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版九年級歷史與社會下冊第六單元 第一課 新生政權的鞏固與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 同步練習 一、選擇題 1. 雄糾糾,氣昂昂;跨過鴨綠江……”這是1950年一支中國軍隊行軍途中所唱的軍歌。這支軍隊應是( ) A.中國工農紅軍 B.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 C.中國人民解放軍 D.中國人民志愿軍 2. “他的名字及英雄事跡被鐫刻在上甘嶺北面的五圣山石壁上。”他是( ) A.董存瑞 B.黃繼光 C.邱少云 D.劉胡蘭 3. 中國人民志愿軍在抗美援朝戰(zhàn)爭中,發(fā)揚高度的愛國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精神,被譽為( ) A.威武之師 B.“最可愛的人” C.“鋼鐵長城” D.和平衛(wèi)士 4. “新中國成立前,中國的土地制度極不合理。占鄉(xiāng)村人口不到10%的地主和富農,占有70%—80%的土地;而占鄉(xiāng)村人口90%的貧農、雇農和中農,卻只占有約20%—30%的土地,他們終年勞作,仍不得溫飽。”上述材料反映的是( ) A.土地改革的背景 B.土地改革的內容 C.土地改革的性質 D.土地改革的影響 5.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該法令的實施( ) A.激發(fā)了農民參加革命的熱情 B.建立了土地公有制度 C.推動了農村經濟體制的改革 D.摧毀了封建土地制度 6. 欣賞下列“話劇”。農民對地主說:“你被消滅了”,地主對農民說:“你翻身當家了”,土地興奮地說:“我要換新主人了”,農民、地主、土地一起說:“一切都變了”。該“話劇”所反映的史實發(fā)生于( ) A.1937-1945年 B.1946-1949年 C.1950-1952年 D.1953-1957年 7. 建國初期,毛澤東指出:“現在我們能做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壺,能種糧食,還能磨成面粉,還能造紙,但是,一輛汽車、一架飛機、一輛坦克、一輛拖拉機都不能造。”這說明當時我國( ) A.對工業(yè)建設十分悲觀 B.人民生活亟待改善 C.工農業(yè)發(fā)展不平衡 D.工業(yè)基礎十分薄弱 8. 新中國成立后,有計劃地開展經濟建設是我國社會主義事業(yè)的有力保障。下列選項中屬于第一個五年計劃基本任務的是( ) ①集中主要力量發(fā)展重工業(yè),建立國家工業(yè)化和國防現代化的初步基礎 ②相應地發(fā)展交通運輸業(yè)、輕工業(yè)、農業(yè)和商業(yè) ③相應地培養(yǎng)建設人才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②③ 9. 1957年,一位詩人寫道:“請看,中國張開了翅膀——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車輪追風,‘屋脊’建新路!……”該詩句表達了( ) A.抗美援朝戰(zhàn)爭勝利后的喜悅 B.三大改造勝利完成后的喜悅 C.“一五”計劃提前完成后的欣喜 D.“大躍進”運動全面展開后的熱情 10. 1954年9月,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在下列哪一城市召開( ) A.上海 B.延安 C.南京 D.北京 11. 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我國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是( ) A.《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B.《中華民國約法》 C.《共同綱領》 D.《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12. 1954年憲法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利屬于人民,人民行使權力的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這部憲法的特點是( ) ①堅持人民民主專政 ②堅持四項基本原則 ③堅持社會主義道路 ④堅持科學發(fā)展觀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3. 隨著工業(yè)化起步,為提高社會主義公有制水平,我國社會主義改造也迅速邁開了步子。其中國家對農業(yè)和手工業(yè)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的方式是( ) A.