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六單元《水循環》 19.《霧和云》 1.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會(結成)許多小水滴或小冰晶,它們聚集在一起,飄浮在空中。離地面較近的是霧,在高空的是云。 2.深秋的早晨有時會看到霧。在高山上能看到云海。 3.【實驗名稱】模擬霧的形成 【實驗目的】模擬霧的形成 【實驗材料】燒杯、溫水、冰塊、鑷子。 【實驗步驟】 (1)在燒杯中倒入半杯不冒“白氣"的溫水。 (2)用鑷子夾取一塊冰塊,接近燒杯口,觀察現象。 (3)把冰塊移開,觀察現象。 (4)重復上述步驟幾次,觀察現象。 【實驗現象】把冰塊接近燒杯口,燒杯口有“白氣”(“霧”)出現;把冰塊移開;“白氣”會逐漸消失。 【實驗結論】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會結成許多小水滴或小冰晶,它們聚集在一起,飄浮在空中。離地面較近的是霧,在高空的是云。 4.?云和霧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答:云與霧形成的相同點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都會遇冷結成小水滴或小冰晶,不同點是云在高空,霧距地面較近。 20.《露和霜》 1.秋季清晨,草葉上的小水滴是露。冬天的草坪上有霜。冬天的窗戶玻璃上會出現“露”或“霜”。 2.桶的外壁上的小水珠就是桶外壁周圍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形成的“露”。 3.向冰塊上撒鹽,可以讓溫度更低。 4.桶的外壁會形成一層“霜”,這是由桶外壁周圍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形成的。 5.在溫度逐漸下降(仍高于0℃)時,接近地面的空氣中的水蒸氣會凝結在地面或靠近地面的物體表面上,形成小水滴,這就是露。 6.在溫度降到0℃以下時,接近地面的空氣中的水蒸氣會在地面或靠近地面的物體表面上形成小冰晶,這就是霜。 21.《雨和雪》 1.根據事這產科學理論,對所研究問題的規律或原因作出一種推測性論斷或假定性解釋,就是在假設。(假設是一種科學探究技能) 2.雨來自云。云中的小水滴或小冰晶大到空氣托不住的時候就會落下來。如果降落下來的是水滴,就是雨。 3.云中的小冰晶遇到強大的上升氣流時,會反復被抬升。在這個過程中,小冰晶會吸附遇到的小水滴或其他小冰晶,體積會像滾雪球一樣變得越來越大,直到上升氣流托不住它們時,就會落下來。如果到達地面時,它們沒有完全融化成水,仍呈固態,就是冰雹。 4.雪和雨的形態不同。雨以水的液態形式存在,雪以水的固態形式存在。如果氣溫低到水的凝結點,水蒸氣可能就會變成雪。 5.下雪會對人們的生活產生什么影響? 答:下雪會對我們的出行造成不便:車輛在布滿雪的路面上行駛時,輪子會打滑,可能會引發交通事故。下雪會給農作物生長帶來一定的促作用。因此,雪對人和農作物來說有利有弊。 22.《小水滴的旅行》 1.地球上的水在陸地、海洋及大氣之間不斷循環。 2.地球上的水是怎樣循環的?(水循環的一般路線) 答:空氣中的水蒸氣在不斷上升的過程中,會遇冷凝結成許多小水滴,這些小水滴不斷聚集,在高空便形成了云,在低空便形成了霧。當云中的小水滴逐漸增大,隨著空中氣溫的變化落到地面,形成雨或雪等。落到陸地上的水,有的經過蒸發變成水蒸氣又上升到空中,有的則根據地表氣溫的不同以霜或露的形式存在。當地表的水越積越多,有的會流入地下成為地下徑流,有的會在地表形成江、河、湖等,最終匯入海洋。 3.?水循環對我們的生活有什么意義? 水循環與人們生產、生活息息相關,水在自然界里的循環對人們生產、生活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我們要正確地認識水循環對人們生活的影響,節約用水,保護淡水資源,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 有利的一面:(1)“瑞雪兆豐年”:雪能在一定程度上對農作物起到保護作用,對農業生產具有一定促進作用。(2)適量的降雨能夠緩解莊稼的旱情,有助于農作物的生長。(3)雨后清新的空氣使人身心愉悅。 不利的一面:造成水災、干旱、凍壞動植物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