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0學年第二學期七年級社會學科五月檢測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共40分,請選出各題中一個符合題意的正確選項,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12345678910ABCCCBABAB11121314151617181920DDBDBDDACA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有5小題,共60分)21、(1)A涿郡(或北京)B洛陽C余杭(或杭州)①永濟渠②通濟渠(5分);加強南北地區政治、經濟和文化交流,成為南北交通的大動脈(1分)(2)科舉制(2分);唐太宗增加科舉考試科目;武則天創立殿試制度(2分)(3)玄奘;《大唐西域記》(2分)22、(1)開明的民族政策(2分);文成公主入藏,嫁給松贊干布(2分)(2)澶淵之盟(2分)(3)設立宣慰使司都元帥府,由宣政院直接統轄(2分);中央政府對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轄,促進了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2分)(4)回族;民族融合(2分)23、(1)三省六部制示意圖(2分);各有分工,互相合作互相牽制;提高行政效率;加強中央集權(2分)(2)行省制度(2分);在歷史上影響深遠,明清時期繼續沿用;我國省級行政區劃設立始于元朝(2分)(3)他認為元朝滅亡原因在于皇帝權力削弱,地方分權和朝臣權力過大所致(1分);取消行中書省,設立三司;分封諸子為王,駐守各地,監控地方;廢除丞相制度和中書省,提升六部的職權,使六部直接向皇帝負責;把大都督府分為五軍都督府;設立廠衛特務機構等(3分)24、(1)商業貿易的繁榮(2分)(2)北宋前期(2分);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促進經濟的發展(2分)(3)市舶司(2分)(4)政府重視海外貿易;造船業發達;宋朝發明了指南針等(4分)25、(1)印度洋(1分);非洲東海岸和紅海沿岸(1分);時間長,規模大,船只多,人數多,路線長等(2分)(2)羅盤針(或指南針)(2分);造船業發達,先進的遠洋航海技術,準確測定航區航線和船位,有效利用季風、海流,使用指南針;經濟繁榮,國力雄厚等(2分)(3)提高明朝的地位和威望,示中國富強;用中國的貨物換取海外奇珍(2分);世界航海史上壯舉;增進與亞非國家和地區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來,開創西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的亞非海上交通線,為人類航海事業作出偉大貢獻(2分)2020學年第二學期七年級社會學科五月檢測答題卷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共40分,請選出各題中一個符合題意的正確選項,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有5小題,共60分)21、(1)(6分)(2)(4分)(3)(2分)22、(1)(4分)(2)(2分)(3)(4分)(4)(2分)23、(1)(4分)(2)(4分)(3)(4分)24、(1)(2分)(2)(4分)(3)(2分)(4)(4分)25、(1)(4分)(2)(4分)(3)(4分)2020學年第二學期七年級社會學科五月檢測試卷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共40分,請選出各題中一個符合題意的正確選項,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1、隋朝是一個短暫而繁榮的王朝,它的建立者和建立時間是()A、隋文帝、581年B、隋文帝、589年C、隋煬帝、613年D、隋煬帝、589年2、唐太宗是中國古代杰出的統治者,他在位期間()①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虛心納諫 ②勤于政事,重用賢相姚崇、宋璟③輕徭薄賦,減輕農民負擔 ④派遣鑒真東渡日本,傳播唐朝文化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2020年初,在我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艱難時刻,日本援助中國抗疫物資上寫的“山川異域,風月同天”火了,它體現了中日兩國友好往來的歷史淵源。