實行公私合營 B.完全沒收 C.建立生產合作社 D.任意組合 14. 電視劇《大宅門》講述的是老北京一家百年藥店白家“百草廳”的百年興衰沉浮歷史,這家民族資本家老店在新中國成立初期應走的發(fā)展道路是( ) A.投資國外 B.獨立經營 C.公私合營 D.股份制經營 15. 在1956年1月25日的最高國務會議上,陳云對毛澤東說:“公私合營以后,東來順的涮羊肉嚼不爛了,芝麻醬不香了,糖蒜不甜了,全聚德的烤鴨也不好吃了……”以上材料表明( ) A.進行三大改造,很有必要 B.進行三大改造,效果極好 C.進行三大改造,違背規(guī)律 D.三大改造后期,出現問題 二、非選擇題 16.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2012年11月23日下午,韓國和朝鮮在西部海域存在爭議的“北方界線”附近發(fā)生交火,朝鮮向“北方界線”韓方一側的延坪島發(fā)射100多枚炮彈,韓方則向朝鮮回擊80余枚炮彈。? 材料二 圖一:本著“擱置爭議,共同開發(fā)”的原則,中越兩國在北部灣問題上達成協(xié)議。 圖二:中國呼吁重啟“朝核問題六方會談”努力化解朝鮮和韓國的沖突。 圖三:包括中國、俄羅斯在內的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的聯合反恐軍事演習。 圖四:美國與日本聯合進行爭奪釣魚島的軍事演習,中國對美國的的行徑表示強烈反對。 請根據上述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1)材料一中雙方交火的敏感地區(qū),20世紀50年代中美曾在此進行了一次殊死較量,指的是什么歷史事件?此歷史事件較量的結果對當時中國有什么積極影響? (2)材料二中我國政府的四種做法,對維護世界和平分別有何借鑒意義? 17.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1952年中、印、美人均鋼和電的產量對照表 材料二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問題?為改變這一狀況,我國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 (2)材料二中圖一反映了“一五計劃”期間我國東北重工業(yè)基地哪些建設成就?圖二是毛澤東為哪一事件而題詩? (3)第一個五年計劃提前完成,結合工業(yè)、交通運輸業(yè)等方面取得的成就,說說第一個五年計劃完成有何意義。 18.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為了國民經濟發(fā)展的需要和大多人的最大利益……根據過渡時期總路線,從1953年起,國家對資本主義工商業(yè)開始實行系統(tǒng)的有計劃的社會主義改造……在公私合營中實行‘四馬分肥’的‘贖買’政策。……在中國共產黨和人民政府的領導下,在客觀形式的推動下……到(1956年)1月底,全國大城市以及50個中等城市,先后全部實現了全行業(yè)的公私合營。 請回答: (1)在改造過程中,國家對資本家占有的生產資料實行什么政策? (2)除了對資本主義工商業(yè)的社會主義改造外,國家還進行了哪兩個方面的改造? (3)三大改造的實質是什么? (4)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的意義是什么?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5DBBAD 6-10CDACD 11-15DBCCD 二、非選擇題 16. (1)抗美援朝戰(zhàn)爭(朝鮮戰(zhàn)爭也行)鞏固了新中國新生的政權 (2)①要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發(fā)展經濟,增強維和力量; ②用和平談判方式解決國際爭端; ③反對一切形式的恐怖主義; ④反對任何形式的霸權主義、強權政治。 17. (1)反映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工業(yè)生產水平低、生產落后,工業(yè)產品的人均占有量遠遠落后于美國、印度;編制和實施了第一個五年計劃。 (2)鞍山鋼鐵公司三大工程建成投產、長春第一汽車制造廠等;武漢長江大橋建成通車。 (3)中國基礎工業(yè)實力大為增強,開始改變了工業(yè)落后的面貌,向社會主義工業(yè)化邁進。 18. (1)實行贖買政策。 (2)對農業(yè)和手工業(yè)的社會主義改造。 (3)我國變生產資料私有制為社會主義公有制。 (4)社會主義改造的完成,標志著社會主義公有制在國民經濟中占據主導地位,從此,社會主義制度在我國基本建立起來,我國開始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是20世紀中國的一次歷史性巨變。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