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版九年級歷史與社會下冊第六單元 第四課 民族區域自治地方的發展 同步練習 一、選擇題 1. 我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多民族國家。新中國成立后,實行的解決民族問題的基本政策是( ) A.民族團結 B.民族平等 C.民族區域自治 D.發展少數民族 2. 新中國成立后黨和政府采取的民族政策不包括( ) A.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政治制度 B.實行民族獨立的政策 C.實行民族平等和民族團結的政策 D.實行各民族共同發展的政策 3. 新中國成立初期,中國共產黨通過制定和實施正確的民族政策,迅速打開了民族工作的局面,實現了空前的民族大團結。我國在少數民族地區實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 ) A.共同發展 B.民族區域自治 C.民族平等 D.民族團結 4.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下列對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理解,不正確的是( ) A.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 B.在所有少數民族居住的地方實行 C.實施的前提是國家的統一領導 D.有利于保障少數民族的政治權利 5.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實行這一制度的地區是( ) A.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 B.有少數民族生活的地方 C.漢族人少的地方 D.中國的西南、西北地區 6. 下列對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理解,錯誤的一項是 ( ) A.是我國解決民族問題的基本政策 B.尊重少數民族的歷史和現實特點 C.在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 D.自治區可以不在國家的統一領導之下 7. 下面的資料反映出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各民族一律平等……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區域自治,設立自治機關,行使自治權。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分離的部分。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A.不能保障各民族一律平等 B.允許少數民族地區實現完全自治 C.實現了少數民族當家做主的愿望 D.在有少數民族居住的地方實施 8. 為維護和鞏固民族團結,我們要( ) ①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②堅持各民族一律平等 ③尊重各民族的語言文字、風俗習慣 ④加大對少數民族地區的扶持力度 A.①④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9. 閱讀著名少數民族歌手簡表,越來越多的少數民族同胞在藝術殿堂中獲得認可,說明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 歌手 民族 歌手 民族 阿里郎組合 朝鮮族 布仁巴雅爾 蒙古族 烏蘭圖雅 蒙古族 阿朵 土家族 降央卓瑪 藏族 彝人制造 彝族 A.保障了少數民族的高度自治 B.推動了少數民族文化的繁榮 C.促進了少數民族經濟的發展 D.掀起了社會主義建設的高潮 10. 在廣西,“三月三”既是壯族的重要節日,也是漢、瑤、苗、侗等世居民族的重要節日,12個世居民族每年有2700多萬人通過不同的方式歡度這個節日,上千場次的民族文化活動次第開花,爭奇斗艷,各族人民沉浸在民族大聯歡的喜慶氣氛中。我們從中感受到( ) ①各民族親如一家 ②各民族風情一致 ③各民族相互影響 ④民族團結的珍貴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 11. 在祖國溫暖的大家庭里,各族人民和睦共處,共同發展。和睦共處的秘訣在于( ) A.各民族在地區分布上“大雜居、小聚居” B.各民族所處地理環境、歷史傳統各不相同 C.各民族都有自己豐富多彩的文藝體育活動 D.各民族相互尊重宗教信仰、風俗習慣和語言文字 12. 進入21世紀后,我國少數民族人口較多的西部地區迎來的發展機遇是( ) A.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 B.改革開放的實施 C.民主改革的勝利完成 D.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確立 13. 小明同學為班會準備了如圖所示方面的素材,下列各項中較適合作為本次班會主題的是( ) A. 朋友遍天下 B. 五十六個民族是一家 C. 科教興國 D. “一國兩制”與祖國統一 14. 十二五”期間,浙江省對口支援西藏那曲地區規劃建設項目共65個,總投資約12.4億元,全部用于改善民生。援建西藏有利于( ) ①消除民族差異 ②維護民族團結 ③建設和諧社會 ④促進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5. 2018年8月16日,國家民委發布《2017年民族地區農村貧困監測情況》?!侗O測情況》顯示,2017年與2016年相比,貧困程度較高的貴州、云南、西藏、甘肅、新疆,貧困發生率從10%以上降至10%以下,廣西、青海、寧夏貧困發生率從7%以上降至7%以下。這些扶貧成果的取得主要得益于( ) ①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 ②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③“一國兩制”的強大生命力 ④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優越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非選擇題 16.