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張PPT)B.C2070界碑:____年_____(事件)1919(年)2021中國古代史中國近代史中國現代史2050(時期)(時期)分界:____年_____(事件)舊民主主義革命新民主主義革命1840鴉片戰爭1949新中國成立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歷史分期四一二反革命政變三九一八土地革命戰爭十國民革命戰爭國民黨一大全面抗戰一二七七西安解放戰爭局部抗戰抗日戰爭中國現代史歷史分期三大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社會主義初級尼克松新生政權聯合國原子彈求同存異社會主義和平共處五項十九世貿時代總體溫飽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文革中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社會主義現代化新中國一五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2021年浙江社會法治中考(歷史部分)易混淆知識點班級______姓名____________1.孔子思想核心:仁;孟子思想:仁政。2.張騫出使西域為絲綢之路開辟奠定基礎。(注意不是標志著絲綢之路的開辟)。公元前60年(西漢時)(時間)西域都護府設立。(注意:不是漢武帝時)3.盛世:西漢初期時(朝代)休養生息,出現了“文景之治”;唐太宗統治時期,出現了“貞觀之治”;唐玄宗統治前期,出現“開元盛世”;清朝時(朝代),康熙、雍正、乾隆在位時,出現了“康乾盛世”。4.科舉制、三省六部制創制于隋朝,沿襲和完善于唐朝,科舉制在明清之際演變為八股取士制度。5.張騫出使西域;張謇(狀元實業家),踐行“實業救國”思想。6.(1)新疆:西漢時設立西域都護府,清朝時設立伊犁將軍;西藏:元朝時設立宣政院管理,清朝時設立駐藏大臣管理;臺灣:元朝時設立澎湖巡檢司管理,清朝時(1684年)設立臺灣府,加強管轄;1885年臺灣正式建省。明清對西南地區實行改土歸流政策。(2)變式:新疆正式歸屬中央政府:公元前60年(西漢),設立西域都護府;清朝管理新疆的機構:伊犁將軍;西藏正式歸屬中央政府:元朝在中央設宣政院。清朝管理西藏的機構駐藏大臣;元朝,設立澎湖巡檢司管理臺灣;清朝(1684年)設立臺灣府,加強管轄;明朝對西南地區實行改土歸流政策。7.中國近代史起止時間:1840年鴉片戰爭(事件)至1949年新中國成立(事件);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1840年鴉片戰爭(事件)至1919年五四運動(事件);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1919年五四運動(事件)至1949年新中國成立(事件);中國近代史的開端:1840年鴉片戰爭(事件);中國近代化的開端、開啟中國經濟領域的工業化:洋務運動(事件);開啟中國政治領域的民主化的是:戊戌變法;推動思想領域的近代化:新文化運動。8.近代中國的社會性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1956年底至今中國的社會性質:社會主義社會,其確立標志是:1956年底社會主義三大改造的完成。9.中國近現代史的轉折:①1840年—1842年的鴉片戰爭,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②抗日戰爭的勝利,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在抗擊外敵入侵中所取得的第一次完全勝利,顯示了中華民族的覺醒和民族團結的巨大力量。③新中國的成立,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標志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④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開啟了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偉大征程。☆10.“新”之表現:新民主主義革命之“新”:中國的工人階級開始以獨立的姿態登上政治舞臺中國革命面貌煥然一新之“新”表現:①新的指導思想:馬克思主義②新的領導階級:工人階級③新的領導核心:中國共產黨④新的奮斗目標:實現共產主義新的革命道路: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⑥新的革命結局: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建立了新中國中國特色的革命新道路之“新”表現:①內容新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②中心新:以農村為中心③開展土地革命④以工農武裝割據思想為指導⑤依靠工農的力量11.