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12中考歷史熱點問題—當今復雜的國際局勢一、《看世界紛擾 思中國應對》二戰后,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有了較大發展,社會主義由一國發展到多國,帝國主義殖民體系在民族民主運動的沖擊下全面崩潰,兩極格局終結……世界各國或濃或淡,立足國情,紛紛演繹著獨一無二的角色。【格局篇】材料一 二戰后世界格局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德意慘敗,英法實力削弱,歐洲列強主宰世界的國際格局已不復存在。美蘇成為兩大強國和雅爾塔體系的確立,形成了戰后兩極的國際格局。江澤民在十五大報告中指出:世界格局正在走向多極化,爭取較長時間的國際和平環境是可能的……(1)二戰后兩極格局最終形成和結束的標志事件分別是什么?當今“世界格局正在走向多極化”的具體表現是什么?(2)兩極格局期間,盡管美蘇矛盾不斷,但新的世界大戰并未爆發,請分析新的世界大戰未曾爆發的主要原因有哪些?【政治篇】材料二 二戰后,國際政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法西斯主義遭到毀滅性的打擊,歐亞出現了一系列人民民主國家,社會主義力量發展壯大;亞非拉民族民主運動空前高漲,帝國主義舊殖民體系土崩瓦解。(3)1959年拉丁美洲有一個國家推翻美國扶植的傀儡政權走上了社會主義道路。根據所學,指出這個國家的名字及其獨立后采取的主要措施。(4)2011年8月15日,印度即將迎來獨立64周年紀念日。根據所學回答,64年前英國是怎樣解決印度獨立問題的?(5)有人認為,1960和1990這兩年在非洲歷史上意義非凡。請根據所學簡述原因。材料三 2011年7月11日,中東問題有關四方在華盛頓召開會議,商討如何在9月前重啟巴以和談、緩解中東局勢,但這次會議未取得具體進展。(6)請簡要分析導致中東地區局勢緊張的歷史因素有哪些?【經濟篇】材料四 胡錦濤在十七大報告中提出:“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把‘引進來’和‘走出去’更好結合起來,擴大開放領域……形成經濟全球化條件下參與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br/>(7)20世紀50年代中期以后的20年間,日本是怎樣“把‘引進來’和‘走出去’更好結合起來”的?最終結果如何?(8)材料四反映了中國對經濟全球化趨勢持何態度?本世紀初,最能體現中國這一態度的重大舉措(事件)是什么?材料五 眼下,全球經濟正在走出二戰以來最嚴重的危機,但全球經濟增長仍面臨不確定性,仍然面臨著失業問題、債務問題、資產價格泡沫、貿易保護主義等風險。2011年2月18—19日,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在巴黎召開。會議著眼于后危機時代G20角色的轉型,集中力量求解當前全球經濟面臨的熱點難題,取得了一系列積極共識。(9)結合材料五說一說當今全球經濟正面臨著哪些重大問題?(10)綜合以上材料,我們可以看出當今世界具有怎樣的特點?面臨世界政治、經濟格局的深刻變化,中國應該怎么辦?請你從政治、經濟兩方面分別提出一條合理化建議。參考答案:(1)華沙條約組織的成立。蘇聯解體。兩極格局瓦解后,歐盟、日本、中國和俄羅斯等國家和國家聯盟的實力不斷增強,牽制美國稱霸,促進世界格局的多極化發展。(2)世界各國對二戰慘痛教訓的認識;國際間合作的加強;世界多極化的趨勢;聯合國的作用;中國國際地位的提高等。(3)古巴。新政權努力發展經濟,實行土地改革,廢除封建大莊園制;沒收美國壟斷資本在古巴的工礦企業。(4)英國被迫同意印度獨立,但決定把原來的印度分為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個國家,實行印巴分治。(5)1960年非洲有17個國家獨立,這一年被稱為“非洲獨立年”;1990年納米比亞獨立,標志著歐洲殖民者入侵和奴役非洲長達五個世紀歷史的結束,帝國主義在非洲的殖民體系最終崩潰。