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省級少數民族自治區成立的時間表 自治區 成立時間 內蒙古自治區 1947年5月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1955年10月 廣西壯族自治區 1958年3月 寧夏回族自治區 1958年10月 西藏自治區 1965年9月 材料二 西藏和平解放以來……2010年全區生產總值達到507億元,比1951年增長111.8倍;農牧民人均純收入達到4138元,比民主改革之初增長117倍;青壯年文盲率由95%下降到1.2%……國家又加大財政投入力度,重點建設項目覆蓋西藏的教育、衛生、社會保障體系、能源、交通、水利、農牧業等各個領域。 (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我國解決民族問題的基本政策。 (2)根據材料二,概括西藏和平解放以來發生的變化。 (3)通過對上面問題的回答,你能得出怎樣的認識? 17.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1954年制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區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分離的部分。”這一制度的實行,是在國家的統一領導下,以少數民族聚居的地區為基礎,建立相應的自治機關,行使自治權,自主地管理本民族、本地區的內部事務,行使當家做主的權利。 材料二 1990年9月,江澤民在新疆視察時提出“三個離不開”的思想,他說“我們偉大的中華民族,是由五十多個民族構成的。在我們祖國的大家庭里,各個民族的關系是平等、團結、互助的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系,漢族離不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離不開漢族,少數民族之間也相互離不開?!?材料三 2006年7月,青藏鐵路全線開通,長期制約西藏發展的交通“瓶頸”得以解決。如今,西藏形成了鐵路、公路、航空一體化的立體交通網絡。 (1)材料一反映出新中國重要的政治制度是什么?依據材料回答這一制度實施的政治前提是什么? (2)依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我國少數民族的分布特點?我國“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系”是什么? (3)2015年是西藏自治區政府成立50周年,習近平親題匾額“加強民族團結,建設美麗西藏”,結合實際,說一說新中國成立后加強民族團結、建設美麗西藏的有利條件。 18. 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個兄弟姐妹是一家。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她是個有才識的女子,出嫁吐蕃,帶去了許多書籍和谷物、蔬菜種子,還帶去大批手工業工匠。從此,吐蕃人學會了平整土地、種植蔬菜,學會了養蠶繅絲,紡織刺繡,等等。 ——摘自人教版《中國歷史》七年級下 材料二 新中國成立后,黨和政府實行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共同繁榮的民族政策……國家十分重視少數民族地區經濟文化的發展,從財力、物力等方面給予支援,1979年,國家對少數民族地區額外補貼40億元,以后每年遞增10%。2001年以來,國家共投資1000多億元用于西部建設,改善西部生態環境,確保經濟可持續發展。 ——摘自岳麓版《中國歷史》八年級下 材料三 西藏地區人大代表索朗頓珠說:“我家和西藏百萬農奴一起翻身解放,享有充分的政治經濟權利?,F在家里新蓋了8間房子,飼養了三頭奶牛、一頭牦牛、13只綿羊和四頭豬,還買了彩電、立柜、藏式柜等。 (1)材料一反映了唐朝時漢藏友好交流的哪一史實? (2)西藏正式成為我國的行政區是在哪個朝代?清朝設置什么機構與達賴、班禪共同管理西藏? (3)1951年,西藏通過什么方式獲得解放?今年是西藏解放多少周年? (4)材料二中新中國成立后,我國在少數民族聚居區實行什么制度?為了加快少數民族地區的發展,縮小東西部地區之間的貧富差距,我國實施了什么戰略? (5)今年是建黨90周年,依據材料二和材料三,結合索朗一家的變化談談你的感想?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5CBBBA 6-10DCDBD 11-15DABCB 二、非選擇題 16.(1)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2)西藏經濟發展,人民收入提高,教育文化事業得到發展。 (3)中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中華民族的歷史是各民族共同締造的;各民族之間的友好交往與交融促進社會發展;等等。 17. (1)政治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政治前提:在國家的統一領導下。 (2)分布特點:大雜居,小聚居,交錯雜居。新型民族關系:民族平等、團結、互助、和諧。 (3)有利條件: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1959年完成民主改革,廢除了封建農奴制度;在西藏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實行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原則;“一五”計劃期間,新藏、青藏、川藏公路的建成;實行改革開放和西部大開發戰略。 18. (1)文成公主入藏。 (2)元朝;駐藏大臣。 (3)和平方式;60周年。 (4)民族區域自治制度;西部大開發。 (5)沒有共產黨的領導,就沒有少數民族的今天;黨對少數民族地區的優惠政策,使少數民族地區得到迅速發展;我黨關心和重視少數民族地區的發展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