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版九年級歷史與社會下冊第六單元 第四課 民族區域自治地方的發展 同步練習 一、選擇題 1. 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一項重要制度是在少數民族地區實行( ) A.民族平等 B.民族團結 C.民族區域自治 D.民族共同繁榮 2. 我國是一個由多民族共同締造的統一的大家庭。在這個大家庭中有( ) A.52個民族 B.54個民族 C.55個民族 D.56個民族 3. 歌曲《愛我中華》譜寫了56個民族交融相處,生生不息,共同鑄造中華民族輝煌的歷史篇章。下列哪一項政治制度的實行體現了中華民族大家庭的團結和興盛( ) A.政治協商制度 B.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C.“一國兩制” D.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4. 新中國成立以來,全國已建立五個省級民族自治區和許多自治州、自治縣等,對這一基本國策和基本政治制度較早作出明確規定的是( ) A.195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B.197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 C.198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D.198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 5. 為實行民族區域自治,我國先后成立了5個少數民族自治區,其中第一個省級民族自治區是( ) A.內蒙古自治區 B.寧夏自治區 C.西藏自治區 D.新疆自治區 6. 目前,我國民族自治區和自治州、自治縣的政府主要領導大都由少數民族干部擔任。這最能說明少數民族享有( ) A.參與管理國家事務的權利 B.管理本民族、本地區內部事務的權利 C.發展本民族經濟的權利 D.參與西部大開發的權利 7. 西藏自治區歷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主任和人民政府主席都是由藏族公民擔任。在自治區四級人大代表中,藏族和其他少數民族占90%以上;在自治區各級國家機關組成人員中,藏族和其他少數民族占主體地位。這表明( ) A.我國少數民族享有管理本民族內部事務的一切權利 B.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有利于維護國家的統一和安全 C.我國認真貫徹落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D.堅持民族平等是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根本原則 8. 1957年3月25日,周恩來在談及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時說:“中國如果采取聯邦制,就會在各民族間增加矛盾,增加民族糾紛。因為我國許多少數民族同漢族長期共同聚居在一個地區,有些地區……漢族都占很大比重,若實行嚴格的單一民族的聯邦制,很多人就要搬家……所以我們……要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政策。”對此材料的理解,正確的是( ) ①聯邦制不利于各個國家的民族團結與發展 ②在民族聚居區都要實現民族區域自治 ③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由我國歷史與國情決定的 ④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利于民族團結,利于社會穩定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④ D.③④ 9. 下列措施中,有利于促進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的是( ) ①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和風俗習慣 ②幫助少數民族地區發展經濟 ③要求少數民族必須使用漢字 ④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 在每年3月份召開的全國“兩會”上,全國55個少數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代表,身著特色服裝的少數民族代表總能吸引眾多目光。這說明我國在民族關系上堅持的原則是( ) A.民族區域自治 B.民族團結 C.共同繁榮 D.民族平等 11. 從1984年到2013年底,我國少數民族地區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了38倍;農牧民人均收入增長了21倍。材料直接反映出少數民族地區( ) A.實行了徹底的民主改革 B.實行了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C.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 D.進行了農村和城市的經濟改革 12. 20世紀90年代,為促進少數民族人口較多的西部地區的發展,黨和政府實施了( ) A.西部大開發戰略 B.民主改革 C.各民族共同繁榮 D.民族區域自治 13. 實行“資金援疆”“智力援疆”體現了( ) ①同步富裕原則 ②各民族共同繁榮原則 ③西部大開發戰略 ④人才強國戰略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4. 為了加快少數民族地區的發展,縮小東西部地區之間的貧富差距,擴大內需,黨中央進行了( ) A.可持續發展戰略 B.西部大開發戰略 C.放寬政策 D.搞活經濟政策 15. 國家下列舉措中,對西藏地區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起到推動作用的是 ( ) ①西藏和平解放 ②民族區域自治 ③一國兩制 ④西部大開發戰略 A.①③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④ 二、非選擇題 16. 民主與法制的建設是國家政治生活的重要內容。