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版九年級歷史與社會下冊第六單元 第四課 民族區域自治地方的發展 同步練習 一、選擇題 1. 新中國成立后,我國對少數民族的基本政策是( ) A.民族區域自治 B.各民族共同發展 C.西部大開發 D.大雜居、小聚居 2. 一些國外學者認為,這是對多民族國家民族政策模式的發展創新,是獨特的“中國經驗”。這里的“中國經驗”指的是下列哪一項政策或方針( ) A.民族區域自治 B.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C.科教興國 D.百花齊放,百家爭鳴 3.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民族自治地方分為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圖中________是我國建立的第一個省級少數民族自治區( ) A.① B.② C.③ D.④ 4. 湖南省有“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江華瑤族自治縣”,它們的設置與我國哪一項基本政治制度有關?( ) A.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B.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 C.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D.“一國兩制” 5. 中國共產黨將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確立為解決我國民族問題的基本政策。下列對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理解,不正確的是( ) A.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 B.在所有少數民族居住的地方實行 C.實施的前提是國家的統一領導 D.有利于保障少數民族的政治權利 6. 下面是新中國成立后發行的第四套人民幣部分票樣。這些貨幣上除了漢字,還印有一些少數民族的文字,部分面值主圖案采用了身穿民族服飾的人物形象。這些設計理念體現了( ) ①民族團結原則 ②民族平等原則 ③尊重民族文化 ④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7.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實施的重大意義在于( ) ①體現民族平等 ②體現民族團結 ③促進各民族共同繁榮 ④維護祖國統一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8. 2014年,“壯族三月三”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廣西將“壯族三月三”確定為假期,自治區內全體公民放假2天。這些做法( ) ①提高了壯族在其他民族中的地位 ②體現了對少數民族風俗習慣的尊重 ③實現了少數民族地區協調發展 ④有利于少數民族文化的傳承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9. 國家對少數民族古籍文獻的整理工作取得了大批成果,其中有代表性的是出版了少數民族的三大英雄史詩:藏族史詩《格薩爾王傳》、蒙古族史詩《江格爾》和柯爾克孜族史詩《瑪納斯》。它們是世界文化藝術寶庫中的瑰寶。這說明( ) A.我國少數民族地區完全漢化 B.國家對少數民族地區進行了社會主義改造 C.國家加強少數民族地區的經濟建設 D.國家重視少數民族文化的保護和發展 10. 為少數民族地區的發展插上了騰飛翅膀的是( ) A.各民族自治區的設立 B.土地改革 C.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 D.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 11. 武漢大學76歲退休教師楊昌林,34年來幫助和接待在武漢讀書的藏族學生近萬人次,被?藏族學生親切的稱為“漢族阿爸”。楊昌林與藏族學生的關系,從側面反映了( ) A.堅持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原則???? B.漢族與藏族之間的差異已經消除 C.我國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優越性?? D.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新型民族關系 12. 這是一項意在實現共同富裕、加強民族團結、保持社會穩定和邊疆安全的戰略措施。自實施以來,少數民族人口較多的西部地區出現了大開發、大發展的新氣象,這項戰略措施是指( ) A.東部大開發 B.科教興國 C.人才興國 D.西部大開發 13. 進入21世紀以來,少數民族地區加快了經濟發展的步伐,在基礎設施建設、科技教育、文化衛生事業等方面建設了一大批項目,涌現出大發展的新氣象。“新氣象”的涌現得益于( ) A.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實施 B.少數民族地區完成社會主義改造 C.改革開放的實施 D.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 14. 當今少數“藏獨”分子從事分裂祖國的活動。如果你作為學生代表與“藏獨”分子進行對話,你將會用下列哪些黨和政府關心西藏地區發展的史實來說服“藏獨”分子放棄分裂祖國的活動( ) ①西藏自古以來都是中國的領土 ②1957年,川藏、新藏、青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 ③成立西藏藏族自治區 ④20世紀90年代,中央提出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5. 歌曲《翻身農奴把歌唱》反映了西藏民主改革完成后,百萬翻身農奴對毛主席和中國共產黨的感激之情。下列建設和發展西藏的事例中,屬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的是( ) A.