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7.1工業革命一、單項選擇題1.工業革命最早出現在()A.冶金業B.交通運輸業C.采礦業D.棉紡織業2.2017年12月6日,西成高鐵開通,我國進入高鐵時代。飲水思源,火車的發明者是()A.哈格里夫斯B.史蒂芬孫C.愛迪生D.瓦特3.火車的發明為人們的生產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世界上第一列火車誕生在()A.美國B.英國C.法國D.德國4.第一次工業革命使人類進入了()A.電氣時代B.蒸汽時代C.電子時代D.金屬時代5.被譽為“科學革命的開端”的是()A.哥白尼提出“日心說”B.托勒密提出“地心說”C.布魯諾提出“宇宙無限論”D.伽利略發現自由落體定律6.以下哪位科學家既是數學家也是物理學家()A.伽利略B.布魯諾C.哥白尼D.牛頓7.“資產階級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階級統治中所創造的生產力,比過去一切時代創造的生產力還要多,還要大。”馬克思評價的是()A.第一次工業革命B.第二次工業革命C.第三次工業革命D.資產階級革命8.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中國正處于()A.“閉關鎖國”時期B.抗日戰爭時期C.“大躍進”時期D.“文化大革命”時期9.喬治?布恩是一位生活在18世紀40~90年代的英國棉紡織廠廠主。1785年后,他把工廠由山澗河谷地帶搬遷到交通便利的地方。促使他搬遷工廠的決定性因素是A.珍妮紡紗機的發明B.內燃機的發明C.火車、輪船的出現D.蒸汽機的改良10.在1785年之前,英國人要開辦棉紡廠,廠址最好選在A.臨近鐵路的地方B.臨近煤礦的地方C.臨近河流的地方D.臨近油田的地方11.近代英國成為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決定因素是A.掠奪殖民地財富B.優越的地理位置C.較早的確立了資本主義制度D.大機器生產取代了工場手工業12.下表反映了英國農業人口的變化,導致這一變化的主要原因是年份1840年1870年1900年農業人口占總人口的百分比22%14.8%8.4%A.海外殖民活動的影響B.工業化及城市化進程加快C.資產階級革命爆發D.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惡果13.18世紀80年代后,英國工業品產量增長迅速,積累了大量資金,工業革命持續加速。推動工業革命“持續加速”的動力是()A.畜力、水力B.改良蒸汽機C.石油D.電力14.有歷史學家稱它“對世界歷史來說具有頭等重要性,因為它不但為20世紀的不發達世界提供了主要目標,而且為19世紀歐洲的世界霸權提供了經濟基礎和軍事基礎。”材料中所描述的歷史事件是A.文藝復興B.殖民地人民的抗爭C.工業革命D.新航路的開辟15.《大國崛起》的熱播說明了人們對歷史的喜愛的關注。其中有這樣一段:17世紀英國“在歷史性的轉變中搶占了先機,已經率先到達了現代文明的入口處……在下兩個世紀里,它將傲視全球”英國“搶占了先機”和“傲視全球”的典型表現是()A.成為文藝復興運動的中心,號稱日不落帝國B.率先完成工業革命,確立了海上霸主和世界殖民霸主的地位C.發現了美洲大陸,資本主義經濟得到迅速發展D.確立了資本主義政治制度,通過工業革命成為最發達的工業國二、非選擇題16.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17-18世紀的英國先后進行了兩次不同意義的革命,使英國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工業國。材料二:馬克思描述過這樣一個國家:一個人口幾乎占人類三分之一的大帝國,不顧時勢,安于現狀,人為地隔絕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盡善盡美的幻想自欺。這樣一個帝國注定最后要在一場殊死的決斗中被打垮。(1)材料一中的英國先后進行了兩次不同意義的革命,分別指什么革命?(2)材料二中的大帝國“安于現狀”,這是一種怎樣的現狀?請從經濟、政治、對外關系角度加以說明。17.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英國)這個地處邊緣的小國,卻在歷史性的轉變中搶占了先機,已經率先到達現代文明的入口處,即將一步步穩健地走向世界的中心。在下個世紀里,它將傲視全球。……稱為大國的原因或許是一個無法窮盡的話題。在不同的時期,只有那些根據自己的國情和時代的需要作出了正確戰略判斷的國家,才能獲得歷史的青睞。材料二:未經議會同意,國王無權廢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執行;未經議會同意,國王不能征稅;未經議會同意,國王不能在和平時期維持常備軍;議會必須定期召開;議員的選舉不受國王的干涉。材料三:英國海外貿易示意圖(見下圖)。(1)材料一中所說“(英國)已經率先到達現代文明的入口處”,其在政治、經濟上的主要表現是什么?(2)根據材料二的內容判斷,該文件出自什么時候的什么文獻。該文獻有何重要意義?(3)18世紀60年代—19世紀中期,在英國,大機器逐漸代替手工生產。在這個過程中,英國人的發明創造有哪些?(至少列舉兩個)從材料三中可看出當時英國處于怎樣的經濟地位?18.世界發展的歷史是一部不斷加強聯系的歷史,也是一部不斷涌現大國的歷史。