中國特色革命道路內容:在農村建立革命根據地,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政權的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內容:實行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國特色革命道路開始標志1927年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建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開始標志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中國人民站起來、當家作主標志:1949年新中國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標志:開國大典結束國民黨在大陸統治標志:渡江戰役,1949.4.23南京解放標志著中國大陸全部解放: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進入社會主義標志:1956年底社會主義三大改造完成改革開放開始標志: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標志著中國共產黨從幼年走上成熟:1935年遵義會議12.列強最早破壞中國關稅主權、開始對中國商品輸出:《南京條約》;列強開始對中國資本輸出:《馬關條約》。《南京條約》割讓香港島給英國;第二次鴉片戰爭戰爭期間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割九龍司給英國;13.拉開維新變法序幕:1895年,公車上書;新文化運動開始標志:1915年,陳獨秀在上海創辦《青年雜志》14.標志中國民族資產階級開始登上政治舞臺的事件戊戌變法(維新變法);標志中國工人階級開始登上政治舞臺的事件五四運動。15.新文化運動地點:從上海到北京;五四運動:北京到上海。16.中國第一個資產階級革命團體興中會;第一個全國規模的統一的資產階級革命政黨中國同盟會。辛亥革命指導思想:三民主義;第一次國共合作指導思想:新三民主義;土地革命時期指導思想工農武裝割據思想。1911.10.10,辛亥革命開始標志武昌起義;武昌起義的導火線四川保路運動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反動統治,終結了君主專制制度;武昌起義,是辛亥革命的首義;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秋收起義受挫后,中共向農村進軍。17.興中會口號:振興中華;新文化運動口號:民主、科學;五四運動口號:“外爭國權,內懲國賊”(最典型、最能體現反帝愛國的性質);一二?九運動的口號:停止內戰,一致抗日。18.掀起近代中國第一個思想解放的潮流:戊戌變法;讓軍閥混戰的中國響起了思想啟蒙的聲音:新文化運動;推動思想領域的近代化:新文化運動;馬克思主義得到廣泛的傳播是在:五四運動后;新文化運動的性質:一場思想文化領域的革新運動(反封建的思想解放運動);“實踐是檢驗真理標準”大討論的性質思想解放運動;五四運動的性質:一次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革命運動;抗日戰爭的性質:民族解放戰爭。19.第一次國共合作的任務:打倒列強除軍閥,標志:1924年國民黨一大的召開;第二次國共合作的任務:贏得抗日戰爭的勝利。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形成的過程①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使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②1937年七七事變后,國共實現第二次合作,標志著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建立。20.遵義會議(會議),確立了毛澤東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中共七大(會議),把毛澤東思想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中共十五大(會議),把鄧小平理論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發展的新階段;中共十九大(會議),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被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21.中央革命根據地首都(長征起點):江西瑞金;全國敵后抗日根據地指揮中樞:延安。22.甲午戰爭期間,日軍對我國進行有旅順大屠殺,抗日戰爭期間,日軍對我國進行有南京大屠殺,勿忘國恥!23.全面抗戰時期,中國軍隊第一次大捷:平型關大捷;抗戰以來最大勝利:臺兒莊戰役;主動出擊最大規模戰役:百團大戰。24.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九一八事變;二戰全面爆發標志:德國突襲波蘭;二戰規模進一步擴大事件:德國突襲蘇聯;二戰達到最大規模事件:日軍偷襲珍珠港;蘇德戰場轉折,也是二戰重要轉折:斯大林格勒戰役;太平洋戰場轉折:中途島海戰;歐洲戰場轉折:諾曼底登陸;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標志:1942年1月1日,26國在華盛頓簽署《聯合國家宣言》。(注意不是《聯合國宣言》);二戰結束(中國抗戰結束)的標志是日本投降,不是德國投降。25.