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版九年級歷史與社會下冊第六單元 第三課 改革開放的起步 同步練習 一、選擇題 1. 1978年發表的《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特約評論員文章,有人贊譽它是“東風第一枝”。這是因為這篇文章是針對當時哪一錯誤傾向而撰寫的 ( ) A.浮夸風現象 B.“共產”風現象 C.階級斗爭為綱 D.“兩個凡是”的方針 2. 首先發表《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篇文章的是( ) A.《人民日報》 B.《光明日報》 C.《紅旗》雜志 D.《文匯報》 3.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這次會議為起點開辟的,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鄧小平理論,是在這次會議前后逐漸逐步展開和發展起來的。這次會議是( ) A.中共七大 B.中共八大 C.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 D.中共十四大 4. 以下是小明同學整理的讀書筆記,該筆記反映的重要會議是( ) A.中共一大 B.中共七大 C.中共八大 D.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 5. 六集大型電視政論片《復興之路)反映了自1840年以來中國艱難曲折的民族振興之路。全片分別以“千年巨變”“崢嶸歲月“中國新生”“偉大轉折””世紀跨越”“繼往開來”為主題線索,其中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應該在( ) A.“千年巨變” B“中國新生” C.“偉大轉折” D.“世紀跨越” 6. 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上召開過多次重要會議,請你選出下列搭配正確的一組( ) A.中共一大——1921年在北京召開 B.遵義會議——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黨的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C.中共七大——選出了以鄧小平為首的中央領導集體 D.十一屆三中全會——重新確立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指導思想 7. .《突圍——國門初開的歲月》(見右圖)再現了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帶領全國人民進行對外開放的偉大探索和實踐。第二代領導集體的核心是( ) A.毛澤東 B.鄧小平 C.江澤民 D.胡錦濤 8.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是建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轉折意義的會議,“轉折”體現在( ) A.從舊民主主義革命轉向新民主主義革命 B.黨的工作重心從城市轉向農村 C.從“階級斗爭為綱”轉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D.挽救了黨,挽救了中國革命 9.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實行改革開放的根本目的是 ( ? ??) A.?為了同國外進行平等互利的 ?? B.?為了更好地利用外國資金??????????????????????????????????????? C.?為了發展社會主義經濟 ? ? ? ?? D.?為了改變不適應生產力發展的管理體制 10. “風陽地多不打糧,碾子一住就逃荒。只見風陽女出嫁,不見新娘進風陽。”而到1979年“鳳陽全縣糧食產量比1978年增長49%,賣給國家糧食4450萬千克。”出現這變化的房因是( ) A.農業社會主義改造的完成 B.公私合營的進行 C.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完成 D.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實行 11. 下圖是20世紀70年代小崗村18位農民按下的紅手印“包產到戶”契約。下列對這一契約出現原因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 A.人民公社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 B.農民渴望改變貧窮落后的生活狀況 C.農民缺少生產自主權 D.農民家庭收入很少 12. 《聯合早報》指出:“新時期中國經濟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對外開放,讓世界進入中國……”“讓世界進入中國”開始于( ) A.中美建立外交關系 B.經濟特區的建立 C.香港順利回歸祖國 D.中國加入亞太經合組織 13. 我國首先建立的四個經濟特區除深圳外,還有( ) ①上海 ②珠海 ③汕頭 ④廈門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4. 細讀下圖的題詞,關于這一特區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發展的歷史條件是當地的技術和管理經驗的基礎好 B. 特區主要“特”在經濟領域 C. 特區引進的主要是資金、技術和管理經驗 D. 深圳的發展說明了我國對外開放的正確性 15. 為我國經濟體制的全面改革奠定理論基礎的文獻是( ) A.《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B.《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 C.《中共中央關于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 D.《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 二、非選擇題 16. 閱讀以下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這次)會議結束了“左”傾冒險主義在黨中央的統治,確立了毛澤東在黨和紅軍中的領導地位,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材料二 會議揭開了我國改革開放的序幕,實現了建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使我國進入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為主要任務的歷史新時期。 請回答: (1)材料一中“會議”指的是哪一次會議?其主要內容有哪些?為什么說這次會議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2)材料二中的“會議”指的是哪次會議?會議提出的戰略決策和總方針是什么? (3)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會議”都中國共產黨歷史上具有偉大轉折意義的會議,其實現轉折的關鍵是都堅持了黨的哪一思想路線? 17.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我們分田到戶,每戶戶主簽字蓋章,如以后能干,每戶保證完成每戶的全年上交和公糧,不在(再)向國家伸手要錢要糧。如不成,我們干部坐牢殺頭也甘心,大家社員也保證把我們的小孩養活到十八歲。 材料二 某縣糧食總產量1980年是50.2萬噸,1981年是67萬噸,1982年是71.5萬噸。 (1)材料一發生在哪個地方?他們的做法后來發展成什么政策? (2)材料二說明了什么? (3)兩則材料之間有什么關系? 18.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100年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戰勝各種艱難險阻,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建設、改革的偉大勝利,譜寫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實現復興的凱歌。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材料一 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自從有了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就煥然一新了。 材料二 一條路,自井岡山延伸,蜿蜒曲折,在偉大理想和堅定信念指引下,一步步走向勝利。 材料三 新中國成立后,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社會主義建設,開創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某歷史興趣小組的同學搜集整理了“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的一組圖片: 材料四 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于2015年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舉行。全會認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我們黨確定的“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十三五”規劃必須緊緊圍繞實現這個奮斗目標來制定。 請回答: (1)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那么中國共產黨誕生的標志是什么? (2)材料二中一條路指的是什么路?走向勝利的標志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圖片記錄了我黨的社會主義建設歷程,圖①“鳳陽四年垮了四大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指出圖②中代表我國第一個經濟特區的字母。簡述圖③與圖①、圖②的關系。 (4)依據材料四,中國共產黨確定的“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是什么?回顧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你有什么感悟?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5DBCDC 6-10DBCCD 11-15ABCAC 二、非選擇題 16. (1)遵義會議;確立了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這次會議在黨和紅軍遭受嚴重損失的危機關頭召開,它挽救了黨和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 (2)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戰略決策:停止使用“以階級斗爭為綱”等錯誤口號,把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總方針:實行改革開放。 (3)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 17.(1)安徽鳳陽小崗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2)當地糧食產量逐年增長。 (3)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實行,激發了農民的勞動熱情,帶來農村生產力的大解放,使糧食產量逐年增長。 18. (1)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一大的召開 (2)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道路;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3)原因: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C.關系: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了實行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推動了農村改革和對外開放。 (4)目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感悟: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要堅決擁護黨的領導等。(答出兩點,言之有理即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