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3張PPT)生命科學第7課時平衡膳食與食物的消化、吸收知識導引1.平衡膳食食物中的營養素及其作用,平衡膳食2.消化系統消化系統的結構,食物的消化吸收,探究酶的特性和作用1.七大營養素:、、、、、、。記憶口訣:糖類供能、脂肪貯能、蛋白構成。蛋白質糖類脂肪水無機鹽維生素膳食纖維1.平衡膳食2.食物與能量轉換法人體內氧化釋放能量與燃燒釋放熱量相似,燃燒釋放熱量給水回熱,水溫升高。①實驗原理:實驗探究不同的食物所含的能量不同②實驗中選擇食物有什么要求?為什么?③實驗中需要控制哪些變量?易燃燒,糖類、蛋白質、脂肪類1.當患者不能正常進食時,往往依靠靜脈滴注葡萄糖溶液維持生命。這其中的原因主要是()A.人生病時,喜歡喝葡萄糖B.葡萄糖是組成組織細胞的有機物C.葡萄糖能為人體提供能量D.有助于患者快速的修復受損細胞C例1 為了研究脂肪、糖類和蛋白質在生物體內的作用,小明進行了系統實驗:實驗一:比較三類物質所含能量的多少①分別稱取1克干燥的花生仁、大米和牛肉干,用小刀切碎;②在試管內加入5毫升水,測量并記錄試管中水的溫度;③將花生仁放在燃燒匙上,在酒精燈上加熱,當花生仁開始燃燒時,馬上放在試管下方(如圖),直至花生仁燃盡,測量并記錄實驗數據;④分別用大米和牛肉干重復上述實驗步驟,分析實驗數據,得出結論。(1)實驗中將花生仁等切碎更有利于充分燃燒,從可燃物燃燒的條件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步驟③中測量并記錄的實驗數據應是_____________。可以與氧氣充分接觸水的最高溫度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5.7平衡膳食與食物的消化、吸收學案知識導引二、平衡膳食1.當患者不能正常進食時,往往依靠靜脈滴注葡萄糖溶液維持生命。這其中的原因主要是()A.人生病時,喜歡喝葡萄糖B.葡萄糖是組成組織細胞的有機物C.葡萄糖能為人體提供能量D.有助于患者快速的修復受損細胞例1 為了研究脂肪、糖類和蛋白質在生物體內的作用,小明進行了系統實驗:實驗一:比較三類物質所含能量的多少①分別稱取1克干燥的花生仁、大米和牛肉干,用小刀切碎;②在試管內加入5毫升水,測量并記錄試管中水的溫度;③將花生仁放在燃燒匙上,在酒精燈上加熱,當花生仁開始燃燒時,馬上放在試管下方(如圖),直至花生仁燃盡,測量并記錄實驗數據;④分別用大米和牛肉干重復上述實驗步驟,分析實驗數據,得出結論。(1)實驗中將花生仁等切碎更有利于充分燃燒,從可燃物燃燒的條件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2)步驟③中測量并記錄的實驗數據應是_____________。實驗二:研究動物體內脂肪是否具有保溫功能①將適量且等量的豬油放入兩個相同的塑料袋,并分別在豬油中插入相同型號的溫度計,封好袋口,一組放入冰箱作為實驗組,另一組放在室溫下作為對照組;②每隔相同時間觀察并記錄實驗數據;③多次重復實驗,得出結論。(3)實驗二中步驟①的設計有明顯不足,請加以改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2 下圖是中國居民的“平衡膳食寶塔”,請據圖回答:(1)主要為人們的生命活動提供能量的是(填字母);為人們提供建造和修復身體的重要原料的是(填字母)。(2)從平衡膳食的角度評價下面三位同學的早餐食譜,最為合理的是_____。請簡要說明理由:___________。甲:兩個饅頭,一杯可樂乙:一個雞蛋,一杯可樂丙:兩個饅頭,一個雞蛋,一杯鮮橙汁(3)莎莎是一名八年級學生,身體發育較快,體重增長較多。她怕同學取笑,所以每天少吃飯或不吃飯,只吃一些水果進行減肥,你認為她的做法對嗎?_______。請你給她提出好的建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消化系統例3 小腸盤曲于腹腔內,上連胃,下接大腸,是消化道中最長的一段。圖一是小腸的宏觀結構和微觀結構,圖二是糖類、脂肪、蛋白質在消化道中的化學性消化過程。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小腸內表面有許多_________,它的表面又有很多突起,稱為___________,這樣就大大增加了小腸的表面積,是消化食物和吸收營養的主要場所。(2)小腸中除_______分泌的腸液之外,還有能將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的_______和胰液等多種消化液。(3)圖二中,代表蛋白質的曲線是_____,代表小腸的一段是____。2.醫生從某病人的消化道內取出一些內容物,經化驗有維生素、水、氨基酸、葡萄糖、少量的麥芽糖、無機鹽、脂肪酸、纖維素。這些物質最有可能取自于()A.胃B.食道C.小腸D.大腸3.(2020?舟山)烹制牛排時,為了使牛排吃起來更加軟嫩可口,通常會在烹飪前加少量嫩肉粉。嫩肉粉中含有一種酶,它可以分解( )A.脂肪B.維生素C.纖維素D.蛋白質4.(2020?溫州)小明查找了某天晚餐部分食物中蛋白質、脂肪、糖類和水等四種營養素的含量,記錄如下:(1)馬鈴薯含有較多的淀粉。淀粉需經過消化系統分解成 才能被吸收到血液。