(6)中東戰略位置重要,蘊藏豐富的石油資源,成為各個歷史時期世界大國爭奪的熱點;歷史、宗教、種族等因素,使得這一地區的矛盾更加復雜化;幾十年來陸續形成領土爭端、水資源問題及巴勒斯坦難民是巴以沖突的歷史原因,巴以沖突成為中東地區的關鍵。(7)借助美國的扶持,制定適當的經濟政策,引進最新的科技成果,大力發展教育和科技。成為僅次于美國的世界第二號資本主義經濟大國。(8)積極參與。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9)失業問題、債務問題、資產價格泡沫、貿易保護主義等。(10)特點:政治向多極化方向發展,經濟全球化,但還存在著許多影響政治與經濟發展的不利因素。建議:政治上反對霸權主義,推動世界向多極化發展;經濟上進一步改革開放,學習國外管理經驗與技術,制定防范風險的措施,融入全球化潮流。(言之有理即可)二、《 穿越硝煙歲月 期盼世界和平》進入21世紀的第二個十年,與迎新焰火“交相輝映”的還有戰爭炮火,人們發現,“世界和平”在2011年仍然只是個“看上去很美”的愿望。和平的一小步,總是那樣來之不易。【材料閱讀】材料一 19世紀末20世紀初,帝國主義各國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實力對比發生重大變化,后起的帝國主義國家要求重新瓜分世界,列強紛紛制定了爭奪世界霸權的計劃。在錯綜復雜的爭奪霸權的斗爭中,帝國主義兩大軍事集團逐漸形成。它們瘋狂擴軍備戰,展開激烈的爭奪,戰爭危機日益嚴重,一場世界性戰爭如箭在弦。材料二 據1938年歐洲某國報載:“我不知道你們的國家是否從慕尼黑做出的決定中得到好處,但肯定無疑的是,我們絕不會是最后一個受害者。在我們之后,你們也將遭遇同樣的命運”。材料三 中國古代有“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等說法,在二戰初期,西方某些“智者”正式驗證了中國的這些古老的說法,他們做出了很多可笑的歷史表演。請回答:(1)從材料一中可以看出一戰爆發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帝國主義兩大軍事集團分別由哪幾個國家組成?請寫出這兩大軍事集團的名稱。導致這場世界性戰爭爆發的導火線是什么事件?請說出這場戰爭的起止時間。(2)材料二中“慕尼黑做出的決定”的主要內容是什么?“你們”和“我們”分別指的是哪幾個國家?報道中的“預言”是否正確?(3)結合材料三,請用“二戰”前后的史實說明“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的教訓(各自至少選取兩個史實進行說明)。【影像再現】圖1 圖2 圖3 圖4(4)圖1展現了一戰中某場戰役后的慘烈景象,巨大的傷亡使它有了怎樣的別稱?它在一戰過程中有何重要意義?(5)圖2記錄的是哪一事件?這一事件對第二次世界大戰有何影響?(6)請說出圖3中記錄的戰役中的交戰雙方,這場戰役在二戰的進程中有何主要的地位?(7)指出圖4所反映的歷史事件,上述事件發生的時間和標志性意義是什么?【歷史思索】以賽亞·柏林在談到20世紀時說,20世紀是人類經歷的最糟糕的世紀,包含了兩次世界大戰,這個事實,是對永久和平的嘲諷,也是地緣政治崩潰的惡果。那么,對于21世紀第一個十年,人們再也不能用“這是最美好的年代,這是最糟糕的年代”的空話來打發。人類歷史上充滿了血腥的戰爭,但是任何時候,總是有更多的人渴望和平的降臨。右圖這款形狀特別的花瓶,巧妙地將炸彈和花朵組合在一起,對比戰爭與和平。它不僅精致美觀,還寓意深刻。(8)在當前,戰爭頻繁,動蕩不已。威脅世界安全的因素有哪些?當今國際社會關注的焦點是什么?你認為應該如何解決當前的國際爭端?(9)結合材料及所學知識,歸納二戰結束至今的60多年間未曾爆發過新的世界大戰的原因。(至少寫出兩方面)(10)有一份統計顯示說,在人類近兩千年的歷史中,全世界徹底沒有戰爭和沖突的時間總共只有58天!只有58天是太平的!這是多么令人深思的數字。為有效防止戰爭,建設和諧世界,請你設計一條宣傳標語。【參考答案】(1)帝國主義各國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后起的帝國主義國家要求重新瓜分世界;由德、意、奧組成的“三國同盟”和由英、法、俄組成的“三國協約”;薩拉熱窩事件;1914年7月—1918年11月。