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6.5 “一國兩制”與統一大業 同步練習 (含答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6.5 “一國兩制”與統一大業 同步練習 (含答案)

資源簡介

人教版九年級歷史與社會下冊第六單元
第五課 “一國兩制”與統一大業
同步練習
一、選擇題
1. “一國兩制”的前提是( )
A.祖國統一
B.民族團結
C.堅持社會主義道路不動搖
D.保持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
2. 1982年12月,全國人大五屆五次會議通過了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其中第三十一條規定:“國家在必要時得設立特別行政區。在特別行政區內實行的制度按照具體情況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以法律規定。”這說明( )
A.“一國兩制”有了憲法保證
B.“一國兩制”的理論因此形成
C.“一國兩制”的構想就此提出
D.“一國兩制”的構想已成功運用
3. 根據你對“一國兩制”的理解,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享有的權利有( )
①可以有部分自己的軍隊
②直接接受中央人民政府的管轄
③可以與外國簽訂各種條約和協議
④享有獨立的司法權和終審權
⑤可以保持財政獨立
A.①②③ B.④⑤
C.②④⑤ D.①③④
4. 1995年6月,美國《財富》雜志推出一期封面報道《香港之死》,表示西方社會對香港回歸后前景的擔憂。2007年7月,該雜志又發表了一篇《香港根本死不了》的文章重新評價了香港。這一轉變的原因是( )
A. 中美關系的緩和與發展
B. “一國兩制”構想的成功實踐
C. 中西方價值觀念的趨同
D.獨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影響
5. “香港特別行政區除懸掛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和國徽外,還可使用香港特別行政區區旗和區徽。”《基本法》的此條條款體現了( )
A.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B.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C.“求同存異”方針
D.“一國兩制”構想
6. 1999年實踐了“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終于回到祖國懷抱的是(  )
A.香港 B.澳門
C.西藏 D.臺灣
7. 對“和平統一、一國兩制”解讀不正確的是(  )
A.首先被運用于解決香港問題
B.回歸后的香港、澳門可以保留軍隊
C.回歸后的香港、澳門實行資本主義制度
D.“一國兩制”的成功實踐為解決臺灣問題提供了借鑒
8. 20世紀中國大地上消除了最后一塊殖民地殘痕。澳門回歸祖國的偉大時刻是(  )
A.1999年12月20日
B.1997年12月20日
C.1999年7月1日
D.1997年7月1日;
9. 香港、澳門回歸祖國說明( )
①中國人民洗雪了百年國恥 
②我國在完成祖國統一大業的道路上邁出了重要一步 
③“一國兩制”的構想是完全正確的 
④祖國統一大業取得 了完全的勝利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0. “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為結束海峽兩岸的分離狀況,我們提出的基本方針是( )
A.和平統一、一國兩制
B.和平統一,但不承諾放棄武力
C.用武力維護祖國統一
D.武力統一、一國兩制
11. 隨著海峽兩岸直接“三通”的開啟,兩岸經濟文化交往日益頻繁,這將造福兩岸同胞,促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下列關于臺灣的表述,正確的是( )
①1860年《北京條約》簽訂,中國被迫將臺灣割讓給日本
②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寶島臺灣回到祖國懷抱
③改革開放新時期,“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是解決臺灣問題的基本方針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12. 海峽兩岸關系的發展邁出了歷史性的重要一步是(  )
A.海協會成立 B.海基會成立 C.“九二共識” D.汪辜會談
13. 如下表,這些措施( )
A.方便臺胞來往大陸
B.推動了臺灣經濟的發展
C.打擊“臺獨”分裂勢力
D.顯示了維護國家主權的決心
14. 電視熒屏上,你經常可以看到臺灣藝人的身影:歐弟主持的《天天向上》,林志穎父子出演《爸爸去哪兒》;你也可以看到李宇春等大陸藝人在臺灣舞臺上靚麗的身影。這主要說明了(  )
A.臺灣是中國神圣不可分割的領土
B.大陸明星實力不如臺灣明星
C.臺灣同胞完全贊同“一國兩制”
D.海峽兩岸文化交流密切
15. 下圖是某同學制作的探究學習卡片。從中能夠得出的結論是(  )
A.“一國兩制”構想逐步形成
B.海峽兩岸交往交流日益密切
C.獨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確立
D.香港、澳門回歸了祖國懷抱
二、非選擇題
16. 仔細觀察下圖:
簽訂《南京條約》
日本帝國主義簽訂投降書
中英香港政權交接儀式
請回答:
(1)近代史上,中國從獨立的封建國家開始變成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與哪一次侵略戰爭直接相關?
(2)哪一次戰爭的勝利是中國百年來反對帝國主義戰爭的第一次完全勝利?
(3)近代史上,哪兩個資本主義國家分別割占過中國的香港島和臺灣島?