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結合所學知識,寫出材料中的①②分別代表什么歷史事件?(2)聯系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談談“思想文化引領”“資產階級革命”與“技術革命興起”之間的內在聯系。答案解析1.D【解析】據所學知,1765年哈格里夫斯發明了“珍妮紡紗機”,大幅度增加了棉紗產量。這樣,英國首先在棉紡織業引發了發明機器、進行技術革新的連鎖反應,工業革命從此開始,D符合題意,ABC排除。故選擇D。2.B【解析】在工業革命中,英國工程師史蒂芬孫利用蒸汽機發明了火車機車,為人們的生產和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使人類邁入了“火車時代”,逐漸改變了題干中的交通落后局面。故B符合題意;哈格里夫斯發明珍妮機,A排除;愛迪生發明電燈,C排除;瓦特改良蒸汽機,D排除。故選擇B。3.B【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825年,由英國的斯蒂芬森設計的蒸汽機車載著450名乘客,以24千米的時速行駛,標志著鐵路時代的開始。蒸汽機車就是火車。世界上第一輛火車誕生在英國。故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故選B。4.B【解析】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最重要的發明是瓦特改良蒸汽機,它將人類帶到了“蒸汽時代”,B符合題意;第二次工業革命使人類進入電氣時代,A排除;CD項與第一次工業革命無關,排除。故選擇B。5.A【解析】哥白尼提出“日心說”,改變了人類對自然對自身的看法,被譽為“科學革命的開端”,故A符合題意;托勒密提出“地心說”,作為教會的官方宇宙觀統攝了整個歐洲的中世紀,排除B;布魯諾提出“宇宙無限論”,被譽為是反教會、反經院哲學的無畏戰士,是捍衛真理的殉道者,排除C;伽利略發現自由落體定律,被稱為“觀測天文學之父”、“現代物理學之父”,排除D。故選A。6.D【解析】牛頓是偉大的物理學家,提出萬有引力定律,也是創立微積分的偉大數學家,故D符合題意;伽利略是物理學家,布魯諾是天文學家,哥白尼是天文學家,排除ABC。故選D。7.A【解析】材料“資產階級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階級統治中所創造的生產力,比過去一切時代創造的生產力還要多,還要大”是馬克思對第一次工業革命的評價,A選項符合題意,BCD選項排除。8.A【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本題主要考查學生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緊扣材料中的時間特征“18世紀末l9世紀初”便可知道中國正處于A.“閉關鎖國”時期。所以答案選A考點:人教版新課標九年級歷史上冊?步入近代?“蒸汽時代”的到來。9.D【解析】本題考查瓦特改良蒸汽機的影響。工業革命中,瓦特改良蒸汽機成為機器生產的動力之源。蒸汽機的首先應用于棉紡織部門,并推動了其他部門(冶金、采礦、交通運輸業)采用以蒸汽機為動力的機器,從此,使工業生產沖破自然條件的限制,徹底改變了人類生產和生活的面貌,開創了一個嶄新的時代----“蒸汽時代”,大大加速了工業革命進程。故選D10.C【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工業革命的準確認識,解題時學生需注意題干中關鍵信息是“蒸汽機被用來帶動紡織機器之前”,依據已學知識可知再次之前棉紡機械的動力主要是水力,因此選址應該在有河流的地方。所以答案選C考點:人教版新課標九年級歷史上冊?步入近代?“蒸汽時代”的到來。11.C【解析】在政治上,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結束后,為了限制國王的權力,1689年英國議會通過《權利法案》,標志著君主立憲制的資產階級統治在英國的確立。這是近代英國成為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決定因素,故答案選C.考點:人教新課標九年級上冊·步入近代·英國資產階級革命12.B【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工業革命有關知識的認識。依據學過的知識已知,英國最先進行工業革命,其中生產革命的標志性成就是瓦特改良蒸汽機的發明,把人類帶入了蒸汽時代。1840年前后,大機器生產逐步取代工場手工業,標志著英國工業革命的完成。工業革命促進了英國工業的發展,工業化及城市化進程加快,導致農業人口占總人口的百分比的變化,故選B。考點:人教新課標九年級上冊·步入近代·“蒸汽時代”的到來13.B【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蒸汽機是將蒸汽的能量轉換為機械功的往復式動力機械。蒸汽機的出現曾引起了18世紀的工業革命。直到20世紀初,它仍然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動機,后來才逐漸讓位于內燃機和汽輪機等。所以答案選B14.C【解析】此題考查工業革命相關的知識點。閱讀題文所給提示信息,結合歷史分析:選項A不對,啟蒙運動主要是為歐洲的發展提供了思想基礎;選項B不對,資產階級革命的勝利主要是提供了政治保障;選項D不對,殖民擴張早在新航路開辟時期已經開展;選項C符合題意,18世紀中期工業革命開始,推動了生產力的飛躍,不僅為19世紀歐洲的世界霸權提供了經濟基礎和軍事基礎,而且工業文明也成為不可阻擋的世界潮流。