唐朝時期,為中日友好往來作出重要貢獻的人物是()A、白居易B、玄奘C、鑒真D、崔致遠4、唐朝時期的著名書法家有( )①顏真卿②歐陽詢③蘇軾④趙孟頫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②D、②③④5、李麗準備于暑假期間參觀藝術寶庫莫高窟。她應該去( )A、山西大同B、河南洛陽C、甘肅敦煌D、陜西西安6、唐朝從“小邑猶藏萬家室”到“人煙斷絕,千里蕭條”的轉折點是()A、藩鎮割據B、安史之亂C、黃巢起義D、陳橋驛兵變7、在王安石變法的措施中,引起隱瞞土地,逃避賦稅之人最激烈反對的是()A、方田均稅法B、募役法C、農田水利法D、保甲法8、下列時間順序正確的是()①阿保機建立政權②趙匡胤建立宋朝③澶淵之盟④宋夏和議A、①②④③B、①②③④C、②④①③D、②①③④9、毛澤東《沁園春﹒雪》:“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其中“宋祖”和“一代天驕”分別是()A、趙匡胤和鐵木真B、趙匡胤和忽必烈C、趙構和鐵木真D、趙構和忽必烈10、北宋政府在地方各州設置的監督知州的官員是()A、刺史B、通判C、節度使D、御史大夫11、如果你在百度搜索中輸入“精忠報國”“抗金名將”“莫須有”等關鍵詞,搜索出的歷史人物是()A、魏征B、文天祥C、戚繼光D、岳飛12、下列語句中,反映長江流域已成為我國古代經濟重心的是()A、“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B、“古今稱國計之富者莫如隋”C、“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D、“蘇湖熟,天下足”13、宋朝時期隨著城市的繁榮,市民階層不斷壯大,市民文化生活也豐富起來。東京城內出現了許多娛樂兼營商業的場所,稱為()A、市B、瓦子C、坊D、邸店14、有學者認為:“在許多方面,宋朝在中國都是個最令人激動的時代,它統轄著一個前所未見的發展、創新和文化繁盛期。”此時的“創新和文化繁盛”主要表現為()①造紙術②交子③活字印刷術④指南針用于航海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5、2013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訪問東盟國家時提出“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我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進入鼎盛時期是在()A、唐朝B、元朝C、宋朝D、清朝16、在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中醫藥發揮了巨大作用。明代李時珍對中醫藥學發展的貢獻是()A、撰寫《唐本草》B、撰寫《傷寒雜病論》C、編寫《千金方》D、編寫《本草綱目》17、“不到長城非好漢”,長城是中華民族的象征。明朝長城起止點為( )A、臨洮--遼東B、山海關--嘉峪關C、臨洮--山海關D、嘉峪關--鴨綠江18、“戚家軍紀律嚴明,英勇善戰,轉戰于閩浙粵諸地……”材料中“戚家軍”的歷史功績是()A、蕩平東南沿海倭寇B、收復臺灣全部領土C、抗擊荷蘭殖民者D、抗擊沙皇俄國入侵19、被譽為“中國17世紀工藝百科全書”的是()A、《資治通鑒》B、《夢溪筆談》C、《天工開物》D、《農政全書》20、下列有關臺灣表述正確的是( )①孫權派衛溫率船隊到達夷洲②隋文帝三次派人去流求 ③元朝設立澎湖巡檢司管轄澎湖和琉球 ④1662年被荷蘭殖民者侵占38年的臺灣回到祖國懷抱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有5小題,共60分)21、(12分)隋唐時期是中國歷史上繁榮與開放的時代。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運河的開通真正把中國的兩個重要的經濟區域(長江流域和黃河流域)聯系起來。—王小甫《隋唐五代史》)材料二:魏晉南北朝時期官吏的選拔權由上層權貴壟斷,選官看重門第,不太注重才能,世家大族的子弟通過門第即可進入仕途。隋文帝即位后,廢除了前朝的選官制度,注重考察人才的學識,初步建立起通過考試選拔人才的制度。材料三:復旦大學錢文忠教授在講述唐朝對外關系時說:“一個偉大僧人西行取經的傳奇故事,一條有信念、堅持和智慧澆鑄而成的求知之路,一個民族胸襟開放、海納百川的真實寫照。”(1)寫出大運河示意圖中A、B、C三處城市名稱及①、②兩段的名稱。依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大運河開通的積極作用。(6分)(2)隋朝“初步建立起通過考試選拔人才的制度”是指哪一制度?唐太宗和武則天統治時期分別采取了什么措施來完善這一制度?(4分)(3)材料三中這個“偉大僧人”是誰?