(4)為完成祖國統一大業,鄧小平提出了什么偉大構想?根據這一偉大構想,1999年12月20日中國政府對哪個地區恢復行使主權??
17.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新中國成立后,為了早日結束海峽兩岸的分裂局面,完成祖國的統一大業,中國共產黨進行了不懈的努力,他們根據時局和情況的變化,不斷調整對臺政策,兩岸關系經歷了敵對——緩和——和平發展的艱難歷程,也與新中國一道同呼吸共命運經受了歷史的考驗。
材料二 2015年11月7日,習近平、馬英九在新加坡香格里拉大酒店會面,“習馬會”是1949年以來兩岸最高領導人首次會面。習近平指出:“兩岸雙方共同努力,兩岸同胞攜手奮斗,堅持‘九二共識’,共同鞏固政治基礎,堅定走和平發展道路,保持兩岸關系發展正確方向,深化兩岸交流合作,增進兩岸同胞福祉,共謀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讓兩岸同胞共享民族復興的偉大榮耀。”
(1)為了早日實現祖國的統一,黨和政府在鄧小平提出的“一國兩制”的科學構想基礎上,形成了怎樣的對臺基本方針?
(2)20世紀90年代,隨著海峽兩岸交流的日益密切,兩岸分別成立并授權哪兩個民間團體開始進行經濟性、事務性商談和政治對話? 1992年,這兩個團體達成共識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3)結合所學知識,你認為可以通過哪些途徑來促進海峽兩岸和平統一進程?
18.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如圖是一幅撞墻的漫畫。
材料二 鄧小平在1984年說:“統一后,臺灣仍搞它的資本主義,大陸搞社會主義,仍然是一個統一的中國。”
材料三 兩岸海運直航、空運直航、直接通郵三項協議12月15日正式實施。歷經近30年磋商與努力,大陸與臺灣通郵、通商、通航的直接三通構想由此基本實現。
材料四 2018年2月28日,國務院臺辦、國家發展改革委經商中央組織部等29個部門發布《關于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自公布之日起施行。《若干措施》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對臺工作重要思想,秉持“兩岸一家親”理念,擴大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率先同臺灣同胞分享大陸發展的機遇。《若干措施》涵蓋產業、財稅、用地、金融、就業、教育、文化、醫療等多個領域,共31條具體措施。《若干措施》的出臺,將有助于臺資企業降低生產經營成本,加快轉型升級,拓展內需市場,助推臺資企業在大陸扎根發展,并為臺灣同胞在大陸學習、創業、就業、生活提供更多便利,創造更好條件,有利于擴大和深化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增進兩岸同胞親情和福祉。
(1)材料一圖片中正全力撞墻的人代表什么?圖片表達了什么樣的寓意?
(2)材料二鄧小平的話,反映出我國在統一的問題上采取了什么政策?這一政策已經成功解決了什么問題?這些問題的解決有什么重要意義?
(3)結合材料三、四和所學知識,你認為可以通過哪些途徑來促進海峽兩岸和平統一的進程?
(4)你認為當前嚴重阻礙臺灣和祖國大陸實現和平統一的因素有哪些?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5AABBD 6-10BBADA 11-15BCADB
二、非選擇題
16. (1)鴉片戰爭。?
(2)抗日戰爭(或中日戰爭、反對日本帝國主義戰爭)。?
(3)英國;日本。?
(4)“一國兩制”,澳門。
17. (1)和平統一,一國兩制。
(2) 海峽兩岸關系協會(海協會)、海峽交流基金會(海基會)。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
(3)如:加強海峽兩岸經濟、文化交流,發展交通,密切兩岸人員友好往來等。(其他言之有理亦可)
18. (1) “臺獨”勢力。《反分裂國家法》是反“臺獨”的重要手段,“臺獨”注定失敗。
(2)一國兩制。香港、澳門問題。標志著中國人民洗雪了百年國恥,在完成祖國統一大業的道路上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3)可通過加強經濟文化交流,密切兩岸人員的友好往來,消除臺灣青年對大陸的誤解;增加彼此情誼;推動兩岸關系發展等。(言之有理即可)
(4)主要是“臺獨”勢力,還有試圖阻撓中國統一、干涉中國內政的國際勢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翼城县| 长兴县| 定州市| 六盘水市| 蓬安县| 龙里县| 滁州市| 嵩明县| 甘南县| 桑植县| 枞阳县| 渝北区| 安乡县| 宜黄县| 东乡| 禄丰县| 黄山市| 沂水县| 娱乐| 益阳市| 兴山县| 六枝特区| 宜都市| 蒙山县| 洛川县| 彝良县| 富源县| 修武县| 杭州市| 额尔古纳市| 格尔木市| 南宫市| 澄迈县| 齐齐哈尔市| 宜兰县| 洞口县| 锦屏县| 天峻县| 五家渠市| 安徽省| 营口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