(2)規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須在十天之內把蘇臺德等地割讓給德國;“你們”指的是英國和法國,“我們”指的是捷克斯洛伐克;正確。(3)“事不關己,高高掛起”:①德國突襲波蘭后,英法宣而不戰,坐視波蘭滅亡;②日本大舉侵略中國,美國沒有出面進行干預。“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①法國被德國完全占領;②英國遭到德國猛烈轟炸。(其他回答,只要史實合乎要求即可)(4)凡爾登絞肉機;德國速戰速決的計劃終于破產。(5)日本偷襲珍珠港;二戰規模進一步擴大,促使遭受法西斯侵略的國家走向聯合,國際反法西斯聯盟建立。(6)蘇聯、德國;斯大林格勒戰役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重要轉折點。(7)圖3是日本投降儀式;1945年9月2日,標志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結束。(8)因素:地區沖突、民族矛盾、宗教紛爭、領土糾紛、霸權主義、恐怖主義等;焦點:巴以沖突,朝鮮和伊朗的核問題、利比亞危機等;解決方式: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在聯合國的框架下,希望通過和平方式(協商或對話)來解決國際爭端。(9)聯合國的作用;二戰的慘痛教訓;各國更加重視對話合作,更加重視談判解決爭端,力爭用和平方式解決爭端。(10)“遠離戰爭、熱愛和平”;“正義必將戰勝邪惡”;“做維護和平的使者”;“唱起生命之歌,拉起和平之手”、“戰爭的硝煙將掩埋人類的生存,和平的氣息將推動歷史的進步”、 “讓我們鑄劍為犁,和平共處,共同發展”、“同放和平鴿,共處艷陽天”等。(答案多元,言之有理即可)三、《地區不穩 全球動蕩》20世紀的兩次世界大戰,給人類帶來了災難。經歷過戰爭洗禮的人們,倍加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和平。然而,盡管新的世界大戰未曾爆發,地區沖突卻層出不窮。閱讀下列材料,回答相關問題:【對話青年】2010年12月21日,聯合國安理會舉行了一次別開生面的非正式會議,安理會15個理事國的大使和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在會上同150多名青少年對話。青少年就恐怖主義、氣候變化、消除貧困和武裝沖突等最為關切的話題表達了自己的觀點,并向各國大使提問。這次互動式對話的主題為“你們的世界:新一代的聲音”。會議召開前,安理會向全世界13至21歲的年輕人發出了邀請,請他們通過視頻或書面方式,對當今世界最為重要的和平與安全挑戰表達自己的觀點。(1)據材料,指出青少年認為哪些問題是對當今“和平與安全”的挑戰?(2)聯合國應該怎樣應對當今人類所面臨的共同問題?【朝韓局勢】韓國和美國于2011年2月28日—3月10日舉行代號為“關鍵決心”的年度例行聯合軍事演習。同一天,日美聯合軍演也在日本的橫須賀基地展開。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美國研究所學者張文宗表示,美韓、美日軍演同時舉行加劇了朝韓緊張局勢,進一步惡化了東北亞的安全環境,不利于東亞的和平與穩定。 ──2011年02月28日《人民網》(3)從材料中我們可以看出美韓、美日軍演對當今和平與安全構成了怎樣的威脅?【利比亞戰爭】2011年3月19日,美軍實施“奧德賽黎明”行動,位于地中海的導彈驅逐艦巴里號向利比亞發射戰斧式巡航導彈。原本是利比亞國內不同部落和不同派別之間的爭斗而引發的國內戰爭,后來由于西方國家的介入發展為西方國家與中東北非的國際戰爭。(4)“奧德賽黎明”的軍事行動表明威脅當今世界和平的關鍵因素是什么?根據所學,列舉20世紀90年代末在這一因素主導下發生的地區戰爭(一例即可)。【反思與展望】(5)結合所學,指出二戰結束至今新的世界大戰一直未曾爆發新的世界大戰的主要因素有哪些。(6)面對戰爭的悲慘和血腥,請你設計一條反戰宣傳標語,以警醒世人。【參考答案】:(1)恐怖主義、氣候變化、貧困問題和武裝沖突。(2)采取有效辦法,防止且消除破壞和平的侵略行為;以和平方式調解國際爭端;發展國際間的友好關系,促成國際合作,實現共同發展,構建和諧世界。