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版九年級歷史與社會下冊第六單元 第一課 新生政權的鞏固與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 同步練習 一、選擇題 1. 毛澤東說:“我們不出兵,讓敵人壓至鴨綠江邊,國內國際反動氣焰增高,則對各方都不利,首先是對東北更不利,整個東北邊防軍將被吸住,南滿電力將被控制。”這句話中的“敵人”是指( ) A.英法聯軍 B.美國侵略軍 C.八國聯軍 D.日本侵略者 2. 抗美援朝時期,中國的司令員和所謂的“聯合國軍”首任總司令都是世界著名的軍事將領,他們分別是( ) A.彭德懷和麥克阿瑟 B.朱德和麥克阿瑟 C.林彪和馬歇爾 D.彭德懷和巴頓 3. 遲浩田上將在紀錄片《不能忘卻的偉大勝利》首映式上說:“這場戰爭是正義與邪惡的斗爭,是正義的勝利,邪惡的失敗。打出了國威,新中國的基礎奠定了。沒有這場戰爭,也不會有60年的和平。” 新中國進行這場戰爭的目的是( ) A.打敗日本法西斯 B.抗美援朝、保家衛國 C.打倒國民黨反動派 D.反抗蘇聯的霸權主義 4. 建國初期的土地改革,農民成為土地的主人的含義是( ) A.土地歸國家所有 B.土地歸集體所有 C.土地歸農民所有 D.土地歸鄉鎮所有 5. 想象土地改革后,你去農村采訪,不可能看到的現象是( ) A.農民生產積極性很高 B.地主成為一無所有的階級 C.原來一無所有的農民也住上了房屋 D.農民各有自己的私有土地 6. 下列關于新中國成立后土地改革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使大量無地、少地的農民獲得了土地 B.解放了生產力,促進了農業生產的發展 C.廢除了資本主義剝削制度,消滅了資產階級 D.廢除了封建土地剝削制度,消滅了地主階級 7. 下表是1950年至1952年我國主要農產品產量變化表。這些變化說明( ) 類別 糧食 棉花 油料 1951年比1950年增長(%) 8.7 48.8 22.4 1952年比1951年增長(%) 14.1 26.5 12.5 A.土地改革運動解放了農村生產力 B.社會主義改造順應了廣大農民的愿望 C.集體經濟制度促進了農業生產的發展 D.過渡時期總路線調動了農民的積極性 8. 《共和國記憶60年》中記載:“蘇聯人安排了毛澤東參觀斯大林汽車廠。從沒有目睹過汽車生產制造的過程,乘坐著蘇聯提供的轎車的毛澤東,看著流水線上一輛一輛下線的汽車,對身邊的陪同者說:‘我們也要有這樣的汽車廠’。”這一理想最初實現是在( ) A.改革開放時期 B.“大躍進”時期 C.“文化大革命”時期 D.“一五”計劃時期 9. 溝通我國西南、西北的第一條鐵路干線是( ) A.寶成鐵路 B.隴海鐵路 C.青藏鐵路 D.焦枝鐵路 10. 對我國第一個五年計劃的成就表述不正確的是( ) A、初步建立了獨立的工業體系 B、以鐵路為中心的交通運輸業大為改觀 C、農業也有發展,糧棉連年增產 D、國民經濟得到恢復和初步發展 11. “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國家。……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國家對工商業采取利用、限制和改造的政策……逐步以全民所有制代替資本家所有制。”以上內容出自( ) A.《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B.《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 C.《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 D.《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1954年) 12.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后,國家對手工業社會主義改造的方式和哪個部門相似( ) A.資本主義工商業 B.農業 C.銀行業 D.畜牧業 13. 創建于濟南的老字號瑞蚨祥,在1954年底響應國家號召,率先實現公私合營。我國在公私合營過程中采取的創造性舉措是( ) A.成立合作社 B.贖買政策 C.無償沒收 D.政企分開 14. “恒源祥”創始人沈萊舟曾對子女說:“現在我把廠都交給了國家,由國家去經營管理,我坐在家里不用花一點心思收股息,這又有什么不好?”這反映的是( ) A.土地改革運動 B.全行業公私合營 C.手工業合作化 D.第一個五年計劃 15. 下圖是1956年天津群眾舉行的一次游行慶祝活動。據此推斷,該活動慶祝的是( ) 圖中標語:慶祝天津市進入社會主義社會 A. 土地改革完成 B. 三大改造完成 C. 抗美援朝勝利 D. 人民公社化運動開始 二、非選擇題 16.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我們不出兵讓敵人壓至鴨綠江邊,國內國際反動氣焰增高,則對各方都不利,首先是對東北更不利,整個東北邊防軍將被吸住,南滿電力將被控制。……總之,我們認為應當參戰,必須參戰。參戰利益極大,不參戰損害極大。 ——毛澤東《中國人民志愿軍應當和必須入朝參戰》 材料二 中國人民志愿軍將士,肩負民族的期望,高舉保衛和平、反抗侵略的正義旗幟,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同朝鮮人民和軍隊一道,歷經兩年零九個月舍生忘死的浴血奮戰,贏得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偉大勝利。這是中朝兩國人民和軍隊團結戰斗的偉大勝利,是維護世界和平與人類進步事業的偉大勝利。 ——習近平《在紀念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6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 材料三 20世紀50年代朝鮮戰場上的志愿軍戰士用他們美好的心靈、博大的胸懷、高尚的情操為維護世界和平和人類進步事業建立了巍峨豐碑,不愧為黨的忠誠戰士,不愧為中華民族的英雄兒女,不愧為中國安全和世界和平的堅強衛士。 (1)閱讀材料一,毛澤東是在什么背景下說這番話的?“參戰利益極大,不參戰損害極大”,請分析其中的“利益”與“損害”分別有哪些。 (2)有人認為,朝鮮戰場上,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勞師遠襲,后勤補給困難,所以遭到了失敗,你對此說法有何看法?結合材料二,分析抗美援朝中國勝利的原因。 (3)抗美援朝精神成為了一種時代精神。結合材料三,說說抗美援朝精神的具體含義,今天我們應該怎樣弘揚這種精神? 17. 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這一時期,鞍山鋼鐵公司的大型鋼廠、無縫鋼管廠相繼開工,中國第一座飛機制造廠試制成功第一架噴氣式飛機,武漢長江大橋飛架大江南北。 材料二 1956年元旦,北京市各行各業工商業者申請實行全行業公私合營,得到北京市人民政府批準 … … 1月底,全國所有大城市和五十多個中等城市的資本主義工商業者都實行了全行業公私合營。 請回答: (1)材料一中“這一時期”是什么時期? 其基本任務是什么? (2)從材料中可以看出這一時期我國建設的重點是什么? (3)材料二反映的是20世紀50年代的什么歷史事件? (4)材料二中的事件什么時間結束?其重要的作用是什么? 18.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為了國民經濟發展的需要和大多人的最大利益……根據過渡時期總路線,從1953年起,國家對資本主義工商業開始實行系統的有計劃的社會主義改造……在公私合營中實行‘四馬分肥’的‘贖買’政策。……在中國共產黨和人民政府的領導下,在客觀形式的推動下……到(1956年)1月底,全國大城市以及50個中等城市,先后全部實現了全行業的公私合營。 請回答: (1)在改造過程中,國家對資本家占有的生產資料實行什么政策? (2)除了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外,國家還進行了哪兩個方面的改造? (3)三大改造的實質是什么? (4)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的意義是什么?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5BABCB 6-10CADAD 11-15DBBBB 二、非選擇題 16.(1)背景:美國入侵朝鮮,干涉我國內政,嚴重威脅我國的安全。 利益:既可保障朝鮮的安全,也可保衛中國的安全,鞏固新生的人民政權;同時還可打擊美國侵略者的氣焰,極大地提高中國的國際威望。 損害:美國占領朝鮮,會進一步侵略中國,嚴重威脅中國的領土和主權完整,中國的經濟建設將不可能順利進行。 (2)上述看法不對。勝利原因:①毛澤東、彭德懷等領導人正確決策。 ②廣大志愿軍將士英勇奮戰。 ③朝鮮軍民密切配合。 ④戰爭具有正義性。⑤國際正義力量大力支持等。 (3)含義:高度的愛國主義精神、革命英雄主義和國際主義精神;堅定的信念和堅強的毅力;嚴密的組織紀律性。 做法:歷史是一面鏡子,催人奮進,先烈用生命換來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今天我們年輕一代要繼承他們的遺志,為國家的安康、人民的幸福而拼搏、奮斗,把祖國建設得更加美好。(言之有理即可) 17. (1)一五計劃時期 基本任務是:集中力量發展重工業,建立國家工業化和國防現代化的基礎;相應地發展交通運輸業、輕工業、農業和商業;相應地培養建設人才。 (2)重點發展重工業 (3)三大改造 (4)1956年底 作用:實現了把生產資料私有制轉變為社會主義公有制的任務。我國初步建立起社會主義的基本制度,從此,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18. (1)實行贖買政策。 (2)對農業和手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3)我國變生產資料私有制為社會主義公有制。 (4)社會主義改造的完成,標志著社會主義公有制在國民經濟中占據主導地位,從此,社會主義制度在我國基本建立起來,我國開始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是20世紀中國的一次歷史性巨變。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