只有選項C符合題意,故選C。15.D【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文藝復興起源于意大利,A項明顯錯誤。發現美洲大陸是意大利航海家哥倫布,英國并沒有能“搶占先機”亦可排除B項。題目關鍵詞之一是“在歷史性的轉變中搶占了先機”,這一歷史轉變是指英國社會制度的轉變,英國最先通過資產階級革命推翻封建專制制度,確立了君主立憲制。后來英國率先完成工業革命、成為了最發達的工業國,這才有了傲視全球的基礎。D項符合題意。17世紀下半葉,英、法在北美建立殖民地,英國成為日不落帝國。所以答案選D16.(1)兩次革命分別指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和工業革命。(2)安于現狀是指:經濟上實行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政治上實行落后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對外實行閉關自守政策。【解析】(1)根據材料一“17-18世紀的英國先后進行了兩次不同意義的革命,使英國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工業國。”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7世紀,英國進行了資產階級革命,確立了資本主義制度;18世紀60年代開始進行工業革命,并于1840年前后率先完成工業革命,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工業化國家。(2)根據材料二“一個人口幾乎占人類三分之一的大帝國,不顧時勢,安于現狀,人為地隔絕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盡善盡美的幻想自欺。”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在近代前夜,清政府安于現狀,在經濟上實行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政治上實行落后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對外實行閉關自守政策。正是在這個時期,中國開始遠遠落后于世界歷史發展潮流。17.(1)政治上: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確立了資本主義制度。經濟上:19世紀中期率先完成工業革命。(2)文獻:1689年《權利法案》。意義:以法律限制了王權,在英國確立了君主立憲制度。(3)發明創造:瓦特改良蒸汽機;史蒂芬孫發明蒸汽機車;哈格里夫斯發明珍妮紡紗機;等等。經濟地位:英國成為名副其實的世界工廠。【解析】(1)政治:主要根據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歷史意義回答。據所學知識,1640年,英國爆發資產階級革命,至1689年,英國議會通過《權利法案》,確立了君主立憲制的政體。英國從政治上步入了現代文明。經濟:主要根據工業革命的影響回答。據所學知識,19世紀中期,英國率先完成工業革命,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工業國家。英國從經濟上步入了現代文明。(2)文獻:據材料二“未經議會同意,國王無權廢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執行;未經議會同意,國王不能征稅;未經議會同意,國王不能在和平時期維持常備軍;議會必須定期召開;議員的選舉不受國王的干涉”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689年,英國議會通過《權利法案》,對王權進行制約,確立了議會在國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地位。意義:根據材料二內容結合所學知識,從限制王權、確立君主立憲制的角度簡單概括即可。(3)發明創造:依據所學知識,任舉兩例第一次工業革命期間英國人的發明創造即可。如:瓦特改良蒸汽機;史蒂芬孫發明蒸汽機車;哈格里夫斯發明珍妮紡紗機;等等。經濟地位:觀察材料三英國海外貿易示意圖可知,英國的海外貿易遍及世界各地,成為名副其實的世界工廠。18.(1)①啟蒙運動;②美國獨立戰爭(或:法國大革命)。(2)“思想文化引領”為“資產階級革命”奠定思想和輿論的基礎;“資產階級革命”為資本主義的發展掃清障礙,為“技術革命興起”創造條件;工業革命創造巨大生產力,為資產階級革命成果奠定物質基礎,進一步鞏固資產階級革命的成果。【解析】(1)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近代以來歐洲重要的思想解放運動是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重要的資產階級革命是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法國大革命和美國獨立戰爭。(2)材料體現的是思想文化為資產階級革命和技術革命創造了條件。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