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5張PPT)思考回答問題:1.“1979年,那是一個春天”“春天”的到來與黨哪次重要會議召開相關?“老人”指的是誰?2.“南海邊畫了一個圈”“圈”喻指什么?《春天的故事》1979年,那是一個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畫了一個圈。神話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跡般地舉起座座金山。……1992年,又是一個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寫下詩篇,……第三單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第9課對外開放初中歷史-部編人教版-八年級下冊什么是對外開放?為什么要對外開放?現在的世界是開放的。中國在西方國家產業革命以后變得落伍了,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閉關自守。經驗證明,關起門來搞建設是不可能成功的,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當然,像中國這樣大的國家搞建設,不靠自己不行,主要靠自己,這叫做自力更生,但是,在堅持自力更生的基礎上,還需要對外開放,吸收外國的資金和技術來幫助我們發展。——《鄧小平文選》第三卷,第64、78頁對外開放的原因1.搞經濟建設的需要(資金、技術、經驗等)2.落實十一屆三中全會決策深圳珠海汕頭廈門1980年,建了4個經濟特區一、經濟特區的建立材料1:經濟特區的管理,在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和不損害主權的條件下,可以采取與內地不同的體制和政策,特區主要是實行市場調節。---《廣東、福建兩省會議紀要》材料2:第十三條特區企業進口生產所必需的機器設備……,免征進口稅……第十四條特區對技術性較高、資金周轉期較長的企業,給予特別優惠待遇。第十八條凡來往特區的外籍人員……,出入境均簡化手續,給予方便。---《廣東省經濟特區條例》實行特殊的經濟政策和經濟管理體制。允許外國企業或個人以及華僑、港澳同胞進行投資活動,并在進出口、減免稅等方面提供優惠條件。廈門深圳汕頭珠海材料:“為什么我考慮深圳開放?因為它面對著香港;開放珠海,是因為它面對著澳門;開放廈門,因為它面對著臺灣……——鄧小平①沿海交通便利。②臨近港澳臺,靠近國際市場。③華僑眾多,有利于吸引僑資。原因:為什么選擇這幾個城市?香港1978年農民年收入深圳:134元香港:13000元深圳——窗口70年代的深圳現在的深圳小漁村大都市材料1:1983年,深圳工業產值達到7.2億,比1982年翻了一番,比辦特區前的1978年增長了10倍多。——武國友著《鄧小平的改革歲月》材料2:1984年廣東出口額超過1000億元,比1978年增長238%,廣東福建開放三十年,中國出口增長一百多倍,從1978年每年不足100億美元增加到一萬多億美元,其中超過三分之一來自廣東。——《鄧小平時代》1985年,深圳國貿大廈以三天一層樓創造“深圳速度”。“一夜崛起之城”今天,深圳是中國四大一線城市之一,GDP達到2.6萬多億,全國經濟中心城市和國際化城市、國家創新型城市、國際科技產業創新中心、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中國三大全國性金融中心之一。創造了舉世矚目的“深圳速度”,享有“設計之都”、“時尚之城”、“創客之城”等美譽。深圳——經濟特區的代表和對外開放的窗口深圳成為我國對外開放的“窗口”特區是個窗口,是技術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識的窗口,也是對外政策的窗口。從特區可以引進技術,獲得知識,學到管理,管理也是知識。特區成為開放的基地,不僅在經濟方面、培養人才方面使我們得到好處,而且會擴大我國的對外影響。——鄧小平設立經濟特區,對引進外資、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推動國內的進一步改革,擴大對外經濟交流,發展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福州上海青島天津大連1984年深圳珠海汕頭廈門廣州二、對外開放領域的擴大1990年1985年1988年長江三角洲閩南三角地區珠江三角洲海南島上海浦東開發區環渤海地區1988年——海南島經濟特區建立1988年4月,中央批準海南建省和經濟特區現在的海南海南經濟特區,是中國五個(海南、深圳、廈門、珠海、汕頭)經濟特區中面積最大的省級經濟特區和唯一的省級經濟特區。海南經濟特區的范圍為海南本島。1988年4月13日,海南省和海南經濟特區同時成立。最大的經濟特區1990年設立上海浦東開發區(30周年)浦西就是上海,浦東只是從外灘遙遙遠眺的一片農田菜地。如今浦東新區吸引了78個國家和地區的400多億美元的外資。匯豐、柯達、阿爾卡特等30多家跨國公司將地區總部移師浦東。“寧要浦西一張床,不要浦東一幢房。”“有女莫嫁浦東郎”浦東就不一樣了,浦東面對的是太平洋,是歐美,是。”全世界現在的上海浦東1990年以前的上海浦東中華第一樓中國第一條磁懸浮鐵路中國第一個保稅區第一座垃圾發電廠中華第一塔浦東是我去過的地方中最令人欽佩的地方之一,想象不到的成功。——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浦東開發)決策高明、規劃周密、做法聰明,這是中國的一大奇跡。——俄羅斯前總統葉利欽浦東成為令世人矚目的國際經濟、金融和貿易中心之一。福州上海青島天津大連1984年深圳珠海汕頭廈門廣州二、對外開放領域的擴大1990年1985年1988年長江三角洲閩南三角地區珠江三角洲海南島上海浦東開發區1992年烏魯木齊武漢滿洲里昆明重慶環渤海地區深圳珠海汕頭廈門海南浦東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沿海經濟開放區內地點面線特點: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世界貿易組織”:簡稱WTO,正式成立于1995年1月1日。總部在瑞士日內瓦。是世界上最大的多邊貿易組織。與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并稱為世界三大經濟組織。三、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作用:負責制定和監督執行多邊貿易,組織多邊貿易談判,解決各成員間的貿易爭端。地位:世界貿易組織是當代最重要的國際經濟組織之一,擁有164個成員,成員貿易總額達到全球的98%,有“經濟聯合國”之稱。世界貿易組織(簡稱WTO)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1.時間:2001年12月2.影響:為我國參與經濟全球化開辟了新途徑,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開拓了新空間。中國代表簽署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議定書討論: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是利還是弊?材料1:1995—2001年進出口總額平均年增長12%,GDP年均增長8.92%;2002—2006年進出口總額年均增長31.5%,GDP年均增長9.45%。材料2:WTO是經濟強國拆除經濟弱國自我保護屏障的戰略工具。如果聽任“市場浪漫主義”,中國經濟未及起飛,就可能先被擊毀在跑道上。作為經濟弱國的中國,可能會成為經濟強國的食物。機遇與挑戰并存機遇:引進國外的投資和技術;學習先進的經濟管理經驗等。挑戰:中國仍屬于發展中國家科技水平和經濟水平相對較弱,在國際競爭中常處于不利地位等。十九大以來我國對外開放取得了哪些成就?亞投行“一帶一路”G20峰會金磚會議改革開放給我們什么啟示?①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積極開展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②實施科教興國戰略,提升國際競爭力。③積極參與各種國際組織,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新時代、新思想、新征程習近平同志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改革開放是一項長期的、艱巨的事業,必須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干下去,必須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方向,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不失時機深化重要領域改革,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要以“一帶一路”建設為重點,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加強創新能力開放合作,形成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開放格局。課堂小結對外開放1980年,4個經濟特區1988年,1個經濟特區1984年,14個沿海開放城市1985年,3個經濟開放區90年代,內地(上海浦東)多層次有重點點線面對外開放新階段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機遇挑戰一起期待中國明天會更好!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中國外貿一分鐘.mp4 改革前的深圳.mpg 春天的故事.mp4 第9課對外開放.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