建國時的臨時憲法:1949年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會議)通過的《共同綱領》;正式憲法:1954年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26.周恩來在1953年接見印度代表團時,首次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成為處理國與國之間關系的基本準則;1955年,周恩來在亞非會議上提出求同存異方針,促進會議圓滿成功;中國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時間1971年;中美中日關系改善的年代:20世紀70年代。27.中國外交原則(基礎、準則)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中國外交政策特點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當今世界的主題和平與發展;時代的潮流是和平、發展、合作、共贏;28.建國以來農村的成功政策:土地改革、對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建國以來農村錯誤政策:大躍進、農村人民公社化運動29.土地改革完成后的土地性質:農民土地所有制;對農業社會主義改造后的土地性質:集體土地所有制;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后的土地性質:集體土地所有制。30.中國革命首先展開地方:農村(井岡山―建立革命根據地);改革(經濟體制)首先展開地方:農村(安徽風陽小崗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對外開放首先展開的地方:沿海地區(深圳、珠海、汕頭、廈門―設立經濟特區)31.黨的工作重心由農村轉向城市的會議:中共七屆二中全會;經濟體制改革從農村轉向城市的會議:中共十二屆三中全會;黨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的會議: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32.社會制度比較(本質區別):經濟特區實行社會主義制度,特別行政區實行資本主義制度。權限比較:民族自治區享有廣泛自治權,經濟特區享有特殊的經濟自主權,特別行政區享有高度自治權;政策比較:民族自治區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制度),經濟特區實行特殊的優惠經濟政策(政策),特別行政區實行一國兩制(制度)。港澳問題涉及:高度自治;少數民族地區自我管理涉及:民族區域自治(高度自治/民族區域自治)港澳回歸的根本原因:綜合國力增強;港、澳回歸的重要原因(制度):一國兩制。33.哥倫布發現了新大陸(美洲);迪亞士發現了好望角;達伽馬第一次到達東方(印度),麥哲倫(本人)沒有完成環球航行,其船隊完成環球航行;世界開始成為一個整體的事件:新航路的開辟;(注意不是最終形成一個整體)34.美國獨立戰爭爆發的根本原因:英國的殖民統治阻礙了北美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英國、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爆發的根本原因:封建專制統治阻礙了資本主義的發展。35.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序幕查理一世召開議會;政治體制君主立憲制;文獻《權利法案》——限制王權;美國:獨立戰爭序幕萊克星頓的槍聲;政治體制民主共和制(文獻《1787年憲法》);文獻《獨立宣言》(標志美國誕生);法國大革命:爆發標志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獄;政治體制――共和政體;文獻《人權宣言》——反對封建專制和等級制,倡導自由、平等,私有財產神圣不可侵犯。36.工業革命發明:火車、輪船屬于第一次工業革命;汽車屬于第二次工業革命;37.當今世界的基本特征:世界多極化(政治)、經濟全球化(經濟);兩大主題:和平與發展38.世界開始走向整體新航路的開辟;整體世界最終形成:兩次工業革命的完成。39.PRED關鍵:人口;PRED實質:發展;解決資源環境問題關鍵:科技;我國解決所有問題的關鍵:發展40.大比例尺:表示實地范圍小,內容詳細小比例尺:表示實地范圍大,內容粗略41.南北方差異形成的主要因素:氣候因素(氣溫、降水),南北方氣溫差異的主要因素:緯度東西降水差異主要因素:海陸位置或季風影響;42.例舉中國方案與中國智慧3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實施“一帶一路”戰略、成立亞投行等。43.熟記社會大事件的影響或意義如: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五四運動、中共“一大”、南昌起義、遵義會議、抗戰勝利、三大戰役、新中國成立、社會主義三大改造完成、十一屆三中全會、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設立經濟特區..44.中國古代史、近代史、現代史分界(新中國成立)(1949)(鴉片戰爭)(1840)(新民主主義革命)(舊民主主義革命)(遼宋夏金)(隋唐)(三國兩晉南北朝)(秦漢)45.中國古代史歷史時期名稱、重要朝代建立年份(1636)(1368)(1271)(960)(618)(581)(202)(221)(元明清)46.