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人民行使權力的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 材料二 “民法是國家的基本法律,民法規范平等主體之間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它將是社會生活的基本準則。” ——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所民法室主任孫憲中教授 材料三 對任何人犯罪,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許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權。刑罰的輕重,應當與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擔的刑事責任相適應。 (1)材料一出自1954年頒布的哪部文件?它是在什么會議上制定的? (2)哪個時期我國的民主法制建設成果突出,逐步走上了依法治國的道路?材料二所說的是1986年頒布的哪部法律文件?樹料三是指1997年修改后的哪部法律文件? (3)我國在建國初期保障農民翻身成為土地主人的法律文件是什么?保障少數民族真正實現當家作主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1986年以來,保障我國中小學生享受免費受教育機會的法律依據是什么? (4)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對加強民主與法制建設的認識。 17.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1965—2004年中央對西藏地區財政補助投入累計達968.72億元;對口支援西藏的中央部委、省市區企業先后派出援藏干部2892人,支援建設項目1698個,投入資金64億多元。到2004年,西藏自治區人均GDP達到7779元,西藏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道路上正邁出新的步伐。 材料二 舊西藏,占人口5%的領主把持著西藏地區的政治、宗教等管理事務,全區沒有一所現代意義上的學校,沒有一家現代的醫療機構。新西藏,人民民主選舉產生各級人民代表大會,自主管理西藏社會內部事務,翻身的西藏人民飽含熱情投身建設。如今,西藏已實現城鄉免費義務教育,建立了以免費醫療為基礎的農牧區醫療制度。2017年上半年,西藏經濟運行良好,財政收支不斷增長,各項指標持續攀升。1—6月,全區生產總值實現555.41億元,同比增長10.8%,增速高于上年同期0.2個百分點,高于全國3.9個百分點;固定資產投資總額完成657.22億元,同比增長20.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240.05億元,同比增長14.2%;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292元,同比增長10%;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10元,同比增長13.9%。 材料三 五十六個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族語言匯成一句話,愛我中華…… (1)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黨和政府根據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原則,在少數民族聚居地實施了什么制度?這一制度的實施有何作用? (2)根據材料二,概括西藏人民的哪些權利得到了保障和發展。根據材料二、材料三和所學知識,概括說明西藏地區發生巨變的原因有哪些。 (3)結合上述材料及所學知識,簡要談談你是怎樣理解“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的。 18. 材料并回答問題: 材料一 “北京的金山上光芒照四方,毛主席是那金色的太陽。多么溫暖多么慈祥,把翻身農奴的心兒照亮,我們邁步走在社會主義幸福的大道上”。 ——歌詞《北京的金山上》 材料二 “清晨我站在清清的牧場,看到山鷹披著那霞光,像一片祥云飛過藍天,為藏家兒女帶來吉祥。黃昏我站在高高的山崗,盼望鐵路修到我家鄉。一條條巨龍翻山越嶺,為雪域高原送來安康”。 ——歌詞《天路》 請回答: (1)西藏的人們是什么時候翻身得解放的? (2)材料二中的“天路”指的是什么? (3)建國后我國在西藏地區實行了什么基本政治制度? (4)你知道一五計劃期間,修建了入藏的哪三條公路? (5)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是我國的基本民族原則,請你舉例說明我國采取哪些措施來實現共同繁榮的。(列舉一例即可)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5CDDAA 6-10BCDBD 11-15CADBD 二、非選擇題 16. (1)《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2)改革開放時期或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3)《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 (4)民主與法制建設是社會進步、經濟發展以及人民群眾當家作主、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保障。 17. (1)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實行民族區域自治,體現了國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數民族管理本民族內部事務權利的精神;對維護民族團結、鞏固祖國統一和促進少數民族地區發展具有重大意義,為實現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奠定了基礎。 (2)選舉權、受教育權、健康權。西藏的和平解放;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實行;黨和國家對少數民族地區發展的重視;經濟援助;西藏人民的建設熱情高漲。 (3)自古以來,我國就是多民族的統一國家,各民族都是中華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員,共同為中華民族振興作出了重要貢獻。 18. (1)1951年10月。 (2)青藏鐵路。 (3)民族區域自治。 (4)川藏、青藏、新藏。 (5)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采取優惠政策支持少數民族地區教育發展,;加強少數民族地區文化基礎設施建設;鼓勵外資投向少數民族地區。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