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版九年級歷史與社會下冊第六單元 第五課 “一國兩制”與統一大業 同步練習 一、選擇題 1. 第58屆聯合國 大會主席亨特說:“人們都知道鄧小平是一位有遠見的中國領導人,他對如何帶領中國人民前進有看具體和準確的思路。”以下屬于鄧小平在祖國統一方面的思路是 ( ) A.初級階段理論 B.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C.“一國兩制”構想 D.和平共處五項原剛 2. 1982年9月,鄧小平在北京接見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請你選擇最恰當的語句為會談中的鄧小平配音( ) A. “主權問題不是一個可以討論的問題” B. “解放思想,開動腦筋,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 C.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D.“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 3. 香港特別行政區與內地相比最大的不同是( ) A.經濟制度 B.主權歸屬 C.社會制度 D.社會生活 4. 1997年7月1日零點,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和香港特別行政區區旗在香港升起。這一儀式標志著( ) A.“一國兩制”的提出 B.中國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 C.英國殖民體系的崩潰 D.祖國統一大業的最終完成 5. “香港特別行政區除懸掛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和國徽外,還可使用香港特別行政區區旗和區徽。”《基本法》的此條款體現了( ) A.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B.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C.“求同存異”方針 D.“一國兩制”構想 6. “月兒彎彎的海港,夜色深深,燈火閃亮,東方之珠,整夜未眠,守著滄海桑田變幻的諾言,讓海風吹拂了五千年,每一滴淚珠仿佛都說出你的尊嚴,讓海潮伴我來保佑你,請別忘記我永遠不變黃色的臉……”歌曲《東方之珠》中包含了( ) ①香港的悠久歷史和百年滄桑 ②香港人的精神歸屬及家園情結 ③基督教的憂患意識和天命思想 ④華人共同的文化心理和情懷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②③④ 7. 聞一多的《七子之歌》反映了下列哪一地區對祖國母親的思念之情 ( ) A.英國侵占的香港 B.葡萄牙侵占的香港 C.英國侵占的澳門 D.葡萄牙侵占的澳門 8. 在“一國兩制”構想的指導下,1999年回歸祖國的是( ) A.被英國侵占的香港 B.被葡萄牙侵占的香港 C.被英國侵占的澳門 D.被葡萄牙侵占的澳門 9. 歷史解釋是歷史學科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下列對“一國兩制”解釋正確的是( ) ①在祖國統一的前提下,國家的主體堅持社會主義制度,同時在港澳臺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長期不變 ②堅持“一國”是實行“兩制”的前提和基礎,“兩制”從屬和派生于“一國”并統一于“一國”之內 ③是黨領導人民實現祖國和平統一的一項重要制度,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個偉大創舉 ④在“一國兩制”構想的指引下,香港、澳門順利回歸祖國,海峽兩岸關系不斷發展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0. “20世紀50年代中期,中央政府關于解決臺灣問題的政策已發生了重大的變化。”這里的“重大變化”主要是指( ) A.發動戰爭解放臺灣 B.和平方式解放臺灣 C.國共兩黨建立聯合政府 D.蘇聯的斡旋 11. 如下表,這些措施( ) 時間 措施 2008年 實行臺灣居民來往大陸(臺胞證)“一人一號,終身不變” 2013年 臺灣居民在20省份可申請補發、換發臺胞證 2015年 對臺胞來往大陸免予簽注 A.方便臺胞來往大陸 B.推動了臺灣經濟的發展 C.打擊“臺獨”分裂勢力 D.顯示了維護國家主權的決心 12. 今年3月9日是海峽交流基金會成立二十周年紀念日,這二十年來海基會見證了兩岸關系的跌宕起伏,20年來臺灣“海基會”和大陸“海協會”達成的最重要也是最基礎的一個共識是( ) A.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 B.開展兩岸經濟、科技、文化交流 C.兩岸承諾互不使用武力統一 D.雙方領導人以適當身份互訪 13. 下面漫畫反映了( ) A.“一國兩制”不能實現? ?B.乘坐飛機心情愉悅 C.兩岸交流日益密切? D.“臺獨”分子活動猖獗 14. 如圖為2015年11月7日海峽兩岸領導人習近平與馬英九在新加坡香格里拉酒店 會面的照片。兩岸領導人歷史性的握手時間長達70秒左右。“習馬會”翻開了兩岸關系新的一頁。能夠實現1949年以來兩岸領導人的首次直接會面的最重要前提是( ) A.堅持走社會主義道路 B.堅持兩岸相互尊重、互補互利原則 C.不允許任何外來勢力干涉 D.