(2)分析表格數據,其中C表示上述四種營養素中的 。例4.(2019?杭州)胃是人體重要的消化器官。下列有關胃的形態和功能表述錯誤的是( )A.胃是消化道中最膨大的部分,利于暫時貯存食物B.胃壁中有發達的平滑肌層,能不斷蠕動促進食物與胃液的混合C.胃壁中有胃腺,能分泌胃液,胃液具有殺菌、消化等作用D.胃腺分泌的胃液中含有消化酶,能完全分解食物中的脂肪5.(2020?衢州)如圖是人體的消化系統漫畫概念圖。下列對圖中描述的理解不正確的是( )A.“蛋食主義者”意為胃能消化蛋白質B.“我什么都能吃”意為食物中的大部分營養成分都能在小腸被消化和吸收C.“口腔和我合作無間”意為唾液腺分泌的唾液能在口腔中配合脂肪的消化D.“肝膽相照好兄弟”體現了肝臟和膽囊之間相互配合的關系例5 為了探究“影響酶催化作用的因素”,小金同學進行如下實驗操作:請根據表格內容分析回答:(1)本實驗的目的是:探究_______對唾液淀粉酶催化作用的影響。(2)將上述操作序號按正確操作步驟排序:①→________________→⑤(序號可重復)。(3)小金按正確步驟進行操作,最后不會出現藍色的是第組。例6.(2018?杭州)已知酵母菌中含過氧化氫酶,能催化分解過氧化氫。小金據此設計并進行如下實驗,探究溫度對酶催化作用的影響。圖甲為實驗裝置示意圖。①選用2套圖甲裝置分別設置實驗組與對照組,并將表中所示液體吸入相應注射器中。②將裝置恒溫10分鐘后,觀察并記錄各活塞對應的刻度變化量;③打開止水夾,將注射器A中的液體緩慢推至B中后再夾緊止水夾,恒溫5分鐘后,觀察并記錄注射器B活塞對應的刻度變化量,重復實驗3次并取平均值;④改變實驗溫度(溫度設置:0℃、10℃、20℃、30℃、40℃、50℃、60℃),重復①②③步驟。在不同溫度下,步驟②中活塞對應的刻度變化量均為0,步驟③中實驗組和對照組的注射器B活塞對應的刻度變化量隨溫度的變化如圖乙所示。(1)寫出過氧化氫酶催化分解過氧化氫的化學方程式 。(2)對照組的注射器B中應吸入 。(3)由圖乙的實驗數據,可得到的結論是 ,,。(4)過氧化氫因其加熱自分解的特性,一般不作為探究溫度對酶催化作用影響的實驗材料。小金認為在一定條件下,過氧化氫作為探究溫度對酶催化作用影響的實驗材料是可行的,請從本實驗的結果說明他的理由,。6.(2018?嘉興)某興趣小組在學習酶的知識后,又開展了酶專一性的實驗研究。【查閱資料】材料一:淀粉和蔗糖都是大分子非還原性糖類,在相關酶的催化作用下被分解成葡萄糖。材料二:葡萄糖屬于還原性糖,它遇斐林試劑顯磚紅色。【實驗器材】1%淀粉溶液、1%蔗糖溶液、淀粉酶溶液、蔗糖酶溶液、斐林試劑、若干試管等。【實驗過程】(1)取兩支相同試管,編號為甲、乙;(2)實驗分組及所加試液如下表一;表一表二(3)實驗現象:甲、乙試管內均顯磚紅色。【反思交流】有同學認為比較甲、乙兩組實驗,還不能證明酶具有專一性,理由是 。【方案完善】為補充證據,請你結合反思交流完成下列實驗步驟的設計,并預測實驗結果。(1)另取兩支相同試管,編號為丙、丁;(2)實驗分組如表二,請在表格中填寫出應加試劑的種類及用量;(3)預期實驗現象: 。【討論分析】(1)通過比較 兩組實驗,說明淀粉酶只能催化淀粉分解成葡萄糖。7.(2017?麗水)酶的發現,許多科學家曾經做過一系列實驗:根據上述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科學家發現胃蛋白酶只能催化蛋白質分解,說明酶催化作用具有 ;(2)畢希納實驗證實了 ;(3)下列關于酶發現過程的描述正確的是 。A.酶只能在細胞內起作用B.酶有催化作用,大多數酶是蛋白質C.科學的發現是一個不斷完善、不斷修正的過程。參考答案二、1.C例1.(1)可以與氧氣充分接觸(2)水的最高溫度(3)應將相同型號的一支溫度計放入空塑料袋中,作為對照組,與實驗組同時放入冰箱例2.(1)AC、D(2)丙營養全面、均衡(3)不對多運動,飲食少油,營養全面、均衡三、例3.(1)環形皺襞小腸絨毛(2)腸腺膽汁(3)IID2.C3.D4.(1)葡萄糖(2)蛋白質例4.D5.C例5.(1)溫度(2)④→②→④→③(3)二例6.(1)2H2O2過氧化氫酶2H2O+O2↑(2)2mL蒸餾水(3)在0°C~30°C時,過氧化氫酶的催化作用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強;在30°C~60°C時,過氧化氫酶的催化作用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弱;30°C左右過氧化氫酶的催化作用最強;60°C時過氧化氫酶失去活性。(4)0°C~60°C時,對照組注射器B活塞對應的刻度變化量都為0,沒有酶的作用時,過氧化氫在保溫時段內未發生明顯的自分解。6.變量不唯一丙試管變磚紅色丙丁7.(1)專一性(2)酶是無生命的化學物質(3)BC、1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精品試卷·第2頁(共2頁)HYPERLINK"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5.7平衡膳食與食物的消化、吸收.doc 5.7平衡膳食與食物的消化、吸收.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