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版九年級歷史與社會下冊第六單元 第三課 改革開放的起步 同步練習 一. 選擇題 1.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報》刊登題為《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特約評論員文章,有人贊譽他是“東風第一枝”。這是因為這篇文章是針對當時哪一錯誤傾向而撰寫的( ) A.“浮夸風”現象 B.“共產風”現象 C.階級斗爭為綱 D.“兩個凡是”的方針 2. 我國進入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歷史新時期的標志是( ) A.七屆二中全會的召開 B.中共“七大”的召開 C.中共“八大”的召開 D.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 3. 建國以來,我國開始實現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轉折是在_________之后( ) A.中共八大 B.文化大革命 C.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 D.中共十五大 4. 下列關于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內容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 A.高度評價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問題的討論 B.決定恢復鄧小平在1976年被撤銷的全部職務 C.決定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 D.提出實行改革開放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總方針 5. 下列不屬于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內容的一項是( ) A.作出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點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 B.確立了解放思想. 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 C.徹底否定“兩個凡是”的方針 D.頒布第四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6. 2008年,國家主席胡錦濤在博鰲亞洲論壇的開幕式演講中說到:“30年前,在鄧小平先生倡導和帶領下,中國人民毅然決然地踏上了改革開放的歷史征程。這是中國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進行的新的偉大革命。”胡錦濤主席所說的“中國人民毅然決然地踏上了改革開放的歷史征程”的標志是( ) A.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 B.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C.第一個五年計劃完成 D.在深圳. 珠海. 汕頭和廈門建立經濟特區 7. “我們唱著東方紅,當家作主站起來,我們講著春天的故事,改革開放富起來。”這兩句膾炙人口的歌詞頌揚的歷史偉人是( ) A.孫中山 毛澤東 B.毛澤東 周恩來 C.毛澤東 鄧小平 D.鄧小平 孫中山 8. 聯系與比較是歷史學習的方法之一。小明同學用這一方法比較中國共產黨的遵義會議和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的相同點,得出下列結論,其中不正確的有( ) ①都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的轉折點 ②都對中國歷史發展進程產生了重大影響 ③都確定經濟建設為黨的工作重點 ④都確立毛澤東思想為黨的指導思想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9. 20世紀80年代我國農村改革的主要內容是( ) A.大力減輕農民負擔 B.對農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 C.鞏固人民公社 D.建立和普遍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10. 建國以來,我國農村生產關系的變革. 調整,經歷的四個步驟依次為( ) ①農業合作化 ②土地改革 ③人民公社化 ④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A.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 C.②①③④ D.①③②④ 11. 下表中農民增收的主要原因是( ) 安徽省鳳陽小崗生產隊1976年與1979年收入對比表 時間 糧食產量 人均口糧 人均分配收入 1976年 35000斤 230斤 32元 1979年 132300斤 800斤 200多元 A.土地改革完成????????? B.大躍進運動開展 C.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推行????????? D.對外開放政策的實施 12.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國有企業改革主要在哪三個方面進行 ( ) ①把原來單一的公有制經濟發展為以公有制經濟為主體的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 ②實行政企分開,逐步擴大企業的生產經營自主權,實行經營責任制 ③實行按勞分配為主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④推行公司制. 股份制,向現代企業制度邁進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13. 時代特點會在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留下烙印,人們所取的名字也能折射出不同時期的歷史情況。根據以下四個人物的名字判斷他們年齡從大到小的正確順序是( ) ①馬文革 ②劉援朝 ③張躍進 ④季開放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③④①② D.②①③④ 14. 一個外國旅游團來到中國廣東省旅游觀光,游客們紛紛提出要看看廣東省最早進行改革開放的城市面貌,如果你是導游,你應該帶他們去( ) ①廣州 ②深圳 ③珠海 ④汕頭 ⑤廈門 ⑥湛江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⑥ C.②③④ D.④⑤⑥ 15. 20世紀80年代中期后,改革的浪潮從農村涌向城市。下列措施中不屬于城市改革的是( ) A.把生產資料私有制轉變為社會主義公有制 B.建立以公有制經濟為主體的多種所有制經濟 C.