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三章 細胞的基本結構知識點簡要目錄 知識點一: 細胞膜的結構和功能 細胞膜的功能、功能特點 細胞膜的成分、成分特點 細胞膜的結構、結構特點 知識點二:細胞器之間的分工合作 相關概念 八大細胞器的比較 實驗:用高倍顯微鏡觀察葉綠體和細胞質流動 分泌蛋白的合成與運輸:概念、實例、科學方法、過程 生物膜系統:組成、功能 知識點三:細胞核的結構和功能 細胞核的功能 細胞核的結構 第三章 細胞的基本結構 知識點 知識點一: 細胞膜的結構和功能 細胞膜的功能: (1)將細胞與外界環境分隔開 (2)控制物質進出細胞 (3)進行細胞間的信息交流 功能特點:選擇透過性 細胞膜的成分:主要是脂質(約50%)和蛋白質(約40%),還有少量糖類(約2%--10%) 成分特點:功能越復雜的細胞膜,蛋白質的種類與數量越多 3049905247653. 細胞膜的結構(流動鑲嵌模型): (1)磷脂雙分子層:基本骨架 (2)蛋白質:膜功能的主要承擔者 (3)糖被分為糖蛋白和糖脂;糖被與細胞表面的識別、細胞間的信息傳遞等功能密切聯系。 結構特點:流動性 知識點二:細胞器之間的分工合作 相關概念: (1)細 胞 質:在細胞膜以內、細胞核以外的原生質,叫做細胞質。細胞質主要包括細胞質基質和細胞器。 (2)細胞質基質:細胞質內呈液態的部分是基質,是細胞進行新陳代謝的主要場所。 (3)細胞骨架:由蛋白質纖維組成的網架結構,維持著細胞形態,錨定并支撐著許多細胞器,與細胞運動、分類、分化以及物質運輸、能量轉化、信息傳遞等生命活動密切相關。 2186940148590科學方法:分離細胞器的方法 差速離心法 八大細胞器的比較: 名稱 形態結構 功能 分布 58737525400線粒體 具有雙層膜,內膜凹陷成嵴, 增大膜的面積。基質中含有DNA、RNA、與有氧呼吸相關的酶 有氧呼吸的主要場所 普遍分布于動植物細胞 葉綠體 具有雙層膜,類囊體堆疊形成基粒,增大膜面積。基質中含有DNA、RNA、光合作用暗反應必需的酶 光合作用的場所 綠色植物葉肉細胞 液泡 單層膜,泡狀結構 維持細胞形態、調節細胞內PH、滲透壓 存在于成熟植物細胞 內質網 單層膜,分為光面內質網和粗面內質網 粗面內質網對蛋白質進行合成、加工、運輸 光面內質網:合成糖類和脂質 普遍分布于動植物細胞 高爾基體 由許多扁平的囊泡構成,單層膜 植物細胞中與植物細胞壁的形成有關,動物細胞中與蛋白質(分泌蛋白)的加工、分類運輸有關 普遍分布于動植物細胞 溶酶體 球狀小體,單層膜 內含多種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損傷的細胞器,吞噬并殺死侵入細胞的病毒或病菌 主要分布于動物細胞 核糖體 無膜,有些附著在內質網上,有些游離在細胞質基質中。成分:rRNA和蛋白質 細胞內合成蛋白質的場所 普遍分布于動植物細胞 中心體 無膜,每個中心體含兩個中心粒,呈垂直排列, 與細胞的有絲分裂有關 存在于動物細胞和低等植物細胞 實驗:用高倍顯微鏡觀察葉綠體和細胞質流動 (1)實驗原理 ①高等植物的葉綠體散布于細胞質中,呈綠色、扁平的橢球形或球形,可以在高倍顯微鏡下觀察它的形態和分布。 ②活細胞中的細胞質處不斷流動的狀態,可以用細胞質中葉綠體的運動作為標志來觀察細胞質的流動。 (2)實驗材料的選取:蘚類葉(或菠菜葉稍帶些葉肉的下表皮),新鮮的黑藻。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運輸 (1)概念:在細胞內合成后,分泌到細胞外起作用的蛋白質。 (2)舉例:乳汁、消化酶、抗體和蛋白質激素。 (3)科學方法:同位素標記法 (4)過程: 5.生物膜系統 (1)組成:在細胞內,包括細胞器膜、細胞膜和核膜等。 (2)功能: ①使細胞具有一個相對穩定的內部環境。在物質運輸、能量轉換和信息傳遞起決定性作用。 ②增大膜的面積,供酶、核糖體等附著在上面。使各種化學反應有序進行。 ③將細胞分隔成許多小區室,使各種化學反應能同時進行而不互相干擾。 知識點三:細胞核的結構和功能 42583105867401.細胞核的功能:是遺傳信息庫(遺傳物質儲存和復制的場所),是細胞代謝和遺傳的控制中心; 2. 細胞核的結構: (1)染色質:主要由DNA和蛋白質組成,染色質和染色體是同一物質在細胞不同時期的兩種存在狀態。 (2)核 膜:雙層膜,把核內物質與細胞質分開。 (3)核 仁:與某種RNA的合成以及核糖體的形成有關。 (4)核 孔:實現細胞核與細胞質之間頻繁的物質交換和信息交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