實行民主改革,廢除封建農奴制 B.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建成 C.1965年西藏自治區成立 D.青藏鐵路建成 二、非選擇題 16.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西藏自古以來就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951年西藏獲得和平解放,1959年3月開始民主改革。民主改革徹底摧毀了官僚、貴族、上層僧侶三大領主的反動政權,廢除了三大領主對百萬農奴的人身奴役,廣大翻身農奴成為西藏的主人。 ——國務院新聞辦《西藏民主改革50年》 材料二 民主改革是西藏歷史上最廣泛、最深刻、最偉大的社會變革。經歷了千百年之久的西藏封建農奴制,嚴重阻礙西藏的發展,給西藏各族人民帶來了無盡的苦難。民主改革徹底廢除了封建農奴制的土地所有權……從這一天開始,西藏的社會制度實現了巨大的跨越,西藏各族人民改變了自己的命運,過上了幸福的生活,同全國人民一道在社會主義的道路上奮進。 ——2009年3月28日《人民日報》社論 材料三 2009年1月19日,西藏自治區九屆人大二次會議決定,將每年的3月28日設為西藏百萬農奴解放紀念日,以紀念50年前在西藏進行的民主改革。 ——新華社2009年1月19日快訊 (1)材料一提到“西藏自古以來就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請列出唐朝與吐蕃友好往來的史實兩例。 (2)材料二說“從這一天開始,西藏的社會制度實現了巨大的跨越”。此處“跨越”指什么? (3)你能說出材料三提到的設立“西藏百萬農奴解放紀念日”的意義嗎? 17. 閱讀下列材料: 世界上的多民族國家在處理民族問題方面有不同的制度模式,中國采用的是A, A是在國家統一領導下,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設立自治機關,行使自治權,實行區域自治。 由于成功地實行A,中國少數民族依法自主地管理本民族事務,民主地參與國家和社會事務的管理,保證了中國各民族不論大小都享有平等的經濟、政治、社會和文化權利,共同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反對分裂國家和破壞民族團結的行為,形成了各民族相互支持、相互幫助、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和諧民族關系。 ——摘自《中國的民主政治建設》 請回答: (1)材料中的“A”指的是我國對少數民族實施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請寫出它的名稱。這一政策實施的背景是怎樣的? (2) 20世紀80年代,國家開始加大對少數民族地區的經濟投入,到90年代,全國80%以上的少數民族地區解決了溫飽問題。你認為這一成就的取得與中國共產黨召開的哪次轉折性會議有直接聯系?如今我國不斷在西藏、新疆等地巨額投資,得益于21世紀末我國在少數民族地區實施的哪一項戰略政策? (3)和諧的民族關系需要我們共同來維護,請你為營造更加和諧的民族關系提出合理化建議。(不少于兩條) 18.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五十六個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族語言匯成一句話,愛我中華…… ——第四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會歌 材料二 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區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分離的部分。 ——195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材料三 “加快開發西部地區,是全國發展的一個大戰略,大思路……西部地域廣闊,自然資源豐富,有很大的潛力,是一個巨大的市場,加快開發西部地區,必須充分考慮各種有利和不利因素。” ——江澤民 (1)根據材料一,你能說出我國是由多少個民族組成的多民族國家嗎? (2)材料二中提到的“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區域自治”,你知道我國有哪幾個省級民族自治區嗎? (3)材料三中提到“加快開發西部地區,是全國發展的一個大戰略”,這個戰略通常被稱為“什么戰略”?實施這一戰略說明什么問題? (4)結合上述材料,你能簡單說說“民族團結”的含義嗎?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5AAADB 6-10ADBDD 11-15DCDBD 二、非選擇題 16. (1)文成公主入吐蕃,嫁給松贊干布;金城公主嫁到吐蕃,吐蕃贊普上書說唐蕃已經“和同為一家”了。 (2)從封建農奴制度直接進入社會主義制度。 (3)讓西藏的廣大干部群眾進一步增強愛黨、愛祖國、愛新西藏的感情;使他們毫不動搖地堅持黨的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民族區域自治制度;進一步揭露達賴集團的反動本質,深入開展反分裂斗爭。(不必拘泥于文字表述,意思相近即可) 17. (1)民族區域自治制度。背景:我國56個民族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逐漸形成了以漢族為主體的各民族大雜居、小聚居的格局。 (2)十一屆三中全會。西部大開發。 (3)國家加大對少數民族地區的投資;國家派干部和大學畢業生支援少數民族建設;關心少數民族的生活,提高少數民族的生活水平等。(只要符合題意,寫出2條或以上的建議,表述準確即可) 18. (1)56個民族。 (2)內蒙古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廣西壯族自治區、寧夏回族自治區和西藏自治區。 (3) “西部大開發戰略”。說明國家重視少數民族地區發展,促進各民族共同繁榮。 (4)民族團結是指各民族在社會生活和交往中和睦、友好和互助、聯合的關系,以及各民族人民齊心協力,共同促進國家的發展繁榮。民族團結是我國處理民族問題的基本原則。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