實行政企分開,經營責任制 D.實行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二. 非選擇題 16.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凡是毛主席作出的決策,我們都堅決維護,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們都始終不渝地遵循。 材料二 目前進行的關于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問題的討論,實際上也是要不要解放思想的爭論……只有解放思想,堅持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系實際,我們黨的馬列主義. 毛澤東思想的理論也才能順利發展…… ——鄧小平 材料三 “我們懷著十分興奮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把全黨工作的著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是一個偉大的戰略轉變。” 材料四 飽經滄桑的中國在1978年再一次開始了決定命運的抉擇,對于無數人來說,12月18日開始的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意味著“時間又開始了”! (1)材料一反映了“文化大革命”后的一種什么方針? 提出這種方針的實質是什么? (2)結合材料二說說關于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性質是什么?有何歷史意義? (3)材料三中“我們十分興奮的心情 ”因何而起?請指出“戰略轉變”前后,黨的工作中心分別是什么? (4)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對“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意味著‘時間又開始了’”的理解。 17. 2011年是改革開放33周年。某歷史興趣小組準備舉辦一次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成果展覽。請你協助小明同學完成以下有關資料的收集. 整理工作。 展覽一:追根溯源 (1)改革開放這一重大戰略決策是在中國共產黨的哪次會議上作出的?英國有學者提出“21世紀始于中國的1978年”,結合所學知識解釋該觀點。 展覽二:領袖風采 (2)要展示“黨中央第二代領帶集體的核心,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的光輝形象,應選擇以下哪幅圖片? 本題應選擇字母序號為(? ??)的圖片 A.毛澤東 B.鄧小平 C.江澤民 D.胡錦濤 展覽三:農村巨變 (3)簡述新中國成立后對農村生產關系的四次調整。 展覽四:開放窗口 (4)“特區是個窗口,是技術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識的窗口,也是對外政策的窗口。”1980年,我國決定設置經濟特區。請寫出四個經濟特區城市。 展覽結語:展望未來 (5)今天,中國的發展已經站在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你認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路將如何繼續? 18.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中華大地涌動改革開放春潮,社會發生了巨大變化。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鳳陽縣農業生產三年三大步?????????????????????? 材料二 如圖????????????????????????????????????????? (1)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的時間?有什么歷史意義? (2)據材料一指出,“鳳陽縣農業生產三年三大步”的主要原因是實行了什么制度?? (3)誰被譽為“改革開放的和現代化建設的總設計師”?我國城市經濟體制改革的重點是什么? (4)目前我國已形成了怎樣的對外開放格局? 參考答案 一. 選擇題 1-5DDCBD 6-10ACBDC 11-15CDBCA 二. 非選擇題 16.(1) “兩個凡是”的方針。“文化大革命”中“左”傾錯誤的繼續。 (2)一場深刻的思想解放運動。它使人們認識到,只有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也為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奠定了思想基礎。 (3)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勝利召開。從“以階級斗爭為綱”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 (4)自1958年開始,“左”傾錯誤不斷泛濫,先后出現了“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 “文化大革命”嚴重的失誤。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完成了黨的思想路線. 政治路線和組織路線的撥亂反正,是改革開放的開端。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開啟了改革開放新時期。因此,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意味著“時間又開始了”。 17. (1)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1978年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會議確立了改革開放的方針,經濟建設取得巨大成就,并逐步融入世界 (2)B。 (3)土地改革——農業生產合作社——人民公社化——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4)深圳. 珠海. 汕頭. 廈門(任選其中的兩個即可)? (5)堅持走改革開放的道路,堅持走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堅持黨的領導。堅持毛澤東思想. 鄧小平理論的指導,深入開展科學發展觀等。 18. (1)1978年;是建國以來黨的歷史上的偉大轉折,標志著我國進入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時期。 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3)鄧小平;國有企業改革 (4)形成了“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沿海經濟開放區-內地”這樣一個多層次. 有重點. 點線面結合的全方位對外開放的新格局。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