其弟子將他路途所見所聞記錄成書,這部書名叫什么?(2分)22、(12分)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格局是中國歷史發展的主流與必然趨勢。結合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唐太宗說“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故其種落皆依朕如父母。”材料二:北宋每年送給遼銀、絹等錢物,稱為歲幣。后來,北宋向西夏、南宋向金也送歲幣,換來了宋遼、宋夏、宋金的長時間和平。材料三:據《元史·百官志》記載,宣政院管轄三個略低于行省的宣慰使司都元帥府:一個是吐蕃等處宣慰使司都元帥府,管轄西北的藏族地區;其次是吐蕃等路宣慰使司都元帥府,管轄西南的藏族地區;第三是烏思、藏、納里速古魯孫等三路宣慰使司都元帥府,管轄今前后藏和阿里地區。材料四:元朝時期邊疆各族包括蒙古族,大量遷入中原和江南,同漢族等雜居相處。……不少來自波斯、阿拉伯的人,同漢、蒙、畏兀兒等族長期雜居,互通婚姻,逐漸交融,開始形成一個新的民族……(1)材料一反映出唐太宗實行怎樣的民族政策?列舉一則他在位時期反映漢藏民族之間友好往來的史實。(4分)(2)說出宋遼和議的盟約名稱。?(2分)(3)材料三反映了元朝處理民族關系上的哪一項措施?有何重要意義?(4分)?(4)元朝時期開始形成的新民族是什么?透過這一現象分析元朝時期民族關系發展的主流是什么?(2分)23、(12分)中央集權制度對中國歷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圖一圖二材料二:太祖在總結元亡教訓時談道:“主荒臣專,威服下移,由是法度不行(注:法度不能執行),人心渙散,遂至天下大亂。”----摘自《明史》(1)請給圖一設計一個合適的標題,并說出這一制度的優勢。(4分)(2)圖二反映了元朝實行哪一地方行政制度?這一制度對我國有什么影響?(4分)(3)太祖認為元朝滅亡的原因是什么?他采取了哪些措施來應對“主荒臣專,威服下移”問題?(4分)24、(12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材料二:宋朝海外貿易超過了前代,成為當時世界上從事海外貿易的重要國家。政府鼓勵海外貿易,廣州、泉州是聞名世界的大商港。中國商船的蹤跡,近至朝鮮、日本,遠達阿拉伯半島和非洲東海岸,外國商人是中國海船的常客。?材料三:宋高宗說“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得宜,所得動以百萬計。”(市舶:古代中國對中外互市商船的通稱,亦指海外貿易)(1)小明同學選用材料一中的三幅圖片進行研究性學習,你認為他確立的研究主題應該是什么?(2分)(2)圖3“交子”是出現于何時的紙幣?在貨幣發展史上有何特殊地位?這一類貨幣的產生和發行有什么作用?(4分)(3)為了管理海外貿易,宋朝政府設立了什么機構?(2分)?(4)根據材料二、三,概括指出“宋朝海外貿易超過了前代,成為當時世界上從事海外貿易的重要國家”的原因有哪些?(4分)25、(12分)鄭和遠航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壯舉。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自永樂三年奉使西洋,迄今七次,所歷……三十余國,涉滄溟十萬余里,觀夫海洋,洪濤接天,巨浪如山,視諸夷域,回隔于煙霞縹緲之間。而我之云帆高漲,晝夜星馳,涉仁狂瀾,若履通衢者……”材料二:當時的航海技術水平是“惟觀日月升墜,以辨東西。星斗高低,度量遠近。皆斫木為盤,書刻干支之字,浮針于水,指向行舟”。材料三:按照明政府的旨意,鄭和船隊進行貿易堅持“厚往薄來”的原則,即高價收購外來番貨,而低價出售中國的貨物。(1)材料一中的“西洋”主要指現在的哪個大洋?結合“涉滄溟十萬余里”說出鄭和船隊最遠到達何地?材料反映出鄭和下西洋有何特點?(4分)(2)“皆斫木為盤,書刻干支之字,浮針于水,指向行舟”,表明鄭和船隊已經使用哪種航海儀器?結合所學知識,談一談為什么鄭和船隊能夠“云帆高漲,晝夜星馳,涉仁狂瀾,若履通衢”?(4分)(3)明政府堅持“厚往薄來”原則,體現鄭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什么?在這樣的目的指引下,說一說鄭和船隊壯舉帶來的影響。(4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0學年第二學期初一社會五月檢測參考答案.docx 2020學年第二學期初一社會五月檢測答題卷.docx 2020學年第二學期初一社會五月檢測試卷.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