中國近代史之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1840—1919年)三條歷史主線(辛亥)(洋務)(太平天國)(甲午)(鴉片)(1)屈辱史(2)抗爭史(3)探索史(新文化)(戊戌)(義和團)(八國聯軍侵華)(第二次鴉片)47.中國近代史之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1919—1949年)、中國現代史(1949年以來)重大事件“新”表述(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建立)(中共十九大)(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新中國成立)(中共誕生)(五四運動)(2)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2021年浙江社會法治中考(歷史部分)易混淆知識點1.孔子思想核心:;孟子思想:政。2.為絲綢之路開辟奠定基礎。(注意不是標志著絲綢之路的開辟)。(時間)西域都護府設立。(注意:不是漢武帝時)3.盛世局面:時(朝代)休養生息,出現了“”;統治時期,出現了“貞觀之治”;統治期,出現“開元盛世”;時(朝代),康熙、雍正、乾隆在位時,出現了“”。4.科舉制、三省六部制創制于朝,沿襲和完善于朝,在明清之際演變為制度。5.出使西域;(狀元實業家),踐行“實業救國”思想。6.(1)新疆:時設立西域都護府,朝時設立伊犁將軍;西藏:朝時設立宣政院管理,朝時設立駐藏大臣管理;臺灣:朝時設立澎湖巡檢司管理,朝時(1684年)設立臺灣府,加強管轄;1885年臺灣正式建省。明清對地區實行改土歸流政策。(2)變式:新疆正式歸屬中央政府:公元前60年(西漢),設立;清朝管理新疆的機構:;西藏正式歸屬中央政府:元朝在中央設。清朝管理西藏的機構;元朝,設立管理臺灣;清朝(1684年)設立,加強管轄;明朝對西南地區實行政策。7.中國近代史起止時間:年(事件)至年(事件);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年(事件)至年(事件);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年(事件)至年(事件);中國近代史的開端:年(事件);中國近代化的開端、開啟中國經濟領域的工業化:(事件);開啟中國政治領域的民主化的是:;推動思想領域的近代化:。8.近代中國的社會性質:;1956年底至今中國的社會性質:,其確立標志是:。9.中國近現代史的轉折:①1840年—1842年的,中國開始淪為社會,是的開端。②的勝利,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在中所取得的第一次完全勝利,顯示了中華民族的和的巨大力量。③,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標志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④,開啟了我國和的偉大征程。☆10.“新”之表現:新民主主義革命之“新”:中國革命面貌煥然一新之“新”表現:①新的指導思想:②新的領導階級:③新的領導核心:④新的奮斗目標:新的革命道路:⑥新的革命結局:中國特色的革命新道路之“新”表現:①內容新②中心新:③④⑤11.中國特色革命道路內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內容:。中國特色革命道路開始標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開始標志中國人民站起來、當家作主標志: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標志:結束國民黨在大陸統治標志:標志著中國大陸全部解放:進入社會主義標志:改革開放開始標志:;標志著中國共產黨從幼年走上成熟:12.列強最早破壞中國關稅主權、開始對中國商品輸出:《條約》;列強開始對中國資本輸出:《條約》。《南京條約》割讓給英國;戰爭期間聯軍火燒圓明園;13.拉開維新變法序幕:1895年,;新文化運動開始標志:1915年,陳獨秀在上海創辦《》14.標志中國民族資產階級開始登上政治舞臺的事件;標志中國工人階級開始登上政治舞臺的事件。15.新文化運動地點:從到;五四運動:到。16.中國第一個資產階級革命團體;第一個全國規模的統一的資產階級革命政黨。辛亥革命指導思想:;第一次國共合作指導思想:;土地革命時期指導思想。1911.10.10,辛亥革命開始標志;武昌起義的導火線辛亥革命推翻了的統治,終結了制度;起義,是辛亥革命的首義;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起義受挫后,中共向農村進軍。17.興中會口號:;新文化運動口號:;五四運動口號:“”(最典型、最能體現反帝愛國的性質);一二?九運動的口號:。18.掀起近代中國第一個思想解放的潮流:;讓軍閥混戰的中國響起了思想啟蒙的聲音:;推動思想領域的近代化:;馬克思主義得到廣泛的傳播是在:后;新文化運動的性質:;“實踐是檢驗真理標準”大討論的性質;五四運動的性質:;抗日戰爭的性質:。19.第一次國共合作的任務:,標志:;第二次國共合作的任務:。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形成的過程:①;②。20.