的是B。【點評】知道非洲的民族獨立和解放運動。17.D分析:此題考查亞非拉民族獨立和解放運動的相關知識。A屬于亞洲中國;B屬于拉丁美洲;C屬于亞洲印度。故符合題意的是D。【點評】知道亞非拉民族獨立和解放運動的相關知識。18.B分析:此題考查亞洲的民族解放運動。20世界40年代,亞洲首先掀起民族解放運動浪潮。越南北部、朝鮮、中國相繼走上社會主義道路,都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故答案是B。【點評】知道亞洲的民族解放運動。二、問答題19.D分析:本題考查掌握論從史出的方法,要求學生從史實得出結論。注意不可以過度解讀史料。A選項,歐洲資本原始積累的方式很多,如掠奪殖民地、剝削工人等。黑奴貿易是原始積累之一;B,亞非會議提出“求同存異”,但不可能徹底消除與會國的矛盾。C,1960年是非洲獨立年,但帝國主義在非洲仍有殖民地。故應該選D。斑馬人們反復斗爭,反映了其維護國家主權的艱難曲折。【點評】掌握論從史出的方法,即從史實得出結論三、材料分析題20.(1)極端民族主義;英、法等西方國家的綏靖;歐亞戰爭策源地的形成(法西斯國家的侵略)。(2)危及經濟安全;易受外來干涉;導致歐洲分裂。援助是美國實施冷戰的重要步驟(杜魯門主義的大規模運用),加劇了美蘇對抗,蘇聯拒絕是為了維護國家利益。(3)使各國各地區的聯系日益緊密。(4)觀點一:走向和平與發展。相互依存,休戚與共;慘痛的歷史教訓;推動和平與發展的力量不斷壯大;合作、對話成為常態。觀點二:面臨著不確定因素。霸權主義(單邊主義)、強權政治橫行;存在諸多不安全因素。分析:(1)根據材料“極端民族主義也是引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根源之一”、“英、法等西方國家卻普遍實行了所謂的綏靖政策”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二戰爆發的原因有極端民族主義;英、法等西方國家的綏靖;歐亞戰爭策源地的形成。(2)根據材料“這將會要求各國泄露其本國的經濟情報,導致“由某些國家實行干涉另一些國家內部事務”,其“結果將不是歐洲的統一和重建,而是把歐洲分裂成兩個集團””可知蘇聯代表退出的理由是危及經濟安全;易受外來干涉;導致歐洲分裂。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二戰后美國援助西歐的本質是杜魯門主義的大規模運用,這一舉措的影響體現為加劇了美蘇對抗。蘇聯的態度是為了維護國家利益。(3)根據材料“資本、信息、技術、商品和人員的高速流動”可知體現的是經濟全球化,使各地的聯系日益密切。(4)關于未來世界走向可結合冷戰后的世界格局、時代主題、及影響世界和平發展的因素等方面進行分析。故答案為:(1)極端民族主義;英、法等西方國家的綏靖;歐亞戰爭策源地的形成(法西斯國家的侵略)。(2)危及經濟安全;易受外來干涉;導致歐洲分裂。援助是美國實施冷戰的重要步驟(杜魯門主義的大規模運用),加劇了美蘇對抗,蘇聯拒絕是為了維護國家利益。(3)使各國各地區的聯系日益緊密。(4)觀點一:走向和平與發展。相互依存,休戚與共;慘痛的歷史教訓;推動和平與發展的力量不斷壯大;合作、對話成為常態。觀點二:面臨著不確定因素。霸權主義(單邊主義)、強權政治橫行;存在諸多不安全因素。【點評】本題側重對材料分析和知識遷移能力的考查,解題關鍵在于對二戰后國際關系發展的準確把握,較好的考查了歷史學科核心素養。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