(言之有理即可)(3)加劇了朝韓緊張局勢,進一步惡化了東北亞的安全環境,不利于東亞的和平與穩定。(4)霸權主義。科索沃戰爭。(5)二戰的慘痛教訓、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長、世界經濟全球化和多極化趨勢、國際間合作的加強等。(6)“珍惜和平,反對戰爭”等。四、《愛因斯坦的戰爭觀》【熱點回顧】2010年10月30日,在上海世博會即將結束之際,一份寫給未來的“時間芯片”被正式封存在上海的精神地標──上海圖書館中?!皶r間芯片”活動是對紐約世博會、大阪世博會“時間艙”活動(留給未來的當代文明記錄)的承襲,記載著中國青年對未來城市創想的“時間芯片”將于2038年9月23日,即愛因斯坦為1939年紐約世博會寫作《致5000年后人們的信》100周年時開啟。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時間芯片1938年,研究人員往“時間艙”里放置包括《致5000年后人們的信》在內的物品【穿越解讀】材料一 我們的時代充滿了創造性的發明,這也大大方便了我們的生活。我們使用電能把人類從繁重的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我們能橫渡大洋,我們學會了飛行,甚至通過電波,我們能輕松地把消息傳送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而生活在不同國家的人們,總是過一段時間就要互相殺戮。這讓每個想到將來的人,都會充滿憂慮和恐懼。──愛因斯坦《致5000年后人們的信》① 愛因斯坦時代“使用電能把人類從繁重的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橫渡大洋”、“學會了飛行”,“通過電波,輕松地把消息傳送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的創造性發明分別有哪些?他在為這些發明自豪的同時對那個時代最大的擔憂是什么?材料二 1914年10月中旬,包括愛因斯坦在內的四個人簽署了一封《告歐洲人民書》,這是愛因斯坦一生中簽署的第一個政治宣言,值得一讀。“目前正在蔓延開的戰火是很難產生‘勝利者’的,所有參加戰爭的國家很可能都將付出極高的代價。因此,一切國家里有教養的人都要盡力去爭取這樣一種和平條約,這種條約不管目前沖突的結果如何,將都不會撒下未來戰爭的種子;這樣的努力顯然不僅是明智的,而且也是必要的”──《愛因斯坦傳》②《告歐洲人民書》產生的背景是哪次戰爭?你贊同愛因斯坦對這一戰爭的觀點嗎?為什么?材料三 在得知希特勒動員力量進行核研究的消息后,他毅然給羅斯??偨y寫信,建議美國加快研究。 ──布恩《愛因斯坦大傳》③這則材料的背景是哪次戰爭?愛因斯坦的上述做法和材料二中表達的對戰爭的態度矛盾嗎?請說出理由。材料四 1945年,美國在長崎和廣島投擲了原子彈。愛因斯坦悔恨地認為是自己“按了按鈕”,并表示如果知道德國人不會成功地制造原子彈,就一點忙都不會去幫了。他認為,清除原子彈對人類生存的威脅已經成為今天最迫切的問題,因而積極投身到反戰和平運動中。──布恩《愛因斯坦大傳》④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回答,愛因斯坦認為美國在長崎和廣島投擲了原子彈是自己“按了按鈕”的兩條原因。⑤指出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中愛因斯坦對戰爭觀點的變化。⑥愛因斯坦是怎樣的一位科學家?【參考答案】①發電機和電動機;輪船;飛機。戰爭。②第一次世界大戰;贊同,因為一戰是帝國主義掠奪戰爭。③矛盾,從反對戰爭到支持戰爭;或者不矛盾;因為法西斯勢力已經成為世界人民的共同威脅。④建議美國加快研究原子彈;他提出的相對論為原子彈的發明和原子能的應用提供了理論基礎,打開了原子時代的大門。⑤反對戰爭;反對侵略戰爭,支持正義戰爭;消除導致戰爭的因素或者清除原子彈對人類生存的威脅。⑥反對戰爭,熱愛和平;反對把科技用于戰爭;有愛心和責任心等。PAGE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