會議,確立了毛澤東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中共七大(會議),把毛澤東思想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會議),把鄧小平理論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發展的新階段;(會議),被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21.中央革命根據地首都(長征起點):;全國敵后抗日根據地指揮中樞:。22.甲午戰爭期間,日軍對我國進行有大屠殺,抗日戰爭期間,日軍對我國進行有大屠殺,勿忘國恥!23.全面抗戰時期,中國軍隊第一次大捷:;抗戰以來最大勝利:;主動出擊最大規模戰役:。24.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二戰全面爆發標志:;二戰規模進一步擴大事件:;二戰達到最大規模事件:;蘇德戰場轉折,也是二戰重要轉折:;太平洋戰場轉折:;歐洲戰場轉折:;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標志:。(注意不是《聯合國宣言》);二戰結束(中國抗戰結束)的標志是投降,不是德國投降。25.建國時的臨時憲法:1949年(會議)通過的《》;正式憲法:年(會議)通過的《》。26.周恩來在1953年接見印度代表團時,首次提出,成為處理國與國之間關系的基本準則;1955年,周恩來在亞非會議上提出方針,促進會議圓滿成功;中國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時間;中美中日關系改善的年代:。27.中國外交原則(基礎、準則);中國外交政策特點;當今世界的主題;時代的潮流是;28.建國以來農村的成功政策:、、。建國以來農村錯誤政策:大躍進、農村人民公社化運動29.土地改革完成后的土地性質:;對農業社會主義改造后的土地性質:;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后的土地性質:。30.中國革命首先展開地方:(井岡山―建立革命根據地);改革(經濟體制)首先展開地方:(安徽風陽小崗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對外開放首先展開的地方:(深圳、珠海、汕頭、廈門―設立經濟特區)31.黨的工作重心由農村轉向城市的會議:;經濟體制改革從農村轉向城市的會議:;黨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的會議:。32.社會制度比較(本質區別):經濟特區實行制度,特別行政區實行制度。權限比較:民族自治區享有廣泛自治權,經濟特區享有特殊的經濟自主權,特別行政區享有自治權;政策比較:民族自治區實行(制度),經濟特區實行(政策),特別行政區實行(制度)。港澳問題涉及:;少數民族地區自我管理涉及:(高度自治/民族區域自治)港澳回歸的根本原因:;港、澳回歸的重要原因(制度):。33.發現了新大陸(美洲);發現了好望角;第一次到達東方(印度),(本人)沒有完成環球航行,其船隊完成環球航行;世界開始成為一個整體的事件:;(注意不是最終形成一個整體)34.美國獨立戰爭爆發的根本原因:。英國、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爆發的根本原因:。35.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序幕;政治體制;文獻《》——限制王權;美國:獨立戰爭序幕;政治體制(文獻《》);文獻《》(標志美國誕生);法國大革命:爆發標志;政治體制――共和政體;文獻《》——反對封建專制和等級制,倡導自由、平等,私有財產神圣不可侵犯。36.工業革命發明:火車、輪船屬于第次工業革命;汽車屬于第次工業革命;37.當今世界的基本特征:(政治)、(經濟);兩大主題:38.世界開始走向整體;整體世界最終形成:。39.PRED關鍵:;PRED實質:;解決資源環境問題關鍵:;我國解決所有問題的關鍵:40.大比例尺:表示實地范圍,內容小比例尺:表示實地范圍,內容41.南北方差異形成的主要因素:因素(、),南北方氣溫差異的主要因素:東西降水差異主要因素:或影響;42.例舉中國方案與中國智慧3例、、。43.熟記社會大事件的影響或意義如: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五四運動、中共“一大”、南昌起義、遵義會議、抗戰勝利、三大戰役、新中國成立、社會主義三大改造完成、十一屆三中全會、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設立經濟特區...44.中國古代史、近代史、現代史分界45.中國古代史歷史時期名稱、重要朝代建立年份46.中國近代史之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1840—1919年)三條歷史主線(1)屈辱史(2)抗爭史(3)探索史47.中國近代史之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1919—1949年)、中國現代史(1949年以來)重大事件“新”表述(2)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1年浙江社會法治中考(歷史部分)易混淆知識點(答案版).docx 2021年浙江社會法治中考(歷史部分)易混淆知識點(試題版).docx 中考易錯——年代尺整理.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