堅持一個中國原則 15. 臺灣舞劇《薪傳》曾在大陸演出,引起轟動,它反映了祖國大陸和臺灣同胞一脈相承的親情關系。下列關于海峽兩岸關系發展的重大事件,按其發生的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 ①“汪辜會談”的舉行 ②“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對臺基本方針的形成 ③習近平會見馬英九 ④臺灣當局“三不”政策的調整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②①③④ D.④②①③ 二、非選擇題 16.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于右任是參加辛亥革命的國民黨元老。在1962年1月24日病重時在臺灣寫下《望大陸詩》:“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陸。大陸不可見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鄉。故鄉不可見兮,永遠不忘。天蒼蒼,野茫茫,山之上,國有殤。” (1)上述材料表達了臺灣人民怎樣的心情?說明了什么問題? (2)為解決臺灣問題我國提出了“一國兩制”的構想,使這一構想首先得到成功實踐的是什么事件? (3)目前妨礙臺灣回歸祖國的因素有哪些?為了早日實現祖國統一,請對臺灣人民寫幾句心里話。 17.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第八條規定:“香港原有法律,即普通法、衡平法、條例、附屬立法和習慣法,除同本法相抵觸或經香港特別行政區的立法機關作出修改者外,予以保留。” (1)該基本法體現了中央解決香港問題的基本方針是什么?它最早得到實施是在何時? 材料二 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方針,牢牢掌握憲法和基本法賦予的中央對香港、澳門全面管治權,深化內地和港澳地區交流合作,保持香港、澳門繁榮穩定。 ——中共十九大報告 (2)結合材料二和所學知識,分析“香港、澳門繁榮穩定”的原因有哪些。(兩項即可) (3)你從以上有關國家治理的創新中受到了哪些啟發? 18. 民族團結和國家統一是國家繁榮富強的必要前提和重要保證。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材料一 西藏真正步入現代文明始于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歷經和平解放、民主改革、自治區成立、改革開放等重要發展階段,西藏不僅建立起全新的社會制度,而且實現了經濟社會發展的歷史性跨越,走上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2015年《西藏發展道路的歷史選擇》白皮書 (1)西藏何時獲得“和平解放”? 西藏步入現代文明的歷程,得益于我國在少數民族地區實行的什么基本政治制度和政策? 材料二 香港、澳門回歸祖國,標志著中國人民洗雪了百年國恥,在完成祖國統一大業的道路上邁出了重要一步。 ——人教版《中國歷史》八年級下冊 (2)香港、澳門回歸祖國是哪一構想的成功實踐?你認為這兩個事件對完成祖國統一大業還有什么現實意義? 材料三 臺灣當局新領導人蔡英文2016年5月20日發表“就職演說”,在兩岸性質這一根本問題上態度模糊,沒有明確承認“九二共識”和認同其核心意涵,沒有提出確保兩岸關系和平穩定發展的具體辦法,國臺辦稱之為一份沒有完成的答卷。其政策論述的實質是降低兩岸的連結與依存度,保持所謂的臺灣“主體性”,兩岸關系的未來依舊無法撥云見日。可以看出,她的兩岸政策目標只求穩定,不求發展,只管控風險,不增長動力,不是讓兩岸愈走愈近,而是讓兩岸愈走愈遠。 ——新華社評論 (3)當前我國政府的對臺基本方針是什么?“九二共識”最核心的內容是什么? (4)你認為海峽兩岸能夠實現和平統一的有利因素有哪些?(至少說出兩點)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5CACBD 6-10CDDDB 11-15AACDB 二、非選擇題 16. (1)盼望祖國統一。祖國統一是不可逆轉的潮流。 (2)收回香港。(寫成香港、澳門回歸也可) (3)國外反華勢力、“臺獨”勢力等。 回來吧,祖國人民歡迎你;兩岸兄弟一家親等。 17. (1)“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時間:1997年7月1日。 (2)“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方針的正確性;香港、澳門人民的艱苦奮斗;內地的支持;等等。 (3)①只有大膽創新才能促進社會快速發展。②發展才是硬道理。③創新要立足國情,也要放眼世界。④一切從實際出發。(開放性問題,言之有理即可) 18. (1)1951年。制度:民族區域自治;政策:各民族共同發展。 (2) “一國兩制”。為解決臺灣問題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3)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堅持一個中國原則。 (4)①祖國大陸的綜合國力不斷增強;②兩岸統一是兩岸中華兒女的共同心愿;③一國兩制政策在港澳的成功實踐。(其他言之有理亦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